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95章 千元巨款
    第95章千元巨款</p>

    “大哥,回头给二姐还有你岳父老子那边,送一些黄豆过去。剩下的除了留种、留足自家吃的之外,我想办法卖了换钱。”</p>

    这一季黄豆的产量达到了品种极限,亩产503斤。</p>

    总之,这一次种植黄豆,包括肥料田间管理等都有所进步。</p>

    但品种极限放在那儿,以后即便是有了化肥,亩产也不可能突破550斤。</p>

    采收农作物,点数+503,总点数:30点</p>

    以前家里吃剩下的黄豆还有一些,他随后开始挑选种子,剔除出来的就和以前的黄豆存放在一起。</p>

    家里吃不了这么多的黄豆,方唯让大哥骑车去给田桂的娘家和二姐家吗,各送了20斤过去。</p>

    这一次他不打算贱卖黄豆,而是会直接卖“高产黄豆种子”。</p>

    高产种子就连供销社都会议价收购,不至于卖不出去,还不会有任何的风险。</p>

    这年月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虽然也有赶圩(赶集)的存在,但那点交易量什么都不影响,属于个人之间的互通有无。</p>

    方唯一直都在打闹,正是这个原因。</p>

    “老三,我从田家回来,特意去了一趟供销社,他们黄豆种子的收购价在每斤3元-3元之间。还不如卖给个人划算。”</p>

    “卖给个人必须是熟悉的人,不熟悉的人,人家也信不过咱们。所以还是算了,吃点亏就吃点亏吧。”</p>

    种子不太一样,个人卖一些农副产品没啥问题,但卖种子不定就会惹来麻烦。</p>

    因此,方唯还是决定把黄豆种子卖给供销社,先卖00斤。</p>

    其实方唯也挺憋屈的,他搞出来的高产黄豆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但由于没有变现渠道,好东西也卖不出好价钱。</p>

    种子和粮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粮食一眼就能看出好坏,种子需要种出来才能得知农作物的具体产量。</p>

    供销社收购种子有一套收购衡量标准,价格压得低,怎么也不会亏。</p>

    方平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就不再吱声。</p>

    第二天。</p>

    方平用自行车驮了00斤黄豆种子去了供销社,打算卖掉。</p>

    供销社倒没问太多,但在估价环节却出了问题。</p>

    “你这个黄豆种子一般,我们只能给到每斤3元的价格。”</p>

    方平一听就火了,哪怕是给个中间价呢,结果给了一个最低价。</p>

    他强压着火气,和人家解释,自己的种子绝对是好种子,当年亩产达到了500斤。</p>

    结果却遭到了一片嗤笑,500斤是做梦吧,他们还没听有这样的高产品种。</p>

    毕竟生产队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种植水稻,黄豆只是副业,瑶岭黄豆的名气根本没打响,即便是在当地也没多少人知道。</p>

    “我不卖了!”</p>

    方平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既然不通,不卖了还不行吗</p>

    于是他又将扛了出去,准备带回家。</p>

    “老大,你在这干嘛呢”</p>

    这时,郭永清骑车路过,一眼就看见了方平。</p>

    他到跟前停下车,笑着问了一句。</p>

    “郭叔,我来卖黄豆种子,可他们不识货,这么好的高产黄豆种子,一斤才给3块钱。所以我不卖了,打算带回家去放着。”</p>

    方平有些气不过,所以和郭永清多了几句。</p>

    郭永清一听是这事,表示自己帮不上忙,他和这和收购点的人不熟。</p>

    “不过,我听老三搞出了高产黄豆,叫瑶岭黄豆,是这一种吗”</p>

    郭永清在县里上班,经常在各公社跑,消息还是很灵通的。</p>

    他上次听唐泽提过一嘴,便记住了瑶岭黄豆这个名字,只是刚刚没想起来。</p>

    “是的,就是这一种黄豆。”</p>

    方平点点头,他这会儿没什么聊天的心思,便准备告辞。</p>

    “你先等等,让我看看可以吗”</p>

    郭永清忍不住好奇,想见识一下高产黄豆的样子。</p>

    方平不好推脱,便打开袋子让对方看。</p>

    郭永清抓出来一把黄豆,拿在上仔细的观察,还别,这种黄豆颗粒饱满、色泽油亮,起码卖相看起来很不错。</p>

    “这帮鬼东西,眼睛瞎了吧老大,你别卖了,这事儿你交给我。”</p>

    郭永清念着困难时期方家兄弟给自己帮了不少忙,便主动请缨,要帮方平解决这个问题。</p>

    方平还能啥,只能表示感谢。</p>

    郭永清让方平回家等着,几天内就会有音信。</p>

    方平骑车回到家,气哼哼的把黄豆扛进了家里。</p>

    “大哥,咋又带回来了没卖掉”</p>

    方唯刚从试验田回来,他准备继续推进“不育系”的培育,为来年的水稻杂交工作做好准备。</p>

    目前他里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还是太少,需要经过多次培育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这事急不来,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试验。</p>

    他还在想杂交水稻的事情,大哥就扛着麻袋走进了屋里。</p>

    方唯很惊讶,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p>

    “卖什么呀一帮瞎眼狗。”</p>

    方平骂了一句,然后了今天的遭遇。</p>

    方唯顿时被气乐了,像这样的高产黄豆打着灯笼都难找,这要是遇到识货的人,一斤还不得卖十块八块</p>

    卖给他们三块八,他们居然还压价。</p>

    “算了,先放着吧,回头自然会有人上门来买的。”</p>

    方唯劝了一句大哥,让他别生气。</p>

    不过,他听郭永清愿意帮忙联系,倒是心里一动,多少有了点期待。</p>

    没过两天,郭永清就带着一位身穿草绿色军装的年轻男人,来到了家里。</p>

    “这位是部队上主管后勤基地的杨连长,他们到处在找优良的黄豆品种,这不,我就推荐了瑶岭黄豆。”</p>

    县里没有部队上的后勤基地,也不知道郭永清是从哪儿找来的人。</p>

    郭永清也没有详细介绍,进门就直奔主题。</p>

    “郭叔,杨连长,快请坐。”</p>

    </p>

    方唯客气的请二人落座,田桂听到动静,马上去烧茶。</p>

    方平随即去拿了一些黄豆种子出来,放在了桌子上。他也懒得介绍,再多也没用,只能看对方是否识货。杨连长抓起一把黄豆,细细的观察,过了挺长时间才放回了盆里。</p>

    “种子不错!你们这个品种的黄豆亩产,都达到过多少然后再谈其他。不过我要把丑话在前面,不要虚报数据,虚报的后果你们承担不起。”</p>

    杨连长快人快语,一上来就噼里啪啦了一堆。</p>

    而且言语间很不客气,不知道是不会话还是横惯了。</p>

    方平有点不高兴,但没什么。</p>

    方唯可就不乐意了,道:</p>

    “我杨连长,你和我们较什么劲豆子是家里自己种的,信得过你就买,信不过你别买,不要摆出一副天王老子的面孔。”</p>

    杨连长一愣,我的不是实话吗谁摆出一副天王老子的架势了啊</p>

    “老三,杨这人就这样,话直,不知道变通,你千万别介意。”</p>

    郭永清也没想到杨连长会这样话,他恨不能踹对方一脚。</p>

    要不是因为对方是自己带出来的兵,现在就得把他赶出去。</p>

    “老三,少两句。郭叔,队里种的黄豆品种是我三弟搞出来的。整个瑶岭公社种植的南光一号稻种,还是我三弟搞出来的,他不稀罕拿这点事骗人。”</p>

    方平示意三弟别话,然后也不看杨连长,摆出了事实。</p>

    杨连长一听,觉得很不可思议。</p>

    瑶岭黄豆的名字他没听过,但南光一号可是大大的有名,甚至都传到他们基地去了。</p>

    本来他还想着等秋收之后,看能不能搞一批南光一号稻种,结果他面前就坐着南光一号的研发人。</p>

    他看了一眼老首长,郭永清很坚定的点了点头。</p>

    杨连长臊得不行,恨不能找一条地缝钻进去。他并非蛮横的人,主要是前两年到处找粮食,被骗怕了。</p>

    “对不起!是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不了解情况瞎话,我道歉。”</p>

    杨连长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站起来道歉。</p>

    方唯对他的印象顿时好了不少,他最近也是火气大,要不然也不会反应这么激烈。</p>

    “没事,不打不相识嘛。杨连长,你还没你们基地到底需要多少黄豆种子愿意出多少价钱”</p>

    “多多益善!但量少我也要,凑够一百斤我就收。价钱好,就5元一斤吧。”</p>

    斗了几句嘴,双方的态度都软化了下来。</p>

    到底大家之间没有原则性的矛盾,误会也好不是误会也罢,正事还得谈下去。</p>

    “我这里有200斤黄豆种子,你要的话都拿去。杨连长,我和你句实话,之前队里种的黄豆就是我提供的种子,上一季的亩产达到了460斤,不信你去队里问。”</p>

    方唯见对方开始好好话,他也就客气了不少。</p>

    杨连长啧啧称奇,现有的黄豆品种亩产最多二百来斤,好家伙,这都翻倍了啊。</p>

    他当即决定买下200斤种子,打算回去后大力种植。这两年的后勤工作不好做,吃不上饭倒不至于,但距离吃饱吃好还差得远。</p>

    杨连长付了000块钱,让方平给他打了个收据。</p>

    随后,杨连长和郭永清就一起带着黄豆离去。</p>

    方家兄弟捏着这么多的钞票,忍不住开怀大笑。</p>

    这笔钱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绝对是一笔巨款,即便是城市家庭也没多少家能拿出来。</p>

    “老三,这笔钱你存起来,留着你结婚用。家里现在的经济情况好多了,平时也没多少开销。”</p>

    方平觉得现在的日子有奔头,家里不愁吃喝,孩子也在安心的上学,并不需要太多的钱。</p>

    反而是三弟还没有成家,以后需要用钱的地方更多。</p>

    “我已经存了不少了呢,家里过日子哪能不用钱大哥,这500块钱你拿着,让大嫂把生活搞好一些。”</p>

    见大哥还是推来推去的,方唯有点不耐烦了,数出来500块钱塞进了对方的里,便起身离开了。</p>

    他回到自己的住处,把兜里的500块钱掏出来放好,然后清点了一下。</p>

    之前他的个人存款就有60元,后面了一些,还有00元多点,现在加上这500元,零头不算,他的个人存款高达到200元。</p>

    这就很夸张。</p>

    这年月,城里人的平均月工资也就三十多元,再算上广大的农村,全国老百姓的年平均收入只有区区的3元,他称得上是有钱人了。</p>

    不过,现如今买什么都要票,比如像肉票、烟票、酒票、工业卷、布票、粮票等等。</p>

    他暂时没有需要购买的大件商品,倒是下次去供销社可以带两个暖水瓶回来。</p>

    晚上。</p>

    田桂在被窝里还在数钱,这些票子怎么也数不够,数着数着她的眼眶都红了。</p>

    想当年她出嫁的时候,家里为了给她陪嫁两床新被,节衣缩食,凑了很久才买得起。</p>

    当初要是能有这么多钱,何至于一家人吃那么多苦</p>

    “弟对咱们这么好,咱们做事也不能太气。你明天抽空去给弟买双鞋子,你看他的解放鞋前面都露脚指头了。</p>

    另外,要给涛涛买一个饭盒,开学以后中午好带饭。婷婷最近长得快,之前还剩一点布票,扯两个尺布回来,衣服裤子我给她改一改。”</p>

    田桂随后絮絮叨叨了一大堆,方平没有反对,全都应了下来。</p>

    第二天中午,方唯就拿到了一双崭新的解放鞋。</p>

    尺码肯定没问题,穿着正适合,田桂还很贴心在里面垫了一双鞋垫。</p>

    鞋垫是她自己用碎布做的,尺寸刚刚好。</p>

    “谢谢大哥,谢谢大嫂,让你们费心了。”</p>

    方唯很开心,好听的话张嘴就来。</p>

    田桂嘿嘿一笑,道:“漂亮话留着去和莲妹子去,一家人这么见外做么子”</p>

    方唯也乐了,随即带着涛涛回到自己的住处,喂鸡喂鸭还有喂两只狗崽崽。</p>

    猎狗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犬舍给它们提供了足够大的安全空间,所以比刚拿回来的时候活泼了许多。</p>

    这不,两人刚走进院子,它俩就跑过来叼住了二人的裤脚。</p>

    “满满,姆妈开学会给钱让我交学费,不让我让我问你要钱。”</p>

    方涛和狗狗玩了一会,然后准备给它们喂食。</p>

    他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便扭头冲着叔道。</p>

    “一样的,反正都是家里出钱,你好好读书就行,别的不用多想。”</p>

    方唯倒是很乐意看到大嫂的转变,学费没多少钱,关键是家里人的态度,一定要支持孩子上学。</p>

    月票好少,有月票的大佬给几张呗。</p>

    感谢各位的支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