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太子少保</p>
皇城兵部衙门里,</p>
一侧偏厅中,李逸见过自己行营主要将领们,兵部侍郎殷开山进来。</p>
“陛下旨意,拨给晋国公三万兵马,兵部依旨调战兵两万一,辅兵九千,</p>
战兵中步兵一万八千七百五,骑兵两千二百五。”</p>
“骑兵战马四千五百匹,战兵按十人配一驮马,两千一百匹骡马。</p>
战兵甲配六分,拨给一万两千六百领,战袍四分,枪十分。牛皮牌,两分,马军团牌四分。</p>
弩二分弦三分,弩箭一百分,合弩四千二百把,弦一万两千六百支,弩箭四十二万支。</p>
弓两万一千张,弦六万三千条,箭一百一十万支”</p>
李逸听着兵部给他们的兵员装备,</p>
骑兵少了点,三万人马,骑兵才两千二百五。要是按照一个标准的野战军团两万人,中军四千人,战兵就两千八,其中骑兵就有八百了。左右虞候军还各有骑兵四百,前后左右四厢军,骑兵也各有四百。</p>
本来两万人,就至少有三千二骑兵了。他这三万人,理应配四千八骑兵,等于只给了他一半。</p>
甲也不多,战兵也才六成披甲率,辅兵没有。</p>
弓弩倒是挺多,人人配弓,弩有百分之二十的装备率,甚至是按全军三万人算的。</p>
可惜没有重骑兵,两千来骑兵全是轻骑。</p>
甚至没给他配重步兵,也没有调拨陌刀,只给了一些大棒、链枷。</p>
驮马配备的有点少了,居然是十驮制而非六驮,十人才配一匹驮马,还是战兵十人配一匹。</p>
李世绩比较关心的是那两万一战兵,“敢问殷侍郎,这两万一战兵,从何处调拨”</p>
战兵也分好几种的,最精锐的自然是关中府兵,然后是山南等地新置府兵,再就是地方州县兵,不少都是原来各方割据势力人马,甚至是些豪强武装,他们的装备就差。</p>
关中府兵,尤其是元从禁军,他们基本上都有马,既有战马坐骑,也还能一伙人再自备驮马,还会自备弓箭等,甚至还会带子弟、部曲从征。</p>
可地方上的那些兵,别缺甲,就连弓弩都不齐备,更缺马骡,也不会有部曲。</p>
兵员素质、士气等也相差很大。</p>
殷开山倒也挺客气的回答:“这两万一战兵,将从关中抽调一万两千五百人,其中一万关中府兵,两千五百天子元从禁军,另外八千五战兵,则会从山南征召,从金州总管府到商州等地征召。”</p>
李世绩听了微微皱眉。</p>
这意味着他们这三万大军,实际主力也就是关中这一万两千五。而骑兵,全来自元从禁军。</p>
李世绩目光瞥了一眼主帅李逸,比他年轻好几岁,年轻的过分。心里不免有些打鼓,倒是诸将中唯一的女总管霍玉,很爽快的道:“有一万关中老府兵,还有两千余禁军骑兵,</p>
再有晋国公这样常胜将军统领,我觉得这次会很轻松。”</p>
霍玉更关心的是装备问题:“朝廷真能调拨这么多的铠甲、武器”</p>
特别是一万两千六百领的铠甲,几千张弩,两万把多弓,和两千余骑兵,如果真能如数供给,霍玉觉得他们这支军团去山南,已经很彪悍了。</p>
山南淮西那边,本就缺少骑兵,朱粲当初淮西山南,底下却只有一支骡子骑兵。</p>
杨士林那种地方豪酋,弓弩也缺。</p>
“这是自然,卫尉寺会根据兵部的调令,很快给你们调配盔甲器械到位。”</p>
“粮草呢”</p>
“会从永丰仓给你们调拨粮食。”</p>
霍氏很满意,对着李逸微微一笑:“大总管,我觉得这仗好打。”</p>
李大亮原是金州总管府司马,这个金州就是汉水上游的安康,原来李袭誉家乡,他召集兵马起兵之处。</p>
在庐江王李瑗坐不稳信州总管位置后,皇帝让李孝恭接任信州总管,在今年信州总管避讳他外公独孤信讳,改为夔州总管。李瑗,也改任金州总管。</p>
在山南这块,</p>
李孝恭为夔州总管,坐镇奉节。许绍为峡州总管,坐镇宜昌,而李瑗为金州总管,在汉水上游。</p>
这三人组成铁三角,不仅扼住了通往四川的三峡要道,同时也挡住了萧铣进军汉中的可能。</p>
三人对江汉平原,完全居高临下俯视。</p>
要不是大唐此前也没多少余力,加上李孝恭李瑗经验不足,其实早就应当顺江而下拿下江陵了。</p>
正因萧铣一直据守江陵,堵住了这三总管,大唐才对山南东道的汉水下游,和南阳盆地掌控不足。</p>
他现在调入行营,给李逸提建议:“我们兵出武关,攻打襄邓,最好还是能请朝廷让信州总管河间王孝恭、通州总管永康侯李靖,以及金州总管庐江王李瑗和峡州总管许绍同时出兵,</p>
还可以调黔州刺史田世安出兵顺沅江而下。</p>
这样,李孝恭李靖许绍出三峡顺长江而下,田世安出沅江,李瑗出汉水,既可牵制江陵萧铣,也可威胁襄阳的王世充侄子王弘烈,</p>
我们则可先集中力量收复邓州,</p>
这样就能隔绝襄阳与洛阳的联络,让其成为一座孤城,能从容扫除外围,再来攻襄阳。</p>
拿下襄阳后便可顺汉江而下,直取汉东淮西诸州。”</p>
</p>
李逸看着兵部的地图,李大亮的这个计划还是不错的。</p>
李逸和李孝恭他们同时出兵,相互声援,他们打萧铣,李逸打襄邓显州。</p>
让敌人难以联合、救援。</p>
襄邓地区这两年反复争夺,归属不定,更被朱粲搞的残破,如今就算被王世充捡了漏,</p>
也并不足以让李逸过于担忧,</p>
放在太平年月,南阳盆地还算是不错的地方,可这几年被朱粲糟蹋的跟鬼狱一样。</p>
王世充夺取时间也不久,根本没什么统治根本,他也没多少兵力派来。</p>
唯一能倚仗着不过是城池。</p>
但没有根基,空有城池有什么用。</p>
大唐在山南也一直不稳,前后几个安抚使都安抚不了局面,招附的地方官将、豪强也是反复,或是被朱粲、王世充等攻灭。</p>
不破不立,</p>
终究还得是大唐出兵攻下,然后屯兵镇守,另选派官吏才行。</p>
否则如杨士林、朱粲这些人,给他们赐姓封王、拜大行台也是没有用的。</p>
虽然兵部只从关中抽调一万两千五战兵,李逸却也已经满足了。接下来一些详细续等,他便交给李世绩、李大亮、李弘节他们负责,又让郭孝恪、李文相、霍玉三总管去接收兵马。</p>
任粲来到兵部,</p>
“太子请晋国公前往东宫。”</p>
李逸毕竟还兼着东宫官,只好前往。</p>
金殿争帅时,太子使眼色让李逸站出来推他为帅,李逸当没看见,估计李建成肯定心里很不爽。</p>
最后秦王反推举李逸挂帅山南,太子估计越发会觉得他跟秦王是一伙的了。</p>
可李逸反正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p>
不可能跟太子的。</p>
一进东宫,</p>
太子上前相迎,倒是满脸微笑,十分热情,弄的李逸有些意外。</p>
“无逸可知孤为何高兴”</p>
“臣实在不知。”</p>
“一来是高兴你终于得授行营总管了,虽然陛下留孤辅政,不能亲自统兵东征,但你能挂帅安抚山南,孤还是很高兴。”</p>
“再则,李纲致仕了。”</p>
李建成丝毫不掩饰他对李纲的不满,如今老头子终于辞职了,皇帝已经同意解其礼部尚书、太子詹事之职,</p>
加他太子少保。</p>
“李纲虽拜太子少保,但以后也不会常来东宫,更不用他总管东宫事务,少了个迂腐的老头子,孤感觉耳边都清净了许多。”</p>
“陛下已经让窦抗兼太子詹事,无逸你兼少詹事。”</p>
陈国公窦抗,国舅。</p>
武德初曾拜宰相纳言,从平薛举还论功第一,但在平薛举后被罢相,改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左右千牛备身大将军。</p>
李建成的第一任太子詹事,是窦轨,然后是李纲,现在又是窦抗。</p>
李逸没想到自己还被授太子少詹事。</p>
太子詹事是东宫总管,少詹事是协助的,也是正四品上,比左右庶子的正四品下还高一阶。</p>
“殿下,臣哪能担任太子少詹事啊。”</p>
“你不要拒绝,先兼着便是。”建成挽着他进殿,“你马上就要出征了,孤先祝你旗开得胜马到功成。”</p>
“孤希望你能够早日收复襄邓,平定杨士林,到时孤直接保举你挂帅东征洛阳。”</p>
面对太子这么直接的拉拢,李逸也只能笑笑。</p>
如果不是身为穿越者,可能还真会被太子拉过去。</p>
“无逸你如今身为国公,却还只有一妻一媵二妾,你当趁年轻,多纳媵妾,多衍子嗣。”李建成话题一转,到媵妾上来。</p>
“孤的太子妃出身山东五姓七宗的荥阳郑氏,太子左庶子荥阳郡公郑善果是太子妃族父,你也见过几面了,他对你可是很赞赏。</p>
荥阳公有一女,表字波罗蜜,名柔娘,生而聪慧,幼读诗书,如今刚及笄,</p>
孤作主,让荥阳公把这掌上明珠女儿,嫁入李府给你为媵如何”</p>
建成还特意把郑氏门第如何显赫夸耀一番,比如郑善果母亲是清河崔氏,他妻子是范阳卢氏。</p>
柔娘虽非嫡出,但毕竟是五姓女,论辈份是皇太子妃的族妹。</p>
李逸纳郑柔娘为媵,那他就成了山东五姓荥阳郑氏女婿,还成为太子的连襟。</p>
这样的好事,在建成看来,那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