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 > 第122章 过失盘点,不择手段
    刘邦四十八岁举事,流于后世之名言无非知人善任。</p>

    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p>

    其过一:用错一人,骂错一人,选错一人。</p>

    其一,用错一人,乃是刘邦错用雍齿,虽然曹无伤、审食其等人,可以也是用错了。</p>

    但是他们带来的损失却不是最多的。</p>

    刘邦拿下丰邑后命雍齿守卫丰邑。</p>

    但是当刘邦刚刚领兵离开,雍齿就叛变了,带着丰邑投靠了魏王咎,导致刘邦丧失了大本营。</p>

    这骂错一人的是韩王信。</p>

    因为一顿责骂而导致韩王信反叛后投靠匈奴。</p>

    从此化身“带路党”经常带着匈奴南下劫掠。</p>

    这就让大汉的北面时常不稳定,刘邦也只好披挂上阵。</p>

    选错一人指的是刘邦错选无能的刘盈作为下一任帝国的继承人。</p>

    刘邦去世前一年,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本想让刘盈前去平叛。</p>

    奈何刘盈胆怕死,不敢去。</p>

    饶是刘盈表现得如此无能,刘邦还是将他扶上了皇帝位。</p>

    但是这也导致了灾祸的发生。</p>

    在刘盈死后八年,刘盈的母亲也死了,刘盈的四个年幼的儿子在刘恒的默许下,被那些拔出“诸吕之乱”的大臣们处理了,落得个后继无人的下场。</p>

    </p>

    其过二:个人感情混乱</p>

    刘邦晚年的时候宠信戚夫人,导致刘邦和吕雉关系紧张,间接地影响了朝政和皇族稳定。</p>

    尤其是刘邦曾经鬼迷心窍竟然有过废黜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p>

    这一决定险些引发朝局动荡,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让宫廷内部的矛盾加剧。</p>

    这便导致刘邦去世后,吕雉大权独揽开始了狠毒的报复。</p>

    </p>

    其过三:白登之围</p>

    提起汉高祖刘邦的军事失利,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白登之围。</p>

    刘邦平韩王信之时,匈奴与韩王信联合南下攻汉。</p>

    刘邦不顾刘敬的劝阻,挥军北上,结果被冒顿单于以四十万精骑围困刘邦于白登山。</p>

    持续七日,汉军内外联络中断。</p>

    其后,陈平提出计谋,用重赂匈奴阏氏,在阏氏劝下,冒顿解围之一角。</p>

    汉军乃得突围,至平城与主力会合。</p>

    至此之后,汉朝开始和亲之约。</p>

    </p>

    {白登之围啊,四十万精锐的骑兵,那可是整个匈奴帝国的巅峰时刻啊。}</p>

    {我觉得并非是陈平计谋好使,而是汉朝的主力接近了,围困的不过是刘邦率领的先头部队。}</p>

    {我还是忘不掉朱棣替刘邦报仇,我看到这里我真的蚌埠住啊。}</p>

    {俗话陈平这个人办事要钱,刘邦给钱,但是陈平不是自己贪财而是把钱给下属,然后又把这些办成的事情一股脑的给刘邦用。}</p>

    {是的,有一次刘邦被暴揍,就差逃不掉了,天知道陈平从哪里搞出来那么多死士,硬生生拖着刘邦跑了。}</p>

    {我觉得四十万骑兵太夸大了,你们想一下当时的匈奴能有多少人口能有多少马?}</p>

    </p>

    {我也这么认为,我估计是陈平夸大了,为的就是给老邦子留点面子。}</p>

    {铁木真十万铁骑就横扫欧亚,这个时候的匈奴要真有四十万精骑你们能想象到哪一个冲锋是什么概念吗?上海堡垒都给你撞碎了。(狗头)}</p>

    {冷知识,汉史可是被元朝修改过的哦}</p>

    {刘邦的军事能力还是差一点,而且没有听刘敬的话,要是换韩信来,分分钟打的匈奴叫娘。}</p>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这也是刘邦的耻辱。}</p>

    </p>

    西汉高祖时期</p>

    刘邦面色发黑,一股脑子无语,一句话都不想。</p>

    反观陈平轻咳一声,也是一言不发。</p>

    </p>

    明永乐年间</p>

    坐在御书房的朱棣,嘴角微微翘起。</p>

    摸着自己的胡子,看着天幕会心一笑。</p>

    白登之围啊?我知道!</p>

    前段时间我翻史书找借口可是翻看了很久的。</p>

    没事的没事的,高祖不哭,我给你报仇了。</p>

    </p>

    其过四:抛妻弃子,不择段</p>

    刘邦为了取天下不择段。</p>

    曾经在逃命途中将孩子丢弃,还是夏侯婴几次下车捡了回来。</p>

    也有人刘盈胆怕死就是因为刘邦干过这些事情。</p>

    而且当年刘邦知道项羽抓了自己的父亲和女人后。</p>

    面对项羽的威胁,刘邦咱俩是结拜兄弟,你杀了我爹就是杀了你爹,到时候煮一碗肉汤分我一碗尝一尝。</p>

    是率性洒脱有些低,是离经叛道又有些不准,只能高祖为取天下不择段。</p>

    </p>

    其过五:杀功臣</p>

    俗话,打天下情同足,共天下视作心患。</p>

    刘邦登基后为了平定朝臣,将自己最讨厌,最恨的雍齿封了侯。</p>

    前脚分为异姓王共天下,后脚平叛。</p>

    尤其是刘邦擅杀让一直跟随自己,情同足的卢绾都有些害怕。</p>

    担心刘邦哪天会清算自己,于是便和代相陈豨勾结,企图割据自保。</p>

    败露后,在汉军攻击下,退至长城,准备待刘邦病愈后,回朝谢罪。</p>

    得知刘邦去世后,卢绾归国无望,投降于匈奴,册封东胡卢王,时常受人欺凌,病卒于北方</p>

    </p>

    {这点有点不过去了吧?刘邦杀的可都是异姓王,而且异姓王是高举反旗的。}</p>

    {不不不,第一异性王为什么举反旗?因为被逼无奈了,刘邦是温水煮青蛙一个一个解决的,不然卢绾为什么要放弃荣华富贵也要想办法反抗?}</p>

    {但是刘邦对于沛县的老兄弟们可是一个都没有动的,这一点可比朱元璋好太多了。}</p>

    {没动?出去平叛的时候不相信萧何,还是萧何自己想办法下狱才躲过灾祸。}</p>

    {是的,到了后期都不相信樊哙担心樊哙等自己死后联会和诸吕联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