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改变了封建社会的权利架构,从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变成了朱家一个人的天下。</p>
天下繁荣皆系于皇帝一生,权力过大就会导致诸多问题。</p>
比如后期内阁和六部挂钩之后,皇帝只需要控制内阁就可以控制朝野。</p>
比如后期的嘉靖,万历身为皇帝却常年“罢工”,也无损朝政。</p>
不过最坏的就是这天下和士族没有了关系,朱姓皇帝生杀予夺皆在一念之间。</p>
这就导致满清政权在朱明内部混乱的时候可以轻易的窃国。</p>
</p>
{朱元璋权利确实大,大的不行,要知道马皇后劝阻已经算得上是后宫干政,僭越了。}</p>
{是的,你看后期那士族投降满清可快的不行,都是有根源的。}</p>
{朱元璋到死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几个制度竟然是大明崩坏的前提。}</p>
{饶是于谦,张居正力挽狂澜也无法拯救大明啊,崇祯大明最后的皇帝,能力吧,欠缺些了,但是也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是他也救不了大明,最后在歪脖子树上上吊了,诠释了大明最后的骨气。}</p>
{老朱封的那么多儿子,后期他们的儿子就是生孩子赚钱,真是牛到家了,听每年给朱氏宗族分的钱就占据了朝廷财政的一大部分。}</p>
{是的,我到现在都记得看电视剧的时候,崇祯帝要钱,没人给,自己带头捐了五十两,但是当李自成打进紫禁城,那些金银财宝竟然用车拉都拉不完。}</p>
</p>
明洪武年间</p>
朱元璋看的鼻子都气歪了。</p>
咱搞锦衣卫的初心可不是这些,咱是看天下的贪官太多了。</p>
那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咱就是监察百官,谁敢贪污咱就收拾谁!</p>
但是怎么能有如此多的权力?</p>
难道后面的皇帝不知道如果一个部门权力太大不加制衡的话就会成为祸乱的根源?</p>
更让朱元璋气愤的是,咱大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想救大明,听起来有几分能力,但是最后只能挂死在树上?</p>
最生气的当然是后世之人,那时朝廷缺钱,我朱家的人竟然都不愿意捐款。</p>
堂堂皇帝带头捐了五十两?</p>
自家的金银珠宝用车都拉不完?</p>
荒唐!荒唐!不知道大明没了,以后都没了吗?</p>
到底是救,下金蛋的母鸡还是救金蛋,杀母鸡都分不清?我后世儿孙竟然如此无能?无知?</p>
还有那崇祯帝,干什么吃的?</p>
为什么不直接锦衣卫抄家?锦衣卫不知道那个王爷家里有钱?</p>
那么多之权都赋予了,直接抢不就行了吗?这个时候在意骨肉亲情?</p>
你看那朱老四,你看那朱允炆哪个不是起刀落?</p>
最多找点由头罢了,你一个皇帝你找不到吗?</p>
气愤归气愤,朱元璋更多的还是心酸。</p>
自家的儿孙把生孩子当挣钱的法子哎,怒极反笑。</p>
朱元璋挥了挥有些有气无力的喊道:“去去把御书房内的几个大学士喊过来,朕问问他们。”</p>
一旁的马皇后轻轻叹了一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想太多了,身体重要。”</p>
“咱是真的气不过,你看那汉高祖的后代,刘恒,刘秀,还有那汉武帝多优秀。”</p>
“咱呢?咱也不差,为什么后世儿孙,一个朱祁镇就让我心里窝火,还有这崇祯时期的朱家孩子,我要是那个时候起刀落全杀了。”</p>
“拿了钱财,直接在应天府拉一支新军出来,北伐打到关外去!”</p>
</p>
</p>
明永乐年间</p>
别朱元璋了,朱棣看了都是火气大。</p>
自己这一支怎么这么不争气。</p>
先有自己的孙子朱祁镇,也不知道朱祁镇后面还有没有奇葩。</p>
应该没有了吧?就算是那宋朝也只有一两个十分差的皇帝。</p>
我的后代不至于个个都是奇葩吧?</p>
朱棣摸着下巴,冥思苦想,至于崇祯看来后世对他的评价不错啊。</p>
不过后世儿孙你们可要努力啊,不要让我产生将皇位还给老大一系的想法啊。</p>
不要让我下去无法面对祖宗啊。</p>
哎。</p>
朱棣挥了挥也是和朱元璋一样,喊来了内阁的大学士甚至还让人将太子朱高炽喊来。</p>
大家坐一起议一议这皇亲国戚的待遇问题。</p>
</p>
天幕播放完了朱元璋的过失之后,突然音乐变得喜庆起来。</p>
至于所谓的大明不妙曲都没有播放。</p>
朱元璋,又叫朱重八,一生之中有意思的事情很多。</p>
比如逆臣录,白话圣旨,红座船,四菜一汤,糊羹,粉子馍,赵显转世,怒打伽蓝神,阅江楼记</p>
太多太多了,甚至四菜一汤这个法还是朱元璋首先提出来的,为的是治理达官贵人的穷奢极欲。</p>
而且朱元璋有关的典故,轶事,趣事数不胜数,多到地方,文化,建筑都能找到。</p>
这里简单地叙述两件事情以作普及。</p>
趣事一:老朱偷酒</p>
朱元璋行军途中偷喝了常遇春的酒,结果被常遇春当面抓住了。</p>
常遇春斜着眼睛看着朱元璋开始了一顿输出。</p>
天幕上,朱元璋和常遇春两个人一前一后站在那里。</p>
朱元璋面色尴尬的看着天,眼神飘忽。</p>
身后的常遇春拿出自己的酒壶晃了晃又打开闻了闻最后翻了过来,发现没酒了,天塌了!</p>
“这谁干的?丑不丑啊?”</p>
“还十年不饮酒呢。”</p>
“还君子无戏言呢。”</p>
“人刚一走,就偷人家酒喝。”</p>
“丑不丑啊,丑死了!”</p>
朱元璋低着头,扯了扯自己的披风,轻声道:“今儿个我算是栽倒你里了。”</p>
“四弟,你别给我出去,我这是头一回触犯。”</p>
看着朱元璋心翼翼的样子,常遇春直接站起身来:“一回和一百回有什么区别?回去我就跟弟兄们了。”</p>
“别别别。”天幕上老朱一紧张,但是这一切都是常遇春计划好的。</p>
为的就是趁勒索朱元璋,索要打败陈友谅后缴获的军马器械。</p>
看着朱元璋心谨慎,捂着额头吃瘪的样子啊,别提多搞笑了。</p>
“定了定了,都依你都依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