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扶拖拉</p>
翌日。</p>
公社派人送来了一台扶拖拉,唐泽没有食言,还真把这件事给办成了。</p>
社员们欢欣鼓舞,人人都想亲自去摸一下这个铁家伙。</p>
郑虎这帮人围着扶拖拉不停的在转圈,尤其是邓元恩,看着这台铁家伙眼睛都在放光。</p>
但是很可惜,队里没有现成的“扶拖拉”。</p>
“郑队长,拖拉我给你送来了,怎么使用需要培训,回头你派人到公社去学习吧。”</p>
送货上门的人肯定会开拖拉,但人家不可能留下来把教人。</p>
对方给了郑先发几张明资料,便返回了公社。</p>
“队长,要不咱们先确定开拖拉的人选确定了人选,回头送他们去公社学习,学会了就能派上用场。”</p>
几个队干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能摇头叹气。</p>
二队从来就没有过扶拖拉,自然也没有扶拖拉。眼看着器摆在面前,却无人会使用,大家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p>
方唯上辈子倒是会开车,但不会开扶拖拉呀。</p>
让他自己摸索一段时间肯定没问题,但他不想出这个风头。</p>
“郑队长,要不我俩试试”</p>
大家的热情快速的冷却,现场突然变得寂静无声。</p>
就在这时,一个弱弱的声音响起。</p>
方唯扭头一看,话的原来是温工,他身边站着的就是罗工。</p>
“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试试是怎么个意思”</p>
郑先发正心烦呢,结果听到温工吞吞吐吐的言语,顿时来了火气。</p>
方唯一看连忙站出来打圆场,道:“温工,请问你以前在什么单位上班开过扶拖拉吗”</p>
“我们两口子之前在拖拉厂上班,大大的拖拉都开过,不仅会开,还会修理。”</p>
温工实话实,心里不禁对郑先发有点怨念。</p>
他刚才“试试”,其实是一种谦虚委婉的表述,谁成想被人家呛了一句。</p>
“会开拖拉早嘛,来,温工,过来给咱们示范一下。”</p>
郑先发变脸的速度贼快,只见他笑呵呵的上前把温工两口子,请到了拖拉旁。</p>
结果温工的爱人罗工直接跳了上去,然后开着拖拉就在这一片兜圈子。</p>
微风吹动了她的头发,飞扬的神采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p>
这就是人家的自信。</p>
“好好好!罗工,还有温工,你们两口子以后不用去喂牛了,以后就去育种组跟着秀才做事。</p>
现在我交给你们一个任务,给队里培养两个拖拉出来。”</p>
郑先发仿佛已经忘记了之前的事情,对温工、罗工两口子那叫一个热情。</p>
同时,他还针对两人的工作做出了调整,简直是变脸大师。</p>
温工和罗工相视一笑,没想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居然在这里派上了用场,都感到很庆幸。</p>
突然,郑先发一拍脑门,发现自己疏忽了一个大问题。</p>
“那啥,秀才,我刚才嘴快忘了征求你的意见,你不反对我这样安排吧”</p>
到这儿,郑先发多少还是有点心虚的。</p>
育种组就是方唯的“自留地”,别人插不上,用什么人一向都是对方了算。</p>
结果这一次郑先发越俎代庖,还真怕方唯不高兴。</p>
</p>
“不反对呀,让罗工和温工来育种组吧,我举双欢迎。”</p>
这么点事,方唯自然不会驳郑先发的面子。而且她对温工、罗工两口子的印象不错,便直接同意了。</p>
不过,他也不会就这么便宜郑先发,回头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让邓元恩跟着学习开拖拉。</p>
郑先发满口答应,随后又安排了两个社员,让邓元恩三人跟着温工、罗工学习。</p>
现在育种组也没啥事,他们三个天天勤学苦练,很快就可以驾驶拖拉满地跑。</p>
“三哥,咱们以后要是运输一些重东西,有了拖拉可就方便多了呢。”</p>
郑虎有点羡慕邓元恩,从那天起,队长就下了死命令,除了温工、罗工以及培养的三名拖拉,任何人不得私自驾驶拖拉。</p>
违者,扣工分。</p>
“嗯,我让邓元恩去学习开拖拉,就是这个意思。”</p>
方唯毫不掩饰自己的用心,反正都是为了集体利益,他不怕别人怪话。</p>
回到家,他去看了看两缸红薯酒。</p>
红薯酒已经密封在了酒缸里,经过了发酵、蒸馏和过滤,再密封一段时间,红薯酒就会变得更加醇厚。</p>
到了春节正好可以喝。</p>
“老三,可惜了山谷里的那片地,咱们应该种一些马铃薯的。”</p>
方平见三弟一回来就围着酒缸打转,便走过来嘀咕了一句。</p>
“算了,眼下的粮食够吃,那片地也得休耕啊,要不然来年开春地力就不行了。”</p>
方唯决定休耕一个冬天,主要是因为他累了。</p>
真以为走那么远的山路去种地,是一件轻松的事儿</p>
也就是他和大哥的身体好,不怕毒虫猛兽,换一个人试试别种地,当天一个来回都累够呛,更别还要干活。</p>
再就是山里并不安全,各种毒虫毒蛇频繁出没,没有一点驱虫抓蛇的本事,没人敢进入深山老林。</p>
“那好吧,我就是觉得蛮浪费的。”</p>
方平拗不过三弟,只好按耐住了心里的想法。</p>
方唯看得分明,心里觉得好笑。他并不是有了粮食就打算偷懒,而是来年准备多种一些黄豆。</p>
黄豆对地力的要求稍高一些,冬天休耕,等到了来年春天就可以显现效果。</p>
二队的大米吃不完,其他生产队还得坚持到来年的夏收。</p>
卖了2500斤红薯之后,方唯就停了下来,给大哥的岳父和二姐他们,分别送了200斤红薯。</p>
过了一段时间,盘莲也找上门来借粮。</p>
二队的秋收大丰收,那是因为种植了南光一号的缘故,别的生产队可没这么幸运。</p>
比如像瑶寨,今冬明春的口粮依然紧张,要想坚持到明年夏收,就必须掺杂一些杂粮。</p>
其中,红薯就是很好的“代粮”。</p>
方唯二话不就答应了,直接给了对方600斤红薯。</p>
还剩下一点,就家里留着吧,也许还用得着。</p>
这一次,方唯一直把盘莲和阿哥阿姐们送回了山寨,并在寨子里玩了两天,结识了好几个年轻的优秀猎。</p>
寨子这边半耕半猎,就连盘莲都敢独自进入山林打猎。</p>
“山上的耕种条件差一些,寨里多坡地和梯田,种植的作物产量都不高。</p>
所以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南光一号上面,希望明年夏收能有一个好收成。”</p>
盘莲带着方唯很仔细的查看了各处的农田,想着对方能提一些有用的建议。</p>
这是阿公交给她的任务,来年还要请人家来寨子里进行现场指导。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