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 > 第66章 纳头便拜,大破王朗
    天幕上地图显现,刘秀的势力陡然变大。</p>

    看到了刘秀的经历,所有帝王都有些咋舌。</p>

    秦咸阳宫</p>

    嬴政都麻了。</p>

    不经意间嬴政都有些怀疑自己。</p>

    摸着下巴开始思考,自己有过苍天眷顾的时刻吗?</p>

    好像有,但是有这么夸张吗?</p>

    好像没有。</p>

    </p>

    西汉未央宫</p>

    刘邦和一众群臣都已经瞪大了眼睛。</p>

    这就是天命之人吗?</p>

    适才过河的时候都惊呆了。</p>

    当时刘邦哈哈大笑还蛰伏三年,携甲十万鲸吞天下。</p>

    结果呢?</p>

    人家刘秀转悠一圈就拉起来了一支队伍,而且还和实力雄厚的真定王刘杨结为姻亲。</p>

    这难道还不能明刘秀是天命之人吗?</p>

    “陛下此乃绝佳时。”一旁的萧何道:“可宣扬陛下之威望,可宣扬刘姓皇室正统天定之皇,以安天下。”</p>

    “乃公的,还是你有办法。”刘邦眼睛一睁道:“就按你的办。”</p>

    </p>

    唐太宗时期</p>

    李世民张大了嘴巴子。</p>

    比?</p>

    还比什么呢?</p>

    这完全不讲道理好吧。</p>

    算了,不比了,这口气啊,真挣不了。</p>

    台下尉迟敬德正在和李世民安排的两个老学究言语,不过却是一脸愁容。</p>

    </p>

    明洪武年间</p>

    送走群臣后,朱元璋与马皇后一同在窗口看着天幕。</p>

    “不是咱,这刘秀也忒不是个东西了,这就娶了郭圣通?”</p>

    朱元璋嘟囔着几句后拉着马皇后的:“妹子啊,咱就稀罕你,当年我还是个大头兵,你身份那么高贵看上了我,为了给我送口吃的把饼捂在怀里都把自己烫伤了,咱当时可心疼了。”</p>

    “可心疼?我怎么没看出来呢?就贫嘴。”马皇后嗔怪一声道:“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吧。”</p>

    “这光武的事迹虽然咱都知道但是一些细枝末节的还是要看看。”</p>

    “再了,能看看其他帝王的路咱家也能多学学,多看看,也想想自己。”</p>

    朱元璋嘿嘿一笑,在马皇后面前和在马皇后身后完全不是一个人。</p>

    </p>

    清末年</p>

    慈禧太后指头上戴着几个镶金的饰品,掐着一个兰花指。</p>

    不屑的开口道:“什么光武帝?不还是要靠我们女人起家?呵”</p>

    </p>

    有了真定王的帮助后,刘秀的军力大为增加,但是王朗的兵将也不少,双方在邯郸附近开始徐徐交战。</p>

    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互相为难的时候,刘秀的好运又来了。</p>

    此时在刘秀的后方有一支千人的狼骑快速奔来增援。</p>

    领头的赫然就是在蓟县和刘秀等人走散的耿弇</p>

    </p>

    原来耿弇在和刘秀走散后就回去前往上谷郡劝父亲投靠刘秀。</p>

    而后又联系渔阳太守彭宠,双方共同举兵两千骑兵,一千精锐战兵支援刘秀。</p>

    耿弇引兵,长驱直入,沿途斩杀王朗的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人。</p>

    斩杀王朗士族三万人。</p>

    一鼓作气一举攻占涿郡,巨鹿,清河,河间所属二十二县!</p>

    随后在广阿和刘秀成功汇合,耿弇率众人纳头便拜。</p>

    公元24年,五月,刘秀攻破邯郸,王朗死于乱军之中。</p>

    {你们懂得纳头便拜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吗?不别的,你们看看耿弇的战绩彪不彪悍。}</p>

    {真的,这剧本就和爽文男主有什么区别啊,看的我都难以置信。}</p>

    {不明白?不明白就对了!那是一片光明无限的前程!刘秀在推进一点!}</p>

    {别看上谷渔阳两郡来的人少,但那可是精锐骑兵!即便是那一千步兵也是百战精锐之士。}</p>

    {什么叫天命所归?什么叫位面之子?陨石只是一个开始!}</p>

    {这是刘秀稳定天下的根本部将和士族啊。}</p>

    {你们知道耿弇的称号吗?东汉韩信!韩信的名头不用我多了吧?}</p>

    {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觉得刘秀还是无能,他的下十分有能力?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诉你你想错了。}</p>

    {去看看东汉初的史书记载,东汉奠定天下的过程中很多刘秀的下搞不定的事情才会让刘秀出面,而且刘秀马上就轻松搞定了!轻松扫平,所以你还觉得刘秀的能力差吗?}</p>

    {刘秀的指挥能力很强了,甚至不亚于后世的太宗李世民,记住一句话善战者无赫赫之功。}</p>

    </p>

    西汉武帝时期</p>

    刘彻彻底不想话了。</p>

    你什么好?一次两次算作运气,可是接二连三这运气也好得有点过分了吧?</p>

    纳头便拜?你放在汉初若是高祖遇到这种情况,你看那齐王韩信会如何?</p>

    骁勇善战?这不是应该的吗?</p>

    </p>

    东汉初年光武时期</p>

    群臣看着此番战争皆是各种释然。</p>

    这一战之前,众人实话信心不大,但是没曾想到刚僵持没多久,便摧枯拉朽。</p>

    那声势浩大的王朗势力如同土鸡瓦狗一般不堪。</p>

    而刘秀则是哈哈大笑,天下之人多以为自己不善战,不知兵。</p>

    还是后世之人有眼光啊。</p>

    这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是到了朕的心中。</p>

    “陨石天降,狂风暴雨,飞沙走石,大河夜冻,皆乃先祖在天之灵保佑。”刘秀谦虚地道:“后世之人玩笑,诸位可莫要当真啊。”</p>

    嗯,都是朕自己的功劳!</p>

    </p>

    隋文帝时期</p>

    刚才恩威并施吓唬了一番李渊。</p>

    这子又哭又笑,显然被自己怔住了。</p>

    杨坚心中作乐,笑道:“而今大隋弊病已知,自当互相勉励,君臣相助共成一段佳话。”</p>

    “该是如此。”李渊看着天幕道:“那所谓的唐太宗不知是何人,竟然也有军功。”</p>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我觉得用在陛下身上才是对的。”</p>

    “陛下善军事,平突厥,天下皆知,后人太过于无知,我认为陛下之能不亚于汉武帝,那所谓的太宗又是何人?”李渊很认真地道。</p>

    杨坚亭的十分高兴,哈哈大笑道:“无妨,且行好事,是非功过就让后人自己去吧。”</p>

    “对了,你几个儿子呢?让他们都来京城吧,朕将要委以重任。”</p>

    李渊:委以重任?充当质子吧。</p>

    罢了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