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248章 理想主义者,集体建房
    方唯对瑶寨的这个大客户充满了敬意,人家为了本地的农业生产东跑西颠,真的是拼尽了全力。</p>

    不过这样也好,起码瑶寨培育的农优5稻种有了固定的客户,也为下一步继续改进稻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p>

    下午。</p>

    县育种基地的王亮来到了大队,对方送来了育种材料的货款,一共是35万元。</p>

    “方支书,真的是太感谢了!你这次为我们提供的育种材料,起码能保证两万亩农田两季的生产所需。等秋收你再帮我们培育一些,明年就不用再生产了。”</p>

    对方走进方唯的办公室,顺把提着的烟酒放在了办公桌上。</p>

    方唯瞟了一眼没吱声,就两条烟两瓶酒的事儿,对方愿意送就送呗,他也不当回事。</p>

    “30万斤育种材料,够两万亩农田使用两季的吗”</p>

    他请对方坐下,让人送来了茶水,然后问道。</p>

    按照他之前的测算应该是不够的,不知对方为何这么。</p>

    “方支书,我们改进了育种的流程,采用了套种的方法,每一亩的材料消耗量就减少了。我们现在呀,不追求产量,得把品质放在第一位,这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p>

    王亮哈哈一笑,做了详细的介绍。</p>

    y-032稻种目前正在积极推广,面临的竞争也很大。所以育种基地采取了相对稳妥的做法,不着急上量,而是步步为营确保稻种的品质。</p>

    方唯诧异的看了对方一眼,没想到对方还能忍住短期利益的诱惑,放长线钓大鱼。</p>

    “这样挺好!等到来年春播的时候咱们再沟通,如果不需要帮你们培育育种材料,到时候你提前给我们出具一份公函,好吧”</p>

    “没问题!”</p>

    两个人如今倒是相处的不错,本来也都是为了工作,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p>

    这一季育种基地的收获也不错,y-032稻种的亩产虽然人为的降了下来,但由于扩大了种植面积,总产量则达到了200万斤。</p>

    按照收购价计算,总收益达到了46万元。可供应200万亩-240万亩农田所需的种子,已经和五个县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p>

    王亮在方唯的办公室坐了一个来时,便告辞离去。</p>

    郑虎正好进来找方惟有事,一眼就看到了办公桌上放着的烟酒。</p>

    “虎子,你可真会挑时间!育种基地的王主任给的,你拿一条烟去抽吧。”</p>

    “多谢三哥,那我就不客气了。”</p>

    郑虎直接抓过来一条烟拆开,方唯则把剩下的烟酒放进了柜子里。</p>

    “三哥,公社刚下发的文件,给了咱们大队0个招工回城的名额。”</p>

    郑虎点上一支烟,然后把文件放到了方唯的面前。</p>

    又是招工回城,方唯不禁暗暗的叹了一口气。知青们在队里锻炼了这么些年,基本上都成长起来了,用着很顺。</p>

    但回城的事情牵扯到人家的前途,再舍不得也只能放行。</p>

    “让各队先选出一个人选,然后从2个人当中抽签抽0个人出来,然后送他们走。这件事你来负责,我就不参与了。”</p>

    方唯给郑虎交代了几句,对方便带着文件转身离开,走的时候也没忘带上那条烟。</p>

    如今各地区都在加大力度安排知青回城,队里的知青人数也在慢慢的减少,终有一天会人去楼空,为这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活动画上句号。</p>

    第二天。</p>

    方唯去各队巡视了经济作物的生长情况,目前整个大队这一季种植的都是生,上一季种植的黄豆,等生采收之后就会会种植烤烟。</p>

    “方支书,我们队上的生再有几天就可以采收了。我觉得这一季的生长势良好,应该有不错的收成。”</p>

    张楚陪着方唯在一队转了转,他介绍,一队培育的高产作物种子取得了成功,上一季的黄豆种子就不错,相信这一季的生种子也一样抢。</p>

    两天后。</p>

    大队开始采收地里的生,经济作物虽然归副业队管理,但种植的时候和采收的时候,还是会动员全大队的社员知青一起出动。</p>

    一共有00亩的旱地坡地种了生,,几天的功夫就采收完毕,总产量为万斤。</p>

    上一季的黄豆还存放在库房里,一共是99万斤。</p>

    采收农作物,点数+0000</p>

    采收农作物,点数+990000</p>

    总点数:6930点。</p>

    等生脱粒、晾晒之后,郑虎就准备将这两种高产作物的种子卖给收购站。毕竟数量太多了,零打碎敲的卖都不知道要卖到啥时候去。</p>

    “虎子,还是分开卖吧,这可是一大笔钱,心有人眼红。”</p>

    方唯想更多一些,生和黄豆种子的单位价值肯定要比稻种高,一次性卖给收购站怕是不妥。</p>

    他觉得最好还是分批卖出,反正经济作物的种子又没有强制收购的要求。</p>

    “也对,那我想办法去联系一下。”</p>

    郑虎点点头,觉得自己疏忽了,做事不应该那么高调。</p>

    随后他放出风,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大队分别找上门来。他们实际上早就眼馋高产黄豆种子和高产生种子,但之前由于产量有限,根本买不到。</p>

    一个大队种一季黄豆大约需要2万斤种子,种一季生大概需要6万斤种子。</p>

    光是这三个大队就购买了6万斤黄豆种子,以及万斤生种子。</p>

    接下来陆陆续续有大队前来购买这两种种子,瑶寨的那个大客户也听到了消息,赶来之后把剩下的高产种子全都包圆了。</p>

    下塘大队卖高产生种子收入了2690万元,卖高产黄豆种子收入了4520万元,加一起就是443万元。</p>

    实际上种植经济作物比种植主粮赚钱,但由于主粮有生产任务,包括口粮、征购粮和公粮都必须完成。</p>

    所以,大家一般都是以种植主粮为主,少部分的田地可以种植经济作物。</p>

    “三哥,咱们以前光盯着水稻育种,实际上高产经济作物的育种更赚钱。咱们今年的现金收入远超000万元,感觉就跟做梦似的。”</p>

    不要郑虎,就连一向稳重的刘会计、治保主任等人,都笑的合不拢嘴。</p>

    今年大队的收入实现翻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能不高兴吗</p>

    “不过今年就没有生油分了,各家想吃炒生或者生油,自己掏钱买去。黄豆还有一些库存,一直到明年春节的豆腐供应都没问题。”</p>

    方唯提醒了大家一句,郑虎等人也不以为意。</p>

    首先队里根本不缺食用油,包括菜籽油、茶油都给大家进行了分配,也需要那一点生油。谁家想吃,想想办法还是能买到的,就看自己愿不愿意钱吧。</p>

    黄豆的话,大队可以从其他公社购买。需要的其实也不多,只是为了保证社员们的豆腐供应。</p>

    今年收入大幅增加的项目主要有几个,一是增加了定型稻种的种植面积,产出的多了收入自然会增加。</p>

    第二就是大队培育出了品种十分出色的猪,输出良种猪增加了收入。</p>

    第三就是开始全面培育高产经济作物的种子,这一项增加的收入比较多。</p>

    大队部整天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方唯又开始当甩掌柜了,每天在山上转悠,查看大队的植树造林情况。</p>

    截至目前,队里的板栗树林和油茶树林已经扩充完毕,高山上的珍贵树木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p>

    在林下栽种的草药业已初具规模,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p>

    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这个瑶山下的偏远大队,早已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变。</p>

    回到家,方唯开始做新的规划。这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未来房屋的建造,以及乡村环境的进一步改善。</p>

    做好了规划,他便召集大队干部和各队队长开会讨论。</p>

    “三哥,你这个规划一看就让人热血沸腾,可是不是有点超前了啊”</p>

    当方唯公布新的规划的时候,大家在兴奋之余又有些担心。主要是担心这个规划到底能不能实现,会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p>

    按照规划,大队将重新划定宅基地,统一建造房屋,实行集中居住。</p>

    蓝图画的很好,家家户户都是三层楼,有庭院、有整齐划一的道路,同时还会实现自来水入户,保证排水通畅。</p>

    </p>

    真的,看起来很美好。</p>

    郑虎给这个规划泼了一瓢凉水,因为这需要庞大的资金还有海量的物资。</p>

    “这属于中长期规划,咱们大概需要5年的时间才能实现。我们可以分批投入,逐步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p>

    而且,集中规划住宅之后,还可以腾出来更多的耕地。”</p>

    方唯循循善诱,大家才慢慢认可了这份规划。</p>

    从现在起就要做更详细的规划,先把新的宅基地范围圈出来,然后建设一批搬迁一批,力争用5年的时间完成这项宏伟的规划。</p>

    “建材好办,咱们和水泥厂、砖厂的关系都不错,唯一比较麻烦的是钢材,我去和衡州钢铁厂联系一下,应该问题不大。”</p>

    郑虎主动请缨,他来负责建材的购入。</p>

    盖房子也很容易,只要请几个专业技术人员,队里有的是壮劳力,可以利用农闲时节大干快上。</p>

    设计这一块自己就没办法了,方唯认识省建工设计院的总工,到时候可以请单位上出设计方案,点钱就能解决。</p>

    这份规划获得了通过,随后方唯以大队的名义上报给公社。</p>

    “这个秀才!果然还是一天都闲不住,居然又准备放一个大卫星。这事儿我管不着,还是看看县里怎么吧。”</p>

    像方唯这样的规划,之前没有先例,郑先发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判。</p>

    于是他便将这个规划上报了县里,文件很快到了武耀阳的案头,对方看了好几遍,忍不住有些怦然心动。</p>

    这份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规划,真的很吸引人。在这之前,他从没见过这么大胆的想法,却又有一定的可行性。</p>

    首先,下塘大队的经济实力是毋庸置疑的。</p>

    整个规划分五年进行,可以大大减轻经济上的压力,方唯的能力应该能做成这件事。</p>

    现在的障碍在于这个规划太超前了,一旦实施,会不会又引起很多人的嫉妒,从而带来没完没了的麻烦</p>

    他真的很纠结。</p>

    考虑了两天,武耀阳把方唯喊到了办公室。</p>

    “你的规划我认真看了,给你提几个建议。第一,三层楼改为二层楼是不是会更好一些顶层做成天台,可能更实用一些。</p>

    第二,庭院的面积可以大一些,毕竟是农村,要考虑到特殊性,地方了不好放置东西。”</p>

    武耀阳讲了很多,有时候还会征询方唯的意见。</p>

    方唯也明白减少一层的意义所在,既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减少一些非议。</p>

    另外,房屋的外观尽量朴实一些,宁可把钱在屋里。</p>

    “好的,武主任,我拿回去再修改一下。”</p>

    方唯从善如流,听进去了很多建议。</p>

    他随后带着规划书返回了家里,重新修改规划,到了夜里很晚的时候还没有睡觉。</p>

    “三哥,我给你煮了一碗米粉,吃点吧。”</p>

    盘莲心疼男人,给方唯做了宵夜。</p>

    方唯冲着婆娘笑了笑,然后去一旁端起碗就吃。米粉里有一些切碎的腊肉,配上青菜、酸萝卜和剁椒,吃起来很香。</p>

    “我这边还得要一会,莲你早点睡。”</p>

    吃了点东西,方唯继续埋头苦干,直到夜深人静时才完成了规划的修改。</p>

    第二天。</p>

    他直接带着修改完毕的规划去找武耀阳。</p>

    “这样就可以了,规划书先放我这儿,回头县里还要开会研究一下。”</p>

    “好的,那我先走了。”</p>

    方唯从武耀阳的办公室出来,去催问了一下安装电话的事情。</p>

    本来他也没报啥希望,结果接待他的工作人员,下塘大队的电话安装申请已经批了,一个月之内肯定能安装好。</p>

    这还真是意外之喜,之所以这么麻烦,还是因为国内的通讯设备严重不足,排队等候的时间太长了。</p>

    他最近没去瑶寨,也不知道王松林办的拉电的事情怎么样了。</p>

    中午。</p>

    方唯在烟厂门口等到了下班的婷婷,然后带着对方去了饮食店,点了两个菜和一个汤,和侄女一起吃了午饭。</p>

    “满满,厂子生产的卷烟很畅销,所以我们经常加班,好累哦。”</p>

    方婷婷一般吃饭一边了很多厂里的事情,叽叽喳喳的,心情很不错。</p>

    她现在基本上一两个星期才回家一趟,田桂不放心,所以方唯才过来看看。</p>

    “累一点不要紧,再怎么辛苦还能有干农活辛苦对了,婷婷,你如今还在继续学习吗”</p>

    “有啊,我经常温习高中的课程,有时候还会找些习题做。”</p>

    姑娘和他哥一样,都挺爱学习的。</p>

    方唯叮嘱了对方几句,吃完饭,他骑车把婷婷送回了厂里,然后便返回了家中。</p>

    “三哥,队里以后真的会变成规划中的模样吗”</p>

    盘莲这会儿没去厂里,等方唯回来问了一下情况,忍不住对新规划充满了向往。</p>

    “会的,以后会越来越好。”</p>

    方唯笑着点点头,显得很有信心。</p>

    盘莲让他在家睡会,然后便收拾了一下去了厂里。</p>

    方唯也的确有些犯困,去屋里躺下就睡着了。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傍晚时分,直到斌斌来喊他吃饭才醒来。</p>

    几天后。</p>

    县里正式同意了下塘大队的规划方案,并把这项工程当做了县里的样板工程。</p>

    工程随即进入了勘查设计阶段,新的宅基地选在了二队到三队之间的一片广阔区域,这一带没有农田,土质较差,但建造房屋却不受影响。</p>

    整个工程为期五年,秋收后将正式动工。</p>

    大队派出了治保主任和高文书跟进这个项目,其他人该干嘛干嘛,基本上不会受到影响。</p>

    “老三,你算是干了一件大好事,但也有一些风险。”</p>

    阿公很羡慕下塘大队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瑶寨的底子较差,还得多发展几年才敢想这样的事情。</p>

    “阿公,做事哪有不担风险的我用集体的积累给社员们谋福利,并不违反政策,不必太担心。”</p>

    方唯浑不在意,现在提倡艰苦奋斗,但并不否认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p>

    素以他这么干最多是不鼓励不提倡,谈不上犯错啥的。</p>

    第二天。</p>

    方唯背着枪带着两条猎狗进了山。</p>

    这两条猎狗的年龄已经不了,但依然身强体壮,上了山就开始撒欢。</p>

    和往年一样,方唯在采摘季来临之际都会去几片野生林看看,方便接下来制定采摘计划。</p>

    时隔一年,他再次来到了板栗林,一路上可是吃够了苦头。</p>

    去年开辟的道理早就不复存在,他要一边走一边用看到开路,浑身上下都湿透了。</p>

    这片板栗林比当初发现的时候,面积扩大了不知多少多少倍。但截至目前,扩张似乎也到头了,最外围的板栗树已经很稀疏。</p>

    倒是野生油茶林还在坚定地向外扩张,方唯也搞不清楚它的极限在哪里,大概也和野生板栗林一样,在某一天会突然停下扩张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