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 第318章 考察期,批量上市
    很多人在看热闹,也明白了得罪合作社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稻种虽然没办法全面封杀,但像高产蔬菜种子本,来就供不应求,这么一搞对方一点都得不到。</p>

    那个村子的人还派人去找了田炳义,田炳义带着二十来户社员们逐渐培育出了一批高产蔬菜种子,也开始对外销售。</p>

    不过,田炳义是不会把种子卖给他们的,想都别想。</p>

    那个村子的人终于老实了,不得已来到合作社向人家道歉。不过,他们只能到明年夏天才能继续购买种子,在这之前“封杀令”依然有效。</p>

    这本是一件茶余饭后的笑料,但也有人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p>

    这天晚上。</p>

    田炳义刚吃完饭,家里忽然来了三十多个社员。</p>

    “大队长,你们的互助组还要不要人我们想加入互助组,希望你能给我们一个会。”</p>

    这些人一方面看到了育种带来的巨大收益,毕竟田炳义等人已经成功培育出了部份蔬菜种子,估计未来的潜力巨大。</p>

    现在能让这些人主动往上凑,除了利益就是人多力量大的好处。</p>

    比如像吴家兄弟,现在就不敢惹互助组的人。既然叫互助组,那绝对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谁敢欺负其中的一个人,那么所有人都会上前帮忙。</p>

    有时候,稳固的利益联盟比宗族关系更加牢固。</p>

    “互助组可以吸收新的成员,但需要进行筛选,不是谁都有资格进入的。这样,你们可以先成为互助组的外围成员,等过了考察期才能正式加入。”</p>

    田炳义之前吃过亏,所以对人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p>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大家并不珍惜,所以他才会设立门槛,逐步接纳这些加入互助组。等人数到了一定数量,他会考虑成立合作社。</p>

    这些人随后怀着希望和忐忑的心情,离开了田炳义家。</p>

    因为这一季的生产时间已经过半,所以设立考核期也不耽误什么。</p>

    方唯知道后,狠狠的夸赞了一番姐夫。他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一定要要把一些不稳定因素剔除出去,不能为了扩张而扩张。</p>

    但这些外围成员虽然还要接受考察,但也能享受一些技术服务。</p>

    这一季,田炳义大队的社员们基本上都种植了南光二号稻种。下一季他们也想育种,有这个好处吊着,他们一个个都很盼望能加入互助组。</p>

    田炳义就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团结了一批人,重新树立起了威望。</p>

    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不少人找到合作社,希望能加入其中。但都被方唯给拒绝了,他已经把整个公社的大队都纳入了合作社,再肆意的扩张,恐怕会引起强力的反弹。</p>

    除了田炳义,他也不打算再跟任何人合作,起码近几年不行。</p>

    现在的主流是包产到户,他其实是逆潮流而动,过犹不及。</p>

    这天。</p>

    临近中午的时候,黄志刚一行人在郑先发和郑虎的陪同下,来到了瑶岭种业农业合作社。</p>

    方唯和诸位理事出面迎接,很热情的把他们请进了会议室。</p>

    “本来早该来的,但之前的事情太多给耽搁了。方理事长,我们这次来并非是检查工作,而是想听听你们对未来的规划。”</p>

    黄志刚之前也的确忙,忙着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p>

    而且他也摸不准上面对合作社的态度,所以就决定冷处理,不支持不反对,尽量少沾边。</p>

    但合作社的发展很快,并未像有些人的那样用不了三个月就得崩溃,反而是越来越兴旺。</p>

    所以,他和县里不能一直视而不见,等风头过去之后便过来看看。</p>

    “黄主任,合作社的八万亩水田,正在培育新型的杂交水稻南光三号。上一季我们就大获成功,新稻种的预计亩产在250斤到350斤之间,品质也很不错。”</p>

    方唯也不啰嗦,直接介绍了合作社的生产情况。</p>

    而对于各种建设情况避而不谈,更不会触及分配的问题。</p>

    合作社是独立核算的一级单位,只要完成了纳税任务,公社和县里都无权干涉合作社的经营。</p>

    “不错不错,你们又立了大功啊。县里也打算在明年春播的时候,大力推行你们的新稻种,还希望你们能尽力提高产量。”</p>

    种子从来就不存在强制征购的事情,所以县里也没办法给合作社定任务。只要人家按照足额的缴纳了农业税,谁也不能强令人家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p>

    但黄志刚还是希望对方能生产更多的新稻种,助力县里的农业生产再上新的台阶。</p>

    “请黄主任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的。”</p>

    漂亮话谁不会但事实上方唯的心里是咋想的,只有他自己知道。</p>

    黄志刚等人中午在大队(下塘大队)食堂吃的饭,然后又去田间地头转了转,便打道回府。</p>

    方唯并不介意县里的态度,县里只要不添乱,他就感激不尽了。既然选择了另类的一条路,他就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也不怕被边缘化。</p>

    傍晚。</p>

    方平和田桂一起来到了家里,跟在他们身后的是方婷婷。</p>

    “满满,婶婶,我回来了。”</p>

    “是婷婷啊,你们先坐,等会在我这边吃夜饭。”</p>

    方唯和盘莲起身忙活了起来,盘莲忙着烧水泡茶,方唯去准备了一些东西,让阿姐加几个菜。</p>

    随后,方唯和盘莲问了一下婷婷的学习情况,婷婷完之后,表情一变突然有些扭捏的道:“爸妈,满满、婶婶,过两天我有一个同学要来。”</p>

    方平和田桂还没反应过来,盘莲顿时觉得眼睛一亮。</p>

    “婷婷,你在学校谈对象了呀”</p>

    所有人立刻扭头看向了方婷婷,只见对方轻轻的点头承认了。</p>

    田桂又惊又喜,然后问个不停,一直到开始吃饭了才暂时放过了女儿。</p>

    过了几天。</p>

    婷婷的对象来到了村里,这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北方汉子,但看的出来,对婷婷是真好,两人还挺般配的。</p>

    </p>

    方唯没有发表意见,这种事应该方平和田桂拿主意。</p>

    “陈刚,这是我满满,他可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千万别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很骄傲。”</p>

    婷婷很郑重地把叔介绍给了自己对象,顺便还开了一句玩笑。</p>

    陈刚有点不好意思,方唯的身份和成就他早就知道了,在人家跟前他可骄傲不起来。</p>

    等互相熟悉之后,方唯问了陈刚和婷婷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你们考虑过毕业之后的事情吗”</p>

    “我们打算留在京城,要是不行的话,就去魔都、羊城这样的大城市。”</p>

    陈刚也不隐瞒,了他和婷婷的打算。</p>

    作为国内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他们的确有这个底气。当然,分配的时候还要看系里和学校的意见,不过他和婷婷都进入了学生会,敢这话应该是一些把握的。</p>

    方唯点点头,没别的。</p>

    儿女大了自然有自己的想法,海阔凭鱼跃,长辈不会把他们栓在身边的。</p>

    等方平和田桂老了,还可以投靠儿子涛涛。儿子在省城离得不算远,现在倒不必过分看重这个问题。</p>

    只是田桂有点意见,不过她在背后嘀咕了两次之后也不吱声了。</p>

    陈刚在在村里呆了一个星期,便告辞离去。</p>

    这算是第一次见家长,方家的人对他的印象还不错。陈刚的家庭条件很好,父母在津门,都是国家干部。</p>

    接下来就是等双方的家长见面了,不过这事儿不急,他俩还有几年才能毕业。</p>

    盘莲不得不感叹自己老了,侄子侄女都已经或即将成家,斌斌和洁也在一天天的长大,自己也不忍不住开始伤春悲秋。</p>

    “你有啥好感叹的,也不照照镜子,脸上连一丝皱纹都没有,和十年前根本没区别。”</p>

    方唯撇了撇嘴,不太喜欢对方的调调。</p>

    结果这话一反而把盘莲逗笑了,她觉得男人很浪漫呀,的话真好听。</p>

    实际上两人都不显老,比实际年龄看起来要年轻的多。</p>

    方唯觉得一方面是两人长期坚持锻炼的缘故,另一方面自然是主宅的功劳。减缓衰老需要通过时间来验证,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p>

    第二天。</p>

    到了合作社发工资的日子。</p>

    各大队早早派出了财务人员前来领工资,刘会计等人早就计算好了每个人应得的数目,然后把现金提了回来。</p>

    方唯等理事到最后才领到了钱,他这个月的收入不错,加起来将近有500元。</p>

    大队的收入普遍较高,最低的领到了将近00元,最高的有200多元。</p>

    其他大队的社员,收入最低的也超过了60元。这可是一个月的收入,算下来不少了,要知道年底还有一笔年终奖和分红。</p>

    这一天对于大家来就像过年一样,每个人都喜笑颜开。</p>

    虽然几百元还不至于让方唯心动,但他能拿到这份工资也明合作社的确经营的不错。</p>

    这年月的500元可不是数目,万元户抵得上后世的百万富翁甚至是千万富翁,通俗的钱很值钱。</p>

    方唯不缺钱,他在瑶寨有头人的职田,一年下来至少有上万元收入。</p>

    他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所以对于金钱的渴望没那么厉害。要不然他也不会挑头搞这个合作社,毕竟合作社走的是集体富裕的道路,他就算能多拿一些,也拿不了太多。</p>

    但大家的喜悦之情还是感染了他,晚上在家里摆了一桌,把二姐和二姐夫喊过来喝酒。</p>

    “我们互助组现在增加到了30多户,新加入的人员暂时不参与分红,主要任务是学技术。等到明年春播,我们会重新制定生产计划,到了那时,估计互助组的总户数会达到00户左右。”</p>

    田炳义是能喝几杯的,尤其是他兴奋的时候,喝大半瓶白酒都没问题。</p>

    他一边喝酒一边了互助组的情况,目前看起来发展顺利,而且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蔬菜育种的路子。</p>

    等到来年春播,他可能会在蔬菜育种上投入更大的精力。</p>

    没别的,就是培育蔬菜种子其实培育稻种赚钱。</p>

    田炳义大队临近县城,很多社员除了种植一点口粮和公粮之外,主要是种植蔬菜卖到城里。别看不起眼的蔬菜,每天的消耗量巨大,还是很有前途的。</p>

    “姐夫,你注意控制一下人数,互助组的户数到了00户就差不多了,人数再多的话效益反而会下滑,。除非你能做到像我们这样的规模。”</p>

    方唯也给田炳义提了一些建议,两个人越喝越高兴,最后田炳义和方梅就在他这里住了一晚。</p>

    第二天一早两人才回去。</p>

    方唯吃过早饭就去了办公室,刚坐下没多久,赵金生就跑了进来。</p>

    “支书,走,去看看,今天是鱼塘大规模捕捞的日子。”</p>

    鱼塘的活鱼产出比预计的还要快,塘里不管是草鱼、鲫鱼还是鲢,都比别的地方生长的快。</p>

    而且产出的鱼土腥味很淡、肉质细腻,之前尝试销售的时候就获得了大量的好评。</p>

    今天开始可以大批量上市了,方唯跟着赵金生去了大队的鱼塘,真好看到大家在忙活。一下去,就可以捕捞到大量的活鱼,捞上来之后再分类。</p>

    四面八方的鱼贩子早就在这等着,之后就是重复过称交钱的过程。</p>

    一车又一车的活鱼拉走了,有些拉去了圩市、有些拉去了县里,甚至还有拉到临县去卖的,真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p>

    方唯和赵金生随后又去了其他大队的鱼塘查看,基本情况都一样,合作社出产的活鱼供不应求,吸引了各地的鱼贩子来进货。</p>

    现在的个体经济才刚刚冒头,卖菜、卖鱼、卖布、卖服装,这就是个体户最早从事的行业。</p>

    还有一个行业也正在蓬勃发展,那就是饮食行业,据县里新开了不少个体饭馆,吃饭不要粮票,就是价格稍贵一些。</p>

    方唯喜欢这些鱼贩子,有了他们可以更省心。</p>

    要不然社里还得组织人去圩市上卖鱼,这么大的产量,啥时候才能卖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