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9章 准备越冬,蜂窝煤
    第39章准备越冬,蜂窝煤</p>

    “秀才,等到来年开春,育种的事情还得继续。怎么样,有没有信心”</p>

    郑先发看到方唯,笑着让他坐下,并亲自泡了一缸茶。</p>

    前几天他去公社,唐泽又问了育种的事情,并要求二队一定要全力支持。</p>

    他本来还想抽空和方唯聊一聊的,结果人主动来了。</p>

    “队长,你放心,我会坚持到底的。那啥,我想和你反映一个情况,吴茂盛的居住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四面透风,这个冬天可不好过啊。”</p>

    天气逐渐变冷,吴茂盛住在牛棚那边的一间破屋里,很遭罪。</p>

    方唯带人帮着修缮一下房屋不是什么大问题,可他里缺少材料,只能请队里想办法。</p>

    郑先发听完,叹了一口气:</p>

    “秀才,你以为我不知道老吴的处境可我不能大张旗鼓的去做这件事,你明白吗如果是你想修缮房屋,我倒是可以帮忙。”</p>

    吴茂盛是犯了错误的人,即便是为育种工作做出了贡献,有些事情队里也不能做。</p>

    不是担心自己,而是如果有人来检查,吴茂盛的处境会更加艰难。</p>

    悄悄的在生活上照顾一下,比如多给点粮食、减少一些劳动强度,这些都可以。</p>

    但房子立在那儿,条件太好了就是给别人送把柄。</p>

    “我明白了”</p>

    方唯是真明白了,有些事他还是欠考虑,不如郑先发想的周到。</p>

    随后,他问郑先发要了一些稻草和一个火盆,离开队部后把郑虎他们几个喊上,去了吴茂盛的住处。</p>

    “咱们帮吴老把屋子修补一下,没有材料就用泥巴和稻草代替,等过完这个冬天再。”</p>

    方唯年纪,又得到过吴茂盛的指点,所以也不怕别人什么。</p>

    郑虎这几个半大子,原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伺候试验田的时候没少和吴茂盛打交道,所以大家来帮忙也没设什么心理负担。</p>

    泥巴掺杂着稻草也能有一定的强度,只是维持不了太长时间,但熬过这个冬天还是没有问题的。</p>

    当地的冬天并不好过,湿冷湿冷的,盖多厚的被子都不保暖。</p>

    方唯在屋里安放火盆,冷的时候可以烤火。</p>

    睡觉的时候就得把火盆熄灭,主要是担心一氧化碳中毒。</p>

    不过这种可能性也不大,这破房子再修补,密封性也很差,空气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p>

    “你们几个别忙活了,赶紧坐下休息一会。这已经好了很多,冬天不会太难熬,放心吧。”</p>

    吴茂盛看着灰头土脸的几个人,心里涌上了一股暖流。</p>

    这些还没成年的年轻人,用事实教育了他,也让他对过往进行了反省。</p>

    若是再回到从前,他一定会少话多做事,留着有用之身务实工作,而不是意气用事乱放炮。</p>

    他决定了,等到春暖开之后,自己哪怕是拼了老命,也要帮助方唯完成育种。</p>

    有了良种就可以提高粮食的产量,让大家吃饱饭。</p>

    “吴老,我们也就只能做到这个程度。回头我会帮你多搞一些碳,有什么困难就和我们几个,不要自己一个人硬抗。”</p>

    方唯忙活完,就带着郑虎等人告辞离去。</p>

    回到家,他想了很多取暖方案,但又全部否决了。</p>

    在他的印象当中,北方农村那种铁皮炉子最实用,既可以取暖还可以烧水什么的。</p>

    不过现在的钢铁产量很少,即便是能买到现成的,队里也没几个人能买得起。</p>

    同样,整个冬天烧木炭也是一种奢侈行为,真不如北方的火炕经济实惠。</p>

    好在本地气温跌破零度的天数一般不会超过一周,多想一想,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p>

    </p>

    中午吃过饭。方唯溜溜达达去了关崇阳那边。</p>

    反正他不用避嫌,两人为了打井,连续一个月吃住都在一起,全公社的人都知道这事儿。</p>

    “关大爷,我问你一个事,咱们这儿除了县煤矿之外,别的地方还能不能挖到煤”</p>

    方唯进门的时候,关崇阳正躺在躺椅上假寐。</p>

    他的情况和吴茂盛又不一样,虽然没落了,但还有一栋瓦房外加一个院子。</p>

    村里老有人传言关崇阳偷偷藏了金子,总之,他虽然是一个五保户,日子却比吴茂盛过得好很多。</p>

    由于清楚关崇阳的人生经历,方唯一开口就直奔主题。</p>

    风水先生嘛,帮人看阴宅、看阳宅,寻过水找过矿,不问他问谁</p>

    “你别想美事,就是有你也带不回来,距离太远了。”</p>

    关崇阳嗤笑了一声,觉得家伙有点异想天开。</p>

    他曾经在深山里见过煤炭,储量很,而且距离本地很远。</p>

    “这样啊!关大爷,如今在大城市已经开始推广蜂窝煤,我寻思在屋里挖一个地炉,可以用来烧水取暖”</p>

    想到蜂窝煤也已灵光一闪,这玩意不啥先进的东西,从5年才开始陆续在大城市推广。</p>

    县里倒是有煤炭,但要凭票供应,关键是他没有钱。</p>

    “你这个主意不错,但凭你自己是搞不定的,去找队里吧。”</p>

    关崇阳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听对方完就知道这是一个好主意。</p>

    但村子周边没有煤炭,真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生产队或者公社。</p>

    方唯当时就蔫了,为了区区两个月取暖的事情,谁会愿意自找麻烦</p>

    不过他随后他还是去找了郑先发,和对方讲了自己的想法。</p>

    “就这事你要是一年到头烧火做饭也用煤炭,那我没办法。要是临时解决一下取暖问题,倒也不难。”</p>

    郑先发听完,仅仅是笑了笑。</p>

    方唯不禁大喜,问道:“这么队长你已经有办法了”</p>

    “不是我有办法,而是你有办法。县里的煤矿在前进公社三坪大队,他们可是对你培育出来的新稻种很感兴趣,拉一些煤炭回来他们求之不得。”</p>

    郑先发一番话出口,差点让方唯惊呆了。</p>

    他都不用猜就知道,对方肯定是拿所谓的新稻种去和人家做“利益交换”。</p>

    问题是所谓的新稻种根本不算成功,毕竟还没有经过实践验证。</p>

    方唯对郑先发又有了的新的认识,这人不仅胆子大、脸皮厚,而且很奸巧。</p>

    但他能反对吗当然不能。</p>

    过了几天。</p>

    郑先发果真弄回来一批粉煤,还是人家送货上门的。</p>

    方唯带着郑虎等十几个年轻人,开始试制蜂窝煤。</p>

    打蜂窝煤的工具是动的,郑先发根据他画的图纸,去公社找人工打造了0套。</p>

    这玩意难不倒方唯,无非就是泥巴和煤浆的比例问题,多试几次就搞定了。</p>

    打出来的蜂窝煤由队里统一分配,郑先发多给了方唯一些份额,随便他怎么处理。</p>

    方唯除了自家用之外,还得照顾吴茂盛和关崇阳。他知道这时候队长把自己当成苦力用,可心里还得感谢人家。</p>

    家家户户分的蜂窝煤不多,只能保证气温最低的那段时间够用。</p>

    但这样就足够了,反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各人有各人的办法,保证都能熬过这个冬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