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测验</p>
鲜红的血液被顺着玉针收集进玉盒之中,大概凝聚三滴之后,沈公公道了声:</p>
“可以了。”</p>
便将玉盒收回盖住,接着走回指挥使伏启文的身边,躬身双递交给对方。</p>
伏启文微微颔首,单接过玉盒,目光端详一眼。</p>
霎时间,于禁和孙长余却是蓦然抬头,皆是心神猛地一震。</p>
只感觉周围整个大殿的天地真气,都在这一刹那骤然沸腾起来。</p>
以伏启文为中心,似有一道无形的漩涡冲天而起,急速吸纳吞噬着周遭的天地真气。</p>
甚至,连他们经脉丹田中的真气都在蠢蠢欲动,有随时被牵引散去的趋势。</p>
两人顿时面色大惊,急忙运转功法稳定体内的真气。</p>
而与此同时,整个大殿上空的风雨骤停。</p>
不断汇聚的天地真气似乎是一只无形的巨,拨开从天而降的倾盆雨幕,搅动得狂风自整个天锦卫总府上空绕道而行。</p>
大殿之中,伏启文心的玉盒碧光缭绕,以肉眼难以捕捉到的轨迹高速旋转,转动的速度仿若突破音障。</p>
但纵使如此,那看不清真容只余道道残影的玉盒,却是一直禁锢在伏启文中,自始至终未偏移半点位置。</p>
这难道是人肉离心</p>
李慕生盯着那位天锦卫指挥使伏启文看个不停,心中不由地啧啧称奇。</p>
实话,他现在莫名对眼前的这亲子鉴定,倒是竟有了几分信服。</p>
不过,李慕生眸光一动,转而却是落在自己的其中一根指之上。</p>
之前以玉针取血之时,他发现有一缕毒素通过指的伤口注入他体内。</p>
那缕毒素特性极为奇异,似乎并不会直接要了他的性命,而是会在他的体内隐藏潜伏下来。</p>
当然,不管那毒素如何特殊,对于拥有不灭金身的李慕生而言,自然是构不成任何威胁。</p>
“有点意思,我一只脚还没踏进宫廷,纷争就已经开始了。”</p>
李慕生挑了挑眉。</p>
很明显,那玉盒是从大黎皇宫中而来,能在玉针上下毒的人,也大概是来自宫廷之中。</p>
至于下毒的人是谁</p>
有可能是眼前这位神宫监总管沈公公,也有可能是其他人。</p>
李慕生并没有什么头绪,也没有太多心思去探究。</p>
毕竟,该跳出来的人早晚会忍不住跳出来。</p>
他对这种宫斗兴趣缺缺,此刻只愿做一位守株待兔的懒惰农夫。</p>
这时,整个大殿中的天地真气陡然一滞,天锦卫指挥使伏启文中旋转的玉盒随之停下。</p>
外面风停雨消的景象已然不见,再次恢复狂风暴雨。</p>
一时间,雨点打在大殿的屋瓦之上,渐渐响起淅淅沥沥的声音。</p>
伏启文目光注视着中的玉盒看了一会,神色并无太多波澜,只是抬头朝李慕生望来,道:</p>
“本官得进宫一趟,还请李公子在此处稍候一段时间。”</p>
闻言,李慕生自无不可地点点头。他望着伏启文准备离开的身影,便大概知道,他的皇子身份应该是成了。</p>
不过,这时大殿一侧的孙长余忽然向前一步,拱行礼道:</p>
</p>
“大人,咱家还有一事禀报。”</p>
伏启文停下脚步,朝对方看去,微微颔首示意其话。</p>
孙长余侧眸悄悄看了李慕生一眼,当即便以真气传音,向伏启文无声讲述了一会。</p>
不多久,伏启文眸光微微眯起,朝李慕生深深看了一眼,摆道:</p>
“此事我已知晓。”</p>
接着,他便向大殿一侧的于禁吩咐道:</p>
“去将韩力叫来,让他跟孙公公走一趟。”</p>
罢,伏启文便不再停留,提步消失在殿外茫茫大雨之中。</p>
这时,大殿内的沈公公看了眼李慕生,目光微微一动,道:</p>
“咱家也得回宫跟王后娘娘禀报此事。”</p>
完,紧跟着伏启文前后脚离开。</p>
殿中余下的于禁不敢怠慢,很快便叫来一位面容清癯的中年男人。</p>
韩力作为伏启文最亲近的下,对他的指令唯命是从,只是跟孙长余交谈几句,便随同其匆匆离去。</p>
</p>
大黎皇宫。</p>
一座座宫殿错落有致,屋脊上的琉璃吻兽造型各异,漫天雨水顺着金色的琉璃瓦连成一线线珠幕。</p>
天锦卫指挥使伏启文穿过一张张高耸的朱门,在太监的陪同下,踏着一层层白玉台阶,进入一座巨大威严的宫殿。</p>
天乾宫,元武帝的居所。</p>
清亮的地砖光可鉴人,雕刻着精美云纹和龙纹的红色大柱支撑起宏伟的殿顶,整个大殿散发着缕缕威严的气息。</p>
伏启文走过庄严的正殿来到后方的侧殿,一张竹帘挡在紫檀床榻之前。</p>
“陛下,七皇子已经找到了。”</p>
伏启文对着竹帘躬身行礼,从袖中拿出玉盒,递给殿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监,由其呈递竹帘之后的元武帝。</p>
竹帘后的元武帝没有出声,在满殿通明的烛火照映下,只隐约看到一道盘坐的身影。</p>
那身影看了老太监中的玉盒一眼,语气并无任何波澜地道:</p>
“此验亲秘法来自西域药王谷,乃是谷中历代医者改良测验过的法子,理应是不会有问题。”</p>
接着,那道身影示意让老太监将玉盒拿开,目光透过竹帘朝伏启文望来:</p>
“启文,看,对朕的那位儿子印象如何”</p>
伏启文双拱立、低眉颔首,思索片刻后道:</p>
“臣已经翻阅过七皇子的卷宗,其由六扇门的一位女捕快在宛州一座城寻到,二十年来的经历乏善可陈,在来上阳城之前,一直待在一个武馆当学徒。”</p>
闻言,竹帘后的身影微微点头,似乎对李慕生的这些情况并不陌生,只是道:</p>
“继续,朕要听你对他的看法。”</p>
“臣也是今日才见到殿下,臣观察过殿下的情况,奇怪的是卷宗中他有先天武者的武道境界,但我却并未在他的身上察觉到任何武道真气。”</p>
伏启文声音平静,话语中并没有流露出半点其它异样的情绪。</p>
竹帘后的元武帝默不作声,过了一会,才缓缓问道:</p>
“启文以为是何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