雘司空大师的马车很大,中间还放了一张茶桌。</p>
四人坐下,司空铭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一幅画道。</p>
“师叔,我按照你之前指点的画法画了一幅蟋蟀图,你给我看看我的画有什么不足的!”</p>
谢七七展开边看边指点司空铭。</p>
章首辅也凑过来听着。</p>
谢七七看两人都没有轻视自己的意思,更是大胆地把自己对画技的领悟都了出来。</p>
等评点完,司空大师意味深长地道:“听听,我就七七心有沟渠,怎么可能做出自甘堕落那种事呢!”</p>
“那什么卫凌,空有才名,哪配得上七七。”</p>
谢七七愣住了,没想到司空大师这么看重自己。</p>
司空铭陪笑道:“师父慧眼识珠,您看人不会错的!”</p>
章首辅笑了笑,没奉承司空大师,却微微颔首,似也肯定了司空大师的辞。</p>
他拿出一副棋子,询问道:“师叔会弈棋吗?下一盘?”</p>
谢七七下意识接过了棋子,等意识到,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道。</p>
“章大人,我没做官奴之前,我大哥教过我弈棋,我做官奴的时候没碰过棋,我我也不知道我水平如何”</p>
章首辅笑眯眯地道:“只是打发时间,师叔放下就行。”</p>
谢七七一听这话就放心了,章首辅递给她的是黑棋,她先下。</p>
谢七七当仁不让的一子落在了天元上。</p>
章首辅目光微动。</p>
开局下在天元的人只有两种人。</p>
一种是对弈棋懵懵懂懂的。</p>
另一种,则是非常大胆和自信的举动!</p>
谢七七是哪一种呢!</p>
司空铭和司空大师观棋不语,但两人对视了一眼,目光又落回了棋盘上。</p>
一黑一白,章首辅和谢七七先后下着。</p>
没一会,章首辅看谢七七的眼神就有些异样。</p>
谢七七几乎不用考虑似的,他一落子,谢七七就紧跟而上。</p>
看着杂乱无章,可下到一半,章首辅就有些应对吃力了。</p>
“你真的八年没碰过棋子?”</p>
章首辅虽然喜怒不形于色,但隐隐觉得心里不舒坦,这种水平哪像八年没碰棋子的人!</p>
谢七七点点头,又加了一句:“没碰过真棋子,但我在脑中下。”</p>
“做官奴的日子枯燥难捱,看着天上的星星,就当它们是棋子苦中作乐!”</p>
章首辅愕然地抬眼,看向了司空大师。</p>
盲棋!</p>
围棋每方一百八十颗棋子,棋盘三百六十个交叉点。</p>
在脑中下盲棋,除了要应付棋局的变化,还得有惊人的记忆力。</p>
只有真正的高才能在脑中下完整局。</p>
谢七七竟然能做到?</p>
“八年”</p>
司空大师喟然长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章首辅。</p>
“这丫头心性单纯,能忍人所不能忍,也该她有这样的造化!”</p>
章首辅垂眸看着棋盘,半晌才道:“师父的是,徒儿认输了。”</p>
谢七七疑惑地看了看章首辅和司空大师,总觉得他们在打哑谜,而且是关于自己的。</p>
</p>
谢七七哪想到,章首辅之前听闻了谢七七勾引卫凌的事,非常不喜。</p>
他劝司空大师代司空奚将谢七七逐出师门,章首辅的两个师弟也来信劝司空大师,耻于和谢七七同门。</p>
章首辅已经答应收岳月为徒,只是还没正式拜师。</p>
他此举也是维护自己弟子的利益。</p>
可司空大师却收徒得严谨,等见过谢七七再决定吧!</p>
这才有了今日出行一事。</p>
这弈棋也是章首辅观察谢七七人品的考核。</p>
弈棋能体现个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p>
谢七七在对弈中胸怀大局,冷静、专注,不骄不躁,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传言中不知廉耻,自甘堕落之人呢!</p>
见微知著,章首辅认输不仅仅是指棋局,还指自己看人落入了俗套。</p>
一局完,大佛寺也到了。</p>
司空大师带着三人来到慧通大师的禅房。</p>
慧通大师已经很多年不当众讲佛经了,今日谢七七四人来,他也只是以讨论的形式和四人大智渡论。</p>
谢七七大接触的经文都是替祖母抄的祈福经。</p>
所以她大多数都是在听慧通大师和章首辅论法,有些她能听懂,有些懵懵懂懂。</p>
但听不懂也不觉得枯燥,她只觉得呆在慧通大师的禅房里很舒服。</p>
慧通大师到慈悲的层次时,谢七七听得有些神思恍惚。</p>
慧通大师慈悲指声闻,缘觉的慈悲,仅限于个人的内心怜悯,无法实际帮助众生离苦。</p>
大慈悲指菩萨怜悯,不仅有怜悯之心,还能通过实际行动帮助众生离苦得乐。</p>
这法和墨渊的异曲同工,她学医术,帮了自己,也能帮助更多的人,这算大慈悲吗?</p>
那墨渊去做皇上,杀恶霸贪官,可这过程,肯定会牵连无辜,那墨渊算恶人还是慈悲之人呢?</p>
谢七七恍恍惚惚地想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慧通大师完了,司空大师和章首辅他们都出去了。</p>
她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p>
“谢施主,醒醒!”</p>
慧通大师的按在谢七七头顶上,谢七七的意识这才回笼。</p>
她茫然地看着慧通大师,问出了心中的疑惑。</p>
“大师,假如有人为了保护别人受伤害,采取了一些行动,却导致无辜的人死亡,他是不是就没有慈悲?”</p>
慧通大师目光幽深地看着谢七七。</p>
半晌才道:“我佛慈悲为本,也讲因果报应,如果是无心之失,可通过积累善业,减轻恶果。”</p>
谢七七又问道:“那亲缘呢?”</p>
“佛百年修得同船渡,要修成一家人,那应该是数百年的修行,可为什么有的人成了一家人,却无法相亲相爱呢!”</p>
慧通大师耐心地道:“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谢施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水成冰,冰还成水,缘灭缘生,才是本常!”</p>
谢七七若有所悟。</p>
谢家人对自己不好,她才会在遇到危难时求助墨渊,才会遇到姜嬷嬷、姜杏。</p>
这就是大师所的缘灭缘生吗?</p>
自己以前拘泥于获得家人的认可,期待他们的爱,才把自己一步步困得谨慎微。</p>
可跳出谢家,她的画能获得几个大师的赏识,下棋能赢章首辅,她学医也能帮人治病了</p>
谢七七眼睛都亮了起来,只觉得今日来听慧通大师经受益匪浅。</p>
“谢施主,贫僧和你有缘,这两粒丹药送你吧!”</p>
慧通大师拿出一个瓶子递给谢七七,他和蔼地道。</p>
“这回阳丹虽然不能治你的肺痨,但也能在一段时间内稳定病情,延续寿命!”</p>
谢七七看着瓶子,忽地问道:“大师,这回阳丹也能缓解毒发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