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晋庭汉裔 > 第85章 司马炎老矣(4k)
    第5章司马炎老矣(4k)</p>

    司马炎觉察到自己已垂垂老矣,是在太康九年的腊月。</p>

    经过了多灾多难的太康九年,司马炎一度精神十足,“车骑,你替我下诏,明春的时候,再查一遍各郡国的占田,凡是有大族违背占田制度的,所过田地一律退还,分给无地的佃农,并罚俸三年。”</p>

    “同时令天下郡国举贤,如今接连遭灾,百姓度日艰难,地方上需要一些贤能的守令之才,名额不必限死,只要合适即可上报,我来亲自考核。”</p>

    “还有,通报天下豪门富商,若能捐米输粮于受灾郡国的,可视作军功,根据捐献多寡赐予爵位,诏书要写得好看些。”</p>

    多年的执政经验,使得司马炎对于赈灾有着丰富的经验。</p>

    年轻时的他,还会因为一次地震而胆战心惊,连夜去中书省翻看汉魏时赈灾的档案,并询问各大臣的意见,但在现在,他什么也不用看,也谁也不用问,弹指间就能出七八道处理旱灾的方法。原定要召开两个时辰的内朝朝会,结果不到半个时辰就结束了。</p>

    参与朝会的侍中与尚书郎们一度心里犯了嘀咕:与前几年卧病在床,放后党的模样截然不同,灾情激起了天子前所未有的斗志。</p>

    这位战胜了无数对的大一统皇帝,虽然无数次都像要在反对和挫折中退让,但却每一次都笑到了最后,似乎连岁月和病魔都不能摧垮他。</p>

    这一次似乎也一样,明明在病榻上躺了两年,可现在天子似乎又振奋起来了,将要再一次实现雄心壮志,就像当年灭吴平凉一般,再次还天下一个太平。</p>

    司马炎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p>

    在一次朝会结束后,时候还早,他便想在西游园再度划船观赏夕阳。</p>

    两位辅政大臣,杨骏和司马亮本意是不赞同的,什么天子病体初愈,划船吹风的话,心染上寒疾。</p>

    可话音刚落,立刻就遭到了司马炎的反驳:“二位的意思,是我连风都吹不住了吗”</p>

    杨骏:“陛下误会了。臣的意思,是现在已经是深秋了,湖面有什么好看的呢等明年开春之后,天气转暖,荷露角后,不才有风趣吗”</p>

    “可我就想看看夕阳而已!”司马炎一反常态,厉声驳斥道,“时间不等人啊,择日不如撞日。春天时我可以再去嘛。把太子、脩华,还有沙门带来,你们不想来就算了。”</p>

    “不敢。陛下既然执意要去,那臣立马让人通知太子作准备。”</p>

    就这样,司马炎久违地出现在西游园中,天渊池旁。阳光下,池水澹澹微波,并不受干旱所影响,而正如杨骏所言,池中多是枯荷败叶,周遭叶草木摇落,万物萧瑟,配上池中的些许石山,可谓是一片衰败悲哀景象。</p>

    但司马炎却很有兴致,在病榻上躺了太久,他觉得活动和疲劳才是最大的放松,于是很自得地找来了一艘船,自己亲自在池水中摇桨,摇桨的时候还让宫中的吴女在一旁唱歌,唱的是吴越极为有名的越人歌:</p>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p>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p>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君兮君不知。”</p>

    一曲唱罢,司马炎连连叫好,他打算就这样从池南划到池北,再从池北划到池南,以此来表现他精力依旧旺盛。</p>

    可惜,人的大脑常常会错估自己的精力,即使是皇帝也一样。</p>

    当太子一家姗姗来迟的时候,五十三岁的天子正在天渊池中央打转,他出了一身冷汗,没有力气再摇动船橹,只能让随船的三名宫女来接替,他则毫无仪态地躺倒在船头,闭着眼睛,轻嗅着湖面的风。</p>

    靠岸后,司马炎想站起来,可双腿却有些无力,杨骏眼神较好,立马上前去搀扶。</p>

    身为皇后之父,杨骏其实也就比天子稍大四岁,可身体却好得多,他一人搀起司马炎,上了最近的亭榭,然后让宫人端上来一碗茶汤,一个眼色使给皇后,令其一勺一勺亲喂给天子。</p>

    司马炎精神又好了些,他对杨骏:“车骑,太子他们到了没有”</p>

    原来他刚刚疲累极了,根本没有注意到太子。</p>

    太子司马衷听到自己的名字,连忙上前磕头:“阿父,子在这。”</p>

    司马炎这才反应过来,他前倾着身子盯着太子观看,良久才自嘲:“老了,连眼睛都不好使了。”</p>

    司马亮在一旁安慰道:“陛下只是累了,歇息一会儿就好了。”</p>

    “也是。”司马炎点点头,又转过头问太子:“正度,你知道我为什么叫你过来吗”</p>

    司马衷有些茫然,他偷偷回头打量太子妃,太子妃贾南风则悄悄指了指衣袖,他恍然,连忙低头打量衣袖上的字迹,照着念:</p>

    “应该是国家今年有困难,阿父教我如何赈灾理民。”</p>

    若是在往常,司马炎听到这个回答,或许会有些高兴,但眼下摇摇头,道:“不是,正度,我叫你来,就是想看看你。”</p>

    看着不知所措的儿子,司马炎心中有些感慨,他是真心很喜爱这个儿子。</p>

    哪怕司马衷痴愚弱智,三十多岁了还不能独立生活,遇到事情只会依靠他人,但司马炎还是真心喜欢他。因为他在自己面前,永远是一个仰慕父亲的孩子,这就足够了,能令身经无数次政斗的自己感到安慰和快乐。</p>

    司马炎笑道:“今日有没有做功课”</p>

    司马衷答道:“太傅教我读了些汉书,但我听不太懂。”</p>

    “听不懂也关系,但要学会多问,把不懂的问题都问出来。”司马炎握住儿子的,对他嘱咐,“我知道你不是当皇帝的料,但皇帝本也不需要什么都懂,重要的是不要不懂装懂,一意孤行。”</p>

    司马衷其实听不太懂,但他看父亲殷殷教诲的神情,知道父亲是在关爱自己,就:“我都听阿父的。”</p>

    这句话果然打动了司马炎,他大笑着,又拍打着儿子的道:“傻子,你能多来看看我,我就心满意足了。”</p>

    罢,他又转首问道:“沙门呢沙门!来,让阿翁看看!”</p>

    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从人群中蹦出来,跑到司马炎面前,应声道:“陛下,我在这!”</p>

    </p>

    正是司马衷的唯一嫡子司马遹。</p>

    司马炎打量着这位嫡孙,和颜悦色地问道:“沙门,你今日有做功课吗”司马遹点头:“回禀陛下,今日太傅教汉书的时候,我也在一旁旁听。”</p>

    “哦教了些什么”</p>

    “教的是平帝本纪,太傅细了汉平帝宠爱赵飞燕姊妹,导致朝政昏乱一事。”</p>

    “那你有没有收获呢”</p>

    “太傅应该是想以汉史为鉴,告诫我,为人当克制欲望,专心朝政,不要反为欲望所制,否则害人害己。”</p>

    “那你能做到吗”</p>

    “陛下,克己如逆水行舟,一日不可松懈,我只能今日之事,怎敢妄言以后呢”</p>

    “好!好!”司马炎大为感怀,笑叹道,“沙门!你年纪,却能如此明事,看来我家之兴,当在尔身啊!”</p>

    转首又对司马衷道:“正度,你也要学会关怀你的儿子,不得将来遇到难事,你反得靠他呢!”</p>

    见儿子仍然是懵懵懂懂的,司马炎继续教育道:“我们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靠的就是当年文皇帝和景皇帝团结一心。一个人的才能总是有限的,天下那么多事情,也不可能靠皇帝一人去完成。”</p>

    “但你毕竟不是一个人,你还有很多叔伯,很多兄弟,很多忠心于你的臣子,当然,还有你儿子在,只要你学会亲近这些人,依靠这些人,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多问问题,有什么难关,总是能渡过去的。”</p>

    司马炎得动情,司马衷听得也动情,他不知道怎么表达对父亲的爱,就反复揉捏父亲的掌,试图把自己的温暖传递过去。</p>

    而司马遹则非常敏感,他从中察觉出些许不对,疑问道:“陛下是身体不适吗需要传殿中医疗吗”</p>

    “不用了。”司马炎摆摆,叹道:“刚刚是我到湖中划船,看暮秋萧瑟,一时感怀而已。一个老了的人,总是容易感怀的。”</p>

    “陛下方才五十有三,怎么能老呢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只要调养一番,活到耄耋之年也不算什么。”</p>

    “不!”司马炎摸了摸司马遹的头,笑道:“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当然清楚。宣皇帝活了七十岁,是他调养有道,平日戒色健体。我前些年放纵太过,已掏空了底蕴,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上苍保佑了。”</p>

    “我今天叫你们过来,就是要你们多陪陪我,我的时间不多了,看一天少一天啦!除了是大晋的皇帝以外,我还是你们的父亲,家长,朋友。哪一天我死了,你们就要去太庙的牌位上去看我啦!”</p>

    到这,司马炎不禁转头问杨骏道:“起来,让石崇去修太庙,他修得怎么样了”</p>

    自从太康八年太庙地陷之后,国家就一直在营修太庙,此事由太仆石崇负责,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p>

    杨骏回答:“前殿已经营修完成,但后殿的梁柱还在运来的路上,估计要到年底才能到,预计明年三月左右,就营修完成了。”</p>

    “好,你再催一催,只要他造得好,我定有赏赐。”</p>

    完,他又回过头看自己的儿孙,含笑道:“真想再和你们多待一段时间,正度啊你太痴,沙门啊你又太,真怕我死了以后啊,你们就不记得我了。”</p>

    司马衷和司马遹闻言,无不含泪以对。而杨骏背上却突然寒气森森。</p>

    司马炎这是在公然宣告,他已经在和死亡做搏斗了,他之前的什么政策,还有几个能推行下去呢老迈的身体,已让他顾不上虚荣和固执了。</p>

    杨骏悄悄一低头,恰好就对上了两个人的目光,一个是太子太傅司马亮,一个是太子妃贾南风,三个人相互打量了片刻,都不约而同地收回了敌意。</p>

    而在这个时候,司马炎又问杨骏道:“对了,车骑,上次我和你,要把脩华的婚事定下来,现在有几个人选了”</p>

    杨骏顿时惊醒,连忙回答:“陛下,有三个人选,一个襄阳县侯王畅之子王粹,一个是石乔之子石超,还有一个是夏侯骏之子夏侯恒。”</p>

    “夏侯骏凑什么热闹他儿子都二十好几了,丧过妻的人,还想让脩华过门,不算不算!”</p>

    “那便剩下石超和王粹两人了。”</p>

    “车骑,你觉得这两个孩子谁好”</p>

    杨骏道:“这两个孩子我都看过,王粹的门第低一些,无论是相貌还是才华,都不如石超。而石超自幼习武,有志仕途,近来公主也对武人有兴趣,想来和石超也更合得来。故臣以为,公主当嫁石超。”</p>

    “嗯,你的有道理”</p>

    司马炎沉吟片刻后,回答道:“但照我看,还是让脩华嫁给王粹吧。”</p>

    “啊”</p>

    这个回答大大出乎众人预料之外,他们听了杨骏的议论,无不以为石超更好,不料司马炎竟然选择了王粹。</p>

    司马炎笑道:“脩华贵为公主,夫家要那么高权势干什么还嫌王室不够乱吗前些年王济甄德让我几位妹妹来哭闹干政,真是闹苦了我。还是王粹这样,不高不低的好。”</p>

    “更何况,我记得是王畅主动上表,王粹见公主心喜,所以才要尚公主的吧!与女人亲爱男人相比,还是男人疼爱女人更重要。”</p>

    到这,司马炎已经有些累了,他的脸上写满了倦意,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前两年卧榻不起的状态,杨骏了一声“是”后,他摆摆,然后就转头靠在栏杆上。</p>

    此时夕阳西下,满天黄昏与红霞的色彩,配合着周遭的飘飘落叶,产生了一种缠绵的美感。司马炎一动不动,大家还以为他是看呆了。</p>

    但过了一会儿,司马遹走下亭榭,声对杨骏:“车骑,去取寒衾来。”</p>

    “嗯”杨骏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p>

    司马遹只好继续道:“陛下太累,已经睡着了。”</p>

    众人看向在栏杆处司马炎的身影,他的胸膛微微起伏,正吞吐着暮秋的尘息。</p>

    求票!求订阅!请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