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杂交水稻的培育难度更高一些,所以大家要认真掌握这些技术要点。</p>
好了,我的讲课就结束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二队的育种组多探讨。”</p>
听了方唯的讲课,大家都很有收获。</p>
这要感谢队里一直坚持的业务学习,还得感谢像吴茂盛、高青山等一批人。</p>
他们为队里培养了大量的人材,要不然很多工作都无法推进。</p>
方唯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出门准备回家。</p>
结果就看到高文书从远处骑车赶了过来,喊道:“支书,队里有事,大队长请你去一趟。”</p>
“什么事这么风风火火的”</p>
方唯骑上自己的自行车直奔大队部,路上还问了一下高文书。</p>
“我不知道啊,大队长没是啥事,只是让我来喊你。”</p>
对方一问三不知,方唯也就不问了,很快就赶到了大队部。</p>
“三哥,公社刚下发的通知,上面给了公社50个招工名额,咱们得去争一争。”</p>
郑虎正在等他,一见面就直接了喊他回来的目的。</p>
牵扯到知青的招工回城名额,各大队都虎视眈眈在盯着,他希望方唯能多要几个名额回来。</p>
“嗯,我现在就去公社。”</p>
方唯也知道事情比较急,所以顾不上回家吃午饭,直接骑车去了公社。</p>
结果他走进郑先发的办公室才发现,全公社的大队长或支书都来了,都不用问,肯定是奔着招工名额来的。</p>
“大家的动作都很快啊,上午刚发的通知,这会儿都到了公社。别的话我就不多了,你们来之前我和黄主任商量了一下,这次招工名额平均分配,每个大队3个名额,下塘大队除外。”</p>
郑先发搞起了平均分配的把戏,其他6个大队平均3个名额,只有下塘大队是2个名额。</p>
方唯心知肚明,这是因为年前自己队里走了一个姜霞,所以才扣了一个名额。</p>
全公社一共个大队,这样一来,50个名额正好够分。</p>
“我没意见。”</p>
方唯第一个表态,他是比别人都少一个名额,连他都没意见别人更不好啥。</p>
随后,他带着两个招工名额返回了队里,先回家吃饭,下午就召集大队干部和各队队长商量这件事。</p>
“老赵,你们二队这次不参与招工名额的分配,没意见吧”</p>
方唯也和郑先发一样,决定把二队排除在名额竞争之外。</p>
二队到现在已经走了两个知青了,有的大队连一个都没走。这些知青也不容易,各队队长都想为他们争取一下。</p>
为了公平起见,方唯点了赵金生的大名。</p>
“我没意见,回去后我会去做知青的思想工作的。”</p>
赵金生也明白是怎么回事,方唯不可能每次都偏袒二队,如果那样做的话,他这个支书就不合格。</p>
接下来,个生产队各自推举一人,然后由大队干部和各生产队队长进行评议,从这个知青里面选出2个人。</p>
最终,这两个名额一个落在了2队、一个落在了队。</p>
“三哥,上面就不能一次多给一些招工名额这些知青在农村呆了这么久,吃了不少苦,让他们尽早回去得了。”</p>
郑虎和二队的知青都很熟,和其他生产队的知青关系也很好。</p>
他能理解这些知青想回城的心情,只可惜每次的招工名额都很少,注定大多数人会失望。</p>
“哪有你的那么容易,要是能解决这么多知青的就业问题,早就让他们都回去了。这事只能循序渐进慢慢来,要是过于急躁肯定会出问题的。”</p>
方唯对于郑虎在某些方面的迟钝,已经彻底绝望。</p>
不过他还是解释了两句,能不能听懂就不关他的事了。</p>
招工的事情只是个插曲,知青们躁动了几天又安静了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青们的年龄也越来越大,面临的现实问题就会更多。</p>
方唯帮不了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像姜霞有一个好姐夫,可以凭关系要来招工名额的。</p>
过了几天,那个渡边又来了。</p>
这次只有他和一个翻译到访下塘大队,县里派王亮陪同,不像上次那么隆重。</p>
“方先生,经过我的调查,你上次的南光二号稻种的产量很真实。我打算投资你们的育种项目,但育种技术得和我方共享。”</p>
在渡边看来,他能进行投资就是对方唯最大的恩惠。</p>
他不认为对方能拒绝这么好的条件,因为他这次来到当地,眼睛里看到的只有贫穷和落后。</p>
面对大笔的投资,不信对方不动心。</p>
“对不起,我们的育种技术不可能流向国外,这是原则。”</p>
方唯直接拒绝了对方,连一点余地都没留。</p>
这个时间点,两国刚刚建交,日子也很有意愿到国内来投资。实际上因为国人很少与外界打交道,在获取了投资的同时,也没被日子“顺走”了不少好东西。</p>
这和大家没有保密意识有关,同时也和日子的奸诈有关。</p>
反正方唯就不愿意把技术给日子,即便是对方拿回去,搞不出来像南光二号这样的高产稻种,他也不愿意。</p>
最终,渡边很失望的离去,转身去了清河县。</p>
“方支书,面对大笔的日元投资,你就不动心吗”</p>
事后,王亮和方唯聊了聊。</p>
实话,他当时都动心了,恨不能让渡边给育种基地投一笔钱。只可惜育种技术不是他的,他可以使用但不能外传。</p>
最关键还有一点,基地甚至无法培育不育系。</p>
“不动心,我现在不需要投资,我拿了人家的投资就等于替他们在打工,没有意义。”</p>
方唯不想太多,等未来形势转变国门打开,很多人在吃了亏之后才会发现,原来外面到处都是陷阱,引进技术、引进生产线被人家坑的苦不堪言。</p>
他本来就拥有世界第一流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为什么要和日子合作呢</p>
王亮叹了一口气,随即离开了队部。</p>
在这件事情上,县里自始至终都没有发表意见。</p>
武耀阳的眼光还是有的,他认为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新林县一定会靠自己的力量,成为全地区乃至全省的杂交水稻育种中心,没必要和外国人合作。</p>
过了一段时间,消息传来,清河县农业育种基地接受了渡边的投资,将自有的育种技术和盘托出,交给了渡边。</p>
郑虎等人知道以后,在队部大骂常温元,对方不是东西,学会了方唯的技术却卖给了外国人。</p>
方唯笑而不语,他当时的确是抱着一种信念,才一趟趟去清河县给他们传授技术。</p>
不过,清河县的表现令人失望,对方搞出来的清河一号算不上完全成功,瑕疵太多。</p>
而且他传授给清河县的技术,都在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册上写着呢,甚至还没有册上的全面。</p>
因此,方唯并不生气,只是感到有些不值。</p>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队里开始放鸭,所有的水田里都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鸭子,看起来很和谐。</p>
不管是麻鸭还是肉鸡、蛋鸡,存栏数一直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基本上能做到出栏(淘汰)一批补充一批,实现了可靠的循环发展。</p>
郑虎带人在山上忙碌一个月的时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告一段落。</p>
趁着这段时间比较闲,郑虎安排人开始榨菜籽油。</p>
全大队今年一共采摘了640500斤油菜籽,最终收获了9250斤菜籽油。</p>
“三哥,这些菜籽油怎么分配”</p>
“按照平均每人50斤进行分配吧,剩下的菜籽油暂时归入存库。”</p>
郑虎找方唯商量,最终确定了平均每人50斤的标准,一共分出去了0万斤菜籽油,还剩下9250斤菜籽油归入了库存。</p>
正好县关食堂缺少食用油,队里就给他们卖了4万斤菜籽油,剩余5250斤菜籽油,收入了32万元现金。</p>
采收农作物,点数+640500,总点数:9630点。</p>
趁着现在的点数很富裕,方唯便消耗了500万点点数,将种植区从2级提升到了3级。</p>
归属(临时)土地农田种植区</p>
区域面积:200平方公里(30万亩)</p>
区域等级:(3级,0\000万)</p>
</p>
区域属性:耐旱、抗涝、抗病虫害、加速生长、增产增收</p>
在此区域内种植,全属性额外增加30%(65%),育种遗传稳定性+</p>
总点数:4630点。</p>
升级之后,种植区的区域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了30万亩。</p>
这个面积就很大了,根本用不完。</p>
方唯打算在夏收前后将全大队的耕地都进行指定,整体纳入到种植区域之内。</p>
到时候在属性加成的作用之下,大概率能为全地区各县提供优质高产的稻种。</p>
经过他这么多年的铺垫,再加上又是新稻种,他根本不怕别人三道四的。</p>
他如今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担得起这样的压力。</p>
第二天。</p>
方唯去了一队,然后就看到张楚一个人正在田埂边转悠。</p>
“张队长,你是不放心新稻种吗”</p>
隔着挺远,方唯开口和张楚打了声招呼。</p>
“方支书,你来了。倒不是不放心,就是每天不过来看看,总觉得心里缺点啥似的。”</p>
张楚嘿嘿一笑,也不为自己辩解。</p>
一队是头一次培育定型稻种,而且还是一种新型稻种,他肯定要上心一些。</p>
“不仅要经常观察,还要定期做记录,记录稻种的生长情况。这其实就是第一资料,对未来的育种工作很有好处。”</p>
方唯点点头,绕着田埂走了一圈,感觉田里的稻子长势良好。</p>
他随后给张楚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便去了队部。</p>
“方支书,郑主任让你去一趟公社,有重要的事情。”</p>
他在队部坐了一会儿,刚看完一份文件,就有人过来通知他,让他赶紧去公社。</p>
方唯也搞不清郑先发这是要干啥,那就去吧,于是有骑着自行车去了公社。</p>
生产上的事情找郑虎没错,但其他的事情还是要出面。</p>
来到郑先发的办公室,对方正在打电话,他便到门口站了一会,顺便吹吹风凉快一下。</p>
刚才他一路狂奔,身上出了不少汗。</p>
等了不到十分钟,郑先发从办公室走了出来,然后看着方唯道:“走吧,方支书,和我一起去县里接受批评吧。”</p>
郑先发出门就上了自行车,方唯赶紧跟上。</p>
“咋了郑主任,因为什么事要批评你我我最近好像没犯错误吧”</p>
“你也不是啥省油的灯,但这次还真不是你的问题。还记得那个渡边吗他在省里某个场合告了咱们一状,连武主任都吃了挂落。”</p>
两人边走边,方唯感到很无语。</p>
渡边想要投资的本质是想拿走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尽管高傲的他不愿因承认,但事实上在这一块国内已经领先了日子。</p>
你以为人家是来做慈善的</p>
“投资和技术转让,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合则聚不合则散,有什么对错之分莫名其妙。”</p>
方唯肯定不会接受这样的批评,没有任何道理嘛。</p>
两人一路飞奔来到了县里,然后直接去了武耀阳的办公室。</p>
“你俩先坐一会,喝杯茶,我这边马上就好。”</p>
进门的时候,武耀阳还在处理公务。</p>
他让两人先坐下,有人送来了茶水,方唯和郑先发一人喝了一大茶缸。</p>
骑行这么远,又热又渴,的确需要歇一会。</p>
武耀阳很快处理好头的工作,起身坐到了两人对面。</p>
“方支书,事情你都知道了吧因为渡边先生的遭遇,有位领导很不高兴,批评了县里。</p>
我觉得这件事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国家建设急需外汇,有人愿意投资我们当然欢迎。</p>
但是,投资不能损害我们自身的利益,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把自己的好东西,一股脑都给了别人。”</p>
武耀阳并没有批评两人,而是谈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p>
方唯很认同对方的观点,不能因为我们穷,就觉得自己的东西都是垃圾,可以随意甩卖。</p>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只是不知道武耀阳能不能抗住来自上面的压力。</p>
“武主任,上面是是什么意思是批评两句就完事呢,还是准备采取行动”</p>
方唯得问清楚啊,因为他才是当事人。</p>
“不好,暂时是口头批评,接下来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动作,我也不清楚。”</p>
武耀阳摇了摇头,然后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方唯,欲言又止。</p>
方唯刚开始还有点纳闷,但很快就理解了对方的意图,便道:“也别猜来猜去了,我利用代表的身份把这件事向上面反映。”</p>
他一边着话,还一边伸出右,指了指头顶上的天板。</p>
武耀阳不禁松了一口气,实话,他面临的压力其实很大,大到他只能期盼方代表出来发声。</p>
显然,方唯真正领会了他的意图。</p>
接下来,三个人聊了一会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郑先发便拉着方唯告辞离去。</p>
回去的路上,郑先发也显得轻松了起来,甚至还有心情吹口哨。</p>
方唯倒是很沉默,在岔路口和对哦方分开,郑先发去了公社,他自己则返回了队里。</p>
当天晚上,他就写了一份有关渡边投资的事情始末,并大声疾呼,呼吁各方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p>
事实上在当今,国内技术并没有被发达国家拉的太远,只是有些技术研发在后来自行放弃了,没有继续迭代下去。</p>
翌日。</p>
方唯起来后就去了队部,然后将自己写的材料寄去了京城。</p>
他是全国代表,自然有渠道向上反映问题,这个身份在某些时候甚至比武耀阳好管用。</p>
材料寄走,他就该干嘛干嘛。</p>
方唯一般不会主动去得罪人,但事情找上门来,他也不会畏首畏尾。得罪了就得罪了,也没啥了不起,到底他不过只是一个农民而已。</p>
大不了扛着锄头下田种地。</p>
“方支书,忙着呢”</p>
寄走了材料,方唯便坐在办公室看文件。</p>
直到听到动静,他才抬起头来,刚才太投入了都没注意到有人进门。</p>
“你们是三队的知青吧有什么事吗”</p>
整个大队两千号人口,他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叫上名字。</p>
但看着眼前的一男一女,多少还是有点印象的,他俩都是三队的知青。</p>
“方支书,我们俩自由恋爱、现在打算领结婚证,麻烦您给我们开个介绍信。”</p>
男知青笑了笑,然后道明了来意。</p>
随着下乡插队的知青的年龄增长,个人问题就变成了很现实的问题。有些人一门心思要回城,但也有一些人打算成家立业。</p>
他俩就是来找方唯开介绍信的,然后去公社领结婚证。</p>
“恭喜恭喜,恭喜二位喜结良缘。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的,我问问你们,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跟家里通气了吗”</p>
方唯合上了里的文件,有些问题他必须要问一下。</p>
“和家里通过气了,我和她的家里都不反对。”</p>
男知青代表双方做了回答。</p>
方唯点点头,道:</p>
“那就好!结婚是终生大事,要处理好和家里的关系。</p>
最后再问一句,你们应该清楚结婚之后会对招工返城有些影响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