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果然如祖逖所料,也就是两日之后,赵王兼车骑将军司马伦邀请刘羡入府做客。</p>
与齐王司马冏私下里招揽不同,这次赵王邀请刘羡的名义,是梁王司马肜约好了来赵王府上做客。由于两人都担任过征西大将军,于是就想起了在征西军司时的时光,在梁王提议下,当即就邀请包括刘羡在内的旧部们一齐来参宴。</p>
而前来邀请刘羡的,果然是刘琨。</p>
刘羡本来想拒绝的,齐王这种私人邀约还好。但若是这种大型宴会也来参加,一旦开了这个头,后面的酒会邀约简直没完没了,刘羡不是个爱饮酒的人,何况他也不喜欢赵王。</p>
但考虑到这次酒会的性质,刘羡又不得不参加。一来这涉及到两位亲王的面子,二来又有征西军司的故人,三来刘琨也是自己好友,亲自来邀请自己,自己不能不卖他面子。他只好把上的事务都放下,心想:这大概又是孙秀出的主意。</p>
刘琨看他脸色不好,笑着问道:“怎么看见我不高兴”</p>
刘羡摇头:“无论一碗汤羹再如何美味,想到里面混入了一颗老鼠屎,就让人难以下咽啊!”</p>
刘琨取笑他:“哈哈,怀冲这话得,好像你是养望的隐士一样,现在都是四品的高官了,哪能不和人们应酬呢要和光同尘,做好自己就行了。”</p>
这倒也是实话,在这个年代,谁能够不呼吸尘埃呢刘羡只是时刻警省自己,千万记得要保持初心。只有如此,他才相信自己对得起众人的期望。</p>
不过等到了赵王府,刘羡才发现其实也没有这么糟糕。孙秀很显然明白什么是好的。虽然平日里他是个非常低俗的政治掮客,但那是在外的表现,在该风雅的时候,他也能风雅得起来。</p>
在赵王府的西园,这里栽种了许多竹子,中间曲水流觞,两侧怪石嶙峋,还修有一座石桥和一座池上青亭,亭边盛开有一些杜鹃。孙秀就是在这里展开筵席,用青色的纱布设置帷幕,风格轻盈飘逸,再奏响些许琴曲,竟给人天人合一的奇妙美感。</p>
正如此前所,刘羡在这里见到了平叛时的同僚们。除去还在征西军司就职的人之外,卢播、夏侯骏、孟观、傅祗、张林、皇甫商等人都在。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刘羡不认识的人。这些刘羡所不认识的,多半是赵王府上的门人,剩下的就是赵王的亲戚。</p>
刘琨给他一一介绍。</p>
首先介绍的,当然是赵王世子司马荂,他是赵王的嫡长子,快四十岁了,高个长须,长得一表人才,但是一开口就令刘羡失望。他:“你就是刘羡吧,你在关中给我家找了很多麻烦,但我家大人很看重你,对那些旧事毫不挂念,你要感恩呐!”</p>
这话得浅薄,听得刘琨也感到丢脸,但毕竟司马荂是他姊夫,刘琨还是回护:“赵王殿下不太注重礼教文学,所以世子也不太会话,但他心地还是好的。”</p>
这算什么好话刘羡心里觉得好笑,但没想到还真是这么回事。他接下来又见识了赵王的另外几个儿子:司马馥、司马虔、司马诩。他们讲话不止浅薄,而且一个比一个趾高气扬,言语之间还相互刻薄讽刺,毫无兄友弟恭的模样。相比之下,司马荂确实算个好相处的了。</p>
看到这里,刘羡忍不住有些佩服孙秀了,他竟然能在这样一家子里如鱼得水,也不知付出了怎样的努力。</p>
接下来介绍的人,就是赵王现在的门客了。</p>
孙秀自不必,他自知刘羡看见自己就生气,很识趣地待在角落里。其余的一些人如谢惔、骆休、王潜,现在也多名不见经传,但多在宫中三省乃至禁军三部司马中就职,属于典型的位卑而权重。</p>
唯一的一个知名人物,还要属中坚将军孙旂。他出身乐安孙氏,其父是前幽州刺史、右将军孙历。孙旂是与二解齐名的人物,以孝行、自立闻名。早年担任过荆州刺史,卫尉,后来又转任兖州刺史、平南将军,现在就任中坚将军,其履历算得上是二流士族的顶格了。</p>
不过刘羡对他最熟知的事情是,在其担任卫尉期间,遇上了武库失火这件大事。</p>
武库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军事府库,同时也是皇家宝库。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时,就是用死士率先抢占了武库,获得了其中的军械,便使得政敌曹爽心生畏惧,不敢为敌。由此可见武库的重要性。</p>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武库看管有增无减的元康五年,竟然还能令武库大火。其中存放的累代异宝,如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以及二百零八万军事器械,竟然全部烧毁。这是自东汉以来近三百年,还从未发生过的惨祸。连带着关西平叛的后勤都因此受了影响。</p>
而孙旂作为卫尉,就是对武库失火的直接负责人,可犯了这么大的错,孙旂的惩罚仅仅是免官半年,很快就再度复起为平南将军,官位并无削减。</p>
刘羡不禁与他交谈起此事,问道:“孙使君,我实在不理解,当年武库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火”</p>
孙旂神色有些尴尬,但还是解释:“当时事发突然,等我发现时,火势已烧了两座房屋,有些不可收拾。”</p>
“那也不至于将武库烧尽吧”</p>
“当时张中书也过来了,他害怕是有贼子当夜作乱,就让我先不要急着救火,而是看管各街头,在确认无事后,再去救火,结果就是这般了。因为这个缘故,朝廷也没有太追究我。”</p>
“原来是这样。”刘羡有些了然,又问道:“可有件事我还是不太明白,请孙使君解惑。”</p>
“大火能够烧毁王莽头、孔子屐也就算了,赤霄剑(斩白蛇剑)是精铁做的,顶多烧毁剑鞘和剑柄,怎么也能不见呢”</p>
“这”孙旂像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好半天才道,“我们也很奇怪,但张中书,这赤霄剑不是人间凡物,他看见此剑化作一道红光,穿屋而过,不知所踪了。”</p>
刘羡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记在心里,也不多过问,只是诧异孙旂为什么会和赵王在一起,毕竟按理来,他应该和后党走得更近才对。</p>
不过疑问也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他就发现,孙旂的四个儿子也在这里,还叫孙秀四叔。</p>
原来是孙秀认的亲戚!刘羡暗自腹诽不已,孙秀一个琅琊人,竟然连祖宗都开始乱攀了。</p>
</p>
刘琨最后引着刘羡到赵王面前。刘羡和赵王在关中已经见过几次面,但是像这么面对面地打量和对话,还是第一次。司马伦上下审视刘羡后,第一句话就是:“刘羡,你看我像贤王吗”</p>
这都是什么问题刘羡哭笑不得,他:“殿下,贤能从来不在外貌,庞统貌丑也不耽误他做贤臣。”</p>
但司马伦却有点死缠烂打的意思,他又问:“那你,我能做贤王吗”</p>
这话多少没有自知之明了,但刘羡明白过来,司马伦其实是想招揽自己。</p>
果然,他听赵王继续道:“唉,过去我不懂政务,也不修德,在关西做了一些糊涂事,惹出了不少麻烦祸事,多亏了有你们这些良臣善后,我才没有铸成大错。现在国家正值危难之际,我身为宣帝之子,宗室之率,不敢不痛改前非。可我天资受限,不辨贤愚,需要有良臣辅弼,也就是你啊!怀冲,能助我做一名贤王吗”</p>
这番话司马伦得很不流畅,感情也不深刻,刘羡一听就知道,他这是临时背的稿子。</p>
刘羡在内心里觉得好笑,他想:早就知道赵王愚蠢,可眼见更胜闻名,哪怕和天子相比,赵王的愚蠢也并不逊色。孙秀还真敢让赵王招揽自己,他哪里来的自信</p>
不过话回来,赵王表现得如此殷勤,他也不好冷漠拒绝,就含糊其辞:“殿下若遇事有什么困惑,当然可以来信问我。”</p>
言下之意,刘羡不会提供除了回信以外的任何帮助。不过赵王哪里听得出来他只当是刘羡应允了,就让司马荂过来领着刘羡入席。</p>
不过有一件事出乎刘羡预料,那就是这些旧日同僚们到的很齐。皇甫商等人自不必,就连孟观也到了。作为最后平灭叛军的都督主帅,孟观和赵王、梁王是没有多少情谊在的。</p>
不过转念一想,倒也正常,毕竟关西平叛是孟观的得意之作,此时有一个能公然夸耀的会,他怎么会错过呢</p>
果然,刚一落座,就听到大家在谈关西的往事,也在议论现在关西的一些近况。</p>
皇甫商的兄长皇甫重此时已经升迁为秦州刺史,相互之间经常有联系,他对大家抱怨:“河间王去了长安后,在着重组征西军司,张方和李含这两个人,可算是交上好运了。河间王很看重他们两个,表举李含为征西长史,张方为振武将军,一文一武,好似左膀右臂哩!”</p>
李含为人刻薄,仇恨高门,不善交际,因此不被同僚亲近。而张方好食人肉,这更是令人反感。没想到平叛结束,河间王司马颙一到,这两人竟然时来运转,官运亨通了。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继而一片哗然。</p>
刘羡也暗暗吃惊,不过他更关注的是张轨、索靖、张光他们的境遇,他问起皇甫商,皇甫商:“索公和张兄都还好,他们不是已经去当郡守了么就是张军司还在平叛。”</p>
“秦州这边的胡人虽然大部分都招安了,但是凉州境内却不安宁。据因为拓跋西迁,逼得许多鲜卑人跑到河西来作乱。也搞得现在凉州七郡,无郡不贼。张军司来回平叛,怎么也剿不干净。我兄长和我,张军司认为这不是靠剿就能解决的事情,他想自荐为凉州刺史,剿抚并用,才能还一州清平。”</p>
听到这里,在座的人都很好。只要是在征西军司待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人不敬佩张轨的才华。以他的资历与能力,要担任一州刺史,那肯定是绰绰有余的。或者,他竟然现在还没有担任刺史,足可见朝廷用人的失败。</p>
大家又闲谈了一段时间,刘羡看了看左右,见大部分人已经有些醉了,便不动声色地问皇甫商:“听李庠率领的十余万流民已经离开汉中,开进益州了,他们还安分吗没闹出什么乱子吧”</p>
皇甫商还真知道一些,他:“嗨,十几万人迁移过去,哪能没有乱子听和本地的土人有不少矛盾。”</p>
“不过没有什么大乱,益州刺史赵廞你知道吧娶了皇后的表妹,很有背景,他和李氏兄弟很谈得来,就把流民们招揽到麾下,出的乱子也都压下去了。”</p>
刘羡心中暗叫糟糕,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若是皇后和这边斗起来,赵廞在巴蜀那边岂不是也要生乱但他把这些想法都压下去了,表面还是高密如云,让人看不穿他的情绪。</p>
喝多了酒水后,刘羡起来如厕,出来洗了,正准备返回筵席,发现孙秀就堵在走廊上。此时就他们两个人,孙秀双负载身后,笑嘻嘻地:“真不来我们赵王府现在的赵王府,可是兵强马壮啊!”</p>
刘羡笑道:“你若是兵强马壮,少我一个也不少吧。”</p>
“哪有人会嫌下的人多呢”孙秀靠过来,仰起头直视刘羡道:“你也看到了,赵王殿下是一个蠢人,正好可以被我们这些聪明人利用,你不心动吗来我们赵王府,事成之后,赵王可以让你当益州刺史啊!”</p>
刘羡吃了一惊,注视着孙秀那双深邃的灰褐色眼珠,陷入的眼窝里,似乎隐藏了许多可怕的智慧。</p>
孙秀看见刘羡吃惊的眼神,摇着头乐呵呵了一阵子,接着又:“刘羡,你不要以为可以瞒过我的眼睛。这里是洛阳,不是夏阳,我拿你还是有些办法的。”</p>
“事实上,我也没有骗你。我是一个道士,要在末世之灾中找到太平真君。然后我发现,没有人比赵王殿下更适合当一名太平真君,不是吗很多人都喜欢赵王殿下,他们都悄悄加入了赵王府,数量多得超乎你想象,里面甚至有许多你的朋友。”</p>
“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你是一个聪明人,你应该知道这是什么意思。”</p>
刘羡冷笑道:“你这么和我话,不怕我向太子告密”</p>
孙秀耸耸肩,道:“你大可以这么去做,你觉得我会怕吗是太子离不开赵王,而不是赵王离不开太子。一旦两败俱伤,太子也完了。太子也是个聪明人,他明白这一点。”</p>
他继而露出有些遗憾的神情,道:“看起来,我没能服你。”</p>
刘羡沉默少许,回答:“我或许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但我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在原则之内,我无可无不可,但原则之外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做的。”</p>
“哈哈,看来我是人!没关系,我还会给你会的。”</p>
孙秀挥挥,准备结束这次谈话,他用嘲讽的口吻笑道:“哎呀呀,刘羡啊,我真欣赏你,只是等我做成比你大的大事时,你可千万不要觉得羞耻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