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和盘莲坐下来聊了一会,阿姐那边也做好了饭菜。</p>
宝上午可能是玩累了,这会儿还在睡觉,开饭的时候,盘莲去把家伙喊了起来。</p>
“爸爸!”</p>
家伙见到方唯很开心,差不多有一周多的时间没见了,他一见方唯就直接扑了上来。</p>
方唯抱着儿子哈哈大笑,随后从包里拿出来了一把玩具枪,给了宝。</p>
家伙顿时来了精神,端着玩具枪满院子乱跑,喊都喊不回来,最后还是被盘莲揪着耳朵给拽进来吃饭。</p>
吃过饭,方唯才拿出来了送给盘莲和阿姐的礼物。</p>
他给盘莲买了一件短袖衬衣和一条裤子,给阿姐买了一件外衣,另外还给宝买了两双鞋子。</p>
这次在省城陪老爷子看病,只了200来块钱,比预想的要少很多。</p>
“你给莲和宝买点东西就行了,给我还买衣服做么子”</p>
王竹韵明显很喜欢这件衣服,但嘴里还是要客气一下的。</p>
盘莲笑眯眯把她推进了屋里,让她去试一试衣服,自己人还有啥好客气的。</p>
随后,方唯便去了库房那边。</p>
“三哥,纺织厂要的20头猪和5000斤鸡蛋,已经给他们装车上了。刘会计正在和他们结账。”</p>
郑虎还在这边,他也是刚忙活完,等着安排纺织厂来人的饭食。</p>
“行,你都安排好了就行,我去大队部转转。”</p>
方唯随即从口袋里掏出来几包烟,找到了三个司,给他们一人塞了一包。</p>
随后他就去了大队部。</p>
产出生猪,点数+6230</p>
产出鸡蛋,点数+5000</p>
总点数:5402点。</p>
卖出了生猪和鸡蛋,大队增加了425元的现金收入,养猪场还剩下626头猪。</p>
这会儿队部也没人,方唯闲来无事,正好把去年的结算搞完。</p>
稳定产出的水井,细水长流,每日收获点数40点</p>
当前结算至上年末最后一天,点数+4400点</p>
产出鸡蛋鸭蛋,点数+3600点</p>
产出高效肥料,点数+0000点</p>
总点数:202点。</p>
现在一些产出带来的点数,方唯已经看不上了,主要是起不到什么作用。</p>
他偶尔想起来就会进行不定期结算,想不起来就算了。</p>
现在他里的点数已经攒够了,随即费了00万点点数,将育林采摘区的等级提升到了2级。</p>
临时土地林地育林采摘区</p>
区域面积:00平方公里(5万亩)</p>
区域等级:(2级,0\500万)</p>
区域属性:辨别、探查、加速、强壮、高抗性、高品质。</p>
在此区域内育林采摘,全属性额外增加60%</p>
总点数:202点。</p>
升级过后,育林采摘区的区域面积扩大到了5万亩,整个大队加上深山里的林地,他可以随便进行指定。</p>
现阶段根本用不完。</p>
这样一来,整个大队的林地都可以纳入指定区域内,以后无论是育苗、移栽还是林木的生长,都会受到属性的加持。</p>
上次去原始森林,他就把那一片“草药宝库”纳入了指定区域,当时林地的区域面积只有3万亩,现在扩大了5倍达到了5万亩。</p>
目前整个大队共拥有林地33万亩,方唯将这些林地全部进行了指定,相信以后的林业经济和林下经济,都会有大的发展。</p>
下午。</p>
方唯就忙活了起来,一周多时间不在队里,积攒了不少单据需要他签字。</p>
忙活完这些事务,他去新修建的四座禽舍去看了看。</p>
这几座禽舍陆续开始进驻鸭子,按照规划,每一座禽舍将会容纳3000只麻鸭。</p>
他打算在全大队实行鸭田共生的方案,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饲养成本。</p>
这一圈跑下来,太阳都落山了。</p>
方唯也没回大队部,直接骑车回到了家里。</p>
“三哥,布已经领回来了,正好够咱们四个人一人做一件衣裳。”</p>
盘莲下午带着阿姐去队里领了布,当场交了钱。</p>
拉回来的三车布人人有份,大家都很开心。</p>
翌日。</p>
方唯和育林队的骨干成员在一起开了个会,要求大家加快培育板栗树、油茶树、以及一些珍贵林木的育苗的工作。</p>
“油茶树的种植面积争取在三年内扩大一到两倍,板栗树的栽种数量在三年内力争达到5万棵左右。</p>
另外草药的种植面积也要扩大,一方面大力引进适合栽培的草药品种,另一方面要从大山里寻找一些珍贵品种进行移栽。”</p>
他对育林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高青山把这些要求都记录在了本子上。</p>
趁着插秧之前的这点空闲时间,育林队全体动员,加大了树苗的培育的力度。</p>
另外大队还下发了通知,禁止任何人在山林里乱砍滥伐,砍柴有规定的区域,超出区域砍柴也会受到处理。</p>
时间匆匆。</p>
下塘大队又迎来了分鸡蛋的时刻。</p>
如今的号禽舍的鸡存栏数达到了000只,平均每个月产蛋量在9000斤左右。</p>
给社员和知青分配的鸡蛋数量大约在3000斤左右。</p>
这个一共产出了9023斤鸡蛋,存库留了000斤,给大家分了3023斤,对外销售了5000斤。</p>
队里又有4000元现金进账。</p>
产出鸡蛋,点数+9023,总点数:225点。</p>
按照方唯的计划,等各队的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之后,会在寻找合适的地点,建设号禽舍用于养鸡。</p>
号禽舍已经有000只鸡了,继续扩大规模也最多到0000只,再多就不合适了。</p>
所以,另外寻找地方新建养鸡场就很有必要。</p>
方唯随后和大队干部碰了个头,提出了新建养鸡场的计划,所有人都很支持。大家的底气就在于粮食的产量高,有了粮食,干什么不行</p>
养鸡养鸭养猪,下塘大队从不缺饲料,因为粮食上交的越多,饲料的奖励就越多,平价饲料几乎是敞开供应,这样的条件在当下可不多见。</p>
而方唯的底气就在于指定的设施有属性加成作用,别人担心鸡瘟,他不用。别人担心母鸡的产蛋率低,他也不用。</p>
鸡鸭也好,生猪也罢,吃得好而且吸收率高,其他各种抗性直接点满,生长速度还快。</p>
有这么多有利条件不好好发展养殖业,真不过去。</p>
“那就这样决定吧,修建号禽舍的任务交给副业队,尽快完成。”</p>
安排好任务他就不必操心了,等新禽舍完工之后他会去检查,如果出现问题,副业队肯定要挨板子。</p>
开完会,队干部都去各忙各的事情,方唯也打算去三队和四队转转。</p>
正准备出门,魏光华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脸色可不大好。</p>
“方队长,出事了!唐主任昨天下乡检查工作,今天一大早往县里赶,在田家岭路段出了车祸。人送去了县医院,我来之前听还在抢救。”</p>
这个消息对于郑先发和魏光华来,相当于当头一棒。</p>
</p>
二人严格起来都属于唐泽一提起来的干部,郑先发在得到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去了县里,然后让魏光华来通知方唯。</p>
方唯也懵了,别看他有时候会觉得唐泽软弱,但其实心里很清楚,对方不知道为他为二队挡下了多少风雨。</p>
“怎么会这样不行,我要去县里。”</p>
方惟有点慌神,一时半会儿有些接受不了这个现实。</p>
他随后慌慌忙忙的去把孙道人喊上,让邓元恩亲自把他们送到县里去。</p>
魏光华走不开,郑先发不在他就得在公社坐镇,所以过来传递了消息之后,就返回了公社。</p>
“老三,你拽着我去县里也没用,你都了是车祸,急救得靠医院,我不擅长这个,要是等以后出院了,我倒是可以帮病人调理一下身体。”</p>
孙道人跟着方唯坐在拖拉的车厢里,一路“突突突”的直奔县城。</p>
他觉得方唯已经慌了神,想通过聊天转移一下对方的注意力。</p>
这个时候不能慌乱,人已经在抢救了,着急也没用。</p>
“嗯嗯,咱们先去看看情况再。”</p>
方唯走到半路上才冷静了下来,他知道有些事可能已经注定,自己再着急也改变不了什么。</p>
等他赶到医院,连术室的过道都能进去。</p>
郑先发看到方唯之后就把他拉到了一边,道:“之前是我考虑不周,你来了也没啥用,回去吧。这边一旦有什么情况,我会魏驼子及时通知你。”</p>
方唯点点头,但没动地方。</p>
他就在医院的院子里等着,等了好几个时,唐泽才做完术。</p>
据医生,病人要是能度过2时最危险的阶段,性命就基本上保住了。但是,由于病人的伤势很严重,恢复期可能长达半年以上。</p>
方唯知道这几天见不到唐泽,随后就和孙道人、邓元恩一起返回了队里。</p>
过了几天,上级决定让武耀阳临时主持工作,暂时取代了唐泽的位置。</p>
方唯随后又去了两趟医院,由于病人的情况不太好,没让他去病房探视,等于是白跑了两趟。</p>
接下来,队里迎来了插秧工作,他也没时间再去县里。</p>
整个下塘大队再次忙碌了起来,各队的插秧时间并不一致,首先是队到2队插秧。郑虎组织了其他生产队的壮劳力前去帮忙,仅用了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插秧工作。</p>
这就是人多带来的好处。</p>
紧接着是4队到队开始插秧,依然是调动了大队的部分壮劳力前去支援。</p>
最后才轮到一队、二队和三队,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整个大队的插秧工作就顺利结束。</p>
这期间,郑虎调动了各个生产队、以及副业队、育林队的人员进行了支援,充分体现了人多力量大的优势。</p>
如果在以前生产队核算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这么干的。只有实行了大队核算制,才能一次组织动员上千人进行集体劳动。</p>
而且大队还提供了拖拉、插秧等农用械,使得劳动效率大幅提高。</p>
错开时间插秧,才能保证各队都能用上先进的农,大队数量有限的农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p>
这件事给各个生产队的社员以及知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他们这才发现,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再加上过硬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p>
人多力量大,原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p>
插秧的时候各队互相帮忙,副业组种植经济作物的时候,大队同样会安排大量的人前去帮忙,育林组那边也一样。</p>
经过最初的磨合阶段,下塘大队现在越来越有凝聚力。</p>
插秧工作结束之后的第二周,方唯带着孙道人再次来到了县城。</p>
这一次终于见到了唐泽,但对方却下不了地,只能全天在病床上躺着。好在病人的意识清醒,语言听力视力什么的都还正常。</p>
方唯和唐泽聊了几句,然后让孙道人替对方把脉。</p>
孙道人认为病人的身体需要全面调理,他开了一张药方,按照方子抓药连续吃一周的时间,病人应该有一些好转。</p>
一周后需要重新开方子。</p>
方唯和孙道人留下了药方,便告辞离去。唐泽愿不愿意照方抓药,他们不清楚,这是方唯唯一能做的一点事情,对方怎么选择他并不在意。</p>
作为他个人来,还是很相信孙道人的,至于别人信不信,他也不会干涉。</p>
“老三,病人的身体情况很不好,需要慢慢调养一年以上的时间。恢复的好,几乎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要是恢复的不好”</p>
孙道人到这里,摇了摇头,没有再继续。</p>
方唯默默无语,听着拖拉“突突突”的声响,陷入了沉思。</p>
没过几天,上级就下发了文件,鉴于唐泽同志的病情需要长期休养,正式任命武耀阳为主任,彻底取代了唐泽的位置。</p>
至于唐泽,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养好身体。等身体恢复之后,再另行安排。</p>
“三哥,最近县里的变动会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p>
武耀阳这个人其实在县里的存在感不是很强,有关他和唐泽有矛盾的传言,大都体现在一些事上,看不出有什么根本性的矛盾。</p>
现在很多人都摸不准这一位的想法,人心浮动是难免的。</p>
这天临近中午的时候,郑虎见方唯办公室没人,就专门过来问了一嘴。</p>
“现在这个还为时过早,我想啊,不管谁上来,粮食生产都是头等大事,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p>
方唯想了想,给出了一个答案。</p>
他很清楚武耀阳之前曾经为陈麻子过话,但仅凭这一点就断定对方会对方唯等人不利,还为时尚早。</p>
有些事情需要多看看,不能盲目下结论。</p>
“晓得了三哥,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p>
郑虎也想明白了,别看自己属于大队干部,其实还是一个农民。是农民就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种地!</p>
别的都不重要,你有r天的本事还能不让我种地</p>
方唯摇了摇头,收拾收拾就回家吃饭去了。</p>
吃过饭,他去了一队的试验田,觉得禾苗长得不错。</p>
等他回到大队部,郑虎忽然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道:“三哥,县里的武主任来了。”</p>
武耀阳提前没有打招呼,直接越过了公社来到了下塘大队。</p>
这是对方第一次到队里来视察,随行的人员不多,刚到队上就要去田里看看。</p>
“这是二队的杂交水稻试验田,目前在进行的配对试验,一共有6组。”</p>
方唯亲自充当了解员的角色,向领导介绍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基本情况。</p>
武耀阳似乎对试验田很感兴趣,专门问了三系杂交的基本原理,以及后续的研究方向。</p>
“方队长,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只有在二队才能培育出高产的稻种会不会是因为个人敝帚自珍呢”</p>
突然,武耀阳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p>
大家本来都在讨论杂交水稻,聊得热火朝天的。对方的这句话一出口,现场顿时变得鸦雀无声,通通闭上了嘴巴。</p>
“敝帚自珍有点过了,要我应该是人力有穷时。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即便是没问出口的,其实也在心里嘀咕过。</p>
我个人认为是这一带的水土的原因,究竟如何,恐怕要等专家来解开谜底。各位,咱们去下一个试验田看看”</p>
方唯微微一笑,并没有因为武耀阳的问题而失态。</p>
事实胜于雄辩,随后他带着大家来到了一队的试验田。</p>
“这块试验田和二队相隔较远,以我的经验来看,在此地培育杂交水稻应该能成功。</p>
技术都是一样的技术,二队的育种组成员,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项技术。</p>
甚至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清河县还搞出了优质的清河一号杂交水稻稻种。”</p>
方唯依然微笑着给大家作了讲解,同时还把常温元他们搞的清河一号拿出来了一下。</p>
他这番话等于是再次回答了武耀阳的问题。</p>
敝帚自珍我特么将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全都传授给了育种组,而且还传播到了临县。</p>
同样的技术在不同土地上结出了不同的果实,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只能是水土的问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