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调教诸天 > 第295章 震旦学院
    第295章震旦学院</p>

    在这篇论文里,章星九还提出了一个公式,之前章星九通过实验证明了维恩公式的错误,指出该公式仅适用于黑体辐射光谱能量分布的短波部分,并不适用长波部分。</p>

    后来,章星九自己又提出了一个适用于长波部分的新公式,可这个公式又在短波部分和实验结果不符,学术界为之头疼不已,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紫外灾变”。</p>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章星九这才拿出了最终的公式,他通过舍弃传统连续谱理论,采取概率性假设的新方法,成功地求出了一个关于频率的单峰分布函数,该公式成功地解决了“紫外灾变”问题,还会在将来成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p>

    事实上,章星九这篇论文就可以视为量子力学的开端,只是当下的物理学家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只是沉浸在“紫外灾变”被解决的喜悦之中,认为物理大厦依然牢固。</p>

    这次受伤的人换成了德国的马克思-普朗克,当他看到自然杂志上的这篇论文,顿时陷入沉默之中,因为他距离推算出这个常数还有公式已经很近了,只是依旧晚了章星九一步。</p>

    他不由得发出感慨,“任何物理学家在做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章星九的动向,如果发现他在进行和你类似的研究,那就赶紧换赛道吧!不然当你感觉要触摸到正确答案的时候,就会赫然发现,他已经把正确答案写在论文中发表出来了,你的辛苦就变成了无用功。”</p>

    “我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也肯定不是最后一个,我在为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而高兴的同时,也会为自己浪费的时间感到伤心,我现在终于理解了维恩、马可尼、布劳恩、莱纳德等人的感受,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了。”</p>

    他这番话本来是私下里对自己的朋友的,没想到很快就传播开来,并得到了许多欧美科学家的赞同,一时间了解章星九的研究动向成了一件很热门的事情。</p>

    可惜现在章星九已经回国了,欧美和亚洲的距离实在是太过遥远,没办法进行流畅的沟通,除了李普曼、郎之万、居里夫妇等人能稳定的和他书信联系,其他学者都缺乏沟通渠道,就只能凭运气选择自己的方向了。</p>

    当然,也有头铁的,觉得章星九也没那么可怕,自己也有出众的天赋,没理由会输给他,所以依旧沉浸在阴极射线、黑体辐射以及无线电等章星九热衷的研究领域中,至于将来能不能得到回报,就看他们的造化了。</p>

    三个月后,章星九收到了李普曼教授的回信,他为章星九就算回到华夏也没有耽误对科学前沿的探索而倍感欣慰,顺便还告诉了他一个大消息。</p>

    今年6月29日,时任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在议会上宣布,正式批准设置诺贝尔基金会,立刻着搭建基金会的组织框架,成立各奖项的评选委员会,并按照诺贝尔本人的遗嘱来进行筹办,力争在明年颁发第一届诺贝尔奖。</p>

    按照已经公布的规则,每年2月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工作情况严加保密。</p>

    </p>

    每年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p>

    每年2月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有资格提名的人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院士或外籍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委员;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的大学和理工学院,以及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终身科学教授;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从至少六所大学或具有同等水平的学院选出担任同类职务的人员,以确保在不同国家及其学习所在地能够分配到适当的名额;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可能合适的其他科学家。</p>

    现在还没有颁发过奖项,所以不存在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普曼也不是北欧人,不是皇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所以前几项要求并不符合。</p>

    但是他作为索邦大学物理系的系主任、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绝对符合最后两个提名人的标准,因此他向章星九承诺,如果受到评选委员会的提名邀请,他绝对会提名章星九。</p>

    就算没收到信函,他也会服那些获得提名会的朋友,来提名章星九,所以章星九几乎肯定可以拿到提名,至于能不能得奖,就看评委会如何选择了。</p>

    到了下半年,由于时局的变化和章星九不断的劝,马相伯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此时八国联军已经攻入京城,在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教会却站在了侵略者一边。</p>

    章星九把报纸上的相关消息都搜集起来,拿给马相伯看,“我在法兰西的时候,听过这么一句话,法兰西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巴斯德教授‘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个道理放在宗教领域也是一样。”</p>

    “要是请教会来管理这笔建校基金,等将来学校和教会或者法国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会站在哪边这个问题似乎根本不用回答!”</p>

    这句话犹如一道晴空霹雳,直接把马相伯震醒了,他固然是教会的一员,却更是华夏子民,现在兴办学校也是为了华夏的未来着想,既然如此,又怎么能把学校大权交到正在和华夏打仗的法兰西人中呢</p>

    他当即做出决定,“那就由我们来筹办这所学校,虽然离开了教会的支持,筹办的过程肯定会非常麻烦,但总比引狼入室的好!”</p>

    “岳父都毁家办校了,婿又怎能落后办校的事儿无论如何也要算我一份,不管是出钱还是出人,婿都责无旁贷!”</p>

    确定了要自主办校,马相伯立刻召集起有志于办学的朋友,开始讨论各种细则,而第一件事就是确定学校的名字。</p>

    对此,马相伯早有准备,“不如就叫震旦学院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