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穿越之在大秦扯虎皮 > 第82章 商讨对策
    远在蜀地的乐安都听到了信息,咸阳城的诸位大臣又怎会毫无所觉,那些密探又不是摆设。</p>

    “王上,我秦国现在蒸蒸日上,吸引无数流民前来投奔本是兴盛之兆。</p>

    可是因这些流民造成的边防冲突最近与日俱增。”有一大臣率先站出队伍,对着高坐在上的嬴政,侃侃而谈。</p>

    “这些流民虽增加了我秦国人口,可他们初来此无地无房,也只能加重当地负担,若因它们与其他国交恶,实在是不值当呀”</p>

    第句发言时,就有人想要站出来反驳,但朝堂之上,素来讲究规矩,个人素质又在那摆着,只能隐忍着等对方将话完,</p>

    这不在对方一个卡顿时,他也不在乎是否还有话未尽,直接了当地将话题接了过来。</p>

    “王上,在下以为当前之危并非流民,所以”瞪了一眼刚刚话的人,转头继续。</p>

    “我秦国有赖瑞丰侯,发现了多种可食之物,百姓暂无饥饿之忧。”</p>

    此人是真的非常佩服瑞丰侯,虽然瑞丰侯从未真正显露于人前,他还未得见,</p>

    可因为瑞丰侯引起的种种良性变化,他并非心下眼盲之人全部看在眼中。</p>

    嬴政看着底下的人提到瑞丰侯时,那掩饰不住的敬佩,暗自点头。</p>

    很好,底下帮人,工作做的不错。</p>

    原来乐安在临走之前和嬴政的话,嬴政全都认真的听在了耳里记在了心里。</p>

    既然乐安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前那般做一个富贵闲人,亦或是做一个成功的商人,</p>

    而是想要走到朝堂之上,那些没有公开的功绩,哪怕暂时不能被广大百姓所知,也是她的底气。</p>

    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中,让人认可他的本事,风在其真正踏进朝堂之时才会减阻力,看着眼前的官员此时的模样,嬴政满意极了。</p>

    “正因我大秦百姓,现在都能填饱肚子,才引来那些人员投奔”转头冲着刚刚发言之人怒斥。</p>

    “这帮流民来到我大秦,确实是什么都没有,但这都只是暂时的,他们带来的劳力却是永久的,我大秦想要壮大,人不可少。</p>

    就按你那思维,那什么都没有的流民又怎会引起各国对我大秦的不满,无价值之物,又何必相争!”</p>

    吕不韦眼看着就此话题,在场诸人分成了两拨,互不妥协,没好气的站了出来,面向他们。</p>

    “现在讨论此事有何意义?面对即将到来的六国伐秦,尔等有何计策?”</p>

    此话一出,原本吵得热烈的众人,立马禁言了。</p>

    嬴政也不爱听他们对此事毫无意义的争论,见吕不韦站了出来,他也就直接摆,宣布此次朝会结束。</p>

    正当嬴政自己在思索下一步如何走时,侍从通报,相邦吕不韦、国尉赢溪、老将蒙骜等众臣前来觐见。</p>

    随着嬴政的点首,侍从打开门后,三人迈着杀气腾腾的步伐就进来了。</p>

    早就在朝会上憋了许久的老将军蒙骜,根本瞧不起六国联军,上来率先发表自己的看法。</p>

    “打!这帮人,都已是日薄西山,咱大秦正值春秋鼎盛之时。</p>

    若不迎战,还以为我大秦怕了他们。不把他们打怕了,他们就不知道疼”</p>

    就在此时,却有人仍然看不清当前形势,劝嬴政收买六国权臣,借此将此次合纵联合攻秦扼杀在萌芽之中。</p>

    </p>

    可这个意见直接被吕不韦反驳了,若按照以前的形式还有可为,现在根本就毫无成功的可能。</p>

    现在六国流民涌入大秦的人员甚多,那些封地的地都没有人种了。</p>

    而封地可是封主的根基,那些王孙贵族,纵使再是贪婪无脑,也不可能连自己的老巢都不管。</p>

    嬴政一听这次合纵的可能,连仲父都觉得已成必然,就将自己刚刚的所思所想了出来。</p>

    “那就让他们成功,咱们正好借此会灭其精锐”</p>

    “大王好主意”跟着众人一起进来的李斯立马率先表态。引得嬴政赞赏。</p>

    “常使既然如此,定是已有良策”此言一出,吕不韦等人立马看向李斯,想要知道对方会出什么。</p>

    李斯顶着众人的目光,不慌不忙地出了自己的建议</p>

    “王上,咱可以利用民间的力量发布谣言,我大秦,现在君臣不和,乃是最佳的攻打时。</p>

    再有,可以在那些有封地的封主之间煽风点火,坚定他们合纵之心”</p>

    到这儿,李斯语带迟疑“若是咱们促使了合纵成功,那该有何办法将其一举歼灭?”</p>

    这下子从进来就一直未话的吕不韦,慢条斯理的开口了。“老夫早已在信息传入耳时,就已在思索对策,咱可在函谷关外御敌。</p>

    不过此主意一出,嬴政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若是在关外御敌,留给敌方的逃跑空间太大了,一旦他们见势不对。想要撤退,可就太容易了”</p>

    嬴政一边走一边发表意见。“可否将他们引入关内,关起门来,将他们所有的后路斩断一举全歼”</p>

    一旦将这一批精锐全部消灭,那其他诸国将再无抗秦的能力。</p>

    可惜这话一出,不仅吕不韦不坚决同意,就连国尉赢溪都反对,</p>

    这风险太大了,他们想的是挺好,将他们引入关内之后一举全歼,但是万一呢?</p>

    战场上瞬息万变,谁又能保证不出意外?一旦有丁点失误,咸阳城可就要陷入险境了。</p>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咸阳城可以是他们大秦政治文化中心。</p>

    无论有多么的胜券在握,也不能让嬴政陷入一丁点的危险之中。</p>

    对于这一点,年轻气盛的嬴政实在是无法忍受。</p>

    若按他们所想,那这场仗他们大秦岂不是要打的畏首畏尾了。</p>

    他嬴政自诩自保之力是有的,也相信他的大秦卫士不会让自己陷入险境,</p>

    可惜他想的再好也没用,以吕不韦为首的保守派根本就不同意。</p>

    在他们看来,大秦发展到现在极为不易,哪怕他们自己也相信此战大秦必胜,也不愿意嬴政冒一丁点风险,哪怕那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可怜。</p>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还是李斯出来打了圆场。</p>

    “战场上事情瞬息万变。可以先按吕向所言进行部署,一旦事情有了变化,可随时见调整”</p>

    嬴政见唯一帮自己话的李斯都如此,也只能无奈同意,此次会面之后,各国之间立刻谣言满天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