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这个特务是真的特</p>
让卫东也确实体会到了有帮的好处。</p>
二凤全程被董雪莹挽住去看新车,看货厢里的猪下水,没法过来贴身进攻。</p>
看得出来她们也很熟悉了,并肩站在外面交头接耳的谈笑风生。</p>
让卫东自然被立刻挤出来最正中的彩电观看宝座,才知道每天都有人过去他家和二凤家抬电视过来观看。</p>
观视活动是二凤组织的,美其名曰收看zy精神,所以周围村里乡里的干部也会天天来看新闻。</p>
在整个商州市区都没开通差转台的情况下,全靠那个差转器带的鱼骨天线接收信号。</p>
哪怕这会儿只能收看一个台,也主要是专题会议接新闻报道,以及儿童教育节目,文艺节目,依旧能吸引大量乡亲,每天七点整开始规规矩矩的挤着看到九点过,再分别抬回去。</p>
这一反正明确的浇灭了春节前还有些公社、大队干部,要质问让卫东或者二凤他们收腊肉、卖腊肉是不是投倒把的问题。</p>
因为电视上天天在讲要改革要开放。</p>
甚至都看见电视上讲要取消公社大队!</p>
无形中真是猛然拉近了白峰山农民群众跟最高思路的一致性。</p>
但最近这俩月每天八点半都会放一集电视连续剧,绝对成了所有人的关注点。</p>
什么大西洋底来的人、血疑之类。</p>
周边隔着十几二十里地的乡亲,都有人跋山涉水来看连续剧!</p>
一集不拉。</p>
让卫东也耐住性子跟所有人一起看了集据昨天才开始播出的霍元甲。</p>
天天练功的石头毛儿两兄弟蹲让卫东身前,肯定被震撼到还有这种练功方式!</p>
就从未被家里正眼看过的武林世家废柴,突然在比武日大展神威,施展从天而降的迷踪拳打败仇家的超燃桥段。</p>
篮球场上的数百农户自然是惊呼连连。</p>
让卫东却只会一个劲儿卧槽,这不就是视频爽剧的装逼套路吗</p>
过了四十年其实还是这套</p>
当然他看的就不是电视剧了,几乎下意识的注意到,这电视剧没广告!</p>
这么强烈热播,后来在国内七零后、八零后心目中都会留下深刻记忆的里程碑式电视剧播出,前后居然没有贴片广告</p>
哪怕这会儿的砖儿台画面还是很落后得跟幻灯片似的,电视剧放起来还有斑驳的干扰纹。</p>
每个节目跟节目之间,还是写的节目名预告。</p>
但怎么可能没有电视剧广告呢</p>
这太不合理了。</p>
让卫东之前只看新闻,确实也注意到联播新闻前后有几则很粗糙的广告,都是写幻灯片的档次。</p>
所以他才笃定燕舞收录能打遍天下出头,不是产品多厉害,而是广告形式太新颖。</p>
也就没再多关注这些毫无竞争力的对。</p>
但这一刻,霍元甲电视剧却提醒了他,还有个广告播出时段的区别。</p>
是在联播新闻前播放效果好,还是在这样的电视剧开播前出现好</p>
起码这俩都比在什么对学龄前儿童广播的节目前要强吧。</p>
不对,如果是卖复读,没准儿还真得在这个著名的六点半儿童节目前播出!</p>
让卫东绝对没有半点广告传媒方面的知识和经验。</p>
但被后世那种看个视频都要被迫看广告的时代熏陶出来,自己的广告一定要放到这样的热门剧前面才有效果!</p>
想到这里,赶紧掏出兜里的随身纸笔记下来。</p>
这霍元甲肯定是来不及了,不知道这放完以后是什么,下一部热播剧是陈真吧,要不就是沪海滩,那个肯定万人空巷。</p>
如果恰好在陈真这种精武门拳打鬼子的剧情效果时,推荐下国货收录、照相或者腌腊零食,会不会有奇效</p>
卧槽,这得备足产品量,或者提前把销售络铺开呀。</p>
可提前备足货品又要多少钱,提前铺开销售络又得联络多少个省的大学生</p>
时间应该很紧迫了吧。</p>
隐约记得霍元甲之后很快就有陈真,到第三部老霍的儿子时候,这股热潮已经过去了。</p>
</p>
顿时觉得时间紧迫起来的让卫东,脑海里正在琢磨这事儿的时候,已经去了平京个把月的金卓群也恰好在找他。</p>
电话打到于松海、蓉都办事处、红光厂门市部都留了言,事情已经有了眉目,速联系。</p>
于松海倒是很了解让卫东的态度,直接告诉金卓群先按照他的路数尽可能搞定,但如果需要大资金投入,让卫东多半不会给,不过阳光日报这边他可以汇报联络请总社去协助领导题字的进展。</p>
才十万级别的让卫东,宁愿把钱拿来投入到食品厂建设,也不会在什么疏通题字的门路上。</p>
这是于松海非常笃定的事。有见识的人才会明白让卫东那三十万投给熊猫是什么格局跟眼界。</p>
金卓群兴冲冲的电话颇有些被泼了冷水。</p>
然后打到蓉都办事处,章秘书接电话则是跟于记者完全不同的路数,好的,收到您的信息了,请留下联络方式,等我汇报给卫东同志以后再跟您联系。</p>
至于金卓群想提钱的事情,章兰芝都是不紧不慢:“卫东同志的工作态度都是积极发扬艰苦朴素精神,勇于挑战工作难度,他也相信您能圆满完成任务”</p>
就国营单位那些口号论斤的糊上去。</p>
当时在果州,金卓群给让卫东提一万块起步,她不也坐在旁边美滋滋的吃肉么,都听着呢。</p>
挺能言会道的金卓群都无语了,因为知道跟这种死脑筋废话没用。</p>
决定以后一定要找会把这个死心眼的秘书给换掉!</p>
可死心眼挂了电话,就出门去邮局给红光厂门市打长途了。</p>
4年就是个巨大的分水岭,这样因为商业活动激增的长途电话越来越多,之前本就少得可怜的电话基本都是能接,只能拨打本地的工连接电话。</p>
要打长途就得去邮局。</p>
已经严重制约了各大省会城市的商业发展。</p>
所以各地也是从这会儿开始陆续引进昂贵的自动程控电话系统,才是真正拿起电话可以拨打号码而不是要那边人工接到谁的模式。</p>
章兰芝就是按照让卫东留下的号码打过去,到江州局的江南分局:“请帮我接江州号码是”</p>
结果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被调到好吃街去增援麻辣烫生意,这边只有两个妹子支撑厂门口的摊子,外加那个专门接电话的病娇妹子。</p>
之前汇报留言过三次相在蓉都情况的章兰芝,居然没有用她一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而是标准的蜀地口音:“我是董雪晴,蓉都这边咧照相卖得还多好,上回我过来你那边的地址在哪个区捏有个同事要过去。”</p>
实际上凤雏从来都舍不得随便打长途,但接电话的乡下妹子根本没意识到电乍的凶险,连忙报上方位:“江南区,纺厂到齿轮厂之间的第二个路口,其实坐过江轮渡到黄岩石顺着大路走就是。”</p>
章兰芝不动声色的好,挂上电话回去锁上办事处的门,穿着一身军装,挎着那个腋下黑挎包,就出发乘火车去江州了。</p>
让卫东她是女特务,还真没形容错。</p>
五一节了嘛,谁还不放个假呢。</p>
只是这会儿都是放一天假,也没前后靠周末调休的把戏,凤雏这种在外读书的孩子就没趁回家的习惯。</p>
其实在江州市区边几十公里的西山厂,哪怕到了后来的直辖市年代,也依旧属于蜀川,是省际边缘最靠近江州的山区地带。</p>
所以从蓉都到江州的火车也挺远,整夜十二个时,在江州到平京都四十三时的年代,这段蜀川盆地里的省内铁路就可想而知多曲折蜿蜒难以提速了。</p>
反正以让卫东的记忆,全国高铁都了好久,商州才算是勉强连通。</p>
由此也可见没有解放后铁道兵拼命打通蜀川铁路,为什么以前全川的猪都只能赶到三峡口来屠宰了。</p>
长江几乎是唯一的大规模进出口通道,直到铁路通了,商州失去了唯一地位,才逐渐衰败,包括围绕生猪的外贸生意都会逐渐冷却。</p>
就为这事儿,让卫东没两天也回了江州。</p>
因为李二凤他们搞出来的熏制下水也不好吃。</p>
让卫东从各家各户带走年轻娃,到城里打工绝对是个妙招。</p>
每周有人往返于商州到村里,偶尔也有人从江州写信回老家,肯定都对让家赞不绝口。</p>
吃饱穿暖,见了大世面每个月还有几十块工钱。</p>
这是当农民想都不敢想的收入。</p>
所以让卫东回来再要人,绝对三乡五村都在摇人。</p>
至于他拉来一大筐猪下水要测试搞熏腊口味,更是全村人都围过来出主意帮忙。</p>
很难,千百年了这里都没发展出熏腊内脏的做法肯定有原因。</p>
如果不是让卫东知道有人因此成为千万富翁,绝对这么测试一圈也会放弃。</p>
心、肝、肾、舌这些材质密度不同,异味又大,肠拿去出口做肠衣了,大肠、膀胱、猪肚反而本地有拿来装风干腊肉的传统。</p>
但各种尝试都很难做出什么美味。</p>
让卫东跟着烟熏火燎了两天,最后只能放弃烟熏腌腊这条路。</p>
在石头、毛儿这俩屁孩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回去江州找沈三姐想办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