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张哲斋入</p>
张哲斋冷笑一声:“聚民、养民、筑城、传教、练兵,做都做了,还想狡辩你们要做的事情,几十年前的白莲教、明教已经做过一次,又能骗得过谁”</p>
面向张哲斋的剑尖,王侠有些不满的反驳道:“聚民、养民、筑城、练兵,不过是给活不下去的老百姓施舍了一些吃食,让他们有地方住,有衣服穿,有力量保护自己,有工作来自食其力。传教张兄若是认为我们在传教,尽可以去看一看,匠帝庄有什么神像有什么教派有什么教义”</p>
闻言,张哲斋的面上闪过犹疑之色。</p>
这人如此的理直气壮,莫非真的是自己有所误解</p>
犹疑只是一闪而过,张哲斋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p>
这些人的言行,摆明了是在准备造反。</p>
“张哥,归,闹归闹,别把兵器拿出来,伤到了草草可不好,伤到你自己那就更不好了。”</p>
这时,轻佻的话音从左侧响起。</p>
一条臂伸了过来,抓向张哲斋持剑的右。</p>
“不自量力。”</p>
张哲斋冷冷一笑,左扬起,将剑鞘砸向从面前伸过的臂。</p>
然而,剑鞘还未砸落,一道指力弹在张哲斋的脉搏,张哲斋的臂僵住不动,肌肉变得松软无力。</p>
“什么”</p>
张哲斋大吃一惊,而转瞬之间,那只掌便抓向他的右,指从腕拂过,张哲斋顿时感到一股强悍的指力贯入臂经脉,截断了他的经脉。</p>
剑鞘和长剑纷纷从张哲斋的双滑落,被出之人轻巧的拿走。</p>
这般的轻描淡写,惊得张哲斋心头大震。</p>
他自幼学文习武,内功一道已有所成,在浙江也是排得上号的高,谁知在此人的下,竟然毫无还之力。</p>
“阁下是什么人”</p>
张哲斋连退数步,戒备地看向突然出现的青年。</p>
“我是程啸,希望你没听过我的名字,否则又会有麻烦的偏见。”</p>
程啸将长剑插入剑鞘,向张哲斋丢了过去。</p>
张哲斋接过佩剑,迟疑不定的看向程啸。</p>
中洲队名气、或者恶名最大的是温烈,其他人也有恶名,但是没有温烈那么出名,张哲斋一时倒想不出程啸的名字在什么地方听过。</p>
张哲斋沉声道:“阁下本领高强,我远不如也,但哲斋读了十几年的圣贤书,深知君子之道为何,阁下若是想要以力威逼,哲斋大不了一死以明君子之道。”</p>
“什么死啊活啊,得好像我们对你怎么样了一样,喊打喊杀的不是一直都是你我们把你当客人,你却非要当恶客。”</p>
程啸翻了个白眼,挥挥,示意围过来的民兵回去继续训练。</p>
“这”张哲斋哑口无言,脸色又青又红,“是哲斋失礼了,但也是你们僭越在先。”</p>
“僭越对,咱们是僭越了,因为我们帮助了这些无依无靠的老百姓,让他们有了住的地方,有了吃的粮食,有了穿的衣服,有了保护自己的武功和兵器,这些本来是朝廷的工作,无官无职的人来做,就叫做僭越,违法了朝廷法度。但是,为什么朝廷不做呢”</p>
程啸摇头晃脑,他挠了挠头皮,面上浮现出一抹讥笑,阴阳怪气地向张哲斋问道。</p>
“让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这确实轮不到我们来做,如果朝廷能让这些老百姓活下去,那你也没办法在这里见到我们了。朝廷不做,也不允许我们做,意思就是让他们去死”</p>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广场和周围的道路上,也凶狠地闯进了张哲斋的心里,那一抹讥笑,更是让张哲斋面红耳赤,无法出反驳的话来。</p>
他的志向是为官,去年科举失利,两年之后,他还会再参加一次科举。</p>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无法义正言辞的反驳程啸。</p>
当今奸臣当道,蒙蔽君心,以至于朝廷无能,治国不利,让大宋百姓民不聊生。</p>
张哲斋虽不屑于邪教妖言惑众,心向朝廷,但也没办法一句程啸的话有错。</p>
不知不觉间,村民们停下了头的工作,纷纷向张哲斋看了过来。</p>
众人的眼中有怒、有怨、有恨,却是都让程啸的那番话,挑起了心中的负面情绪,若非程啸和王侠站在这里,那些村民已经冲了过来,要把张哲斋乱棍打出匠帝庄。</p>
“是哲斋失言了。”</p>
感受到村民们的怒,张哲斋羞愧的以掩面,向程啸低头认错。</p>
“诸位所行,虽有些僭越,但却是大善。江湖儿女,不拘节,僭越倒也无妨。”</p>
“早这么嘛,来者是客,这也快到中午了,咱们边吃边聊。”</p>
程啸露出笑容,上前挽住张哲斋的臂,拉着他向食堂的方向走了过去。</p>
食堂里,午餐早已备好。</p>
几十个大铁桶,盛放着各种各样的菜肴,有荤有素,有鱼有肉,有水果也有汤,有粥也有干饭,还有蒸好的饺子和馒头。</p>
叠成一米多高的木盘搁在入口,每一名进入食堂的村民,先拿好木盘和筷子勺子,接着便过去打饭打菜。</p>
当张哲斋和程啸走进食堂时,食堂里已经有几十个村民正在用餐。</p>
张哲斋惊愕地问道:“这怎么有村民在这里吃饭”</p>
程啸皮笑肉不笑地道:“怎么了觉得和这些村民在一起吃饭,不符合你的身份”</p>
“哲斋怎会有这种想法,只是,平常老百姓只是一日两次,尤其是前几年天灾人祸,以至于饥荒连连,不曾想这里的村民竟然有一顿午餐”</p>
张哲斋一边着,一边学着前面的村民,在入口处拿起一个木盘,向打菜的地方走去。</p>
那一桶又一桶的肉菜,让张哲斋几乎瞪大了眼睛,他用勺子往菜桶的深处插去,试图看看是不是只有表面一层。</p>
然而,呈现在眼前的现实,让他不由得变得魂不守舍。</p>
“你你们不是在假借神佛之名,蛊惑百姓,图谋谋反,我信了。”</p>
张哲斋喃喃自语。</p>
民以食为天!</p>
这隆冬腊月,能拿出这么多肉菜米果给老百姓吃,别白莲教和明教了,连朝廷也没有这么大的财力。</p>
甚至于,他在家的时候,也没办法天天都吃的这么好。</p>
他才到匠帝庄没多久,匠帝庄的庄主,也不可能在短短一炷香内,准备这么多菜和饭。</p>
能让老百姓吃肉吃到饱,这是假借神佛之名吗这分明就是老百姓眼里的真神仙!</p>
“唉你信了”</p>
</p>
但是,我确实是骗你的。</p>
程啸腹诽道。要不是为了谋反,他们废这么大力气干什么</p>
张哲斋打好了饭菜,找了一处位置坐下,捏了一块红烧肉,怀着最后的质疑,将肉块丢进嘴里。</p>
“怎会有这等美食”</p>
刹那间,张哲斋猛地放大。</p>
这块红烧肉的味道,超过了他吃过的任何肉类。</p>
没错,是猪肉,而且不是变质的臭肉,但是为什么会这么好吃</p>
“感情,我们加了感情,对天下苍生的怜悯之心。”</p>
程啸开了个玩笑,但是张哲斋当真了。</p>
他嚼烂红烧肉,咽进了肚子里之后,把筷子放下,认真地向程啸问道:“程兄,贵庄的粮食,还能吃多久能供给多少人吃”</p>
“跟我来。”</p>
程啸神秘一笑,向食堂的外面走去。</p>
张哲斋扭头看了看左右,快速夹起一块红烧肉喂进嘴里,用绵袍的袖子擦了擦嘴上的油,快步跟了上去。</p>
程啸绕过食堂,沿着平整的土路向前走去,张哲斋快速咽下了嘴里的那块红烧肉,才追上前去,和程啸走在一起。</p>
往前走了一百多米,前方突然变得空旷起来,只有一座房屋立在空地的中间,那房屋有寻常地主家的宅子那般大,四周建了四个封闭的亭子,亭子没有窗户,可以看见穿着盔甲,持长刀的精壮汉子待在里面。</p>
在那座房屋的门前,两名民兵一左一右,守在门口的两侧,看见程啸走来,民兵眼睛一亮,立刻挺直了腰,把臂举起,掌横在脑袋的右侧,大声喊道:“天使好!”</p>
“辛苦了,”程啸点了点头,开口吩咐道,“今天又来了一批百姓,你们开一下门,我变一批粮食,免得做饭的时候不够用。”</p>
“天使变”</p>
张哲斋露出了迷惑的表情。</p>
所谓天使,一般指的是天帝的使者,皇帝的使者,听这些人自称是阿罗诃大天尊的使者,这么倒也正常。</p>
但是,变</p>
装神弄鬼吗</p>
张哲斋忍不住皱了皱眉头。</p>
子不语怪力乱神,身为读书人,他最看不惯妖人装神弄鬼。</p>
虽然知道这些人是真的有粮,但他也没办法接受用装神弄鬼的方法愚弄百姓这种行为。</p>
张哲斋打量了一下前方的地面。</p>
在他想来,所谓的变,应该是这里有什么关,可以使用障眼法,瞒住没有武功在身的老百姓。</p>
只不过,直到那两名守卫的把仓库的铁锁打开,拉开沉重的大铁门,张哲斋也没有看出地道和关的痕迹。</p>
程啸走进仓库,张哲斋紧紧跟在旁边,进去之后,入目可及的是堆积成山的米面肉蔬,一座座米山、面山、肉山、蔬菜山,足有三米多高,充满了视觉冲击,将张哲斋震得头晕目眩。</p>
“好多!”</p>
便是在县里的粮仓,也没这么多粮食!</p>
程啸走到一处空出来的容器旁边,伸出右,念头一动,一袋袋的米面和肉蔬,从他的掌前凭空变了出来。</p>
落在地面的袋子,发出了沉闷的声音。</p>
张哲斋定了定神,集中注意力,向程啸望去。</p>
他的双眼逐渐睁大,死死盯着程啸的掌,眼睁睁的看着一袋又一袋的粮食,在半空中从无到有的出现,接着自由落体,掉进那些木框状的庞大容器之中。</p>
“我的老天爷呀!”</p>
渐渐的,张哲斋张大了嘴巴,喊出了没文化的感慨。</p>
真的是变!凭空变出来!</p>
“感谢救苦救难的阿罗诃大天尊赐给我们粮食。”</p>
“南无大圣活命世尊夷数和佛!”</p>
那两名跟进来的守卫,也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并且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之声。</p>
张哲斋听在耳中,渐渐回过神来。</p>
他明白了一件事。</p>
为什么匠帝庄的庄主,号称不传教,不设神像,不设教义,不建教派,却有那么多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相信有一位大圣活命世尊夷数和佛、阿罗诃大天尊、玄化匠帝、无觉空皇。</p>
神仙佛陀,之所以需要教义、教派、神像,是因为需要有人相信他们的存在。</p>
但是,匠帝庄的人,是真的能制造出任何神仙佛陀都展现不出来的神迹。</p>
在真实不虚的神迹面前,教义、神像、教派都没有意义了。</p>
根本不需要那些东西,来证明世界上有这样的一位大神。</p>
没错,在此时此刻,张哲斋也相信了,世界上确实有一位阿罗诃大天尊,派出了他的使者来人间普渡苍生。</p>
张哲斋喃喃道:“礼赞阿罗诃大天尊。”</p>
半个时辰之后,在匠帝庄用过了午餐,张哲斋匆匆骑着马儿,从城门疾驰而出,他的脸上充斥着亢奋的红光,双眼无比明亮,蕴含着坚定志向的光芒。</p>
“又一个入了。”</p>
城墙之上,程啸、王侠、张杰目送张哲斋远去。</p>
三人相视而笑。</p>
张哲斋并不是第一个信了阿罗诃大天尊的南宋名人,那位南宋的民间义士伍隆起,还有陈氏和李佳母子二人,也在前两个月,来到了匠帝庄,再加上这位张哲斋,匠帝庄也算是有了三位预备将领。</p>
虽然普通的老百姓里面,或许也不会缺少有军事天赋的人,但捞到了这些历史名人,更让人放心,也让他们更有成就感。</p>
张杰问道:“话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朱雯呢楚轩不是让你贴身保护好朱雯吗”</p>
“我回来是想要问一问楚轩的打算,现在朱雯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p>
程啸苦笑了起来,想起了在南宋都城的经历,他一时有些头大。</p>
“朱雯的能力你们知道,又是在南宋都城,容易遇到达官贵人,朱雯如今已经是有名的道姑,据连皇帝都听过她的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