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63章 投其所好,得制其命
    第63章投其所好,得制其命</p>

    但让卫东肯定没想到重点根本不在这军工厂派给他的军代表身上。</p>

    西山厂实际上就在蜀川盆地那盆子边沿,和江州、商州那边连绵的山地不同,往果州、蜀都省城就是越来越一马平川。</p>

    所以一百来公里,中途还经过片市区,于松海稍微顺口提了下,这是金上的家乡发展得还不错。</p>

    赶在晚饭前抵达果州,到化工厂的路还是于松海指引的方向。</p>

    快四月了,让卫东他们过了秦岭就脱下夹袄穿衬衫罩军装,而现在厂门口站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挺刮的分头配时髦夹克,还把里面的红色t恤衣领给翻出来,一看就醒目挺拔。</p>

    气质跟这个灰扑扑的地级市完全不匹配。</p>

    于松海示意介绍:“我战友金卓群,不过我是文书干事,他是文艺兵,算是南疆前线走得最远的文艺兵,转业后分配到这里。”</p>

    从这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介绍开始,让卫东就仿佛隐约看到什么熟悉的影子。</p>

    记者直接把战友拉上车,秘书朝司挤着坐了点,但完全没有倚着靠着那些恶习。</p>

    金卓群飞快的把目光扫过女兵,停留在让卫东脸上,从厂门口到办公楼的三言两语间就把气氛带动起来。</p>

    他话很好听。</p>

    无论是腔调嗓音还是语句内容,据在部队就主打北方快板和相声。</p>

    让卫东都在遐想,要是我能有这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估计谈生意的时候会无往不利吧。</p>

    到现在为止,他还是尽量借用税务大院听过那些新名词,刷视频看过的局势判断、经济形势在勉强拼凑话语。</p>

    全靠超前的眼光干出绝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儿。</p>

    所以他才把未来寄托在尤启立出狱之后,抱着巨神的大腿好揩油。</p>

    眼前这点油水都不算啥。</p>

    譬如化工厂的油料就很简单,让卫东掏钱买下的这三吨工业牛羊油,交货给厂里算收购价,总计毛利约一百二十元。</p>

    刨掉一千多公里油费基本没得剩,这还是拿着红光厂的油本能加内部价的前提。</p>

    东风40的油耗空载都能到百公里30多升!</p>

    拿来跑自驾游简直是油老虎。</p>

    一路辛苦跟伙食费都算是倒贴。</p>

    怪不得化工厂就算大概知道北方有原料也不自己去拉,除非有火车皮,这活儿绝对是赔本赚吆喝。</p>

    所以纯属旅游开眼,好在搞定平京相经销商和胶卷的事,这点销不值一提。</p>

    让卫东彻底把油料生意交给那油商:“喏,你自己捣鼓,他们确实有需求,你们那边又有大量积压,其他跟我无关了。”</p>

    转身就准备走。</p>

    没曾想油商居然声询问:“能不能让我也跟着做这个照相生意”</p>

    让卫东很意外的啊:“你怎么想起来做这个”</p>

    从冀城之前就跟着的油料商,竟然一直都在观察:“这个生意好得很啊,别平京那大城市到处都有人照相,我们走南闯北的乡下、集市、草原到处都有肯定能卖出去,这玩意儿可以给人照相赚钱呢!”</p>

    让卫东也恍然大悟,如果把相变成是赚钱工具,这三十块的相,可比一两百甚至四百多的单反相,投资回报比高太多太多。</p>

    在乡下农村集市赶圩的地方,拿个这种相给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拍照,一张黑白收个五毛钱都不少赚!</p>

    尤其是黑白胶片能自己洗印,成本和时间可以压缩到最低。</p>

    他斜眼奸笑:“你特么的一直看着不吭声,但胶片厂你也去看了,相厂也来过,怎么没想过偷偷自己去厂里进货”</p>

    油料商讪讪回应:“是有这个打算,今天早上不是看你跟他们签了那个什么独家销售协议吗,昨天我已经问过那厂里人每天加班加点的生产量都全是给你的,严格得谁要都不好使,这都独家了更不可能给其他人,现在连媳妇都塞给你,我还能咋办。”</p>

    那个章兰芝被一百多公里打磨掉出门的兴奋之后,又回到那种文雅淡然的姿态,虽然没什么,却一直跟在让卫东身后几米范围内。</p>

    可以看做是秘书样儿,也可以当成是媳妇。</p>

    </p>

    让卫东只觉得是西山厂派来打探消息的,就像红光厂那个徐什么来着。那就更要防范:“行吧,反正我这边提供的价格是24元一个,你确定呢就给我电汇款项过来,我顺着铁路给你发运过去,京江线要经过你们那吧。”</p>

    这位油商的胃口倒是不大,点头好,回去就先汇款发运两百台相。</p>

    让卫东直到跟坐进金卓群张罗的酒席里,才顺口给于松海起这事,表达个自己又开发出一片儿销售商。</p>

    记者还连忙喜滋滋的记下来,这都是可以提到文章里的细节。</p>

    正在倒酒的前文艺兵却:“这油商拿去卖多少钱,可就不由你控制吧。”</p>

    让卫东嗯</p>

    真是心里一亮,不得不承认自己没这种灵活的脑子。</p>

    人家就是能一眼看到关键所在:“对实话,这相拿去卖49、9、99都不过分,我的目的还是为了能够以毋庸置疑的低价,低到没有竞争者可以比得过,才能薄利多销。”</p>

    这又是后世所有人都熟悉的互联思维。</p>

    连家门口卖菜送上门的pp,都要低价杀到没有竞争对能跟进,这个市场才能被自己独占垄断。</p>

    唯有独占,才能卖出几十万,几百万个,在整个市场还没抛弃胶卷相的年代,狠狠的赚一大笔。</p>

    就这么一得意,漏嘴。</p>

    金卓群立马反过来称赞他的这种思维:“松海给我起你卖这个低价相,我就感到绝了!当然更绝的是你这么年轻就敢带着几百个相出去找销路,关键还真能神奇的每天卖掉几百个,甚至现在都不用你坐镇,太厉害了,来我敬你一杯,向你学习。”</p>

    不是多高档的餐馆,这会儿也没什么豪华高档。</p>

    但看得出来金卓群对这片儿很熟悉,安排的餐馆菜肴很不错,狗蛋他们几个在外面坐了一桌吃得不亦乐乎,各种听令当啷的碗碟盘声。</p>

    秘书当然就跟着包厢这边斯文了,她的气质也配得上这种商务场面,慢慢的挟菜,还照顾让卫东倒酒之类。</p>

    但看得出来转桌面的时候,有掩藏的雀跃,把自己喜欢吃的还是悄悄多停留,一声不吭的细致吃喝看这边聊。</p>

    让卫东就更不可能自己是在西湖卖掉相了,喝了这盏白酒。</p>

    于松海也喝:“对,尤其是别人买去做照相生意,这七八十元都无所谓了,那这相的生意,比他牛羊油都不少赚,一吨工业用油才赚二三十块,轻松程度完全两码事。”</p>

    金卓群确实不像个呆在地方的人:“这就是双轨制啊,工业油料这类产品长期属于计划经济控制,所以价格偏低,相其实已经开始受到市场经济影响价格,由市场决定价格,那么东这种薄利多销的思路,就是进价按计划经济算,卖价本可以按市场价,却控制到很低低得离谱,这个点太厉害了,再敬你一杯。”</p>

    让卫东如果真的只有二十岁,很可能就被捧得飘飘然了,尤其是真赚了不少钱,还有漂亮女秘书,大记者在席的场面。</p>

    可老保安就下意识的觉得你特么无事献殷勤,反而只笑着沾点酒不多喝:“嗯嗯,我倒也没想那么多,为了让更多人用上人民相嘛。”</p>

    只要动不动就拿出口号来喊,这事儿又被他隐藏住了。</p>

    秘书嚼着东西都忍不住露出骄傲神色。</p>

    于松海和金卓群却似乎很理解这种高喊口号的套路,都笑。</p>

    记者还介绍让卫东敢上门去找胶卷厂谈合作,搞出国庆献礼的全民摄影展,最后又在平京的座谈会上引发了热烈反响。</p>

    金卓群听得眼睛越来越亮,直到最后让卫东补充他把一百多台里的相给了几个大学生,算是由他们展开在平京地区的销售。</p>

    前文艺兵才皱眉开口:“就这样”</p>

    让卫东莫名其妙:“对啊,销售展开不就行了”</p>

    金卓群明显斟酌又调整了话语,才尽量温和的“批评”:“你都已经把阳光日报、凯旋胶片厂这样的两大巨头拉到一起,可以跟他们并肩了,又在高校座谈会上搞出了场面,最后仅仅就只为了卖点相就走掉,这不是买椟还珠吗”</p>

    让卫东更莫名其妙:“不然呢”</p>

    金卓群长长的叹口气指指天板:“起码第一点,你可以请阳光日报跟凯旋胶片厂,通过各自上级关系,找哪位领导为这次影展题写名称,这影展的影响力和未来含金量,不就提高了巨大的档次”</p>

    让卫东怎么可能会这种顶级法术,内心一片卧槽卧槽卧槽,这尼玛是个高啊,不亚于尤启立的高吧</p>

    他能控制住表情,尽量不要脸上都把那俩字儿都写出来:“嗯,你得很有道理,看有没有会弥补吧,然后呢,还有什么”</p>

    金卓群真感觉是信拈来:“然后这个影展是不是谁上谁不上的决策权有很大概率在你里,我们能不能让某些地方人民群众的欢声笑语,热烈庆祝场面获奖,譬如我们隔壁这个地级市站在最前面,你懂我什么意思吧”</p>

    让卫东只能有些人是活该会钻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