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一龙,两虎,两豹</p>
“哥,回家了”</p>
听见大喊声,李骁微微侧头,那是一个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骑着一匹枣红色的大马。</p>
一边冲李骁大喊,一边与其他少年一起向羊群奔去。</p>
这个少年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很是健硕,都快要赶上一般的成年人了。</p>
而且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他的面容和李骁有点相似,只不过李骁的面容略显消瘦刚毅,而这少年则是彪悍粗犷。</p>
“知道了,二虎,这就走。”李骁大声回应道。</p>
这正是李骁的亲弟弟,李二虎,今年十三岁,比李骁要两岁。</p>
除此之外,李骁还有一个三弟,名叫李三豹,只有十岁。</p>
至于李骁</p>
那没文化的老爹很不客气的给他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李大龙。</p>
大龙、二虎、三豹。</p>
这就是李家三兄弟的名字,有点土,但却是能够看出李父那种望子成龙的期盼。</p>
</p>
李骁从二虎身上收回视线,再次望向东方那片被乌云笼罩的天空。</p>
凝视了片刻,然后直接向着不远处的一块大石头走去,石头旁边拴着一匹大黑马。</p>
这匹马三岁左右,四肢强壮,身材挺拔,毛发黢黑,唯有额头间有一抹雪白,是一匹非常漂亮且强壮的北疆母马。</p>
生活在北疆的汉人们,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更加向着游牧民族靠近。</p>
骑马对于每一个北疆汉人来,都是必备技能。</p>
很的孩子都会在长辈的帮助下练习骑马,就像是时候练习骑自行车一样。</p>
李骁上一世在北疆,就练就了一精湛的马术,穿越来之后立马就重拾了艺,骑在马上没有丝毫的陌生感觉,仿佛天生如此。</p>
很快,李骁便是一个利落的起身,身姿矫健而轻盈,双腿微微弯曲,蓄积力量。</p>
然后如同一只敏捷的猎豹般,直接一个漂亮的起步,翻身上马,那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尽显他的不凡身。</p>
李骁骑在母马上,轻夹马腹,它便心领神会,撒开四蹄,向着羊群的方向飞奔而去。</p>
“把羊群都赶到一块去,慢慢的回村。”</p>
李骁大声喊着,拿出鞭子,抽打在一只想要离队的公羊身上,将它们往一块儿驱赶。</p>
集中起来之后,这十几个孩子,都是各自赶着自家的羊群、牛群,向着河西堡的方向返回。</p>
这么多牛羊一起行动,场面看起来相当的混乱。</p>
但是这些少年们,从便是牧马放羊,对这一套早就熟练于心。</p>
虽然混乱,但每人都处理的井井有条。</p>
而且每一只牛羊的屁股上,都被烙铁烙印上了自家的记号,所以也不用担心驱赶错了。</p>
在李骁和两个弟弟的驱赶下,自家的两百多只牛羊缓慢而有序的向着河西堡的方向返回。</p>
羊群拖慢了速度,用了将近两刻钟的时间,李骁才看到了河西堡的轮廓。</p>
站在山坡上远远的望去,它就像是这片草原上的孤独巨人一般,安静的伫立了五十多年。</p>
再向其左右两侧看去,却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片农田,不断的向东西延伸。</p>
这些都是河西堡的土地。</p>
即便是来到了西域,汉人们也没有忘记种地的技能,这仿佛是印刻在血脉里,与生俱来的本领。</p>
走到哪里,种到哪里。</p>
而河西堡就宛若一道天然的分界线,将农耕区与放牧区给分割了开来。</p>
南面的土地原本就是山石较多,都是一些稀稀拉拉的低矮植被,牛羊都不愿意吃,不适合放牧,所以直接被开垦出来种植庄稼。</p>
北面的土地水草丰盛,是天然的牛羊草场,所以被延续用来放牧。</p>
毕竟传统的游牧方式抗风险能力太差,一场大雪,便有可能让羊群死伤殆尽。</p>
但粮食就不一样了,雪下的越大,反而对粮食的生长越有利。</p>
且北疆雨水充沛,基本上不会遇见干旱的情况。</p>
唯一的问题就是北疆的天气寒冷,就算是夏天也凉飕飕的,没有足够的温差,导致粮食只能一年一熟。</p>
可即便收获的粮食不多,也总归能让普通人家维持住温饱。</p>
再加上每天都能喝上热乎乎的羊奶,时不时的能吃上一顿牛羊肉。</p>
所以,河西堡的汉民们生活也挺滋润的。</p>
“多好的农田啊!”</p>
“可惜,蒙古人来了之后,又会变成荒地的。”</p>
李骁远远望着农田,心中感慨道。</p>
北疆天气寒冷,导致粮食的生长周期与中原不同,地里种植的是春麦,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休耕,一年只有这一季。</p>
</p>
此时已经初夏,农田里的麦苗已经露出了嫩芽,远远的望去就像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原。但是等蒙古人来了之后,这些农田将会不复存在,变成长着稀疏野草的荒地。</p>
毕竟蒙古人的梦想是将全天下都变成他们的草场。</p>
蒙元统治中原九十年而被推翻,固然有吏治败坏,苛捐杂税等原因。</p>
可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蒙古人将中原大片的农田变成草场,再加上仅有的农田又面临世侯地主的土地兼并。</p>
导致底层农民无地可种,实在是活不下去才揭竿而起。</p>
而河西堡的村民如果没有了这些田地,只靠着牛羊,恐怕又要回到那种忍饥挨饿的状态了。</p>
“就算是为了百姓们能吃饱饭,也不能让蒙古人来祸害北疆。”李骁心中暗暗想道。</p>
然后又转头看向了身后不远处的一个少年。</p>
“大虎,二叔今年还要继续垦荒”李骁开口问道。</p>
“你家就这几口人,都已经有这么多地了,能种的过来吗”</p>
这个少年十四、五岁的模样,身材挺拔,面带憨厚,眉眼之间与李骁有那么一两分的相似。</p>
他是李骁的堂弟,李大虎。</p>
今年十四,比李骁了一岁,比李二虎大了一岁。</p>
是李骁亲叔叔的大儿子,另外他还有个弟弟,名叫李二豹,今年十一,比三豹大了一岁。</p>
一龙、两虎、两豹,这就是李家这一代五兄弟。</p>
年龄分别是十五、十四、十三、十一和十岁。</p>
除此之外,李骁还有一个亲姐姐,名叫李大凤,已经嫁到了二十里外的河东堡。</p>
还有一个亲妹妹和两个堂妹,都是云英未嫁。</p>
总的来,李骁家的人丁可不少。</p>
只不过前两年,在老爷子和老太太的主持下,两兄弟分了家,李骁家作为大房负责给二老养老,可两家的关系依旧非常好,堂弟堂妹们对李骁也是非常亲近。</p>
“没办法呀,我爹就喜欢种地。”</p>
“他老是,自家的地越多,他心里就越安稳。”李大虎埋头道,和弟弟驱赶着自家的一百多只羊,跟随在李骁家羊群的后面。</p>
相比于虎头虎脑、略显冲动的李二虎,李大虎就显得性格有些沉闷,不喜欢话,大部分时间都在低头做事。</p>
“二叔性格敦厚,是守成之人,又勤俭持家,以后肯定能为你俩攒下一片基业。”</p>
“只是肯定要辛苦几年才行。”李骁轻轻摇头。</p>
心中感慨,华夏人对于土地的热爱简直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有条件,就在土地里往死里干。</p>
实际上就是三个字,饿怕了。</p>
数千年来,华夏的底层百姓们,又有多长时间能真正吃饱饭</p>
很少很少。</p>
大部分时间都在吃不饱又饿不死的边缘徘徊。</p>
现如今,河西堡南面有大量的荒地等待开垦,只要开垦出来了,就都是自己家的。</p>
这种能够福泽子孙后代的会,又有谁能不心动</p>
反正二叔只要没事就去开垦荒地,现如今,他家的地比李骁家的还要多一点。</p>
“辛苦不怕,只要我爹高兴就行。”李大虎轻轻一笑道,用鞭子抽打着羊前进。</p>
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孝顺孩子,且性格和他爹差不多,都是老实敦厚,不惹是非的那种。</p>
而反观李骁的亲弟弟,年龄比他还要一岁的李二虎,从就是一个精力旺盛,怎么闲不住的家伙。</p>
听到两人的话之后,耐不住性子的二虎,从羊群侧面转头喊道:“反正咱们正在和葛逻禄人打仗。”</p>
“到时候让咱爹和二叔他们,多抓一些葛逻禄人回来替我们种地。”</p>
“只要是葛逻禄人奴隶多了,二叔想开垦多少地都没问题。”</p>
李二虎兴致勃勃的大喊道,起跟葛逻禄人打仗的事情,他的脸上就满是激动。</p>
另一边的李三豹却是泼冷水道:“二哥,葛逻禄人自己都不种地,怎么替我们种地”</p>
“他们根本不会种地好吧”</p>
三豹只有十岁,但却人鬼大,头脑比二虎精明很多,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言语怼二哥。</p>
李二虎嘴笨,经常吃亏,但是拳头上却从不认怂。</p>
握起拳头对三豹示意了下,哼声道:“不会种地就教他们种。”</p>
“要是不肯学,或者学不会,那就揍他们。”</p>
“用鞭子抽,用棍子打。”</p>
“都成奴隶了,还反了他们”</p>
三豹摇头道:“葛逻禄人哪里是好抓的他们凶得很。”</p>
“连王廷皮室军都在葛逻禄人里吃过不少亏呢!”</p>
“那是皮室军将领废物要是换我指挥军队,早就杀他葛逻禄人片甲不留。”二虎扬着脖子吹嘘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