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66章 陌生人
    第66章陌生人</p>

    没有房贷车贷,早上睡到自然醒。</p>

    伸个懒腰,李逸感觉又是美好的一天。</p>

    “阿郎早。”玉濑听到他房里动静,立马就过来请安,这新罗婢给李逸穿衣,也不老实,李逸捏了两下反击,然后就制止了她。</p>

    被拒绝的玉濑眼一红,做欲哭之状,委屈巴巴的道:“阿郎是嫌弃婢子了吗,自长安回来后,都不碰婢子了。”</p>

    “这些天忙里忙外没空呢。”</p>

    “阿郎定是看上姬氏了。”</p>

    “哈哈,走,桥头吃早饭去。”李逸刮了刮她鼻子,这新罗婢鬼精鬼精的,估计就想着能够早点怀上孩子,到时母凭子贵,起码也能放免还良,不再是卑贱的奴婢了。</p>

    但李逸现在既不想娶妻,也不想生孩子,在长安时他也是用上了杜蕾斯。</p>

    走出房门,姬氏已经候在那了,“阿郎早。”</p>

    “早。”</p>

    姬氏帮他投好毛巾放好牙粉,服侍的相当周到,洗好脸,又帮他梳发挽髻戴巾子系幞头。</p>

    太阳初升,</p>

    桥头依然很热闹,</p>

    五婶看到李逸三人下来,立马过来招呼,“爵爷吃点什么,三娘新添了胡炉,现在也做胡饼,面脆油香的嘞。”</p>

    罗三娘经营这桥头铺子还是很有水平的,如今早餐的品类也多了起来,不再只卖豆浆豆脑米粥这些,增加了粽子、甑糕等,现在又添了胡饼。</p>

    “素的肉的”</p>

    “都有,”三娘过来,“肉的有田鸡肉的也有长尾兔、大眼贼肉的,素的是胡麻和核桃仁的。”</p>

    田鸡肉是跟乡里村民收购的,大家晚上去捕捉然后卖给她,也算多点收入,而三娘收购也不用多少钱。长尾兔就是稻地白腹田鼠,大眼贼就是塬上麦地里的黄鼠,</p>

    也是跟村民打个招呼收购,</p>

    相比起买猪肉羊肉,可就便宜很多。</p>

    但收拾处理的好,其实味道也不错,也用不着挂羊头卖狗肉,直接跟客人明,反响还不错。</p>

    “先来三个田鸡的,豆浆再来三碗。”</p>

    三娘点头,转身去弄,看着李逸带着两美婢,心里还是有点酸楚的。</p>

    田鸡肉的胡饼味道很不错,</p>

    饼里的田鸡肉很鲜嫩,而饼皮在胡炉里烤熟的,黄亮香脆。</p>

    如果用李逸挑剔的口味来看,田鸡肉若是加上洋葱、孜然、胡椒粉,再加点油,应当味道口感更好。</p>

    “我上次在长安东市吃过一个叫邹骆驼的人做的胡饼,他家羊肉馅的肉胡饼味道最鲜美,皮脆肉嫩,味鲜油香。”</p>

    “他肯定是在羊肉里添了羊尾油,”三娘道。</p>

    “好吃,再来三个。”李逸很满意,两个婢子赶紧自己不要了。</p>

    三娘还真就只给李逸从胡炉里铲了一个热气腾腾的胡饼,“长尾兔和大眼贼的味道也不错,吃了的客人都好呢,不尝尝么”</p>

    李逸笑着摇了摇头,实话他对老鼠肉心里还是有点点抵触,虽然在乡下人眼里,这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甚至黄尾还是王公贵族们也喜爱的。</p>

    “我听长安来的客商,现在长安的粮价还是很贵,并没有跌下来,朝廷已经开了常平仓放粮平抑粮价,也只是没让粮价再涨上去,”三娘告诉他。</p>

    “现在啥价”</p>

    “还是斗米两匹绢,折到七千多钱一石了。”</p>

    李逸对这个消息并不惊讶,虽有长武大捷,但浅水原那一败后,现在前线形成了僵持局面,</p>

    薛举并没有被击退,</p>

    长安百姓也是始终不安。</p>

    粮价就是最好的反应。</p>

    要不是有长武大捷,这会估计长安的粮价还在涨。</p>

    “你先前拉了一百多石粮到长安卖,是不是亏了”三娘问。</p>

    “亏啥,我的粮食都是三百六一斗米收回来的,拉过去斗米半千,一趟我就赚了一大笔。”</p>

    “可现在都七百多钱一斗了,不定还会涨。”</p>

    “不会再涨了,薛举啊,兔子尾巴长不了,他一败,这粮价就会应声而落,斗米匹绢都已经太高了,哪可能一直斗米两匹绢”</p>

    李逸现在是里没粮,要不他都拉到长安再赚一大笔。</p>

    王乡长王里正都有不少粮食,可惜他们看到这价格越发不肯卖。李逸也劝过他们,可惜只能他们眼光短赚不到这认知外的钱。</p>

    </p>

    吃过早饭,李逸去西院作坊。</p>

    两个婢女陪同,现在两人一个是会计一个是出纳,上的很快,基本把作坊的财务掌管的很好。西院四口大磨,四头骡子在磨豆子。</p>

    最赚钱的腐竹房,三十口大锅在不停的煮浆捞皮,一排排的灶台,一排排的晾竿,</p>

    现在有十个妇女在做腐竹,两个磨浆的、六个煮浆捞皮的,还有两个晾晒烘烤和包装的。</p>

    “现在一锅只要一个半时辰就能捞完,经过二次浸浆后,一锅能出三斤多成品腐竹,每口锅一天能做四轮,能出十五斤腐竹。”</p>

    三十口锅,全力开动一天能出四百五十斤。</p>

    这个产量,已经是大幅提升,效率很高了。</p>

    大锅一天十二个时的加工,一人要管五口锅,还是挺辛苦的,尤其是这夏天,这么多口锅,热的跟蒸笼一样。</p>

    姬氏掌着账目,告诉李逸现在腐竹产量上来,但还是有些跟不上销量,无极腐竹口碑不错,传的很快,</p>

    现在长安城内城外,那些大寺院陆续都在成为客户,订单稳步提升,而如京兆韦杜这样的名门贵族,也是经常采买。</p>

    御宿川腐竹,现在还成了长安有名气的特产。</p>

    光是腐竹这项,现在一天进项好几万钱,利润非常惊人。</p>

    主要成本就是豆子和劈柴,豆子二千六百钱一石,松木劈柴二百钱一担,都不算贵,人工也便宜,三娘嫂子她们,包两餐,一个月才七斗米的工钱。最近虽粮价大涨,但作坊早储备了一批豆子,暂没受影响。</p>

    李逸对作坊现状很满意,</p>

    都不需要再上门去推销了,口碑相传,生意自己上门来,甚至因为腐竹、豆泡、纳豆卖的好,还捎带着让豆腐、千张、豆芽等生意也带起来了。不少寺庙或贵族订购腐竹这些,也会捎带订一些豆腐豆芽等。</p>

    本来豆腐这生意并不太赚钱,以前罗二甚至只能勉强糊口,但李逸作坊现在因为订单多,甚至都是先订后做再送货上门,不用担心销量,利润也还可以。</p>

    四头骡子、十八个妇女,加上罗二这个管事,李逸这个作坊现在红红火火。</p>

    姬氏的账上,已经有很可观的一笔绢、粮。</p>

    李逸都没想到,这生意会这么赚钱,而且这么轻松好赚。</p>

    一斤腐竹一斗米,腐竹卖的跟盐一样贵。</p>

    这个作坊现在生意稳定,一天流水十万钱,真是棵摇钱树。</p>

    “腐竹供不应求,要不要再添些锅灶和人”</p>

    一斤腐竹净利有一百多钱呢,添一口锅一天就多赚一两千钱。</p>

    “先缓缓,”李逸考虑了下道。“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我也不给大家画大饼,每人奖励二斗米,罗二叔做为管事十分辛苦,奖励五斗。”</p>

    一千道一万,都不如实在奖励来的更能激励员工。</p>

    基本工钱暂时不变,但绩效可以多发点。</p>

    “这个奖励,今天就都发下去,玉漱你安排好。”</p>

    “还有,给家里稻地麦田干活的村民,都当天干完活就把好的粮食结了。”</p>

    李逸自己的那五十亩麦稻,根本不用他管,交给了村里的十狗。十狗是村里的保长之一,都六十多岁了,当年他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母狗刚下了一窝狗崽,一窝九只,他稍晚点出生,家里就给他取名十狗。</p>

    李逸把家里的田交给十狗帮忙打理,一个月给三斗粮,平时放放水巡巡田,若是要施肥、除草等忙活,就让他帮忙雇村民做日工,一天两升米不包吃。</p>

    十狗老叔还是很尽心尽力的,李逸家的庄稼打理的很仔细,因为有服务区的茅厕粪肥,他家的庄稼比村民们的长势好一大截。</p>

    “昨天村里的秃子过来想要借钱,想重修几口窑洞。”</p>

    李逸知道这个秃子,四十来岁就秃了头,他媳妇在李逸作坊里做腐竹,以前很瘦的一个人,现在做了一个来月活,每天在李逸家吃两顿,都吃胖了,大家开始喊她胖婶。</p>

    “我的原则是救急不救穷,他现在的窑洞也还能住,想住新窑洞可以慢慢积攒钱粮,”</p>

    这个秃头有点懒,还喜欢打老婆孩子,李逸是挺不喜欢他的。</p>

    经常有人来找李逸借钱借粮,李逸也是要看情况才借,那种揭不开锅要借粮的,或是急病要借钱的,李逸一般都会借点,但像秃头这样想修房子或是其它的,一般不借。</p>

    他宁愿给大家多提供点赚钱的活计。</p>

    傍晚,</p>

    胖婶下工,在西院银杏树下吃饱晚饭,满足的到井边洗了碗筷,今天晚饭是米饭管饱,一个煮茄子,一个炖杂鱼,还有个蛋汤。</p>

    有油有盐的菜就是下饭好吃,胖婶吃了好几碗。</p>

    “发粮了,阿郎大家这段时间辛苦了,每人奖励二斗米,罗二叔奖励五斗,这边过来领粮按印了。”姬氏拿着账本来到院里,对大家喊道。</p>

    胖婶借了个口袋,背着自己的二斗米,满心欢喜的回家去。</p>

    回到自家崖根下的土窑洞,</p>

    “当家的,村长给俺们发赏了,一人发了二斗米呢,你看。”</p>

    一进门,胖婶发现屋里多了几个陌生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