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 第99章 父母为子
    第99章父母为子</p>

    第二天就恢复之前出摊的节奏。不过林嫣还是不去,她在家看着颜颜。</p>

    三伏天啊,让孩子跟着出摊太热了!万一中暑了怎么办</p>

    等方明澈骑着三轮车出发,她对颜颜道:“趁着不热,我们去置办些过日子用的物件吧。”</p>

    “什么啊”</p>

    “米面油这些啊。这样就可以在家自己做饭吃了。还要买些绿豆回来熬绿豆汤。这么热,爸爸很辛苦。”</p>

    现在又不复习了,她也在家。当然就不去下馆子了!</p>

    那还是挺费钱的。</p>

    不过第一件事还是先去把400块存进银行。</p>

    2400了,真好!</p>

    而且,他们在首都,有自己的家了呢。</p>

    第二件事,是把颜颜的户口和粮油关系迁到新的户口簿上,跟着妈妈。</p>

    这样她们母女俩就都是吃商品粮的了。</p>

    这不是知青儿女随迁,没有这样的政策。但妈妈是首都人,还有自己的房子是可以的。</p>

    这次去也开了两人母女关系的证明。区医院的出生证明、当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这些都拿到了。</p>

    一家三口有两个人吃商品粮,需要去黑市补足的缺口就不大了。而且下个月明澈的粮油关系也会转到学校,到时候直接发粮票去食堂吃。</p>

    准备出门的时候,林嫣去她平日停放自行车的地方,空的。</p>

    她一拍脑门。</p>

    昨天拿的行李多,一辆自行车还是女式的,不方便。</p>

    他们是坐公交车回来的。</p>

    嗯,那还得先回娘家取自行车。这样才方便到处去。中午还得去给明澈送午饭呢!</p>

    她带着颜颜先回娘家。</p>

    林母很有些舍不得那辆车。前段时间搁这边,她骑着进进出出的可方便了。</p>

    唉,上了一辈子班,连辆女式自行车都没有给自己买过。</p>

    林嫣听了她的感慨,“那你买啊。你的退休工资,半年就买到了。”</p>

    “得轻巧,不过日子了”林母没好气道。</p>

    “那不是我爸和林怿都有工资么。你退休工资别全贴进去,每月自己留一半。一年、一年就买到了。你都为这个家、为林怿奉献二十多年了。想要女式自行车,用自己的退休工资攒一年来买,有什么问题”</p>

    别一门心思给林怿攒彩礼了!</p>

    如果她妈不是什么都为了林怿,只是为自己买辆自行车骑。那林嫣乐意赞助一些钱。</p>

    但回头这些钱全林怿或者韩梅身上了,这是她不乐意的。</p>

    下乡那么些年,她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个。因为没有至亲成天在她耳边洗脑了嘛。</p>

    她不会再为了林怿牺牲自己以及自己家庭的利益。</p>

    林怿只会心安理得的接受,从不曾为她做过什么。</p>

    他觉得父母、姐姐怎么为他,都是应该的。</p>

    林母脱口道:“我不能那么自私吧”</p>

    “你的退休工资,你自己身上,怎么能叫自私呢我就到这儿,你自己好好想想。”</p>

    林嫣也没有再多,别回头她妈她挑拨。</p>

    反正一直这么惯着林怿没好处。二十多的人了,接了母亲的班,肩头还担不了二两担子。</p>

    你要满足你对象的要求,那你都有工作咯,自己攒啊!</p>

    </p>

    几时攒够三转一响,几时结婚好了。什么都指望父母给准备。</p>

    按照传统的观念,接班的那个孩子是要负责给父母养老的,生老病死都归他管。</p>

    但林怿怕是觉得父母挣的都是他的吧。他能想着他对象要三转一响,怎么留意不到他妈这个挣工资的人也想要自行车</p>

    方明澈一早去摆摊,都有些不熟练了。</p>

    等水开了,他依然是准备一杯一杯的大碗茶先倒出来,再盖上玻璃盖子。</p>

    工艺人们今天看到他,纷纷打招呼。</p>

    方明澈道:“我把准备工作做好,就教你们简单的交流口语。”</p>

    宋全道:“你搁着吧,我叫人来替你。你就教大家就好。”</p>

    方明澈想了想,“也好,反正再过四十天,这茶摊子也是你们合作社的了。不过先清楚,三轮车我还有用,不会转卖给你们。其他的可以!”</p>

    宋全道:“三轮车我们再买就是了。”</p>

    他这段时间也注意观察了一下茶摊的生意。毕竟方靠这个摊子,都在首都买房了啊。而且还是离天安门挺近的地方。</p>

    没想到这么不起眼的生意,两分钱一碗,竟然一天能挣20!这可真的是薄利多销。</p>

    以前没搬过来的时候,更多。</p>

    比起来,一辆三轮车的成本才多少</p>

    方明澈上午淡场教了一个时,旺场的时候肯定是先顾着自己的生意。</p>

    怎么呢,那么灵活的人,怎么有一些学起语言能这么这么不灵活</p>

    他只好对宋全道:“还是找俩代表吧。”</p>

    他再看到有老艺人用汉字注音,汪、土、四瑞也懒得纠正了。</p>

    反正又不系统的学。得荒腔走板,估计洋客人也能明白。</p>

    不过,这还不如比画脚呢。</p>

    宋全也是学得慢的,他点点头,“你挑吧。”</p>

    方明澈点头,点了两个年轻的、学得快的。他之后就主要教这两人,其他人算旁听的吧。</p>

    中午林嫣来给他送饭,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p>

    “我很久没做饭了,有点生疏。你今天先凑和吃。”</p>

    方明澈点点头,“颜颜呢”</p>

    吃吧,还能嫌弃是咋的</p>

    还好,只是饭略微有些糊了,菜淡了加了点酱油。</p>

    “太热了,我请古大爷帮忙看一会儿。我这就回去了,你下午回来把饭盒带回来。”</p>

    方明澈点头,“好!”</p>

    林嫣回到家,看到颜颜坐在阴凉的地方,正一边吃饭一边跟古大爷唠嗑呢。</p>

    古大爷道:“颜颜,你还记得没来首都之前的事么”</p>

    “不大记得了。”</p>

    昨天爸爸拿了堂哥、堂姐的合照,还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大伯一家的合照给她看。上头的人她只是看着眼熟,都不大记得了。</p>

    古大爷道:“你才满三岁,记不得也正常啊。”</p>

    林嫣停好自行车道:“她爸如今的交通条件,过年也不敢带她回老家。”</p>

    她检查了一下颜颜的饭碗:肉肉吃完了,菜菜和饭饭还有剩的。直接拿起勺子用喂的。</p>

    一来一回都二十分钟了,还没吃完。</p>

    古大爷道:“过年,过年更是挤得更打仗似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