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章他乡遇故知</p>
“三叔,”</p>
罗大富呼,“你怎么也在这。”</p>
罗五一巴掌拍大富肩膀上,“好子,眼里只看到你三叔,没看到你五叔啊。”</p>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他乡遇故人。</p>
在这离家五百里的泾州,尤其是刚经历了半年围城的泾州,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p>
一群汉子,年轻的也二十多岁,年纪大的都四十多,可相互打着招呼,都泪湿了眼眶。</p>
“大富,你们不是十人来的吗,还有两呢,大树和大山呢,没在这么吗”罗三拉着本家侄儿问道。</p>
一听这话,喜悦激动的大富众人,不免笑容凝固,</p>
“三叔,大树早在七月的时候,就在城外遇陇贼的斥候骑兵给杀了,脑袋都割走了,就剩下具无头尸体,”</p>
“大山呢”</p>
“前段时间陇贼围城厉害,城中断粮,大山饿的不行,就吃了很多木屑和土,胀腹厉害又拉不出,死了。”</p>
大树就埋在城外路边,大山死后也被挖坑埋了。</p>
就留了件旧衣物。</p>
大家沉默。</p>
许久,大富问罗三他们怎么也来了。</p>
“我们是跟村长来的,对了,跟你们介绍下,这是无逸,原来咱村头无极观的道童无逸,六年前跟李真人离开无极观云游天下,那时才十岁呢,</p>
你们走后个多月,无极跟李真人回来了,不过后来,”</p>
李逸出声打断了罗三,</p>
“三叔,先不跟大家这些,家乡人难得遇到呢,我带大家去吃顿好的。”</p>
大富他们听这个穿着绿色官袍,腰系着金銙蹀躞带的年轻人,居然是以前村头道观的道童时,都很意外。</p>
以前的道童无逸,大家多少还有点印象,但跟眼前这高大年轻人完全联系不到一起。</p>
“对,先去吃饭,无逸现在是咱们罗家堡村长嘞,”</p>
大贵问,“刚才赵掌固李参军李爵爷,就是无逸”</p>
“嗯,这事来话长,先去吃饭吧。”</p>
李逸带着大富八人,又杀回东市,</p>
这次没再去饼店,而是找了一家汤饼店。</p>
“店家,给我们每人上两碗荞面饹饦羊腥汤。”</p>
荞麦是关中常见的粗粮,用石头碾子磨成面,用热水和面,不然容易发粘。揉的软硬适中,醒发一会,再在案板上搓成筷子般粗细长条,</p>
切成拇指肚大,撒上面粉,用大拇指在心轻轻一搓,耳朵样巧的荞面饹饦就成形了。</p>
做饹饦要有耐心,得一颗颗的捻搓。</p>
这家铺子,明显是一家子在经营,丈夫煮面熬汤,妇人则揉面捻猫耳朵,还有两个不到十岁的女娃,也在帮忙搓捻,</p>
她们的十分灵巧,一搓一捻,就一个猫耳朵成型,很快就捻好一盖帘。</p>
“吃荞面饹饦,少不得羊腥汤,”男人满脸沧桑,但跟之前那个王麻子老汉一样,仍对生活保持着热情和希望,“荞面,凉性,羊腥汤,热性,这两样一起吃,凉热互克互补,最是绝配嘞。”</p>
羊腥汤,名字有个腥字,但却是极为鲜美的好味道。</p>
实际就是羊肉加羊杂熬的汤,做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出地道的美味,却不容易,这老汉能在泾州这座丝路重镇上开一家深受欢迎,口碑很好的荞面饹饦羊腥汤店,还是有一的。</p>
很快,热汤腾腾的荞面饹饦羊腥汤就端上来了。</p>
筋道软滑的荞面饹饦,配上鲜美的羊腥汤,确实一绝。</p>
罗大富他们八人,早就一直在吸溜着鼻子了,荞面饹饦羊腥汤一端上来,也顾不得再聊天,</p>
先吸溜一口汤,</p>
汤白味浓,</p>
一口下去肚里暖洋洋。</p>
汤里料很足,不仅有羊肚条还有羊肠、羊心,还有大块的羊肉。</p>
腥汤香,羊肉嫩,饹饦有嚼劲。</p>
罗三他们吃起来就要好多了,刚才有油打底,而且这段时间跟着李逸,伙食一直还是不错的,</p>
李逸斯文的细细品尝。</p>
十六岁的身体,还是很能吃的,这碗荞面饹饦羊腥汤,李逸觉得可以打个九分。</p>
汤白,但又不是那种白的过份的,店家也这汤不是用骨头熬的,只用羊肉羊杂,之所以汤熬出来也白,是因为选的羊肉既新鲜还是带些肥油的,而且羊肠也肥,</p>
这些油脂让汤白。</p>
想吃特别清的汤,那就得先把油处理干净。</p>
没有太多调料,</p>
真材实料一样做出一碗好汤。</p>
大富他们风卷残云一样,肚里真的好久没有见过油水了,其实别来做役,以前在家里时,也一样难得有油水。</p>
都是壮丁,</p>
胃口特别好。</p>
两碗几下吃完,才只垫了个底。李逸现在也算是个土豪,因此也没气,“店家,给他们每人再来三碗!”</p>
但李逸还是低估了他们,</p>
三碗端上来,又是马上吃完,五个大碗摞在那。</p>
看他们样子,意犹未尽。</p>
</p>
“还能吃么”李逸笑问,他只吃了三碗,饱了,肚里油水较多,刚才还吃了几个油糕。</p>
大富嘿嘿一笑,“饱了,饱了。”</p>
其它人也嘿嘿的笑。</p>
“看样子大家还没吃饱,那就每人再来两碗”</p>
跟李逸已经混熟了的二愣子道:“村长,真让俺们放开了吃,别再来两碗,你再来个三碗五碗也能吃的下。”</p>
“你可别吹牛啊,再来五碗,那可是总共十碗,肚子都得撑破。”</p>
二愣绝对还能吃五碗,大富兄弟这时也笑着这荞面饹饦羊腥汤好吃是好吃,就是大都是汤而已。</p>
李逸让店家继续上,</p>
“也别管几碗了,你们吃到饱不吃了为止。”</p>
于是乎,</p>
店老汉一家欣喜不已的忙碌着,</p>
一碗碗满满端上来,</p>
很快一个个空碗摞起来,</p>
七碗八碗九碗,</p>
还真吃了十碗。</p>
最后二愣子他们都揉着肚皮,“这回可真吃美咧。”</p>
“店家,结账。”</p>
六十钱一碗,比李逸意料中的便宜,本以为长安一个馒头都要二十钱,这一大碗,又是荞面猫耳朵,又是羊肉羊杂的,那肯定不便宜,尤其这还是战后,物资肯定较紧张。就算卖百钱一碗,李逸也觉得正常,毕竟这可是刚经历了半年围城的地方,洛阳一斗米都几千钱了。</p>
谁知道才六十钱一碗。</p>
“店家,可别看我穿着这身,你就便宜啊,该多少是多少。”</p>
店老汉就是这个价,以前清平盛世时还只卖五六文一碗呢,现在六十一碗,也是物价贵。</p>
好在现在战事结束,这里迅速恢复交通,各种物资也都流动起来了。</p>
李逸想想,这里的羊肉是周边供给,许多来自灵武、盐州等地,羊肉肯定比长安这样的京城便宜许多,</p>
大富他们听到六十一碗,看着面前的一摞空碗,很不好意思,</p>
十碗,一人就吃了六百钱呢,十三个人,这下就吃了几千钱。</p>
“不用担心,这个客我是请的起的。”</p>
李逸也没随身携带那么多铜钱或绢,好在他之前在长安时,还是在西市金银铺里换了点金豆金瓜子这些碎金,</p>
金豆一钱半钱一粒,重量都是很规整的,金瓜子则是一两半两的,都挺方便使用。</p>
一颗金豆半钱重,值钱四百。</p>
总共吃了七千八百钱,</p>
李逸直接拿出一粒大金瓜子,重一两,直八千钱,上面还打着长安西市陈六郎金铺的戳记,足足打了五个。</p>
店老汉看着这金瓜子有点犹豫,</p>
“店家可以拿到金铺去鉴定一下,这是一两足金可直钱八千,多的二百钱就赏你了。”</p>
掌柜的千恩万谢,立马高兴的带着黑子跑到不远的金铺鉴定去了,确实足金,又跑着回来连连道谢。</p>
李逸带着众人出了店,慢悠悠散步回了他住处。</p>
该来的总要来,</p>
当罗大富等人再次问起家中情况时,</p>
罗三还是把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大家,他们走后不久,罗家堡暴雨垮塬,压死了很多人,</p>
包括罗大富罗大贵兄弟的大哥,一家五口都没了。</p>
这八人,有好几人家里都有人伤亡的。</p>
好一会大家才接受了这个消息,有人大哭,有人流泪,有人默默无语。</p>
大家对于苦难的承受力,特别强,也许是从就倍受苦难,也就坚韧了,甚至麻木了。</p>
等他们好受了一些,</p>
刘黑子接着讲,讲现在罗家堡的变化,</p>
李逸做了村长,搞了作坊,建了学堂,村民们大都在李逸这做工赚份钱,孩子们也能免费读书,不少村民已经搬回了没垮的窑洞,</p>
一些窑洞垮了的,也有人在开始重新修窑,</p>
虽然经历了一场大劫,可有李逸这段时间对大家的帮忙,借粮借钱,提供工作,让大家也算是暂时度过了难关。</p>
等大家听李逸上次献药给秦王,助秦王长武反击夺胜,因此李逸得封浅水县男爵后,一个个感叹不已。</p>
“我记得以前我家三娘,还经常跟无逸一起玩呢,这一下子都完全不敢认了,”大富惊叹不已。</p>
六年前,无逸才十岁,</p>
无逸被李老道捡回道观,在罗家堡村头无极观生活了十年。</p>
确实是他们这些人看着长大的,</p>
只是时隔六年,现在却变化这么大。</p>
既陌生,又有点欣慰,</p>
“村长,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大富问,本来服丁役二十天,结果现在却已经一百零五天了。</p>
“是啊,超期也顶多是多服三十天,官府免我们一年租调,可现在超了八十五天,除掉抵租调的三十天,还多做了五十五天,朝廷总不能让我们白做吧”金柱也问。</p>
李逸道:“相信大家很快都能回家了,至于超期服役的事,朝廷肯定也会有个法,不管是给予补偿,还是减抵以后的租调,总不会让大家白做,放心吧。”</p>
最重要是能够平平安安回去,其它的倒是次要的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