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把生米煮成熟饭</p>
落日余晖映半江,日照南山塞天地。</p>
李逸坐在门前大皂角树下,黄昏落在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不染烟火,</p>
三娘倚在院门口,远远望着,不由的痴住。</p>
院里,秀芝正带着两个儿子收拾卫生,孩童们玩闹一天,造的不成样子,她抬头看了眼痴痴的三娘,摇了摇头继续洗涮。同是女人,她一来就看出罗三娘的心思,事实上这院里谁又看不出呢。</p>
但她也看出来,自家阿郎并无那意思。</p>
西厢作坊里,罗二跟在泡豆子的老妻道:“得请人给三娘寻个人家了。”</p>
“三娘的心都在无逸身上嘞。”</p>
“我不知道么,可有句话的好,落有意流水无情,牛不喝水强按头么那有什么用,趁早赶紧给她寻个人家,免的越陷越深。”</p>
“咱家三娘哪配不上无逸了”妇人嘟啷道。</p>
罗二哼了一声,“你看看今天来的那些人,都是什么身份这学堂办起来了,那万年县法曹、秦王府属,还有京兆杜氏、各乡乡长、乡佐,都对李逸那般客气嘞,这娃有出息嘞,”</p>
着,罗二蹲下来,吭哧吭哧的喘着粗气,心里烦躁的很。他也是很看好李逸,当初也是主动放发配不上了。</p>
石头和狗剩哥俩从桥上过来,</p>
一个牵着黄牛,一个赶着鸭子,牛背上还驮了两捆田里禾苗里拨除的稗草,以及两大捆蓼草。</p>
稗草是牛的夜草,蓼草是夜里驱蚊的。</p>
黄牛和鸭子都吃的饱饱的,两只鸭子还在河里戏水许久,满意的一摇一摆的回家。</p>
桥头的摊子仍还在摆着,是罗五的媳妇在,现在这个桥头服务区已经初见雏形,北桥头一排草棚,一半是饮食摊子,一半是休息区,既有收费的豆浆豆脑豆饭米粥这些,也有免费的凉白开水或是甘甜的凉井水。</p>
旁边还有一排系马桩,也安排了饮马嘈。</p>
下风口不远还有一排公厕,干净卫生,每天打扫几遍,还提供免费干净的厕筹。</p>
对于路过的商旅来,歇个脚打个尖也很不错。</p>
关键是这里便宜,服务还挺好。</p>
傍晚时分,还在赶路的人已经很少了,但三娘坚持整天都有人在。</p>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p>
石头哥俩边走边背着中午刚学的三字经,背来背去也只记住了这一句。桥头罗五的三个孩子听了,也跟着念起来。</p>
三娘的大嫂一把将她从院门口拉走,</p>
“做甚咧。”三娘有些不舍的道。</p>
“你在这再痴痴的看,人也不是你的。”大嫂道。</p>
三娘红了脸,“可我能怎么办。”</p>
“喜欢你就上啊。”大嫂彪悍的道,这话让三娘脸更加红了,毕竟是未婚姑娘。</p>
“哎呀,嫂子你甚呢。”</p>
“嫂子可是为你好,刚我听到阿耶阿娘可是在要给你寻个人家,把你打发了,省的你整天胡思乱想。”大嫂拉着她到一边,“你要是真喜欢无逸,那就得抓紧了。”</p>
“怎么抓紧”</p>
“你不是向来聪明么,这事还用教你等到半夜,直接摸到他屋里去,反正现在他屋又没个门”</p>
三娘听的目瞪口呆,脸红无比,心跳的砰砰响。</p>
大嫂却是已经开始直接传授她男女之事了,羞的三娘恨不得地上有条裂缝让她钻进去。</p>
“我这都是为你好,你要不抓紧,可真就没会了。无逸是个有本事的,但他毕竟是个年轻男娃,你要是跟他睡了,他不得娶你。”</p>
三娘把脑袋埋在膝盖里,“可要是他拒绝,把我赶出来,我还哪有脸活”</p>
“前怕狼后怕虎的,那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大嫂着要离开,三娘伸拉住他,“大嫂,你,你教下我,”</p>
“这事啊,只要你大胆主动,十有八九就能成,年轻男人嘛,血气方刚,到时哪能把持的住,这生米煮成了熟饭,他能不负责他也不像是那种提起裤子就不认账的人,”</p>
“关键就是你得主动,把生米煮成熟饭。”</p>
“其实那事也简单,也没那么可怕”</p>
李逸在门前大皂角树下坐着,看着落日红霞,看着稻田白鹭返巢,看着滈河北岸那一个个村庄,</p>
放空着自己,享受着夏日傍晚的凉风吹拂。</p>
日子算是好起来了,也稳定了,有了这个无极学和校会,他在御宿乡也算是立住脚跟了。</p>
接下来就是请匠人来院里打水井,修门窗,打家具,甚至都可以考虑无极西院的重建工程。</p>
作坊赚钱,学堂赚名,</p>
名利兼收,</p>
在这长安乡下,已经足够了。</p>
</p>
天渐渐黑下来,</p>
蚊子也多了起来,李逸也只好拍拍屁股回家,院里兰香姐弟已经升起了好几个烟堆,蚊子要少的多。</p>
廊下,罗二和三娘都来跟李逸汇报作坊等情况,作坊现在也是迈入正轨,订单越来越多,腐竹还是生产太慢了,罗二建议再增加一些平底大锅,要不然根本供不应求。</p>
油豆腐倒是生产的挺快,就是油用的也惊人,现在一天炸百斤油豆腐都没问题,但油得用五十多斤。</p>
“我明天再去冯家铁匠铺再订些平底锅,顺便再多订些蔓菁子油。”</p>
罗二点头,“那我明天就从村里叫几个人来,先把灶垒好。还有个事,就是现在我们每天柴火烧不少。”</p>
李逸觉得这不是事,“跟咱村里各家下,我们作坊收柴,稻草也收,大家都可以送来,咱们给现钱,或是换豆渣、换米都行。”</p>
这也算是对本村村民的一点帮助,大家有空的去砍柴,也能来换取点钱或粮。</p>
“对了,三娘你明天再到村里帮我问下,雇个人来学堂做饭、扫地,还是优先雇本村家里条件较困难的。”</p>
罗三娘没回应,</p>
李逸扭头望去,见她盯着自己却在发呆。</p>
“三娘”</p>
叫了几声她才回过神来,脸突然赤红,李逸把话又了一遍,她连忙答应,“二愣他婶死了男人,拉扯着三个半大不的孩子,日子过的挺困难的。”</p>
“她多大年纪”</p>
“快五十了吧。”</p>
李逸道:“只要脚麻利,做事干净,就请她来吧,一天管两顿饭,一个月支她六斗米,住就还住她自家。每天做的事就是学堂这边做饭、打扫卫生。”</p>
这个条件,对于一个这么大年纪的寡妇来,真的是很照顾了。</p>
秀芝在旁边大着胆子道:“阿郎,学堂这些事就让奴来做便是,不用再另请人。”</p>
“学堂现在有校会,如今也接受了不少善款,有条件再请个人。你呢,还是管着我这头。”</p>
李逸又跟罗二和三娘他们起西院重建计划,这边东院到时也要添加南倒座房、北房也要添两间耳房,东西厢也要添两个耳房,还要打井。</p>
这等于东院就要变成个二进院落,暂时北房后不加后罩房,添加四个耳房一个倒座房,这样就多了几间房,暂时够用了。</p>
“建这么多房”罗二惊讶。</p>
“这次再开工盖房,不能再让村里乡党白来帮工了,这回请乡党来做工,给工钱。”</p>
罗二道:“给啥工钱啊,都是乡里乡亲的。”</p>
“不,我这刚建了九间屋,哪能再又白让大家帮工呢,我不能占大家这便宜,现在大家也不容易。”</p>
“那就管顿饭,再给升米就行了,反正现在也是农闲时候。”罗二道。</p>
“一升太少了吧”</p>
“不少了,给人当长工,一天合下来也才三升,咱这盖房帮工,可比做长工轻松,也不限男女的。”</p>
“那好,打井师傅、木匠师傅、泥瓦匠这些,还是二叔你帮我请。”</p>
“行。”</p>
三娘在旁边道,“顺便请个毡匠,买些羊毛来擀几床毡,住着也舒服些,尤其是到了冬天暖和。”</p>
“擀床毡可不便宜嘞,”罗二在旁边插话,擀毡不仅要买羊毛,还要用到油和面粉,在西北地区,背大弓的毡匠是个很受人尊敬的职业,也很吃香。</p>
擀一条宽四尺,长六尺的大毡,要用二十多斤羊毛、两斤面粉、半斤香油,需要三个人经过弹、铺、洗等十几环节才能完工。</p>
但一条毡可以用一辈子,保暖又防潮。</p>
以前男人结婚,肯定得赶床新毡。</p>
李逸现在还天天睡的光板,连个芦席都还没铺,倒是已经习惯了,一时间也顾不上那些。三娘却是已经开始为他心疼,想着给他先擀条毡。</p>
滈河滩传来蛙声一片,</p>
罗二打起了哈欠,大家都习惯早睡,天一黑也没啥娱乐活动可言,何况还得早起呢。</p>
各自回屋,</p>
狸猫招财跳上榻求撸毛,现在院里粮存的多,罗二便把自家的大狸抱来守作坊的粮食,狸现在则轻松的多,每天晚上呆李逸屋里,它也习惯了李逸经常喂它鱼虾,最喜欢来陪它睡。</p>
呼噜呼噜的猫声,其实挺催眠的。</p>
“最后两条虾干了,吃完就没有了,以后我让狗剩他们捞些虾米鱼仔烘干给你做猫粮。”</p>
没有电,也没有和络,没有抖音,</p>
甚至现在连油灯都还没,</p>
李逸躺在榻上,一只撸着猫,很快就在那蛙声、猫呼噜声中入眠了。</p>
半夜,</p>
一个影子在门外徘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