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晋庭汉裔 > 第100章 楚王奔丧(4k)
    第00章楚王奔丧(4k)</p>

    楚王司马玮率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进京,是在太熙元年五月己巳。</p>

    沿途,他们军纪严明,盛装而行,使得看见的京畿百姓们惊愕不易。对京畿的百姓们来,天下最繁华的地方就是洛阳,而在洛阳以外的地方,那就都是乡下人,是粗鄙不堪毫不懂礼数的。</p>

    而面对楚王随身的侍卫们,他们原本也是如此想的,想存心挑剔这些乡下人的无礼和愚蠢。可是无论怎么瞪大眼睛,就是丝毫找不到借口,找不到异样。</p>

    这支上千人的队伍,前面的两百人穿着闪闪发光的明光铠甲,后面的六百人着漆成黑色的两铛铁铠,而队尾的两百人则穿鲜艳若火的赤练铠甲。每个侍卫都身高七尺,体型雄壮,即使在夏日太阳的暴晒下,他们也毫无松懈之感,配上精良的甲杖,看上去简直像是一股铁流。</p>

    而全军为了为先帝司马炎奔丧,又高举白旌,头戴白巾,又反过来加重了肃杀之气,好似炎热的酷暑里下了一场大雪。</p>

    楚王司马玮的仪仗则在队伍的正中间,他处黄幡之下,立青盖车之上,着一身漆成金黄色的明光铠甲,头上和肩上各裹了一块白布,而黄幡之上则赫然用雁书写着“平南将军”四字。</p>

    “那就是楚王殿下吗好威武的男子!”</p>

    “他看上去好年轻啊!”</p>

    “别看他年纪轻,他去荆州才一年,就练出了这样一支精兵,才能恐怕不下当年征凉的马隆吧。”</p>

    “可楚王殿下回来奔丧,为何要带这么多兵难道是要讨伐什么奸臣吗”</p>

    “不,不要乱,朝中太傅掌权,哪有什么奸臣”</p>

    大队人马由伊洛之间的官道经伊阙关进入河南郡,而后停靠在洛水之滨。</p>

    聚在两侧迎接的百姓,见到此状颇为意外,但在经过了数十年的和平后,他们已经不能想象战争的场面,个个平心静气,转而盛赞起队伍的豪华。</p>

    而楚王司马玮也对这些百姓投桃报李,他斥重金到这些百姓中买粮,也没有征用房屋,而是就近在荒野扎营。下将士们个个秋毫无犯,反而过来接济一些洛阳周遭的贫民乞丐。</p>

    一时间,京畿城野顿时传出对司马玮的歌功颂德之声,楚王殿下之才,直追宣皇帝司马懿,楚王殿下之德,不逊色刚下葬的武皇帝司马炎。</p>

    可在百姓眼中的贤王言行,落在太傅杨骏眼中,却显得无比扎眼,他在收到具体的回报得知后,几乎敲烂了中的折扇,对着下的侍中武茂大发雷霆道:</p>

    “反了!这个司马玮!藩王奔丧,几时要人带兵!”</p>

    “他带兵也就罢了,还驻兵南郊,不进城!不入宫!事前不请示,事后不上报!”</p>

    “还有,他擅自向周遭百姓施恩,煽动舆论,又是什么意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贤吗”</p>

    “先帝入土未久,正是安定人心之时,立刻就有人想断送大晋江山社稷!这怎么得了!”</p>

    本来在司马炎病逝以后,私立遗诏,大封官爵,司马亮出逃,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杨骏想办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这给了他一种万事尽在掌握的愉悦感。</p>

    为此,他甚至像皇帝一样,直接住进了太极殿,并随意差遣宫中的侍女。</p>

    不料这种愉快如同朝露一般短暂和脆弱,司马玮在这些种种举动,在杨骏看来,就是公然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而这距离司马炎去世还不到四十天。</p>

    聆听的武茂则在心中叹了口气。这位新太傅有些太沉不住气了,处理政事,哪可能百事顺心呢最重要的是处变不惊,无论政局出现了什么变化,都要以平常心看待才是。</p>

    而面对杨骏刚刚提出的那些问题,他回复道:“太傅,楚王到底只带了一千人,在京师十数万禁军面前,根本不足为惧,何必如此动怒呢”</p>

    “你是我能严惩他”杨骏问道。</p>

    “这恐怕不行。”武茂苦笑道,“楚王是个聪明人,我看他既然敢如此做,恐怕已经找好了理由。”</p>

    “什么理由”</p>

    “臣不知,但既然如此有恃无恐,必然是有理由的。”</p>

    “季夏,你不会是怕了司马玮那个毛头子吧”</p>

    面对杨骏质疑的目光,武茂赶紧解释道:“太傅,眼下您刚刚辅政,又逼走了汝南王,朝野中疑虑还很多,如果此时再和楚王起冲突,恐怕朝野就要失望了!”</p>

    “楚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抓不住看不见的人心!”</p>

    “楚王眼下不也是在招揽人心吗这是人心之争啊!”</p>

    这些话成功服了杨骏,让他的怒气削减了不少,他淡淡叹了一口气,故作大度道:</p>

    “季夏,我方才的那是气话,那你,我现在该怎么办”</p>

    武茂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已经想好了对策,连忙道:“您不妨借这个会,展示自己的大度,亲自去拜访楚王殿下,送他些礼物,并犒赏他的随从,以此来展现朝廷的威仪,如此一来,太傅您的德性就在楚王之上了。”</p>

    不料这句话又激怒了杨骏,他极为不悦地起身,对武茂斥责道:“这么!你是要我对司马玮赔笑脸咯!”</p>

    “这不是长他的威风吗天下人会如何看我!”</p>

    “他们会,我臣服给一个二十儿,以后我还怎么辅佐天子恐怕到时候,敢闹事的就不止司马玮了!”</p>

    “太傅”</p>

    “不要了!你立刻去责问楚王,我倒要看看,他还能闹出什么样来!”</p>

    面对杨骏的怒火,武茂终于没能再出话。他只能满怀着腹诽,奉命出城来到司马玮的营地,亲自问出杨骏的疑问。</p>

    “殿下,这些就是太傅的疑问,请殿下用妥善的理由回话。”</p>

    与暴跳如雷的杨骏相比,二十岁的司马玮却表现得风轻云淡,武茂问话的时候,他正好整以暇地调整一柄弓的弓弦,好像他才是真正的帝国掌权者,是在自己的行营里接见一名臣子而已。</p>

    司马玮不慌不忙,先让随从给武茂看座,然后慢条斯理地道:</p>

    </p>

    “是太傅误会了,我带到洛阳的并不是襄阳的军队。”</p>

    “不是军队”“对,不是军队,其中两百人是我的侍卫,剩下八百人则是我的门客,我只是让他们穿甲随行罢了。”</p>

    “这”武茂瞠目结舌,没想到司马玮竟然能找到这么一个理由,而且完全合情合法。</p>

    “我身为十万户藩王,有八百门客,很合理吧”</p>

    “合理,合理”武茂苦笑起来,他又问道,“那您为何不入宫,反而在这里停留呢”</p>

    “季夏公得哪里话我是来奔丧的,进宫不进宫有什么所谓”</p>

    “那您为什么还不去拜谒先帝呢”</p>

    “我在等待我的几位兄弟啊!”司马玮喟然长叹道,“先帝平日最想看到的,就是我们兄友弟恭,如今我和三兄九弟一起来奔丧,现在只有我到了洛阳,怎能不等等他们呢”</p>

    “若是失去了这个会,我们兄弟天各一方,以后又哪有会相见呢”</p>

    “我只是想见见兄弟们,一叙亲情,应该不违背什么祖制吧!”</p>

    竟还有这么一!武茂一时瞠目结舌,心中泛起一阵无力:这个理由实在太完美了!楚王不仅可以延长自己待在京师的时日,而且还可以堂而皇之地与诸位藩王相互联络,朝廷却找不到任何反对的方法。</p>

    “那殿下又何故在南郊市恩呢”</p>

    武茂问出这个问题,已经不指望能够驳倒司马玮了。这位楚王殿下似乎想得面面俱到,根本没有破绽,相比之下,太傅杨骏不过是一个依靠女儿又运气极好的顽愚之辈罢了。而且还气度极其狭窄,根本不会用人。两人若斗起来,杨骏哪里有胜算呢</p>

    果然,司马玮很自然地答道:“先帝辞世,正是朝廷大赦之际,我看见洛阳城郊竟然有鬻儿卖女这样的惨剧,如此哪是先帝愿意看到的呢”</p>

    “所以我捐了一千金给河南尹王济,让他以先帝的名义赈济些鳏寡孤独罢了。”</p>

    “季夏公若不信,可以去找王使君印证。”</p>

    河南尹王济已经站在了楚王这边吗武茂几乎呻吟一声,他已经什么话都不出来了。司马玮的布置环环相扣,几乎可以是天衣无缝,任谁也不能挑出不是来,甚至还要反过来夸一声“贤王”。</p>

    但武茂分明能够感受到,司马玮贤名包装下的熊熊野心,充斥着对最高权力势在必得的决心。虽然这位青年是笑着的,但是笑容的背后是对杨骏冷峻的杀意。</p>

    见武茂陷入了沉默,司马玮忽然问道:</p>

    “季夏公,我听,太傅准备大赏群臣是否有此事”</p>

    “嗯!”武茂一个激灵,冷汗瞬间冒出来了,“殿下是哪里听到的传闻我都不知道。”</p>

    “原来是传闻吗”司马玮端了一碗茶汤,轻轻抿了一口后,叹道:“我也确实只是听闻罢了。”</p>

    “如果太傅真的准备这么做,我建议季夏公劝一下太傅,这是乱政之举,是要挖断社稷的根基啊。”</p>

    “上一个这么做的,我记得是汉朝的王莽吧”</p>

    武茂唯唯应是,几乎是逃一样的离开了司马玮的营帐。</p>

    见武茂走后,司马玮哈哈大笑,他回头对一旁侍立的歧盛道:“你传信给城中的怀冲、叔时他们,就一切顺利,继续按计划行事!”</p>

    接下来,楚王大队就一动不动地在南郊驻扎了整整五日,一直到秦王司马柬与淮南王司马允的队伍也抵达了洛阳。</p>

    与司马玮精良的卫队相比,另外两位藩王都显得风尘仆仆,奔丧的队伍仅有百余人,可谓是相形见绌。但司马玮也不夸耀,而是只带了几名随从,亲自去迎接了远道而来的两位兄弟。这本是当今天子该做的事情,但是现下却由司马玮来完成了。</p>

    他当众与两位兄弟大哭了一场,而后一刻也不拖延,只派了一个侍从去宫中打了个招呼,就带着秦王与淮南王直奔在偃师下葬的司马炎峻阳陵。</p>

    峻阳陵位于今偃师南部一座山坡上,面临平坦广阔的伊洛平原,背倚鏊子山。鏊子山山顶平坦,东西长约百丈,由南望去,兀立如屏。两端各有一独立山头,它们分别向南伸出一条较为平缓的山梁,对墓地形成三面环抱之势。</p>

    在三位藩王到来的时候,峻阳陵到处挂满了白幡。按理来,武帝的祭礼已经结束了,除去安排守灵的人外,陵园中应该没有多少人。</p>

    但司马柬与司马允到来的时候,不禁吓了一跳,因为这里居然密密麻麻站满了人。</p>

    梁王司马肜、齐王司马冏、广陵王司马遹、清河王司马遐、长沙王司马乂、吴王司马晏、成都王司马颖、豫章王司马炽、河间王司马颙、陇西王司马泰、赵王司马伦、东安公司马繇、平昌公司马模等数十名国家宗室,在陵园前站成一排,脸上极尽哀容。</p>

    西晋的过半王公此刻齐聚此地。</p>

    司马玮站在两位藩王前面,正对着洛阳诸位宗室,俨然已经成为了在场的中心。似乎这么大的场面专门为他而准备一般。</p>

    而在这些人中,赫然还有颍川公主司马脩华,她见到司马玮,激动不已。立刻和司马乂一起跑上前来,扑到兄长的身上,而后俏脸流着泪,抵在司马玮的怀里放声大哭:“五兄,五兄,我好想你”</p>

    司马玮看见幼妹的苦脸,一时极为动容,他轻拍着妹妹的背,安慰道:</p>

    “妹,五兄也很想你”</p>

    脩华好容易才止住泪水,抱着司马玮,带着哭腔道:“五兄,你要为我做主啊!”</p>

    司马玮道:“是谁敢为难我们脩华!五兄一定替你出头!”</p>

    “父皇病重的时候,我想去看父皇,可太傅锁住了殿门,不让我进去”</p>

    这一句出来,在场的所有人脸色都变了,因为这是一句非常严重的指控,几乎可以动摇国本。</p>

    但司马玮的脸色没有变,他依然抱着妹妹,用冷静的眼神扫视周围的兄弟叔伯甥侄,最后停留在远处祭坛上父亲司马炎的灵位上,他往前走到众人中间,这才放下脩华,用袖子为她轻轻擦拭泪水,缓缓道:</p>

    “妹莫怕,还有我在”</p>

    而后他起身环顾周遭,冷然道:“不管是什么样的敌,需要多么长的时间,我们司马氏的男儿,从来是有债必偿”</p>

    求票!求订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大家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