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162章 路子瞬间走宽了
    第62章路子瞬间走宽了</p>

    让卫东连夜给阳光日报打电话过去,那边果然也在熬夜蹲守。</p>

    但没有电视画面,甚至还没让卫东这么快收到信息。</p>

    听见他描述有照相拍摄的场景,很肯定的:“我们来找这些照片,这个点很好!”</p>

    让卫东就索性约了明晚吃饭再聚聚,商讨工作细节。</p>

    那肯定没问题,晚饭时间大洋彼岸还没开始比赛,正好属于做准备时间。</p>

    半夜一点多两点的第一枚射击金牌出现的时候,让卫东都算是国内第一批亲眼目睹。</p>

    肯定在有些部门,也能这样收看卫星电视同步看到了这个消息。</p>

    但全国人民得到就要早上六七点,绝大部分是听着字正腔圆的广播从睡梦中醒来:“新华舍洛杉矶94年月29日电,我国在奥运历史上零的记录,在凌晨2点0分被射击选突破”</p>

    大家都觉得啧啧,好辛苦,半夜都在熬更守夜的拼搏。</p>

    也没个砖家啥的来解释时差。</p>

    然后从上午就有各地敲锣打鼓的庆祝,阳光日报算是最早确认刊登出获得首金的央报。</p>

    而且这次毫不犹豫的用了个半刊登“我社承办的凯旋杯改革开放成果摄影展,由第一枚国产彩色胶卷的凯旋牌,和第一台国产人民相爱克斯牌共同举办,一起为奥运健儿喝彩!”</p>

    大的一台“爱克斯”相,面前摆着几个凯旋胶卷的特写艺术照!</p>

    已经差不多是实物那么大了,在这种报纸上就问影响力大不大。</p>

    全国人民都在争相观阅阳光日报!</p>

    因为那年头所有报刊能看到的就只有几行字。</p>

    也没那么多媒体可以跟随奥运军团,所以大家接到的也只有这几行字,还不敢随意删减发挥。</p>

    前线传送回来的不可能有照片,所以趁热出炉的各类报刊,只有这干巴巴的内容。</p>

    甚至连关于金牌获得运动员的信息资料都没那么快收集。</p>

    可那种追星时候迫切希望知道一切信息的渴望,所有人都应该理解。</p>

    这时候跟这块金牌有关的任何信息都会被珍惜的反复翻看传播。</p>

    所以阳光日报搞了个半,背景图就是那个开幕式上高举拍摄的新闻镜头截图,模糊淡化处理下也能用。</p>

    衬托出前面的相和胶卷如此醒目。</p>

    这会儿也没广告法所不能蹭,再这俩称呼也没问题。</p>

    第一枚国产彩色胶卷呢,第一台人民相,一起为第一枚金牌欢呼,没毛病。</p>

    哪怕有相行业的其他人觉得刺耳,什么叫第一台人民相,这是什么定义来着</p>

    可旁人只要一句,你能卖到29块一台吗。</p>

    全国人民都买得起的照相,那才叫人民相。</p>

    这年头报纸才是最主要的传媒工具,全国学校、工矿、关、街道居委会,甚至农村村口、城市公交车站,到处都有“阅报栏”。</p>

    全都里外三层的扎堆仰头读报。</p>

    就问这广告效果好不好。</p>

    相上的“”标志无比醒目,甚至比凯旋二字传播率更广。</p>

    “就是那个叉!”</p>

    叉叉相的影响力从此就镌刻在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p>

    以至于后来那个叉再出现到卫生巾包装上,所有人都能联想到。</p>

    当然让卫东他们这会儿也来不及联想,几乎彻夜未眠的让卫东后悔了,老子该把一堆人调来酒店看电视。</p>

    现在只有他自己看,不停换台的查看各家外国电视台出现的画面中,哪里有国内运动员。</p>

    然后轻易看见爱克斯相出现在各家电视拍摄画面里。</p>

    就只要有我国运动员的镜头画面,就多半能看见那台黑乎乎的相。</p>

    只能不需要任何调节操作,就是个简单记录功能的爱克斯相,恰恰无比契合运动员这个使用群体。</p>

    谁都没想到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届奥运会。</p>

    被让卫东的团队用这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蹭到。</p>

    应该是前所未有的突然出现这种廉价相,让运动员到工作人员、参赛领导都“流行”带上一个,去拍摄记录下这次难得的经历。</p>

    这不违规,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p>

    但是当冠军真的出现,当我国运动员在各种赛场上争芳斗艳的展现自己时,这玩意儿的出镜率也太高了。</p>

    只要使用者把照相从昂贵的影像创作设备,拉到随可拍的生活记录工具,变成如后来镜头般常见的东西。</p>

    这玩意儿就能迅速风行。</p>

    话连镜头,后来在直板上先出现,也经历了好几年漫长的适应期,被各种照相嘲讽,被消费者忽视,存储空间不够,照相精度不够,但谁都无法抵挡这种革新迅猛而坚定的把绝大部分照相都扫进了历史的簸箕。</p>

    这会儿也是这样,运动员、代表团成员不管之前强调了多少纪律性,现在都欣喜的发现这台相可以记录下奥运会的每个瞬间、每个大家新奇好奇的角落。</p>

    </p>

    真放到二三十年后生活差距没这么大,可能还拍不了这么多。几乎所有参赛代表团成员都是第一次看见如此高大上的欧美环境。</p>

    还不使劲拍拍拍。</p>

    所以到晚间报社的各位赶到酒店餐厅聚餐,原本所有人都对这种高档环境也感到震撼的时候,听让卫东起他盯着电视看过的感受。</p>

    居然连美味佳肴都压不住大家的心思,走走走,今晚都挤到你那什么套房去看电视。</p>

    可这时又一个新消息在桌边诞生。</p>

    昨晚沈翠月不是建议把报社和供销总社都邀请来用餐,借着高级酒店的排场拉升自家咖位。</p>

    谁知供销总社来的几人,也在那交流关于今天早上的金牌。</p>

    其中一人就顺口八卦:“我中午还听有个皖省调过来的干部,这个运动员以前是我们皖省供销社的售货员。”</p>

    他没新闻敏感性,旁边坐着的报社主编、责编之类如同被雷劈:“真的”</p>

    这个题材多好!</p>

    从人民群众里来,再到人民群众里面去!</p>

    笔杆子们瞬间就能想到好多内容,有人已经立刻坐在旁边开始撰写。</p>

    让卫东细致点:“这个信息保真吗,最好一定百分百确认,因为一旦报社开始宣传,最后却发现是误传,那就有点尴尬了。”</p>

    报社也对对对,他们有这个意识:“卫东很全面啊,来,走一个!”</p>

    旁边人嗯嗯,明早联络皖省记者站去确认,找到省体委或者省供销社去查,应该不难。</p>

    让卫东又提醒:“不就是打长途嘛,这边客房就行,待会儿上楼看电视打电话。”</p>

    其实就这都有人犹豫。</p>

    报社都没这种卫星收看会。</p>

    设备其实不难,难的是这很危险。</p>

    因为差距太大,无数经不起诱惑的人就是通过这些渠道看到外面的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不顾一切的掉下水出卖一切。</p>

    在被窝里听境外广播都会出事的案例比比皆是。</p>

    现实点,在场大家一起高级涉外酒店吃吃喝喝,要是被举报都没多大问题。</p>

    一起聚众收看境外电视台,性质比聚众那啥严重多了。</p>

    让卫东这召集人,没准儿比沈老三他们那大姐下场还惨。</p>

    所以这都是严控范围。</p>

    但又挡不住能够全面迅捷的第一时间收看奥运信息的业务诱惑。</p>

    今天全国都热闹开锅了好不好。</p>

    所有媒体,所有城乡街头,田间地里都在谈论我们有个射击运动拿了全世界第一。</p>

    女排的热潮正在高峰,这种振奋的意义,绝对不亚于四十年后国内突然看见军舰下饺子,飞领先上天,电影冲破记录,各行各业都突然世界排头兵的感觉。</p>

    现在是不光女排独苗苗,别的项目也有了吗</p>

    大家更想急切的了解其他项目,了解这些运动员奋战的样子。</p>

    可惜技术上实力上做不到。</p>

    不过砖儿台自身能力被远远抛开,还有很明显的形态限制,甚至欧美方就是故意在拿捏,不给信号,不给消息,来求我啊。</p>

    所以在场的几位都领导了,商量下还给上级主管部门打电话报备请示下。</p>

    最后才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去看电视。</p>

    供销总社这边都知道回避,不沾这事,但积极协助了找那个供销社运动员信息。</p>

    并且在桌上要求让卫东赶紧先调一批相、胶卷过来。</p>

    供销社要赶在全国百货公司之前,把人民相,人民胶卷上架。</p>

    农村地区消费能力是有限,但一个供销社摆一台,卖一台也是没问题的吧。</p>

    起码县级以上两千八百多家供销社,每家先配十台。</p>

    知道你货品紧张,资金也紧张,我们按照市场成本价付款供货,这已经是特事特办了。</p>

    让卫东脑瓜子就嗡了下。</p>

    他心心念念的想把产品推广开。</p>

    也知道供销总社是目前唯一的“超级连锁店”没想到有这么猛。</p>

    这就是两万八千台</p>

    可这算什么,除此之外的基层社一共三万七千个!</p>

    又是三万七千多台。</p>

    关键这上架了,不可能摆着不卖吧,卖了得补货吧。</p>

    反正让卫东也坐立不安,回了套间跟报社抢电话打,你让我先通知照相厂三班倒的爆产能吧。</p>

    就沈老三悄悄撇嘴,好不容易有点相处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