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189章 试点单位,新任大队长
    等王桂香一脸疲惫的从屋里走出来,月光照在她的身上,拉出了一个长长的影子。</p>

    方唯赶紧迎上前,道:“王医生,辛苦了!”</p>

    “唉,虎子婆娘的运气不错,身体也好,要是换一个人不定就麻烦呢。</p>

    队长,咱们二队还有几个待产的孕妇,回头我会动员她们去医院生孩子,今天真是太悬了。”</p>

    王桂香心力憔悴,走路都在打晃。</p>

    方唯赶紧让邓元恩把王医生送回家,有什么事回头再。</p>

    然后他和盘莲才回家睡觉。</p>

    这件事传开之后,包括邓元恩的婆娘都改变了主意,坚决要求去医院生孩子。</p>

    方唯让郝艾珍再趁宣传一波,如今大家的收入还可以,去医院生孩子大都没有问题。</p>

    要是谁家确实困难,还可以从队里借钱。</p>

    不过,通过此事,王桂香的威信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p>

    郑虎的婆娘刚生完孩子,方唯也不好意思整天使唤人家。于是他就亲自带领了一部分人去了工地,帮助施工队修路。</p>

    这条路到底还是二队的,让他们袖旁观也做不到。</p>

    因为不是什么高等级公路,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乡村公路,工程难度并不大。在缺少大型械的年代,人多力量大,有了社员们的义务帮忙,工程进度陡然加快。</p>

    方唯在工地上坚持了一段时间,然后换赵金生他们去盯着。</p>

    他接到了通知,让他去地区开会。</p>

    关于到底是施行大队核算和生产队核算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p>

    双方同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不少同志都提议把新林县瑶岭公社下塘大队当做一个试点。</p>

    他这次去地区开会,是和唐泽等人一起去的,到时候他在会上会做一个的发言。</p>

    “方唯同志,下塘大队的试点工作很快就要开始,上面的意思,是让你当大队长同时兼任二队的生产队队长。”</p>

    一行人抵达了湘陵市,唐泽瞅会给方唯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p>

    方唯心知肚明,知道上一次考察组带回去的意见起了作用,自己依然能保住二队的基本盘。</p>

    这次试点工作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方唯在会上表了决心,一定会尽力把工作干好,让大家对于大队核算的优缺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p>

    他的发言很谨慎,没有大包大揽。</p>

    发言结束之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多数人的信心反而更强了,不浮夸、不预设立场,只有这样的试点才有意义。</p>

    回到县里继续开会,等他回到村里的时候,上级的文件也到了。</p>

    “三哥,上面让你当下塘大队的大队长,大队从明年起实行大队核算。唉,咱们二队的好日子没过几天,这又增添了一大群拖累。”</p>

    郑虎这家伙有时候口无遮拦,这种话能吗了就是得罪人。</p>

    方唯瞪了对方一眼,对方马上就意识到了,赶紧闭嘴。</p>

    “虎子,即便是实行大队核算制度,多劳多得的原则也不会放弃,反而会得到加强。</p>

    等回头我会向上面建议,让你担任下塘大队的副大队长。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特别是管好自己的嘴。”</p>

    随后,方唯又给郑虎透露了一个消息。</p>

    这可把他乐坏了,他从没想过自己还能成为大队干部。</p>

    “三哥,你就放心吧,今后我一定注意。不过,魏光华是大队支书、你是大队长,以后究竟谁听谁的”</p>

    “你子刚做了保证,就又开始胡言乱语。魏支书很快就要去公社了,明白了吧”</p>

    方惟一脚把郑虎踹了出去,关上门开始思索下一步的计划。</p>

    第二天。</p>

    公社王干事送来了4名知青,把方唯吓一跳。</p>

    “郑主任是你当初答应过的,你看”</p>

    现在连王干事在方唯跟前话都心翼翼的,对方的头上的光环太耀眼了,他根本惹不起。</p>

    方唯马上就想起了这事儿,只不过当时的是一队和二队如果合并,会接收一批新的知青。</p>

    现在这事儿都不存在了,结果对方依然没有放过他。</p>

    “嗯,那就让他们先呆在这吧。虎子,你和王干事做一下交接,我带他们去宿舍。”</p>

    当时建知青宿舍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冗余,两排宿舍目前只启用了一排,正好可以安置新来的知青。</p>

    他寻思,这些人锻炼锻炼,还是会有大用的。</p>

    比如像竹器厂就面临人不足的问题,现在订单不缺,就是缺人。再比如今年去山里采摘,由于人不够,油茶籽和野生板栗都有一些浪费,枇杷果大部分都浪费了。</p>

    安顿好新来的知青,方唯召集大家开了会。</p>

    郑虎和赵金生坚决支持接收这批知青,队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有人才有一切。其他队干部也不反对,这事就这么定了。</p>

    社员当中倒是有少部分人不大愿意,人多了也就意味着权益的摊薄。</p>

    其实这还是分蛋糕和做蛋糕的问题,方唯在社员大会上了人多力量大的好处,只要能把蛋糕做大,每个人的收益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p>

    好在他的威望很高,很快就在队里统一了认识,这件事便不会再起波澜。</p>

    三天后。</p>

    方唯去了大队部走马上任,正式成为了下塘大队的大队长。</p>

    魏光华依然是大队支书,不过上级已经找他谈过话了,最晚到明年年初,他就会调到公社和郑先发搭档。</p>

    去了公社当然好了,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家干部,吃商品粮。</p>

    像方唯这个大队长是没有编制的,也不发工资,每个月只有2元的补贴。</p>

    “方队长,以后大队的生产工作就交给你了,我呢,抓一抓后勤服务工作和思想工作。”</p>

    上任的第一天,魏光华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p>

    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那就是为方唯全面掌控下塘大队铺平道路。还有几个月他就要去公社了,傻子才会和方唯争权。</p>

    “魏支书,你这话的。我还不熟悉大队的工作,还得靠你多指点啊。”</p>

    方唯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然后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p>

    下午。</p>

    </p>

    大队2个生产队的队长全都到了大队开会,收归核算权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从现在开始做准备,明年一月一号正式施行。</p>

    方唯让大家统计好各个生产队的家底,一个月之内上报。大家都没问题,表现出了十分配合的意愿。</p>

    本来这件事的促成就和各个生产队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些人都是自觉自愿的想跟着方唯干。</p>

    这种态度对方唯来是一件大好事,可以减少内耗,尽快理顺各项工作。</p>

    “接下来的工作重心要放在秋收上面,最近我会抽时间去各个生产队看看,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到时候咱们单独。”</p>

    方唯宣布散会,这些队长便纷纷离去。</p>

    核算权收归大队之后,各个生产队还是存在的,只是由大队统一进行核算,生产安排、分配权也在大队的里。</p>

    所以各个生产队的架构不会有大的变动。</p>

    “方队长,你还兼着二队的生产队队长,要我,咱们干脆把大队部迁到二队去,你方便了大家也方便。”</p>

    魏光华反正要走了,他也不介意个以服务卖个好。</p>

    大队部建在哪里都行,这取决于支书或者大队长的想法。</p>

    “这倒是一个好主意,等明年再。”</p>

    方唯懂得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刚刚上任,并不适合有太大的动作。</p>

    但他早已计划好了,让郑虎担任自己的副,让赵金生担任二队的副队长,让方平担任二队的治保主任。</p>

    大队的妇女主任身体不好,基本上无法履职,所以他打算让郝艾珍担任大队的妇女主任。</p>

    随后他和魏光华打了声招呼,就去了公社找郑先发。</p>

    他和对方谈了谈自己的想法,郑先发表示支持。</p>

    方唯刚到大队,要想顺利的开展工作,肯定要用听话的人,要不然光是互相磨合就得费很长时间。</p>

    现在的下塘大队是各方瞩目的“试验田”,要是搞砸了,不光是方唯要吃挂落,郑先发本人也一样没有好果子吃。</p>

    所以他的态度就是全方位支持,什么都依着你,但一定要干出成绩。</p>

    “秀才,时间不早了,你跟我回家吃饭吧。”</p>

    “不去了,家里还一大堆事情,下次,下次一定。”</p>

    方唯婉拒了郑先发的邀请,骑车回到了家里。</p>

    盘莲和阿姐还在等他吃饭,宝倒是吃饱喝足了,正在屋里玩耍。</p>

    “回来了赶紧吃饭。”</p>

    盘莲没问方唯为何这么晚才回来,连忙起身热菜热饭。</p>

    吃饭的时候,还是他自己主动了今天的事情。</p>

    “忙一点好,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就安心工作吧。”</p>

    盘莲倒是通情达理,男人嘛,哪能整天守在家里呢有本事就在外面干一番事业,总之她是不会拖后腿的。</p>

    方唯寻思,其实魏光华的建议真心不错,回头瞅会是得把大队部搬到二队来。</p>

    倒不是为了图方便,主要是后续的杂交水稻研究离不开他,省得到时候把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p>

    时间匆匆。</p>

    转眼到了中秋节,二队又开始分猪肉、分鸭子,顺便把这两个月的鸡蛋也分了。</p>

    队里一共杀了36头猪,其中2头猪分给了二队,还有24头猪则分给了其他的生产队。当然,分给其他生产队的生猪是按照供应价计算的,收现金,概不赊欠。</p>

    产出生猪,点数+62</p>

    产出麻鸭,点数+520</p>

    产出鸡蛋,点数+0000</p>

    产出鸭蛋,点数+000</p>

    总点数:362点。</p>

    养猪场还剩下22头猪,号禽舍还剩下2620只鸭子。</p>

    鸡蛋和鸭蛋除了分出去的,剩下的的都卖了,一共收入了200元。</p>

    现在已经开始逐渐收鸭了,所以鸭子不再补充。</p>

    但过段时间会出栏000只鸡,鸡会及时进行补充,禽舍会始终保持3000只鸡的存栏数。</p>

    二队平均每人分到了0斤猪肉、只麻鸭。</p>

    鸡蛋和鸭蛋是按月分配,无论过不过节,都能保证家里有的吃。</p>

    吴茂盛等人名义上分的少,但加上暗中的补贴事实上都超过了平均数。第一批知青,也就是姜霞楚琳琳她们那批人,现在大都能拿到平均数。</p>

    新的知青就没这待遇了,象征性的每人给了2斤猪肉、4个人一只鸭子过节。鸡蛋鸭蛋这个月没有,下个月开始按照平均数的四分之一供应。</p>

    她们的口粮是从队里借的,按照每人每月最多借25斤口粮的标准执行。</p>

    姜霞她们当初也是这么过来,因此没人多什么,但在二队只要肯好好干活,生活上的待遇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p>

    队里的知青一下子增加到了0人,方唯让姜霞担任知青组的组长,于浩担任副组长,负责知青的日常管理。</p>

    节后。</p>

    公社下文件,将下塘大队的队部迁移到二队,并批准他们重新修建队部。</p>

    郑虎正式走马上任,担任了下塘大队的副队长、郝艾珍为大队的妇女主任。赵金生接替郑虎成为了二队的副队长,生完孩子不久的铁燕红担任了二队的妇女队长。</p>

    调整工作历时半个月,终于结束。</p>

    新的大队部建在了距离竹器厂不远的坡地上,这个位置距离一队也不远,关键是紧挨着正在修建的公路,交通很方便。</p>

    目前工程尚未完工,方唯经常呆在二队的会议室里办公。</p>

    “虎子,接下来咱们就要去各个生产队摸情况,不能傻等着他们上报家底。只有把情况摸透了,咱们才好制定明年的生产计划。”</p>

    首先将组织架构理顺了,紧接着方唯就和郑虎开始了实地调研。</p>

    从一队开始,两人跑遍了大队下属的其他个生产队(二队除外)。各个生产队的情况大同异,相较于其他公社的生产队,这个队还算比较富裕。</p>

    实际上这个生产队也是在进行育种工作,只不过二队出产的是定型稻种,而他们出产的事次一级稻种。</p>

    现在的情况就是次一级稻种的需求量巨大,供不应求,这些生产队的日子过得还不错。</p>

    同时,这些生产队都有个通病,那就是不愿意走出舒适区。副业发展都很落后,既没有中长期规划,也没有短期内的行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