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是怎么认出我的”</p>
既然被点破身份,刘羡也不再伪装,而是自然从人群中走出。他以眼神安慰李矩,让随行众人镇定,而后大大方方地站到叱奴洛的尸体前,饶有兴致地与蒲洪对视。</p>
不得不,眼前的事件发展,确实是出乎他预料之外。</p>
刘羡原本设计的是,等入帐之后,己方伺抢先动,抢先杀掉齐万年安插在略阳的督军,最后亮出自己的身份,威慑大会上的所有胡人首领,如此先声夺人,招抚的事情能够成功大半了。</p>
可不料自己还没有动,就反被眼前这个少年抢先了。</p>
这个情景并没有让刘羡惊慌,毕竟他想除去的就是这个督军。不管是被谁杀死的,对他都是有利无害。眼下刘羡反而对蒲洪颇感好奇,他还是第一次听过这个少年的名字,更没想到他竟然能下这样的狠。</p>
刘羡打量着蒲洪,蒲洪也上下打量着他。蒲洪笑道:“您的打扮其实没有破绽,是您的随从出卖了您。”</p>
“哦”</p>
“方才叱奴洛问话的时候,你的这些随从没有看向李牙门,反而是下意识地看您。这就明,您才是这支队伍的主使,李牙门的地位已经很高了,主使不可能是一个平级的人。而再看您的年纪,那就知道,除了刘使君亲至,应该没有别的可能了。”</p>
面对这个解释,刘羡不禁眼前一亮,为蒲洪拍叫好道:</p>
“蒲兄弟真是神思如电,细致入微,叫我佩服。”</p>
蒲洪也笑道:</p>
“刘使君竟然敢以身犯险,这胆量更叫人佩服。”</p>
但他随即敛容严肃,将话题扯回到正题道:</p>
“不过您若想要让我们改弦易辙,只靠胆量恐怕不够。”</p>
由于过于年轻,蒲洪在一群大人之中侃侃而谈的样子,实在是有些滑稽。但经过方才的事情后,没有人敢觑他。</p>
但刘羡直视蒲洪片刻,已敏锐地发觉其中的奇怪之处,徐徐问道:</p>
“你杀了齐万年的人,事实上已与齐贼割席,却不想改弦易辙,不觉得很奇怪吗”</p>
“不奇怪。”蒲洪昂着头回答,“是啊,齐万年确实大势已去,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愿意对晋人低眉顺目。”</p>
“你要领着族人扛起反晋大旗”</p>
“不,我没有那么蠢,我们只是要为自己的命运做主。只要您没能力赶走我们,我们就会像老鼠一样赖在这里,可形势若是太坏,我们也不会伸着脖子等死,到时候,我就领着全族北上去灵州,重操祖宗旧业。难道朝廷还能去那里追杀我的部族吗然后等到时合适,我们再杀回来也不迟。”</p>
此言一出,在场的胡人又是一片哗然,就连刘羡李矩也不免吃惊。</p>
灵州,在位于安定郡以北、朔方西部。大河从中川流而过,形成了一片广袤的平原,其中水草丰茂,牛羊遍野。汉时曾经在此处设县,但在魏晋时期被废弃,现在已经是一片胡人杂居的聚集地。</p>
这确实是个好去处。但任何族群的迁移都是不容易的,何况略阳蒲氏足足有上万人,一路风餐露宿,居无定所,也不知要累死多少人。更别到了当地,必然还要和当地的胡人争斗。惟一的好处,大概就是确实摆脱了晋人的控制。</p>
代价太惨重了,恐怕没有几人能有这样壮士断腕的决心。</p>
刘羡注视着蒲洪的眼睛,道:</p>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是不容易,所以若不是走投无路,我们是绝不会这么选的。”</p>
蒲洪叹了一口气,他直白地问刘羡道:</p>
“开门见山地吧,刘府君您带来了多少人”</p>
谈判这就算是开始了,刘羡既不夸大,也不隐瞒,直接道:</p>
“我麾下的,是两万骑军。”</p>
“这么,还有别的大军”</p>
“征西军司张士彦公,率领步骑四万,正在北面自瓦平道上陇,眼下应该已经过新平郡了。”</p>
在场的众人闻言,无不悚然色变。因为他们把大军全部屯在了关陇道和番须道。这也意味着,北路军也必然能成功上陇。有这一南一北两路大军在,不管秦州其余郡下场如何,位于陇阪的略阳郡是首当其冲,绝难幸免了。</p>
蒲洪闻言,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感慨道:</p>
“贵军攻打陇右的命令真是果断,行军又如此神速,真是叫人恐惧。”</p>
刘羡负问道:“那不知贵部如何打算呢”</p>
蒲洪低头:“以齐万年的能力,尚且不能战胜贵军,我等自然也不能。按照常理来,现在我等就是要逃,恐怕也来不及了。”</p>
“是这样。”</p>
蒲洪又抬起头,他的眼睛里毫无动摇,面对刘羡:</p>
“但即使如此,我还是不能就这样接受刘使君的招抚。”</p>
这句话出乎刘羡意料之外,因为从之前蒲洪的话语来看,他应该已经想好了前因后果,也并非不识时务的人,没想到还是不愿意投降。他不禁问道:</p>
“能告诉我原因吗”</p>
“因为人不能不讲信义。”</p>
蒲洪终于露出一丝悲哀的神情,他平静地陈述道:</p>
“强者欺凌弱者,本来就是世上理所应当的事情,齐万年败了,他大势已去,按理来,我不应该让族人为他陪葬。但过去这两年,我毕竟认齐万年为主,如果一遇到危险,就立刻抛弃他。世人将怎么看我”</p>
</p>
“他们会,我们氐人全是软骨头的废物,两面三刀的猪肠儿。不止你们晋人会看不起我们,恐怕鲜卑人、匈奴人、铁弗人、羌人,乃至我们自己,都会:‘看!这就是天生做奴才的人!’”</p>
“人当然不应该做奴才,不讲信义的人,就没有了尊严和骨气,即使活着,那和待宰的牛羊也就没有区别。我是给族人找一条活出个人样的活路的,不然那就是死路。”他随即指着地上叱奴洛的尸身道:“老实话,虽然我杀了这个人,但他是条汉子,我很佩服他。可惜啊,他走的是另一条死路。”</p>
“希望刘使君宽容,能给我们这么一个会。”</p>
到这里,胡人首领们都沉默无言,而刘羡则有些明白蒲洪的意思了。</p>
蒲洪的处境确实极为微妙。若是就这样投降,略阳蒲氏恐怕就要在胡人中声望尽毁,再也无法立足。可若是出面抵抗晋军,又很难成功,也是一条死路。两相比较之下,还不如远走灵州。所以他希望找出一条折中的办法,在保全自己名声的情况下投降。</p>
这个想法让刘羡有些失笑。因为在政治上,讲究尊严本来就是强者的权力,卑躬屈膝是弱者的义务,这些未免有些天真了。</p>
但他同时也有些感动,因为刘羡虽主张信义,却很少从别人口中听到信义这两个字,如今却在陇上一个初次见面的少年口中听到,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不禁让刘羡想:若蒲氏的首领是个这样的豪杰,多些心思倒也未尝不可。</p>
于是他道:“那在蒲兄弟看来,我该如何做呢”</p>
蒲洪见刘羡答应得如此干脆,也不免有些意外。他犹豫了片刻,继续道:</p>
“刘使君应该知道,铁弗人的老首领郝度元郝大人吧。”</p>
这是个熟悉的名字,刘羡对那次朔方之旅的经历可谓是记忆犹新,他笑道:“当然知道,五年前,正是我负责招抚的他,是名让人难以忘怀的豪杰。”</p>
“他现在就在天水郡。”</p>
“哦”刘羡眯起眼睛,问道:“蒲兄弟是什么意思”</p>
“我知道,郝大人是铁弗人,他是绝不会背弃齐万年投降的。”</p>
蒲洪指西方,徐徐道:“这么的话,您和郝大人必有一战。若您不介意,我可以代您向郝大人约战。到时候,若是您获胜,我等算是拖延了一段时日,尽了一番心意,也就对得起齐万年大人对我们的恩德了。”</p>
原来是这样一个打算,刘羡一瞬间全明白了。</p>
蒲洪是想把矛盾转移出去,让刘羡先打天水,再打略阳。若是此时就投降,蒲氏不仅会声名尽失,还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有很大的概率得不偿失。而若是让晋军先打天水,他就可以坐观形势。晋军赢了,他自然投降就有了理由,晋军输了,他也可以坐地起价,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p>
想通这些后,刘羡颇为欣赏地打量着蒲洪,笑道:</p>
“蒲兄弟真是思虑周全,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恐怕还没有你这样的才智。”</p>
蒲洪不为所动,只是一味注视着刘羡,问道:“不知道刘使君愿不愿意答应”</p>
一旁的李矩面露不虞之色,他私下里拉了一下刘羡的袖子,示意刘羡拒绝,但刘羡却在背后摆摆,表示自己已有决断。然后对蒲洪道:</p>
“没有问题,这件事情,我应允了。”</p>
蒲洪闻言大喜,当即就吩咐族人,要在县中杀牛立誓,不料话一出口,就被刘羡随口拒绝了。</p>
刘羡对蒲洪道:“我相信蒲兄弟的人品,何况今日有这么多位首领在一旁作为见证,又何必需要立誓呢”</p>
“我今天来到略阳,真是感到高兴,这里面不全是因为与蒲兄弟达成了约定,还有一部分,是见到了这么多讲信义的英雄豪杰。想到以后还能成为朋友,又怎么会不开怀呢”</p>
“这种时候应该喝酒!我不是一个善酒之人,但值此良辰,怎能不饮酒蒲兄弟不妨送我一坛酒,我敬在座的诸位一杯。如此便足够了!”</p>
刘羡当众索酒,蒲洪岂能不予连忙叫族人搬来一坛高粱酒,给在场的首领每人倒上一碗,刘羡不分高低,一一敬过去。</p>
饮过酒水后,刘羡又一指天,一捂着额头道:“我酒量甚浅,不胜酒力,还望诸君借我一床歇息。”</p>
罢,他旁若无人地走到大堂后的蒲洪卧室歇息,未久既眠,浑然不顾自己还身处敌营之中。</p>
如此一番后,在场胡人无不为刘羡风采所折服,相互议论:</p>
“不愧是击败过陛下的人,当真是英雄人物!”</p>
等刘羡醒来后,已是傍晚,蒲洪将刘羡一行人亲自礼送出境,并且承诺,他已派人去和郝度元联系,一旦约定好合战的时间和地点,就立刻派人到临渭与刘羡联系。</p>
返程的路上,李矩对刘羡所为颇有不满,他抱怨道:</p>
“兄长,胡人最为叵信,你亲自来与他们谈判,诚意已经十足,他们却还不满意,可见其并不心诚,又何必一让再让呢”</p>
刘羡打着火把向前看路,随口回答道:“让而已,正如蒲洪所言,郝度元既在,我们必有一战,或早或晚而已。经过今天这件事,无非是把这件事提前了,却也避免了和略阳胡人的冲突,总归是一件好事。”</p>
“可倘若这只是一个幌子,我们击败郝度元后,这些胡人不认账,又该如何甚至他们和郝度元串通一气,设计伏击我们,又该如何”</p>
“哈哈,这都是事。”刘羡回首对李矩笑道,“世回啊,你对这一战有些太患得患失了,结果陷入到了一叶障目的困境。”</p>
“是吗还请兄长赐教。”</p>
刘羡扒开路边的树枝,分析道:“最困难的仗在陈马原已经打完了,齐万年大势已去,胡人们对此都心知肚明。而一个人失去了什么,就会惦记什么,现在他们必然都在思考未来何去何从,而非是这一仗该怎么赢。”</p>
“那个名叫蒲洪的少年首领,真是难得一见的奇才。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居然还在思考各留体面。别看他敢当堂杀人,可实际上,他真算得上是八面玲珑了。连穷途末路的齐万年都不愿意得罪,又怎么会做得这么绝,彻底与朝廷断开联系呢”</p>
这些话成功服了李矩,他思忖片刻后,颔首赞同道:“兄长考虑深远,确实是我瞻前顾后了。”</p>
不过有些话,刘羡还是没有出来,之所以如此看重和拉拢这些胡人,是因为他还有一种预感:这一次平定秦陇羌胡后,并非是战事的结束。</p>
在不久的未来,后党与宗室太子党争权,应该还会爆发出更庞大的战乱。那就是自己复国的良,而到那时候,这些胡人也将加入进来,或许会成为决定战争走向的一个举足轻重的因素。</p>
考虑到这些,刘羡不得不做一些准备,尽可能与这些陇右羌胡结成些许善缘。不得在以后的某个时间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这就不足与外人道了。</p>
等刘羡一行人返回临渭,五日之后,蒲洪就按照约定派来使者,向刘羡通报:郝度元同意与晋人约战。事不宜迟,时间就定在八月戊寅,地点就定在临渭和冀县之间的上邽,问刘羡可有异议。</p>
刘羡同意在上邽会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