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朱棣虽已中年,却披坚执锐,立于阵前。</p>
冷漠的脸上全然是对北方威胁的不屑。</p>
此番的明军也因为皇帝御驾亲征而士气大涨。</p>
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分列左右随军出战。</p>
上阵父子兵。</p>
</p>
{不是我,当时是两个游牧部落开干,大明去调和,然后他们宰了使者。(无语)}</p>
{都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还是第三方的使者,要是我我也大怒,这不是一点不给我面子吗?}</p>
{鞑靼可是正统的北元余孽,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之后,又传了三代,当年蓝玉不给力。(狗头)}</p>
{之前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北方游牧的历史得少了,其实鞑靼和阿鲁台之间的恩怨也不少,朱棣还想掺乎一脚结果被揍了,建议大家可以翻阅一下资料。}</p>
</p>
汉武帝时期</p>
刘彻摇了摇头:“御驾亲征?这位皇帝那真是想要马上取天下,马上平天下啊。”</p>
刘彻认为朱棣有些“不务正业”。</p>
身为皇帝自当处理全国公务。</p>
这打仗的事情就要交给将领去干。</p>
可惜了不是谁都有刘彻中的两张r卡。</p>
不过这北征之事自己倒要看一看。</p>
大将军前日来信匈奴已遁走,为何那片土地上还能孕育出威胁我天国的力量?</p>
眼下会盟是不成了,能否寻个办法永绝后患?</p>
汉武帝的心思开始转动起来。</p>
就连一旁建议重铸五铢的建议,也暂无搭理。</p>
</p>
唐太宗时期</p>
“御驾亲征。”李世民悠悠的吐出这几个字。</p>
神色木然,仿佛想起了自己带兵取天下的日子。</p>
那个时候自己不过是秦王,南征北战为大唐打下无双疆域。</p>
多少次危险,多少次命在旦夕。</p>
还记得刚登基的时候那吉利可汗竟然都敢兵发长安。</p>
自己以皇帝之尊前去求和。</p>
渭水之盟啊,李世民看着装备精良的明军。</p>
心中未尝不是一阵感慨。</p>
转头看着自家的观音婢轻声问道:“前几日那吉利可汗之舞如何?”</p>
观音婢一愣。</p>
明白这是自家皇帝在追忆往事,轻声道:“陛下想看那便唤来也可。”</p>
“哈哈哈哈。”</p>
李世民大笑之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人来报。</p>
“禀陛下,太子于宫门外求见。”</p>
</p>
元元顺帝时期</p>
这位皇帝在位初年。</p>
斗权臣,拿皇帝权柄,临朝亲政。</p>
勤于政事,任用贤臣,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企图挽救元朝的统治。</p>
史称“至正新政”。</p>
但初有成效之后,未能继续,后期怠慢政事,沉迷享乐,导致农民起义大量爆发。</p>
此刻的元顺帝在妃子的呼唤中缓缓醒来。</p>
这天幕刚开始的时候还看了几眼,便觉得无趣。</p>
于是招呼一干下属前去打猎,满载而归之后又饮酒作乐,此刻才悠悠醒来。</p>
看到天幕自己的后人,与明朝开始交战。</p>
精神了几分。</p>
哎,大元的辉煌还是葬送在了自己中。</p>
“或许大元还能重塑,再复世祖大汉荣光。”</p>
</p>
强打起精神来观看天幕。</p>
</p>
宋太宗时期(赵光义)</p>
赵光义顿感自己身上的箭伤有些发痛。</p>
看着天幕上朱元璋的做法轻叹一声气。</p>
一旁的赵恒赶忙道:“父皇可是身体不适?儿臣这便去请太医。”</p>
“无妨。”赵光义挥了挥询问道:“我且问你朱棣为何要御驾亲征。”</p>
赵恒一滞,低头沉思后抬头道。</p>
“父皇儿臣认为原因有四。”</p>
“其一:听闻明朝初年,立国之帝斩杀文臣武将,朝廷或无将可用,即便有也无作战经验,恐再重蹈覆辙”</p>
“其二:皇帝亲征能够提高军队的士气,使得麾下士兵作战勇猛,攻必克。”</p>
“其三:朱棣在即位之前镇守北平,对于北方的战事十分有经验,故而选择御驾亲征。”</p>
“其四:朱棣曾经跟随开国将领学习,此举也有为朝廷培养后续武将的想法。”</p>
赵光义欣慰地点了点头,自家的儿子还是很聪慧的。</p>
随即开口道:“的很对,但是有一点你却忽略了。”</p>
“还请父皇赐教。”</p>
“功绩。”赵光义缓缓吐出两个字后继续补充。</p>
“昔年唐太宗李世民得位不正,便勤修内政,外攘蛮夷,功绩甚伟,让大家都忘记了他得位不正的事情。”</p>
“就像”赵光义没有话,看着北面的燕云十六州。</p>
心中想的还是党项和交趾。</p>
朕能有太宗之功绩吗?</p>
赵恒恍然大悟,靖难之役的朱棣很在乎名声啊。</p>
随即仿佛想到了什么看着自家的老爹不敢言语。</p>
古来冠以太宗之称的皇帝,得位之事多有波折。</p>
</p>
明太祖时期</p>
朱元璋看着天幕有些不悦。</p>
“御驾亲征好是好,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失败呢?”</p>
朱元璋恨铁不成钢。</p>
“倘若失败,大明的武将为了保护你皆有可能战死,大军可能损失殆尽。”</p>
“到时候游牧民族自可凭骑兵之力肆虐我朝北部,况且你迁都北北平,京师重地都将有覆灭之危!”</p>
“一旦大败则基业不存,天下动荡!天下之事系于一身,你怎么能如此莽撞呢?”</p>
半个预言家的朱元璋做事就要抽出鞋拔子抽人。</p>
不知道自己挨了多少揍的朱棣都已经失神了。</p>
赶忙下意识的解释道:“爹啊!你信我,我真不想当皇帝啊,那个不是我,你打我也没用啊。”</p>
“老子知道没用,可是老子就是想揍你,你有意见?”朱元璋连咱都不用了,直接爆粗口。</p>
得得得,朱棣认命地闭上眼睛。</p>
谁让你是老爷子呢。</p>
朱标赶忙上前劝阻。</p>
</p>
明正统年间</p>
朱祁镇看着天幕上自家爷爷潇洒的样子别提多羡慕了。</p>
披坚执锐,率大明万军!</p>
岂不快哉?</p>
况且御驾亲征岂不是彰显朕之荣德?</p>
一旁的王振开口道:“陛下何不效仿太宗皇帝,御驾亲征以复北疆?”</p>
“朕正有此意!”朱祁镇开心地点了点头。</p>
</p>
公元40年二月,朱棣统兵五十万兵发北疆。</p>
剑锋直指阿鲁台部。</p>
命令太子朱高炽监国,皇太孙朱瞻基留守北京城</p>
举行出征仪式之后,大军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