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皇帝敕不如秦王教管用</p>
尹德妃抚着怀里的狸奴,微微皱眉。</p>
“淮安王奉旨安抚山东,可丢城失地,最后自己也被窦建德俘虏,山东尽失,他有何功劳”</p>
李逸也觉得李神通没什么功劳,但他毕竟是皇帝堂弟,跟李世民关系还算好。洛阳灭郑前他被皇帝通过和谈要了回来,也算赶上了洛阳之战的尾巴。</p>
当然,最后李神通获赐田地,也是李世民在慨朝廷之慷,借拉拢李神通。</p>
张婕妤在一边插话,“我记得淮安王也只是获赐三十顷地吧”</p>
“嗯,婕妤好记性,确实是三十顷地,不过淮安王先前又买了一些地,所以他现在谷水河畔,有五十顷地。”</p>
这也是功臣们动快,近水楼台先得月,洛阳城拿下,这边赏赐,那边买田,先下先得。</p>
尹阿鼠对谷水畔的那地最满意,离洛阳城近,而且这里灌溉也方便,又易于管理,地块大,好立庄园,到时还能建作坊,经济价值可远比那些零零散散分布于诸州的几十块地强的多。</p>
“司空,我就看中这块地了,你给调换一下。”</p>
李逸心想这尹阿鼠真是好大的脸,什么话都的出来。</p>
“尹公,那地如今已经换契确权,淮安王握着地契呢,洛州总管府也无权调换啊。</p>
尹公若是真看中这五十顷地,不如找淮安王私下谈谈,交换也好,买卖也行,可以好商量嘛。”</p>
尹阿鼠质问,“我有陛下赐地的敕,难道陛下敕不如秦王教管用”</p>
“尹公可不敢乱啊,圣人诏敕当然至高无上,但陛下敕是给尹张两家河南各赐地五十顷,并没有赐的就是淮安王那块地啊。”李逸顶了回去。</p>
尹德妃觉得很没面子,张婕妤脸色也不好看,尹阿鼠女儿是德妃之尊,都要不来一块好地,她只是个婕妤,更不能替父兄要到好地。</p>
若是尹阿鼠能抢到李神通这五千亩地,她也自然能替父兄从其它功臣里抢一块好地。</p>
“司空是一点面子不给我们了”</p>
“其实洛阳现在地都有主了,但可以买卖、交换啊,淮安王不愿意换,可以再找其它人嘛,里有洛阳大量田地的人可不少,”李逸只能如此提醒他们。</p>
李神通是大唐郡王,皇帝堂弟,人家未必给你尹阿鼠面子,可其它人未必就敢这样硬刚。尤其是此前洛阳朝廷的那些贵族,强抢他们估计不肯,但要是交换,再补点钱,他们不定愿意。</p>
可尹阿鼠却不买账,就非要李神通那块地。</p>
李逸笑笑,也就懒得理会了。</p>
尹德妃见李逸不松口,便转而谈起其它事。</p>
想要让李逸帮忙他父兄们安排官职,“来时,圣人也答应了的。”</p>
张尹二人的父亲原来多是在宫府任职,任点闲职官,这次来洛阳,就是想要当点有实权的官,最好是官阶提一提。</p>
尹阿鼠对李逸道:“司空现在安抚河南河北,我也不要你安排个总管,你给我安排个刺史吧。”</p>
李逸看着他,不像是在开玩笑。</p>
“尹公,朝廷最近正在河南罢除大部份总管府,裁并许多州县,一下子有好多总管、刺史都没了职事,这时要安排一个刺史,可没有空缺啊。”</p>
“没空缺就撤掉一个刺史,不就有空缺了吗”</p>
李逸问尹德妃:“陛下吩咐要给尹公安排一个刺史之职吗”</p>
尹德妃不敢乱,李逸毕竟深得皇帝信任,又是东宫太子很看重的人,当下笑笑,“我父兄之事,还请司空帮忙,尽量安排。”</p>
“刺史现在确实没缺,不过尹公也不用非任刺史不可,总管府长史,也是正五品官职,照样能穿绯佩银,也迈入通贵之列。”</p>
“长史”尹阿鼠还有点嫌弃。</p>
李逸笑道:“长史也有不实权的,何况要是选的地方好,随时也有可能做刺史的。”</p>
尹德妃眼神一亮,“司空的地方好是哪”</p>
李逸笑着道:“如今河南裁并总管府、州县,保留十二总管府,其中在运河以东,还有曹兖青齐海五总管府,都是中总管府,其长史皆为正五品上。</p>
现在这五总管,都是隋乱以来起兵的豪帅,不用我,你们也当清楚,他们早晚也会调走,不可能一直留任。</p>
等他们一走,到时已经熟悉当地的长史,自然就最有会升任刺史甚至是总管。”</p>
尹阿鼠听了咧嘴笑了起来,已经幻想着自己成为刺史,甚至是总管了。</p>
“那司空安排我去哪个总管府任长史”</p>
“曹州吧,曹州总管是孟海公,曹州离运河黄河都近,将来孟海公肯定也是最先调离的。”</p>
尹阿鼠兴奋道:“好,那我就去曹州总管府当长史,不过我有个要求,得带上我尹家子弟过去,你得再安排一些参军县令等官职。”</p>
李逸笑着应下,“总管府六曹参军,肯定不能马上安排,先从县尉、州参军事等做起,有位置了肯定也能马上接替。”</p>
张婕妤见尹德妃之父得了正五品上的曹州总管府长史职,马上也为自己父兄们要官。</p>
“张公不如就去兖州总管府做长史”</p>
张婕妤笑着给父亲应下了。</p>
在长安仅是七品闲职,这来河南,李逸一下子给安排正五品实职,当然满意。</p>
先前因田地不快之事,现在张尹两家也不计较了,都催着李逸这就给赤牒授官呢。</p>
</p>
李逸也不含糊,真就当场以他安抚大使特许便宜之权赤牒授官,尹阿鼠授为曹州总管府长史,张宣授为兖州总管府长史,</p>
两家子弟十几人,也分别授曹、兖两总管府下的州参军事、县尉等职。</p>
两家人拿着李逸盖好章的赤牒,喜笑连连。</p>
还非要宴请李逸。</p>
李逸推脱还有公事要忙告辞。</p>
“阿郎为何对尹张两家这么好,难道是怕二妃吹枕头风”路上,刘黑子忍不住问道。</p>
李逸笑笑,“你不懂,啥也不懂。”</p>
有一招高明的武功,</p>
叫捧杀。</p>
尹阿鼠太过嚣张,丝毫不把李逸放在眼里,那李逸也就没必要对他客气。</p>
所谓安排尹张二妃父亲出任曹兖二州总管府的长史,看似这是从七品到正五品上,连数好多级,平步青云。</p>
可实际上,曹州总管孟海公,握三万人马,当年是跟着翟让等人第一批起兵反隋的,这些年依附李密、窦建德、大唐,十足墙头草,白了就是个割据者。</p>
兖州的徐圆朗也是一样的。</p>
曹兖两总管府,这次虽保留了,但李渊的安排,其实很明显,就是要在跟窦建德开打前,先把河南东面的这几个脓包先挑破挤掉。</p>
唐军灭掉了王世充,都已经推进到运河边,那当然不能再允许这些人再割据自立。</p>
要么老实归附,交出兵权,入朝,或是调任他处,要么就要被朝廷征讨,失败就会被灭亡。</p>
这是大势。</p>
可尹阿鼠他们鼠目寸光,根本看不到这些,眼里只知道总管府长史是正五品官,</p>
到任后,身为朝廷派去的官,可以在那些土豪里谋夺好处,甚至是取而代之。</p>
刘黑子转头问陈菱角,“阿郎这是惧怕这些外戚吗”</p>
陈菱角呵呵一笑,“屁,阿郎堂堂侍中、司空,又是河南河北安抚大使,国之柱石功臣,岂会惧他们。”</p>
“那阿郎还给他们五品官”</p>
“怎么,你也想当这五品官”</p>
“这官不好”</p>
“呵呵。”陈菱角却是看出了这里面的门道,但看破不能破。</p>
晋国公当然是顾及张尹二妃是皇帝宠爱的女人,所以才会被迫给他们安排官职,将来真出了什么事,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跟晋国公有什么关系。</p>
或是换个角度来,</p>
曹兖等五总管府,现在朝廷还没真正控制,需要派人前去任职,加强控制,</p>
这都是没有问题的操作。</p>
对李逸来,把这两家子一下子安排到曹兖,远离眼前,也是甩掉两包袱,免掉很多烦心事。</p>
一石数鸟。</p>
张、尹两家却还得对侍中感谢不已,</p>
这才是高啊。</p>
杀人不用刀。</p>
李逸听着他们的对话,微微笑着,他们其实理解的还不够透彻,李逸让张、尹去曹兖,</p>
还有更深层的用意,</p>
那就是明知尹阿鼠这两家外戚,很嚣张跋扈,故意安排他们去曹兖,那边是割据势力,</p>
现在还是摇摆不定,拥兵自重,</p>
皇帝意图明显,要提前挤破这几个脓包,李逸让张尹过去,就是要加速曹兖地方割据者与朝廷的矛盾,</p>
激他们提前爆雷,</p>
尹阿鼠和张宣就是工具人。</p>
两人非常适合做这工具人,如果张尹不是这么跋扈目中无人,李逸也并会就选他们。</p>
曹州孟海公、兖州徐圆朗是一定会反的,</p>
他们里各有几万人马,割据也有好几年,虽也一直对外依附,但也都是表面依附。</p>
当大唐要动真格的,要收编他们兵马,要拿走他们核心利益时,他们肯定会反抗。</p>
这跟王雄、王显等人不同,他们没那个反抗的实力和胆量,只能听从朝廷安排。</p>
可孟海公握三万人马,岂会毫无反抗</p>
尹阿鼠,李逸心中不屑,死不足惜的蠢货罢了。尹德妃张婕妤,照样是两蠢货,虽然长的漂亮,也不过是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