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桐这段时间营养跟了上来,气色也好了。</p>

    皮肤不再是那种营养不良的蜡黄,白了许多。厚重的刘海被她梳到一边,刚好挡住伤疤的一侧,露出光洁的额头。</p>

    此时穿了套合身的衣裳,浑身收拾得整齐利索,坐在那里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和以前的吴桐已是截然不同。</p>

    不怪旺财婶一下子认不出来。</p>

    这村里的大妈们看着都眼熟,原主平日里虽和她们打交道少,但认还是认得。</p>

    苏桐朝旺财婶笑了笑,刚要答话,就听见车旁边的两人在争执。</p>

    “你这妮子到底咋啦!刚刚好跟着拖拉回去的!这会儿又变什么卦!”</p>

    苏桐认得那是村头的德全婶和她闺女吴芳,起来也是老吴家的旁支,拐着弯还能算得上亲戚。</p>

    德全婶要上车,吴芳却拉着她死活不让。</p>

    苏桐见吴芳眼神老往她这瞟,心里已明白了几分。</p>

    德全婶甩开吴芳的胳膊,自顾往车上爬,这会儿不跟着拖拉回去,自己坐车还要花二毛车票钱,两人就是四毛</p>

    吴芳知道她妈心里的九九,着急了,便大声喊了出来,“妈!我才定的亲!我不想受连累!”</p>

    德全婶已经跨上车厢在边上坐下,瞪了吴芳一眼道,“坐个车,受啥连累!你脑子抽风了!”</p>

    “吴、吴桐在上面!”</p>

    吴芳一指,声音都快哭出来了。</p>

    这一下子,车斗里的人眼光齐唰唰地看向苏桐。</p>

    苏桐不慌不忙,露出一个笑脸,朝大家打了个招呼,“各位好,我是吴桐。”</p>

    德全婶的脸最先变了色,只迟疑了一瞬,就翻身下了车,拉起吴芳头也不回地走了。</p>

    四毛钱算啥,还是闺女的亲事重要。</p>

    旺财婶和来福婶也在第一时间弹了起来,仿佛苏桐是瘟疫似的。</p>

    她俩面面相觑,想学德全婶子下车,心里又有点心疼两毛钱车票钱,两人缩在车斗尾部,要下不下的。</p>

    那俩年轻后生倒是没啥大动作,只是脸色也不太好看。</p>

    邢东阳没想到这些人当着苏桐的面竟也闹成这样,一点面子都不顾,一时间脸阴沉得要滴出墨来。</p>

    苏桐心中微叹,她只知道原主受排挤受歧视,却没料到会严重到这样,车都没法一起坐的地步。</p>

    她见邢东阳脸色不虞,也不想他因为自己和乡亲们闹得不愉快,便开口道:</p>

    “还有没有人下车?不下的话就坐好,要准备走了。”</p>

    旺财婶和来福婶缩在车尾,两人吱吱唔唔半天,最终也没下车,却也没再往稻草垛上凑。</p>

    一路无话,但苏桐能感觉到有视线不停地在偷偷打量着她,她也懒得理会。</p>

    拖拉一开到村口,俩大婶就逃也似的下了车,捂着颠簸了一路的尾椎骨跑了。</p>

    那俩后生便也跟着下车了。</p>

    邢东阳没有再往前开,把拖拉停在了路边,熄了火。</p>

    沉默了一会儿才对苏桐道:</p>

    “村里最近的传言比以前更严重了,你是不祥之人,第三次定亲又失败了不,还连带着老李家和老王家也遭了殃。</p>

    你母亲和你妹妹被普法教育了一个星期,成了村里的笑话,她们回来没多久,已经和李家王家对骂好几回了。”</p>

    邢东阳看着苏桐,眼里都是担忧,“我原本不想跟你,怕给你增加压力,也不想给你添堵,现在看来不如早点告诉你,让你有些心理准备。”</p>

    “但是吴桐,村里人迷信,信命信鬼神,容易被他人左右,歪曲事实真相,这是他们的局限和悲哀。</p>

    </p>

    你不要受他们影响,你上过学念过书,这世上没有鬼神,命运是握在自己里的,你一定要坚强</p>

    这件事本就不是你的错,李友栓和王二宝也只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已。”</p>

    邢东阳看起来忧心忡忡,一番话也似斟酌了许久才完。</p>

    苏桐看他的神色和刚才那几人的反应,知道他能出来的怕是只有一部分,传言估计比这些更严重。</p>

    她没事人似的从草垛子上站起来,利索地跳下车来。</p>

    “邢大哥,放心吧!他们爱信就信吧,我还高兴落个清静!”</p>

    苏桐拍了拍身上沾的稻草,然后指了指车斗角落的两个包袱,道:</p>

    “估计我一会儿回家还有场硬仗要打,这俩包袱邢大哥先帮我收着,免得跟着我受连累。”</p>

    完,她便不紧不慢朝村里走去,走出老远才伸出胳膊背对着邢东阳挥了挥,“谢啦——”</p>

    邢东阳站在原地愣了半天,这姑娘还真是变了。</p>

    云山村是个大村,村里人口多,住得也密集。</p>

    临近年关,地里没啥活,不少人在房前屋后晒太阳,或是里拿着点活计聚在一起边做边咵天。</p>

    苏桐原本可以跟着拖拉再往前坐一段路,但是她也想直白地感受一下原主在村里的“待遇”。</p>

    果然一路走来,发现看见她的人不少,却鲜少有人和她打招呼。</p>

    有没认出来的,也有认出她来便立马避开眼神神色怪异低头窃窃私语的。</p>

    苏桐倒不在乎她受不受欢迎,她只是有些奇怪,一个姑娘何以会落下这么一个不祥的名声,而且这么的深入人心。</p>

    这个年代的农村虽仍保守,但封建迷信也打击得厉害,大部分人思想都开放了,能接受新鲜事物,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像这样全村上下一起迷信的还真是让人有些费解。</p>

    苏桐不紧不慢地穿过村子,眼前既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和记忆里的一一融合。</p>

    原主的家在村子中部,到了家门口时,她没急着进去,绕着屋前屋后先转了一圈。</p>

    这年头都是黑乎乎的土砖房,格局都差不多,一间堂屋三间正房。</p>

    吴大山家还算条件不错的,房子盖得大,西屋分了前后屋,比寻常人家多出个房间来。</p>

    屋顶盖着土砖厂自制的青瓦,旁边挨着搭几间偏屋,部分盖的还是稻草。</p>

    和大多数住户一样,前面有个院子,后面圈了块菜地,屋前有棵大槐树,屋后有几株白杨和一片竹林。</p>

    苏桐原本以为她至少会看到一棵梧桐树,可是并没有。</p>

    梧桐树观赏性大过于实用性,在依赖耕地生存的乡下来,又占地又挡阳光还抢养分,的确少有人种。</p>

    苏桐只是有些奇怪,她在前世的名字“苏桐”是外公取的,“梧桐”在别人的眼里是树,在外公的眼里却是药,梧桐树叶、根、皮都可以入药。</p>

    她出生的时候,外公还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梧桐树,陪着她一起成长。</p>

    同样的,她的哥哥“苏榆”也是外公取的名字,榆树也是中药之一。</p>

    外公给她种梧桐的时候,给哥哥种的那棵榆树已经长得老高了。</p>

    苏桐从拥有原主的记忆时就有些好奇,大弟叫吴家富,妹妹叫吴冬玲,还有一个才十岁的弟叫吴家宝,隔壁堂叔家的大堂哥叫吴家元,二堂哥叫吴家平,还有个堂妹叫吴秋玉</p>

    老吴家这一辈的男丁都按“家”字派起名,女娃虽不按派,名字里都加了出生季节。</p>

    光听名字,都能听出这一大家子是亲戚。</p>

    唯独她叫“吴桐”,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p>

    是老辈不重视女孩,名字取得随意吧,可这房前屋后连棵梧桐树的影子都没有,怎么偏偏用了个“桐”字,还偏偏和她以前的名字一样,是巧合吗?</p>

    她是因为这个相同的名字才来到这里的吗?</p>

    啧!苏桐站在院子外的泥巴围墙下眯了眯眼,有点意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