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临的一番话让朱标恍然大悟。</p>
他向着江临试探道:“江兄,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p>
“没有完美的政策解决所有问题,但一直会有适合的政策解决所有问题?”</p>
“是的!”江临表示赞同的点了点头,继续道:“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不断地改变才会逐渐完善。”</p>
“完善的过程,不是一个皇帝,两个皇帝可以做到的!”</p>
“而是每一代皇帝都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逐渐改变。”</p>
听了江临和朱标的话后,老朱声呢喃道:</p>
“政策只有不断地改变才会逐渐完善!”</p>
“需要每代皇帝根据情况而改进政策?”</p>
到这里,老朱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顿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p>
是啊!</p>
他之前的想法过于偏执了!</p>
就像江临的那样,他认为只要自己多操心,多劳累,就可以让后世之君轻松一些,不用那么劳心费力了!</p>
然而,却偏偏忘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p>
他是开国之君,面对的情况是国家刚刚建成。</p>
经过好几代皇帝发展的中后期不一样,面对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境遇。</p>
自然需要一个全新的应对措施!</p>
而他!</p>
定下一个政策后,却霸道强硬地不允许后世之君做出改变。</p>
一个本来不错的政策自然也就变成了弊端。</p>
一时间!</p>
老朱此时幡然醒悟,终于想通了。</p>
他整个人重新恢复了此前的自信模样。</p>
江临继续道:“陛下,就拿你的这个户籍制度来”</p>
</p>
“对于当今这个时代,还没有发现土地吞并的情况,百姓们过着平稳安定的生活,这个政策自然是非常好的!”</p>
“等到中后期,后世之君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p>
“比如,可以允许百姓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去申请变更自己的户籍”</p>
一旁的朱标也表示认同的点了点头,情绪很是激动。</p>
“是啊!江兄得确实没错,政策可以根据具体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地适合当时的情况。”</p>
“也就印证了,没有解决所有问题的完美政策,一直会有适合政策解决所有问题!”</p>
朱元璋望着江临,脸上露出了一抹惭愧的表情。</p>
“你子的没错,咱确实有三个弊端!”</p>
“这三个弊端也严重影响着大明,咱认了!”</p>
老朱确实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倔强之人,不过他不是那种死皮赖脸的嘴硬之人,完全可以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进行改进。</p>
要不然!</p>
就在江临一开始出他有三个弊端会严重影响大明的时候</p>
若是他不愿意接受这些批评,当场就会生气,也不会后面一直迫不及待的追问江临,想要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p>
这时,朱棣忽然凑了过来,向着江临颇为兴奋的道:</p>
“江兄,你解决完父亲的事情了,接下来该来解决我的事情了?”</p>
“你的什么事情?”江临不解的反问道。</p>
朱棣开口道:“当然是建州女真了!”</p>
“我上次喝完酒就离开了,忘记问你建州女真的具体位置了!”</p>
“明初,女真族被分称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分。”</p>
“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东海女真分布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等地。”</p>
江临的话语落下,老朱忽然想到了上次还没问完的事情。</p>
“对了,你子继续给咱讲讲,李自成攻进都城后,为什么却被清军夺走了胜利果实?”</p>
e果然,该来的总会来的!</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