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电梯是个空白市场。</p>
连江州房地产建设开发公司都还没意识到高层建筑时代将疯狂来临。</p>
他们迄今建造的所有住宅楼,都是八层以下,主要集中在六层左右的砖混结构。</p>
这是成本最低,技术最成熟的模式。</p>
反正城市规模周围还有大量的空余土地可以建设,花那么多钱修那么高作甚。</p>
甚至整个江州,目前最高的楼宇就是十五层的皇后餐厅那栋宾馆大楼,然后江大旁边正在修的二十二层全玻璃幕墙酒店大厦,还有去年原本应该投建的工业贸易大厦也是二十多层百米规划,却被让卫东无意中否定了。</p>
他否定的不是大厦,而是这种耗费巨资的大厦不应该是国营模式来修。</p>
然后他自己现在却频频发起高楼建设。</p>
不为别的,这是最容易快速解决住房问题的地产模式,耗费地块也是最少。</p>
当整个内地进入疯狂的房地产时代,肯定会带来电梯行业的超级繁荣。</p>
这是毋庸置疑的,哪怕三四十年后多半也会随着热潮退去,转入冰河期,但先吃螃蟹的绝对不少赚。</p>
尤启立看好施工电梯,其实是基于他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爆发预测,哪怕他连房地产、建筑公司这些具体的基本常识都不懂。</p>
但在94年,在绝大多数人,甚至政府官员、相关产业人员都没意识到的时候,他已经看出来端倪。</p>
单凭这,有天眼认证的让卫东也佩服不已。</p>
“你要我怎么相助?借钱、投资免谈,你太能折腾,这种肉包子打狗的事情我肯定不会干。”</p>
让卫东已经是个成熟的商人了。</p>
再佩服也不会意气用事。</p>
尤启立也傲气:“我不借,我把施工电梯这个项目抵押给你,我已经投资了四十万,半价抵给你,你既然已经在进入地产建设行业,这个项目你用得上。”</p>
虽然只是自己一天的收益,让卫东也不紧不慢:“二十万,我能得到什么?跟一家厂长被抓的分厂扯皮?”</p>
没想到尤启立:“还记得当时这个施工电梯项目签约仪式的时候,你给我的建议吗,最后我思来想去,觉得你得有道理,出资十万把这个专利技术买下来,就成了我跟械厂电梯分厂的委托生产模式,所以出来的两台试制设备也是我的,按照成本估价五万余元,实际市场售价应该在十万元以上,就光是实物跟技术价值已经超过二十万,整个项目其他所有都是附送。”</p>
着从桌面推过来一份施工电梯的基本资料。</p>
光是看看,让卫东内心已经决定把今天的利润拿来买这个了。</p>
这种能载人载货两吨的齿轮齿条式电梯,最高限度是一百到一百二十米,也差不多就是二十多层的高度范围内。</p>
自己拿来就可以给老耿他们用。</p>
更不用自己还具备的商州械厂、江大电专业的研发生产能力,完全可以自己消化搞定这个电梯项目?</p>
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的等等,经过同意后开门把资料给老耿先衡量下有没有必要。</p>
自己坐回来,学着池世明那种思路,从对话讯息里面扒拉有效内容:“二十万打半价卖,你现在的资金问题很严重吗?”</p>
果然,尤启立无可奈何:“上面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忽冷忽热,这些银行借贷人员更是翻脸不认人,这次银根紧缩其实从去年底就开始,我也一直在避免成为皮包公司打击对象,结果这些蠢货这次搞一刀切!”</p>
起来又有些愤慨:“今天开始,银行对资金都只进不出,只要见到有款过户就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扣下抵债,这简直就是杀鸡取卵!”</p>
让卫东分享创业经验:“到底打铁还需自身硬,你拿到些资金贷款,就应该先搞点短平快,积累些自有资金,就不会这么被人随便拿捏了。”</p>
尤启立也是百折不挠的:“对,经验教训吧,所以我再把里的一批船只抵押给你,购买合同是五十三万,我只要你三十万,实际上这批船舶只要顺利进入江州航段,就能价值上百万。”</p>
每天都赚二三十万的让卫东,就不会被这种天上掉下来馅饼砸晕。</p>
完全不为所动:“顺利进入江州航段?这些船在哪里?岸上摆着放下水就能赚几十万,这么好的事儿你怎么没完成?”</p>
尤启立无可奈何:“我还在看守所的时候就构想过,商州跟江州的发展都离不开长江航运,如果能建立一支自己的船队,将会大大提升朝着长江沿岸运输的能力。”</p>
让卫东终于按捺不住表情目瞪口呆。</p>
泥煤你是真敢想啊。</p>
可他又知道这思路是真的没错。</p>
如果没有自己,江州市从计划单列以后,全力支持推出的第一位民营企业家,就应该是那位船王之子。</p>
</p>
跟自己一起去了平京参加经济会的唯二商人。</p>
可实际上对方这些年一直在学校当老师,纯属因为血统原因还有海外关系被找出来做这个标杆,那家去年才成立的所谓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实际上也是市属国有控股企业。</p>
就跟城建公司差不多,算是在公有制和私有制之间的探索。</p>
以目前没有络传播的时代情况,外界还不知道这家轮船公司将会发展壮大,未来也会成为长江运输的超级巨无霸,好像还办了银行。</p>
可尤启立居然已经在自己捣鼓选择这条路!</p>
让卫东开了天眼,认识这位船王之子,知晓对方未来会很庞大,都没想到也这么干!</p>
要知道目前江州市实际上主推的两位民营企业家,就是他们俩。</p>
相比之下让卫东也有hk的港资来源,又有自己的销售团队,全国分公司,几个主打产品,十万平米的经开区工厂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在市里面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那位。</p>
因为去年才开始的那边,现在还在苦哈哈的造船!</p>
尤启立居然已经把船买到了。</p>
牛批,你是真的牛批,只能呆呆的问:“哪里买的?”</p>
尤启立也忍不住得意又无奈的复杂神情:“六十年代末开始建设的渡口钢城你知道吧,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段,4年开始投产,0年才形成一百五十万吨的产能,这是他们十年前建造的一批旧驳船,用于矿场到冶炼的运输,现在完成了内部铁路的运输,就闲置下来还在最健康的使用期,十三条都是百吨级的驳船,现在单条造价都超过十五万。”</p>
两条就能回本!</p>
听起来很离谱,但渡口钢城就是三线建设的最巅峰存在,那旮旯有全世界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三线建设的龙头就是那,国家为这个投入多少亿都是值得的,往后三四十年那里依旧在产出发光。</p>
所以这种过程中用过的东西被打折卖也不是不可能。</p>
但让卫东被后期互联时代熏陶过的乱七八糟大杂烩资讯头脑,有大概印象:“那边好像不能通航到江州,对吧?中间要经过虎跳峡吧,那根本就不能通船!哈哈,所以你根本没搞清楚这个事儿,船砸在里了是不是?”</p>
这里面有个巨大的新闻节点,八十年代整个国家和民众都在改革觉醒,好比让卫东这样的自驾游算是开了先河。</p>
也有人开始奋不顾身的要用身体丈量整个国土、长江、黄河以及各种名山大川。</p>
让卫东很佩服这些人,和后来作秀、资的那些旅游者不同,这些人是正儿八经的探索。</p>
他非常清楚的记得就这两年左右,有个长江漂流船,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惊险刺激的从源头漂到沪海收工。</p>
然后全国人民就是那次被全体科普到,长江流域在江州之上叫金沙江,有相当一段非常多险滩落差,那条超大轮胎似的圆形橡皮筏,在镜头里被狠狠从高处砸下来,可轰动了。</p>
真正的全国第一流量、全年热搜榜一。</p>
橘红色的漂流筏从商州懒洋洋飘过的时候,真是全城人都站到江边去看热闹。</p>
那也是让卫东四十年里唯一一次看到全城人集合的场面,空前绝后。</p>
现在显然还没漂,尤启立就不知道这个“常识”!</p>
别驳船,连橡皮筏都是圆形的可以翻来覆去随便砸,才能勉强漂过,好像还有人牺牲。</p>
你这些百吨级的驳船绝对不可能顺流而下!</p>
果然,尤启立脸上闪过一丝狼狈和尴尬:“对你这知识面很宽广啊,我都不知道川江流域有这么一段非常艰难的河道,当时给我只要能运到酒城就能到江州,所以签约付款之后去那边提货,几次探险都因为险滩跟河床的不规则,入不了长江”</p>
让卫东马上反击:“都进不了长江,你卖给我干嘛?你这不是麻子是坑人,幸好我没有知识有常识!”</p>
尤启立肯定是当时冲昏了头脑想当然:“据能开辟航道,我现在是等不及了,先在那一带做货运也能运转盈利吧。”</p>
让卫东像看傻子似的:“你看我有没有你那么自负,这档生意明摆着就是你被坑了,三十万还想找接盘侠,你省省那船有多大?”</p>
尤启立连忙翻文件夹:“是用于金沙江支流的驳船,二十二米,五米宽,四十吨重,排水量一百五十吨,在长江航运用肯定要把几条捆起来固定到推轮上。”</p>
在江边长大的就很常见这种景象。</p>
不过让卫东脑海里浮现出的景象,必然是自己那支专业搬运公司啊。</p>
那可是曾经打过无数次硬仗的特种搬运队伍,专门给大型企业搬特大件,现在没了大建设才闲置下来。</p>
留下的十几辆车里,就有部极为罕见的日野大拖车,还有部车轮多得一长排的那种拖挂平板。</p>
好像这是自己才能做的独门生意!</p>
对吧,这种大件车的搬运视频还很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