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言久久不语!</p>
见他一幅犹疑不定的样子,智叟不由气道:“精神世界的争斗,最是诡秘难测,在老夫所在的世界,乃是魔道的段。</p>
此道最擅长操控人心,其从潜意识的暗示起步,逐步加深影响,于不知不觉间侵入识海,直至操控神智,成为对方的傀儡。</p>
而以这方天地灵气全无的现状,对于那些不甘于与尘土同腐,有志于超脱之辈而言,走上这条路是必然的选择。也就是,日后你会遇上越来越多的此道中人。那时,你就会知晓老夫的重要”</p>
“先生!赵先生维尔福德先生的办公室到了”一声轻轻的呼唤将神情恍惚的赵言从回忆中拉回。</p>
用重重的搓了搓脸部,赵言呼出一口长气。不答应又能如何,将那老家伙赶出去!那也要自己能做得到才是!</p>
协议已经达成,智叟也已算正式进驻识海,开始履行它的承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p>
既然没有能力反抗,那么就好好享受,至少从目前来看,自己还是受益者。</p>
伸推开虚掩的大门,赵言大步走了进去。</p>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p>
伦敦郊外的那座古堡,还是二楼的那间办公室,赵言恭恭敬敬的站在办公桌前,已经足足有半个时了,他却没有丝毫的不耐烦。</p>
费力克斯仰靠在豪华的大班椅上,注视着在那一束阳光中翩翩起舞的灰尘,神情专注,一动不动。让人忍不住怀疑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p>
但只要稍微凑近些,就会发现费力克斯两眼茫然、毫无焦距。显然,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里。</p>
半个月前,也就是赵言开始恢复性训练的当天晚上,费力克斯就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在庞格再三保证赵言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已经展开恢复性训练之后,顾不得看上一眼,他就匆匆离开,返回他位于梵蒂冈的办公室。</p>
然后第二天上午,枢团第三会议室,一场型的听证会在费力克斯的要求下召开了。</p>
与会的是三位红衣大主教,其中包括枢院的副院长:以撒马蒂尔德。</p>
“吧,费力克斯团长,如此急迫的召开这次听证会,有什么紧急的事发生吗?</p>
按理,以你们骑士团现在教廷所处的位置,不大可能有什么紧要的事情需要你们处理,我很好奇等会儿你用什么理由来服我们。”</p>
马蒂尔德副院长以略带戏谑的口吻道,“大家的时间可都宝贵!”</p>
比伯费力克斯,教廷圣殿骑士团现任团长。</p>
这是一个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保罗六世重新组建的构。至于原有的、巅峰时曾占教廷三分之一军事力量的圣殿骑士团早在32年的维也纳宗教会议上由教皇克莱门特五世下令解散,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p>
与九圣部之首的信理部那庞杂的构成不同,重新组建的骑士团的任务相对单纯。组建之初它是作为教皇的卫队存在,负责教皇的日常保卫工作,是一支直属于教皇的力量。</p>
于它单纯的职能相匹配的是,它的权力几乎等同于没有,跟白金汉宫前的卫兵相似,只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存在。</p>
直至费力克斯坐上团长的位置,这个构的职能才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p>
上任之初,费力克斯就认为,骑士团不能只是一支仪仗队般的存在。</p>
作为教皇中不多的直属力量,它应该是教皇中的一把利剑,不应该单纯的局限于安保任务。而应该视为教皇力量的延伸。在成员的选拔上,费力克斯要求必须有处理突发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要有独当一面的经验。</p>
这个动作得到了教皇的默许。</p>
有了教皇的背书,费力克斯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骑士团的实力大大增强,而伴随着权力的日渐膨胀,骑士团的触角也开始逐步向教廷的内部延伸</p>
大主教们纷纷猜测,或许要不了多久,教廷又将出现一个新的部门。</p>
而与实力相匹配的是,费力克斯在上一次的枢团会议上被补选为红衣大主教。</p>
“由于此次所议内容可能涉及教廷的核心密,所以在会议开始之前,我建议关掉所有电子设备,所讨论的议题均不作记录,无关人员全部离场。”</p>
会议还没开始,费力克斯就提出了要求,“这将是一次闭门会议!”</p>
“有这个必要吗!”马蒂尔德副院长皱了皱眉头。</p>
望着费力克斯严肃的神情,另两名红衣主教明智的保持了沉默。</p>
想了想马蒂尔德最终挥了挥,示意照做。</p>
“今天的议题主要有两项。”费力克斯清了清嗓子,“首先,甲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已经经过了实战的检验。”</p>
马蒂尔德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连他这个枢团的副团长都只是得到一点风声,骑士团的已经伸得这么长了吗!</p>
毫不理会几人阴沉的目光,费力克斯打开了一旁的全息投影。一组身穿外骨骼的士兵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p>
总共四个身影。</p>
虽然三位主教并不了解甲内在运作的具体原理,但也能看的出来,这四套甲的设计思路一脉相承,所穿着的外骨骼由简单到复杂。以第一套系统为基础,后者在前者的主体上进行了层层武装。</p>
即便什么也不懂的人,通过这四具甲,也能对研制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知。</p>
第一名身穿的是赵言他们佣兵队曾经使用过的被命名为“神行者”的行走辅助系统。</p>
这没什么可多的,本世纪初美军就已开始试验性的装备特种部队,现在估计在一线部队中都开始了大量列装。</p>
与第一名相比,第二名战士所穿的外骨骼就有了显着的不同,已由原来单纯辅助行走的几根连接杆,变为了覆盖全身的穿戴。甚至在其前臂还出现了简单的附装武器。</p>
如果不是有第二具外骨骼作为过渡,旁人根本无法将第三具外骨骼和第一具联系起来。从这一具开始,就已经不能简单的称其为外骨骼了,在它的身上,终于有了一丝甲的雏形。</p>
以覆盖全身的外骨骼支撑杆为附着点,一层涂装着沙漠迷彩的钢板均匀的铺设其上,头上也戴上了一顶全封闭式的头盔,臂、肩头都分布着黑洞洞的武器发射口。</p>
除了驾驶者的关节还没有防护到位和整体稍嫌臃肿外,一具身高两米开外,全副武装的人型器,威风凛凛的矗立在了众人的眼前。</p>
美中不足的是,这具器的身后背负着一个几乎与其上半身等高的庞大的电池组。</p>
这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它的作战性能和战场动能力,可想而知,其续航能力应该也极其堪忧。</p>
第四具甲与第三具看上去并没有多大区别,应该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整体升高了约五十厘米,横向也膨大了一圈。</p>
“这是因为加装了腿部减震器和能量消止阀的缘故。”</p>
费力克斯在一旁介绍。</p>
</p>
“前者能使甲更好的适应全地型作战,后者则能有效减轻高能量武器发射时给驾驶者身体带来的巨大冲击。</p>
驾驶员身上的装甲也根据人体比例进行了调整,材质是主战坦克所采用的均质钢板,要害部位同样加装了模块式反应装甲。关节处由凯夫拉布料进行连接。</p>
武器系统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大家可以看到,肩部的那两具榴弹发射器已调整为四具,且所在位置也被挪到了背部。其原有位置已被两门更加细长的炮管所取代。”</p>
“这是两门经过阉割的型电磁炮,发射重约0克的金属炮弹。能以0兆焦耳的能量将其以4000米秒的速度发射,在两公里外能轻而易举的击穿现役所有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p>
费力克斯以略带骄傲的口吻向众人作了介绍。</p>
“请注意,这不是实验室数据,而是经过战场实战检验的。其检验对象是前苏联生产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t-4型主战坦克。这型坦克虽然作战能力稍逊于西方各式主战坦克,但就防护能力而言,是站在同一层面上的。</p>
而且,这不是静止不动的打靶,而是战场环境下的实战。”费力克斯在“实战”二字上加重了口气。”</p>
“4号之所以能维持如此强大战力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费力克斯将第四具甲的背面展现了出来,原来半人高的电池组已经更换成了一个提箱大的电池。</p>
“我们的能源研究所于三个月前成功攻克了聚变电池型化的难题。这是他们的第一代产品。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困扰,但用于实战,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p>
“到底还有些什么问题,费力克斯你要清楚,如果是有严重的缺陷,即便在这里放你过关,到了拨款委员会那里,也不会被通过的,他们自有一套严格的审核程序,不要幻想能蒙混过关。”</p>
“肯定不是严重的缺陷,这一点我可以保证。”费力克斯发誓道。</p>
“型聚变电池的能量输出始终不能恒定。</p>
虽然总体性能是稳定、安全的,经过试验,也完全满足常规作战的需求,如果不长时间进行大功率的频繁动,对它的持续作战能力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p>
但对于需要瞬间输出巨量动能的武器来,这个缺陷可能会被放大,这或许会大大影响驾驶员对作战时的把握</p>
而且受限于电池的体积,它的散热性能可能不是十分的出色,持续大当量能量输出的情况下,电池的温度会急遽提升这或许会极大的提高核物质的活跃度,进而影响电池使用的安全性”</p>
“具体的数据。”</p>
“连续两发电磁炮后,必须有半个时以上的冷却时间。”</p>
马蒂尔德轻轻点了点头,如果费力克斯所言属实,那么这的确不是什么不可修复的缺陷。虽然对战场态势有一定的影响,但完全可以用数量拉平。左右打量了一下另两名红衣主教,见他们也没有异议。</p>
“打一份详细的预算报告上来,这个项目被批准了!”</p>
“感谢副院长阁下的大力支持!”因为项目的批准,费力克斯略显兴奋,趁提出了后续的要求:“副院长阁下,这个项目还有两个后续的分支,请容我再占用您一点时间。”</p>
费力克斯操作了一下投影仪,众人面前又出现了另一具甲。与第四具甲相比,这具甲除了略微苗条了一些,整体变化并不大。</p>
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先前其身上所有搭载的武器统统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把闪烁着幽蓝色光泽的长剑被甲紧紧的握在中。</p>
“这是研制中的第五代甲,采用的是目前最先进的人一体技术。</p>
与第四代甲的应用方向不同,它是一具近战型的甲,主要是用于特种作战。目前已经制造了两架原形进行测试。</p>
根据已经采集的数据来看,不论是应变力还是灵活性,它都远远超出第四代甲。”</p>
接下来,费力克斯对这具还处于研制中的第五代甲做起了详细的描述。</p>
“前四代甲的研制目的主要是用于正面战场,因此其载电脑只是起一个协调的作用,是根据驾驶者肢体的运动来被动的调节各关节处马达输出动力的大,并起到一个平衡体的作用,属于典型的‘跟随系统’。</p>
它的优点是解放了士兵的双,使其能进行复杂的操作而不必分心于甲的操控,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身体动作的分解,再传递到各部件,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这套系统的特性所决定的。</p>
也是因为正面战场的特殊性,容许指令的传达有一定的延后,因此这几秒的误差就被容忍了。</p>
但第五代甲不同,它是近战型甲,不要一二秒的误差,就是零点几秒的时间,有时也足以决定驾驶者的生死。</p>
但遗憾的是甲的主体系统已经无法更改,事实也证明它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我们不可能将整套系统推倒重来。</p>
据此,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从驾驶者着。</p>
即索性在甲操作者身上直接植入芯片,将其脑神经的指令以数据化的形式直接传递给由芯片控制的载电脑,由脑神经来直接驱动甲,而不是被动的与人体保持同步”</p>
“不错的设想,那么,这就是你们的最新成果了!”马蒂尔德指着第五具甲微笑着道。</p>
“是的,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的问题是:大脑瞬间产生的数据过于庞杂,以当前芯片的技术无法对其中的有效指令进行过滤,也就没有办法做出针对性的解读。</p>
出现的问题就是电脑偶尔会做出与肢体相反的指令,从而令甲无所适从”</p>
“第二个分支是关于甲所持武器的。”不等三人做出答复,费力克斯马上抛出了第二个议题。</p>
“理想状态下的甲近战武器应该是类似高周波刃之类的高能切割武器。有关蓄能的问题在实验室中已经初步得到解决,但受材料所限,作为介质的剑身载体,始终无法承受正负电子剧烈撞击所产生的高温。</p>
一旦震荡开始,维持不了多久,介质就会被融毁。</p>
目前只能用相对低能耗的激光武器代替。但激光的威力想必三位大人也有所了解,它无法对装甲目标产生瞬间的切割作用”</p>
费力克斯一口气介绍完所有的情况,然后静待马蒂尔德等三人的决定。</p>
“有关芯片的研发进程,我会责成拨款委员会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但材料的问题我不赞成搞闭门造车式的自行研发,这会耗时过长。</p>
我建议你走合作的路线,当然,我也会替你联系几家着名的材料研究室,我们可以联合开发。实在不行,也可以直接向它们购买成品,这毕竟不是核心技术。”</p>
对于费力克斯的两个补充议案,马蒂尔德一个也没有驳回,直接全盘同意。这当然不是他对费力克斯突然好感大增。而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甲蕴含的巨大价值。</p>
作为教廷实际权力的执掌者之一,马蒂尔德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种全新的武器,一旦甲批量生产,并运用于战场,整个战争的方式或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p>
就像当初那场“沙漠风暴”一样。</p>
那种降维式的打击令各国所有的作战教程都因此而重新编写,作战理念也几乎推倒重来。随之而来的是各国军事力量的大洗牌。特别对那些传统的陆军强国而言,带来的变革几乎是灾难性的。</p>
而现在,一款全新的武器或将再次引领这种变革。</p>
教廷作为这种新式武器的发明者、拥有者,只要证明这款武器的有效性,那世俗影响力的扩大是必然的。而随之而来的利益分配、交换,未必不能使教廷重新成为一个超一流的势力,从而完成教廷的复兴,直至再次站上世界的顶端。</p>
而作为教廷的高层,利益的既得者,他马蒂尔德或也将因此面迈上他人生的顶峰。</p>
抑制了一下自己略显激动的心情,马蒂尔德面带微笑的道:“好了,费力克斯,你的下一个议案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