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嬴政的视线在众多皇子间来回穿梭,开口教训道:</p>
“我的九儿子赢子云,以死相谏为国为民立下大功,乃是全体大秦人的榜样!你们作为王室的后代,更应该效仿他的举动,整顿朝纲,为国家效力!”</p>
听者皆大惊失色,随即齐声应答。</p>
“是!”</p>
“子云,你这次的上谏不仅挽救了朕的生命,更拯救了大秦的命运。你的贡献可谓功勋卓越。吧,你想要什么赏赐?”</p>
随着对话深入,当嬴政望向赢子云时,其态度明显变得柔和了许多,言语间也充满了赞赏与感谢。</p>
如果不是这位常被视为无能的九子勇敢站出来提醒,恐怕他的江山将岌岌可危。</p>
秦王虽已下定给予厚赏的决心,却突然有了测试一下赢子云是否贪心的想法。</p>
于是提出了上述询问。</p>
赢子云闻言,并未显露出任何畏缩之意,径直回答:</p>
“希望父亲能赏赐孩儿十万顷良田。”</p>
系统赋予的任务奖励中包含大量棉花与甘薯地,均可通过映射方式实际反映于其封地。</p>
现为皇子却并无私人领地的赢子云,通过索要这部分土地,就能使得任务奖励得以实现。</p>
对此,嬴政感到非常诧异。按理,依据赢子云平时的品行,理应借提出各种奢侈要求,例如更多土地、金银财宝或珍贵物品等。然而赢子云仅需田地而已。</p>
难道自己这个看似无能的儿子实则智慧深藏,此刻已幡然醒悟了吗?</p>
确认自己的选择无误后,赢子云再次坚定地表示:</p>
“父亲大人,孩儿真心诚意,只要这些。”</p>
这使得嬴政心生欢喜,并庄重承诺给予所求。</p>
“咸阳城周围有许多优质耕地,随你选择,我都可以赏赐给你!”</p>
话一落,秦始皇嬴政豪迈一挥衣袖,显得毫不在乎这些赏赐。</p>
讲完之后,嬴政起身道:“今天的政事讨论先到这里,接下来”</p>
“父皇稍等!”</p>
“儿臣的问题还没结束!”</p>
赢子云立刻打断嬴政。</p>
“何事?”</p>
“还有谁要受到你的质疑?”</p>
此刻,嬴政愣了一下,满脸疑问。</p>
“回禀父皇,臣下接下要弹劾的人是我的大哥扶苏,还有我的十八弟胡亥!”</p>
赢子云双抱拳,严肃地。</p>
毕竟,从那个神秘渠道接受的任务还未完全达成,目前只完成了其中一个,还有两项待解决。</p>
再者,赢子云对于扶苏和胡亥并无好感。初次交锋,他打算先压制住这两个哥哥弟弟,同时希望能借此会获得系统奖励。</p>
“你与两位殿下!”</p>
听完赢子云此言,大臣们都惊愕万分。</p>
方才因赢子云的一席话,他迅速成为嬴政眼中最出色的儿子之一。</p>
而现在竟要质疑甚至可能打击到其他继承者的地位,这是否是在清除竞争对?</p>
这位少年行事果决,目的鲜明。</p>
尤其眼下来看,胡亥与扶苏最有希望继承皇位。</p>
</p>
若今天能够一举将其击垮,赢子云自然会成为最有望成为储君的人选!</p>
“什么,你”</p>
听到这番话,胡亥震惊得几乎无法呼吸。</p>
这位一直被他视作无能的九弟,竟然能在首次质疑中成功诛杀五百多名妖言惑众之士!</p>
这次更是毫不客气地将矛头指向自己,让人不禁担忧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p>
不仅仅是胡亥,太监赵高也开始高度戒备,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在赢子云身上。</p>
“来让朕也听一听,你想问罪他们什么。”</p>
其实,嬴政对于赢子云第二次提出质疑同样十分好奇。</p>
之前,赢子云的初次行动挽救了他的生命,并巩固了秦国的统治。</p>
现在,他又提出新的质疑,或许会有意外之喜也未可知。</p>
在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诺后,赢子云庄重答道:</p>
“我欲责问大哥扶苏,是因为他对内外亲疏没有明确区分,过度仁慈!”</p>
“长期受到儒学影响而不自知!”</p>
“更甚者,在很多言语行为中,他已经将儒家的利益凌驾于秦国的整体利益之上!”</p>
“这就是不能区分重要性、不懂轻重的表现!”</p>
赢子云稍稍停顿,随即补充道。</p>
“大哥一向主张用宽政治理国家,但当年父皇横扫六国时,已经给予被征服的各国贵族足够的优待与宽容!”</p>
“然而,这些人非但没有感激之念,反而与其他势力串通,准备反叛!”</p>
“由此可见,温和的政策不足以稳固国家,心软的人只会害了大秦!”</p>
“治理的唯一途径就是采取更猛烈、更残酷的段,除此之外别无它法!”</p>
这段论调言辞激烈,铿锵有力。</p>
赢子云之所以将这些问题作为指控扶苏的理由,一方面他认为扶苏确实表现得太温和、太僵化,没有主见;一个未来的王应当坚定且果断,但扶苏在这方面显然不足!</p>
另一方面,太监赵高的一个伪造诏令就能让扶苏轻信而自刎,这更加证实了他的判断。</p>
尽管表现出了极大的忠诚与孝顺,但这未免也显得太过无能了!</p>
再来看秦朝的历史记载,扶苏实际上极其反对烧书坑儒之举,此举令嬴政极为不满,因而将其贬至边境!</p>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嬴政不仅极度不满于儒家的思想,对所有与儒家有所关联的人都没有好感。</p>
基于此判断,从这里入,很可能能够激发嬴政对自己产生共鸣。果然,嬴政轻轻地点了点头。</p>
“得好!”随后,他的目光落在扶苏身上,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失望。</p>
他曾打算立扶苏为太子,并长期视扶苏为其皇位的合法继承者进行培养。</p>
然而无奈,扶苏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至深。</p>
那种温和迂腐的品性,绝非一位皇帝应有的特质。</p>
若是这样下去,扶苏或许真会变成一位名垂青史的大儒家,</p>
但却注定成不了合格的统治者!</p>
优柔寡断对于一国之君来,更是致命的缺点。如果将这万里江山交由扶苏打理,大秦的命运恐怕不堪设想!</p>
一个国家的主宰,有时须要雷厉风行的果断决断,同时辅以适当的恩惠和权力,方能达到稳定朝野的局面!</p>
而扶苏显然还欠缺这种能力。正因如此,嬴政一直没有确立太子人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