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的脑子好使一些,这些天在拘留所捉摸了好些天,总觉得事情不对头。他们后来也知道了是在谁的上吃的亏,那些人揍他们兄弟的人是下塘大队的,所以就联想到了田炳义和方唯的关系。</p>
“有可能!不过,下塘大队我们惹不起,大家最近低调一点,不要惹事。”</p>
恶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欺软怕硬,他们报复田炳义的时候,什么都不在乎。</p>
现在吃了亏,顿时想起了田炳义的舅子很利害,什么嚣张的气焰都没了。</p>
不过像这样的人注定是记吃不记打的性格,最多老实一阵子,肯定还会故态萌发的。他们不想吃苦,又想过好日子,就只能走歪门邪道。</p>
田炳义听此事之后,在家里喝了半瓶酒,开心极了。</p>
吴家兄弟被下塘大队的人给揍了,他都不用猜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p>
这事儿办的漂亮,不仅惹祸上身,而且还让吴家兄弟吃了个哑巴亏,想想都觉得痛快。要是做事,还得是方唯,田炳义自问比不上。</p>
这件事在方唯的心里,波澜不惊。</p>
他现在哪有时间考虑这些,这几天开始为了夏收夏种做准备,整天忙得脚不沾地。</p>
除了这件事,方唯还要和收购站商谈南光三号稻种的收购问题。要是还是按照原先的价格收购,他肯定不乐意。</p>
“我们无法确定稻种的产量和品质,这个价格不好制定啊。”</p>
收购站的领导倒不是不信任方唯,只是对于南光三号稻种的情况不了解。</p>
方唯便带着对方去了二队,二队有试验田,种植南光三号已经好几季了。</p>
种植记录、产量以及大量的现存稻种,真实明了情况。</p>
最后,收购站将此事上报,最终确定了收购价为每斤5元,和农优6稻种的价格持平。</p>
方唯没有继续讨价还价,认可了这个收购价。</p>
接下来。</p>
紧张忙碌的夏收夏种工作拉开了帷幕,以往全员上阵的情况根本看不到,能看到的反而是忙碌的各种农业械。</p>
联合收割大大提高了收割稻子的速度,再加上大量的脱粒和烘干投入使用,使得人工劳动强度大幅度的减轻。</p>
复杂的是组织协调,有了合作社这个构,夏收工作在理事会的计划安排下,才能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p>
收割进度比其他公社快很多,而且能快速的脱粒烘干入库,不用担心天气的变化所带来的损失。</p>
其他公社在大队和生产队基本瓦解之后,就没有能力再组织这种分工协作的劳动了,农的使用率大幅降低,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的生产劳动。</p>
完成夏收工作之后,需要再次翻地。</p>
而在这之前,合作社建设的集中育秧基地顺利建成投产。这个基地采用了封闭式大棚设计,采用模块化育秧方式,能大大提高育秧的速度和质量。</p>
现在还做不到全自动化,但利用人工监控等技术段,也能做到相对的恒温恒湿。</p>
各种统计数据还得要一段时间,方唯难得的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提了些东西去看望二姐夫田炳义。</p>
“老三,你怎么来了你们那边忙完了吗”</p>
方唯到二姐家的时候,二姐和二姐夫正在田里割禾。</p>
他们是采用纯工的方式在收割,队里的农在分田的时候就卖了,现在种稻子又变成了纯粹的体力活。</p>
家里劳动力多的还好,家里劳动力不足的只能请人或者结成互助组。</p>
田炳义以前在队里的威望还凑活,但经过吴家兄弟一事,不少人不愿意得罪那几个家伙,自然也就和他疏远了。</p>
好在田炳义的身体还不错,方梅也很能干,两口子打算咬牙自己收割稻子。</p>
“二姐,你回去做饭吧,我来。”</p>
方唯二话不就下地帮着姐夫干活,他其实干农活也是一把好,只不过当了支书之后就干的少了,但底子还在。</p>
有了他的加入,收割的进度顿时快了起来。</p>
一个方唯至少顶两个田炳义,对方压根跟不上他的速度。</p>
结果来探望姐姐姐夫的方唯,干了一整天的农活,令田炳义瞠目结舌,甚至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废了</p>
“老三,后续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我一个人就能搞定。来,咱们碰一个,喝起!”</p>
家里的田不多,老大结婚分出去单过了,老二去了外地上学。</p>
本来老大让家里晚收两天,他那边忙完就过来帮忙。田炳义懒得等,所以就和方梅开始收割,要不是碰巧方唯来了,两人还得忙活好几天。</p>
经过今天的快速收割,剩下的活儿的确不多了。</p>
“姐夫,要我,家里的责任田包给别人种算了,你去育种中心或者去五金厂都行,绝对比你守着责任田的收入要高。”</p>
现在的口粮基本上不用担心,圩上随处可见。</p>
这也是废了大队和生产队管理职能后带来的变化,粮食的统购统销业已打开了缺口。议价粮虽然贵一点,但价格也不算离谱,只要收入过得去还是吃得起的。</p>
再了,方唯家里的定量供应从来吃不完,缺不了姐姐和姐夫的口粮。</p>
“你是担心吴家兄弟以后还会报复是吧我也想过这个问题。问题是我走了,我的大崽还在队里,那子老实得很,我怕他会吃亏。”</p>
家里的老二在外地上学,学成之后肯定不会回来了。人家好歹也是一个中专生,毕业之后国家包分配,以后注定是吃商品粮的。</p>
老大比较木讷,读书也不行,只能在家种地。</p>
田炳义帮儿子娶了媳妇,主动让儿子儿媳分出去单过,也是为了他好。但现在有吴家兄弟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他和方梅先走又不放心儿子。</p>
真的很纠结。</p>
“有啥好怕的我迟早要收拾了他们五兄弟。你让大外甥两口子去竹器厂,他大舅是厂长,肯定能照应他们的。”</p>
方唯自然有这话的底气,他不是那种六亲不认的人,他能带着社员们一起致富,自然也会帮姐姐一家过上好日子。</p>
</p>
田炳义先道了一声,然后摇了摇头。</p>
“我在队里的境况没你想的那么糟糕,要不然我这个大队长岂不是当的太失败虽然有一些人怕惹麻烦,但也有不少人还是向着我的。</p>
我和十来户的社员谈过了,他们愿意和我一起组成一个合作组。现在的问题就是看你这边了,是否愿意将我接纳进你们的合作社哪怕是名义上的都行。”</p>
田炳义还是看好育种,他打算培育高产蔬菜种子,然后带动周边形成蔬菜种植基地。</p>
大队距离县城很近,以前队里养鱼有一半的产出都供应县里了,以后的蔬菜也一样。他是不会怕吴家兄弟的,主要把这个互助组搞起来,吴家兄弟算个屁。</p>
“真要把你们接纳进我们的合作社,恐怕不行,县里也不答应。但如果只是名义上的,咱们可以打着合作的旗号,我给你们提供技术支持。”</p>
方唯一听,觉得姐夫的也有道理。对方堂堂一个大队长就这么走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怕呢吴家那几个恶棍呢。</p>
其实,培育高产蔬菜种子或者给县城供应蔬菜,都比种粮食赚钱。</p>
十几户人家也在一起,种植部分粮食给来交任务,生产的田地就可以培育蔬菜种子。既然田炳义愿意打着瑶岭种业合作社的旗号,那么他就可以对这部分土地进行指定。</p>
这在以前的育种基地以及大东北都经过了验证,不存在任何的问题。</p>
“有你这句话就行,我们刚开始的力量很薄弱,得靠你们的名头和技术支持才能发展起来。今晚你干脆别走了,我去把大家喊过来,有你在也能给他们增加不少信心。”</p>
田炳义本来就打算在夏种之前搞定这件事,现在有了方唯的保证,他哪里还坐得住,起身就去找人。</p>
不一会,就有将近二十个社员来到了家里。</p>
方唯再次表明了愿意帮助他们培育良种的态度,同时还答应允许他们打着合作社的旗号,从事生产活动。</p>
这其实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意思,一方面培育出来的种子好卖,另一方面也没人敢欺负他们。</p>
对于方唯来,仅仅是举之劳而已,只要不打着合作社的旗号瞎搞就没事。不放心别人,他还能不放心二姐夫不成</p>
“但我要把丑话在前头,你们不能走邪门歪道,一旦我发现了此类问题,那么咱们之间的口头协议立马作废,合作社那边还会追究你们的责任。”</p>
“那不能,你帮了我们,我们还胡搞瞎搞,那就不是人了。”</p>
方唯点点头,答应带着大家一起发家致富。</p>
像这种联合只能是利益的联合,要让大家看到希望还得有约束,这样一来田炳义的工作就好做了。</p>
田炳义趁热打铁,马上拿出了纸和笔,大家写了文书,并在文书上签名按了印。这就是基层的契约形式,不会有人毁约的。</p>
对于方唯来,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p>
第二天起来,他就跟着田炳义去田里看了看,然后不得不佩服姐夫眼光。</p>
互助组这些人的田地全都连成片,今后的生产会方便很多。</p>
“姐夫,你们接下来的生产是怎么考虑的”</p>
不出方唯的预料,针对这些土地,他直接就进行了指定。把这些田地纳入到种植区就好办了,无论是育种还是种植水稻,产量都有保证。</p>
“我们打算种植一部分水稻,用来交公粮和保证口粮,剩下的地用来培育蔬菜种子。</p>
当然,如果能培育高产稻种就更好了,我有把握换购回来粮食,那么大家的收入还能提高。”</p>
田炳义一边回答,一边满怀期望的看着方唯。</p>
实际上早在前些年他就尝试过培育稻种,也帮育种基地培育过育种材料,毫无疑问都以失败而告终。</p>
他本来都死心了,但育种中心和整个瑶岭公社在育种方面取得成就,让他的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p>
方唯不怀疑对方换购稻种的能力,以前社员们并不掌握生产资料,很多事都必须通过生产队,所以上面一个命令就能执行。</p>
现在包产到户,用稻种换购粮食就很容易,完全是大家私底下的行为,上面根本无从阻止。</p>
只要有利益,谁也阻挡不住这种换购。</p>
“我觉得问题不大,目前合作社已经开始全面培育南光三号稻种,你也可以试一试。”</p>
方唯答应了对方的请求,随后让田炳义尽量再多找一些关系社员们组成联盟。</p>
育种需要规模效益。</p>
“好!明天我就去你们合作社购买育种材料。”</p>
田炳义下定了决定,干就干。</p>
方唯没有多呆,随后就返回了队里。像这种规模的合作,也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亲人,别人就算了,难得麻烦。</p>
时间匆匆。</p>
合作社的稻种产量出来了,总产量达到了200万斤,平均亩产达到了400斤。</p>
根据反馈数据,南光三号大面积种植的亩产大约在250斤到400斤之间,具体产量要看其他的因素,比如像施肥和田间管理等等。</p>
这是一次了不起的突破,如果能顺利推广,未来全省的水稻产量还会再上一个大台阶。</p>
上午。</p>
方唯接到了新文件。</p>
按照上级的要求,今年从夏收开始粮食的收购价将提高20%,像黄豆等经济作物的收购价,将提高30%。征购任务之外的粮食(也叫超征购粮)收购价,将提高50%。</p>
这一季的粮食收购工作即将开始,这份文件文件来的很及时。</p>
相应的,稻种的收购价也是水涨船高,比如像南光三号稻种之前定的收购价是每斤5元,现在直接涨到了每斤205元。</p>
粮食的销售价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这些都是鼓励农业生产的举措。</p>
谷贱伤农,要是粮食的价格长期倒挂,并不利于粮食的增长征收。</p>
现在各级对于农民的控制在逐渐减弱,要想让大家多种粮食只能利用经济段加以引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