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不宣传,不推广</p>
下午。</p>
方唯去试验田那边宣布了每周的学习安排。</p>
“好啊!”</p>
“育种组”的成员们轰然叫好,反正他们平时也没什么娱乐,能学点东西也挺好。</p>
他们都很清楚,方唯掌握的农业知识比他们强多了,当他们的老师那是绰绰有余。</p>
“三哥,这会儿你没啥事,我和邓元恩他们几个去摸点鱼虾回来。”</p>
最近试验田这边的活儿不多,今天的工作已经做完,郑虎就想着去搞点吃的。</p>
方唯自然不会反对,他自己今年都岁了,伙伴们的年纪也都差不多,都知道轻重的。</p>
离开试验田,他去了关崇阳家。</p>
此时,关崇阳正坐在院子里的阴凉处打盹,别看他表现的很豁达,实际上吴茂盛的离去,他还是有少许的伤感的。</p>
他都0岁了,对方这一走,不定就再也见不到了。</p>
“关大爷,虎子他们几个去河里摸鱼虾,晚上咱们炒辣椒吃。”</p>
方唯心知肚明,但没有提吴茂盛离开的事情。</p>
人家关大爷江湖经验丰富,年轻的时候走南闯北,根本不用他开解。</p>
“要得!老三,你再去搞点红薯酒过来,我想喝两杯。”</p>
关崇阳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便把少许的离别惆怅压到了心底。</p>
今儿想喝酒的人不只是他,就连方唯都想喝点。</p>
于是,方唯又去大哥的酒缸舀了一壶酒过来。</p>
郑虎和邓元恩等人在河里抓了不老少的鱼虾,晚上用辣椒和蒜子一炒,就是一道味道鲜美的下酒菜。</p>
方唯、郑虎陪着关崇阳边喝边聊,邓元恩等人没在这边吃饭,早就走了。</p>
“吴老头不该现在走,他应该等一等,等全国范围的灾情彻底过去,再回省城。我听城里的定量都减少到每人每月2斤,粗粮占了绝大多数。”</p>
关崇阳和普通的社员不一样,他识文断字、见多识广,往往能从细微处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p>
但吴茂盛走不走,不是他个人能决定,所以这注定是一个良好的愿望而已。</p>
“没事的,吴老是教授、农业专家,既然恢复了工作也就会有相应的待遇,咱们不用担心。”</p>
方唯也不知道自己的猜测到底对不对,就当是宽慰关大爷的借口吧。</p>
郑虎呆到九点多,他家里喊他回去,便先走一步。</p>
关崇阳让方唯等一下,随后进了卧室拿出来了一根黄鱼。</p>
“老三,这根金条可是我好不容易才留下来的,你拿着,帮我换一些粮食和肉食。你先别急着拒绝,这玩意放在我这里也保不住,还不如物尽其用呢。”</p>
关崇阳知道陈麻子那些人对自己还没有死心,他听人,陈麻子到处和别人讲,他藏了多少多少金条和银元。</p>
再加上五保户的口粮本来就不多,所以他才下决心用金条换点吃的。</p>
总比到时候被人找出来没收要强。</p>
“也行,就先放我那儿吧。关大爷,你这边缺吃的就和我,我来想办法。”</p>
方唯倒没有推辞,他知道关崇阳的身份比较特殊,容易被人抓住痛脚。</p>
而他自己就没这方面的顾虑,他父母以前就帮助过同志,兄弟俩家世清白,一般不会受到冲击。</p>
稍后,方唯便告辞离去,回到了屋里。</p>
他找了个地方把黄鱼藏好,暂时也没什么用,就先这样吧。</p>
过了几天。</p>
公社一群人到二队来检查工作,唐泽亲自带队,重点考察了试验田和南光一号的大面积推广田。</p>
</p>
唐泽对南光一号的态度就是默默的支持,不宣扬,不推广,一切都等到秋收之后再。郑先发和方唯、郑虎等人一直跟在唐泽的身边,以便随时回答对方的提问。</p>
但多数时候,唐泽都是在细心的观察,查看稻子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措施。</p>
“很不错!老郑,你们这个鸭田共生有点意思,统计过没有,这种放养的方式,能节省多少饲料”</p>
最后,唐泽问起了“鸭田共生”的细节。</p>
“鸭子就晚上喂一顿饲料,大约能节省成以上的饲料。这个方法是秀才想出来的,具体让他和你讲。”</p>
郑先发回应了一句,然后就把方唯推了出来。</p>
方唯也不在意,当着大家的面娓娓道来,将各个细节补充完整。</p>
唐泽听完,若有所思。</p>
他觉得这个方法很好,但现实是广大社员连饭都吃不饱,哪有余力喂鸭子</p>
二队的情况比较特殊,队长郑先发是一个敢打敢拼的主儿,关键时刻能豁得出去。</p>
但放在其他的生产队,绝大多数队长都不敢这么干。</p>
“这就很好嘛,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老郑,公社支持你们搞鸭田共生,等明年开春,公社给你们支援500只鸭。”</p>
唐泽没有对南光一号发表意见,但表示支持“鸭田共生”这种新的种植养殖模式。</p>
农村工作以粮为主,但也不能疏忽副业。</p>
二队就做得很好,队里的副业除了烤烟之外,现在又多了一个鸭子养殖。</p>
而且鸭田共生既能节省饲料,又能促进水稻的增产增收,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p>
值得推广。</p>
等唐泽一行人走了之后,郑先发有点蒙圈。</p>
他看向方唯问道:“唐书记这是啥意思关键的南光一号他不闻不问,反倒是对鸭田共生这么感兴趣。”</p>
“估计不好表态吧,他肯定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产量数据才会放心。队长,不必在意这些细节,等到秋收大丰收,咱们一定能让人高看一眼的。”</p>
方唯笑着解释了一句,实际上他对于这些虚名并不在意,能吃饱饭就比什么都强。</p>
郑先发点点头,便不再多言。</p>
唐泽回到公社,脸色渐渐地阴沉下来。</p>
他这次去二队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因为有人将二队贸然更换稻种的事情,捅到了县里。</p>
县里让他明情况,他一直在帮二队话。</p>
其实唐泽很清楚,县里的压力也很大。</p>
现如今全国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灾害,上级下达的征粮任务必须要完成。</p>
如果都像二队这样冒险,万一出了问题,公社、大队甚至是郑先发都要“挨板子”的。</p>
好在今天考察完之后,他的心里多少有了些底气。</p>
“是谁把二队更换稻种的事情捅到县里去的”</p>
这个念头在唐泽的脑子里一闪而逝,他怀疑是陈麻子,但这个怀疑没有意义。</p>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二队的事情早就传的沸沸扬扬的,即便没有陈麻子,县里也会知道的。</p>
另外,想要求进步的人可不止陈麻子一个。</p>
而且从县里反馈回来的信息,人家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实事求是的反映了情况。</p>
作为公社的领导,唐泽无话可。</p>
周二求追读!</p>
又到了关键的时刻,请求大家多多支持!</p>
再次感谢投票的各位大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