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齐海洋第一个就不同意姚主任的做法,他在会上的发言言辞很激烈:“如此限制本县的稻种生产,简直是自毁长城!”</p>
“各位,唯生产论是要不得的,如果其他县市都有样学样专门搞育种,那粮食生产该怎么办”</p>
姚主任针锋相对,丝毫不妥协。</p>
“姚主任,你这是在偷换概念!育种工作可没那么容易,要不然外县也不可能排队来换购稻种。”</p>
郭永清坚决站在了齐海洋的一边,甚至以前一些和武耀阳有矛盾的干部,也都力挺齐海洋。</p>
这件事不是牵扯到哪一个人的利益,而是事关全县的利益。</p>
除了姚主任和个别人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这么干,这不是自毁长城是什么</p>
就在他们还在激烈争论的时候,粮食收购部门已经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调运,继续执行之前的稻种收购政策。</p>
该给的粮食购买指标,给!</p>
“方支书,你也知道现在的形势,我们建议你一次将指标用完,吃不完的粮食我们负责回购,千万不要想着吃一点买一点。”</p>
收购部门的负责人找到了方唯,暗示对方赶紧打一个时间差。</p>
现在县里的文件还没下来,要是等文件下来之后不让这么干了,大家都会很被动。</p>
方唯留下了2万斤稻种,然后将460万斤稻种一次性卖给了收购站,收获了5万元现金以及460万斤稻谷的购买指标。</p>
之前队里没剩多少库存了,剩下的粮食都用在了新民居工程上,他们那边也等着秋收呢。</p>
所以方唯就将指标一次全部用完,留出了工程建设所需的稻谷、交了公粮任务,然后按照平均每人00斤的标准,分了口粮。</p>
最后还剩下60万斤稻谷,归入了库存。</p>
他的动作快,别的生产队的动作也不慢。包括本公社的其他6个大队,也都将次一级稻种卖给了收购站。</p>
收购部门放开了南光二号定型稻种的销售,各个公社的所有生产队直接进行抢购。</p>
不到一周的时间,460万斤南光二号定型稻种就被抢购一空。</p>
瑶岭公社的其他的6和大队没有动,因为方唯向他们保证,来年会在全公社推广南光二号定型稻种的种植。</p>
这句话要是别的人,他们可能还会打个问号。但这句话是方唯的,他们只会坚信不疑。</p>
方唯就是水稻育种方面权威,他行就一定能行。</p>
等消息传到了县里,姚主任气的大发雷霆。但木已成舟,全县的定型稻种和次一级稻种已经全部收购完成,并完成了调运工作。</p>
也就是,起码全地区明年的夏收成绩肯定不差,一定会取得大丰收的。</p>
地区那边的意见也不相同,朱明辉就坚决反对新林县的做法。</p>
现在清河一号已经被彻底淘汰,目前整个地区的高产稻种就只剩下南光二号和y-032这两种。</p>
先不品质和产量,就新林县非要压制南光二号、力捧y-032有什么意义</p>
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清楚</p>
实际上y-032也是方唯搞出来的,套一层育种基地的皮,最终连育种材料还得靠下塘大队提供。</p>
可惜,朱明辉只是一个代主任,唐泽话更不好使,最终地区还是决定支持姚主任的方案。</p>
从明年开始,整个地区的收购部门都不再收购南光二号稻种,自然也就不存在粮食供应指标的事情了。</p>
这一招叫做“釜底抽薪”。</p>
方唯已经不关心这些事情了,他和往年一样去了瑶寨,查看了寨子这一季的收获。</p>
副业收入等明年再统计,现在只看稻种产量。</p>
瑶寨这一季的农优5稻种的总产量为6500斤,同样全部销售给了收购站,并且买回了足够的稻谷。</p>
明年的情况谁都不好,只能被动应对。</p>
“口粮标准就按照平均每人00斤稻谷的标准进行分配,务必让每家每户留足口粮。”</p>
方唯这次比较大方,直接分给了大家一年都吃不完的口粮。</p>
明年稻种的流通是个大问题,他暂时还没想好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p>
“三哥,咱们的大客户了,他有办法可以把稻种运出去,并给我们提供足额的口粮以及任务粮。”</p>
王松林突然开口,寨子里的那个大客户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有办法应对。</p>
具体的人家不肯,只等到时候就会明白。</p>
方唯沉吟了片刻,根据那个大客户以往的表现,他觉得对方的很有可能是真的。</p>
“松林,你继续和大客户保持联系,等到了明年夏收前,我会亲自和他谈这件事。”</p>
方唯决定瑶寨在下一季继续种植农优5稻种,就算大客户到最后搞不定运输问题,他也有办法化整为零全都卖掉。</p>
好东西不怕没人要,最多过程曲折一点罢了。</p>
他在山上呆了两天,便返回了队里。</p>
采收农作物,点数+4620000</p>
采收农作物,点数+6500</p>
总点数:23220点。</p>
无论外界的风云如何变幻,队里的生产依然照常进行。</p>
郑虎安排人翻了地,然后在地里开始种植油菜。这是常规操作,也是为了给社员们提供足够的食用油。</p>
农队再次登场,今年最后的种植活动很快就落下了帷幕。</p>
“特么的,这都什么事整天搞风搞雨的,搞得正事儿都耽误了。”</p>
郑虎忙完了种植油菜的事情,又得忙活良种猪的销售。</p>
这件事本来应该早就完成了,但是这几个月一堆破事,其间方唯还差点被抓走。</p>
结果很多事情都受到了影响。</p>
需要良种猪的客户早就在等着呢,消息传出来之后,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登门购买。</p>
一周的功夫,就销售出去了3000头良种猪,收入了300万元现金。</p>
产出生猪,点数+49000,总点数:239620点。</p>
</p>
养猪场还剩下9头猪,存栏数大幅减少,不过没关系,猪场还有300头怀孕母猪,很快就要产崽了。</p>
现在方唯不缺点数,他决定先把种植区和育林采摘区的等级继续提上去。</p>
如今这两个的区域的等级都是3级,再升一级就是4级。</p>
归属(临时)土地农田种植区</p>
区域面积:000平方公里(50万亩)</p>
区域等级:(4级,0\5000万)</p>
区域属性:耐旱、抗涝、抗病虫害、加速生长、增产增收</p>
在此区域内种植,全属性额外增加40%(0%),育种遗传稳定性+</p>
临时土地林地育林采摘区</p>
区域面积:2000平方公里(300万亩)</p>
区域等级:(4级,0\5000万)</p>
区域属性:辨别、探查、加速、强壮、高抗性、高品质。</p>
在此区域内育林采摘,全属性额外增加0%,属性翻倍+</p>
总点数:3220点。</p>
在消耗了2000万点点数之后,方唯将种植区和育林采摘区的等级都提升到了4级。</p>
这一次没有拿到大礼包,可区域面积已经扩大到了很吓人的程度。</p>
公社其他大队的秋收工作结束要晚一些,所以方唯直到今天,才把各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请来开会。</p>
“大家接下来该准备种植油菜了吧我有个想法,咱们通力协作,培育出一种高产的油菜品种。下塘大队已经有了目前的品种,你们6个大队每家抽一个生产队做试验,如何”</p>
既然已经进行指定,那就得发挥应有的效果。</p>
方唯打算在不耽误菜籽油产量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筛选工作。具体来,就是抽出来6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种植一种油菜,然后从中筛选出产量大、出油率高的品种。</p>
这就叫广撒,逮着哪条大鱼算哪条。</p>
“我们没意见!”</p>
大家商量了一下,结果6个大队无一反对。</p>
这件事原则上获得了通过,剩下的细节工作就交给协调组继续推进。</p>
方唯名义上是协调组的组长,但他其实并不参与具体的工作,而是由郑虎和另外两人负责。</p>
接下来大家都忙活了起来,有人专门去搞回来了各种油菜种子,按照协调组的安排,抽出6个生产队进行试种。</p>
方唯还没有和他们明年的种植计划,但育种这条路他们是走定了。</p>
年底算不上农忙时节,各大队的油菜种好之后,大家就闲了下来。现在社员们聊的最多的就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今天让育种明天让种粮,搞得大家都无所适从。</p>
县里的姚主任专门抽了一天的时间来到了瑶岭公社,他不断的给大家做思想工作,要求大队干部和生产队队长必须正确认识县里的决定。</p>
育种工作应该交给专业的部门去做,比如像县育种基地,其他各队应该安心搞好农业生产,生产更多的粮食。</p>
方唯等个大队的干部全都一言不发,你你的,明天该干嘛干嘛。</p>
县里也好、公社也好,不能强行安排生产计划,一般都是通过下达任务来调节。比如像通过交公粮和征购粮来调节各队的种植品种,保证主粮的生产。</p>
“反正该的我都了,从明年开始收购站就不再收购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除非你们能搞出来定型稻种。”</p>
姚主任见这些人不死心,干脆就摊牌了。</p>
底下还是没反应,搞得他自己都觉得很无趣,然后便宣布散会。</p>
他觉得有些人是这样的,不撞南墙不回头,吃了亏自然会认清现实。</p>
方唯等人离开了公社,其他的人也没回去,而是直接来到了下塘大队。现在的情况已经明朗了,人家就是见不得有人过上好日子,这是要断了他们培育稻种的念想。</p>
“既然这样,我就一下来年的生产计划。”</p>
所有人都等着方唯拿主意,所以他就不再隐藏自己的想法,而是正大光明的了出来。</p>
“姚主任不是了吗让我们有本事就搞南光二号定型稻种,那我们从春播开始就全面培育这种稻种。</p>
之前我去各队看了看,土壤条件基本上适合,那咱们就各大队一起上,全都生产南光二号定型稻种。”</p>
方唯这番话一,本来还有点声响的会议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p>
过了好一会才有一个大队的支书问道:“方支书,不是我不相信你,我这些大队真的能培育出来定型稻种”</p>
实际上有疑惑的可不止他一个人,这么多年谁都知道只有下塘大队才能培育定型稻种,据是因为水土原因。</p>
而瑶岭公社其他的6个大队,都只能生产次一级稻种。</p>
这个事情已经在大家心里变成了常识,所以这个变化才让大家感到疑惑,这到底能不能行</p>
“是的!我想大家还记得之前的那次大旱吧我们下塘大队为了帮助大家,将井水抽出来给周边的大队灌溉。</p>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反正你们的耕地现在看起来已经可以培育定型稻种了。还有就是通过这些年的研究,技术上也有一些进步。”</p>
方唯仗着自己是育种方面的专家,开始还睁着的眼睛瞎话。</p>
或许是他在育种方面权威已经深入人心,在坐的各位还真就接受了法。实话,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放一搏。</p>
什么理由不重要,他们只需要方唯的一个承诺。</p>
现在人家了6个大队的土壤完全适合培育南光二号稻种,他们只能选择相信。</p>
接下来,方唯又了培育高产经济作物种子、高产蔬菜种子等事情,总之就是为了确保各大队的收入不会大幅减少。</p>
“方支书,那我们的口粮怎么办”</p>
“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种呗。稻种又不是不可以吃,最多就是多费点肥料多费点水,你们还在乎这点成本吗”</p>
“那行,我们听你的,明年就这么干。”</p>
大家在一起越聊兴奋,要是能成功培育出来定型稻种,到之后看那些家伙怎么</p>
别看姚主任和辛主任等人来势汹汹,因为都是从外地调来的,根本没什么根基。</p>
现在他们的做法已经触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根本就没有人听他们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