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展颜一笑,朗声而言:“朕实无大碍!”</p>
语罢,侧首向身畔李福全吩咐道:“李公公,你速去御膳房,着他们速速备下珍馐美馔,再挑几坛珍藏的佳酿。</p>
今日朕要与爹爹、三弟、九弟开怀畅饮,共享这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荣耀与喜悦,也算是为我大宋的辉煌前景祈愿。”</p>
李福全恭敬地应了一声“遵旨”,便匆匆离去。</p>
不多时,一队宫女便鱼贯而入,他们身着整洁的服饰,脚步轻盈而有序,中稳稳地端着摆满了各种美食的托盘。</p>
这些菜肴皆是御膳房精心烹制,色泽诱人,香气扑鼻。</p>
与此同时,另有几个太监抱着几坛美酒走进来。</p>
酒坛上封着的红布鲜艳夺目,随着太监的步伐轻轻晃动。</p>
这几坛酒乃是宫中珍藏多年的佳酿,据酿造工艺独特,历经岁月沉淀,味道醇厚无比。</p>
待酒菜一一摆放在殿内的桌案上,李世民为赵佶斟满一杯酒,双高高举起,恭恭敬敬地道:“爹爹,今日我大宋收复燕云十六州,这是我朝数代先帝梦寐以求之事。</p>
如今得以实现,实乃祖宗庇佑,亦赖爹爹您昔日的苦心经营为儿皇奠定根基。</p>
这杯酒,儿皇敬您,愿您福寿安康。”</p>
赵佶接过酒杯,却微微颤抖着,脸上的神情复杂难辨。</p>
赵佶凝视着杯中的美酒,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自己在位的那些岁月。</p>
那时的他,痴迷于书画艺术,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其中,却忽视了朝堂政务的治理,对民间百姓的疾苦也知之甚少。</p>
金兵南下,局势危急之时,他害怕承担亡国之君的骂名,慌乱之中将皇位匆匆让给了赵桓。</p>
可之后,他又心生贪念,妄图重新夺回皇位,全然不顾这会给大宋朝廷带来怎样的动荡。</p>
回想起这些过往,赵佶心中满是懊悔,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李世民,声音略带颤抖地道:“桓儿,为父为父实在是惭愧啊!”</p>
到此处,赵佶的眼眶已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也愈发哽咽:“当初为父在位时,昏庸无能,只知沉醉于书画之间,对国家大事不管不顾,致使我大宋在风雨中飘摇。</p>
金兵压境,我更是胆怯懦,将这江山社稷一股脑儿地丢给了你。</p>
后来,我还妄图复位,全然没有考虑到这会给你、给朝廷、给天下百姓带来多大的困扰和伤害。”</p>
赵佶抬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一些,接着道:“如今看到你这般英勇神武,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不辞辛劳,殚精竭虑,还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p>
再看看为父从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无地自容。”</p>
李世民静静地听着,眼中没有丝毫的责怪之意,只有理解与包容。</p>
他又为自己斟了一杯酒,再次举起,道:“爹爹,过去的事情已然过去,如今我们应当着眼于未来。</p>
大宋如今有了新的希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大宋走向繁荣昌盛。这杯酒,儿皇与您共饮,愿我们携共创大宋的美好明天。”</p>
赵佶微微点头,强忍着泪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p>
酒入愁肠,却没能消解他心中的愧疚,反而让这份愧疚愈发浓烈。</p>
他看着李世民,目光中满是期许与欣慰:“桓儿,你得对,过去的已然无法改变,为父只希望你能好好治理这大宋江山,让百姓过上好日子。</p>
为父也会在一旁默默支持你,尽自己所能为大宋出一份力。”</p>
</p>
李世民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又为赵楷和赵构斟满酒,道:“三弟、九弟,我们一同举杯,为了大宋的明天,干杯!”</p>
赵楷和赵构神情庄重地举起酒杯,齐声道:“为了大宋的明天,干杯!”</p>
四人举杯相碰,清脆的声音在勤政殿内回荡。</p>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赵佶的脸上泛起了微微的红晕,眼中的醉意也愈发明显。</p>
他轻轻放下中的酒杯,目光带着一丝期待,又有几分好奇,看向李世民道:“桓儿,你此番收复燕云十六州,实在是惊天动地的壮举。</p>
为父心中满是好奇,这其中的过程必定是艰难险阻重重,你快与为父细细讲讲。”</p>
李世民微微点头,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缓缓开口道:“爹爹,此次收复燕云十六州,并未经历太多波折。”</p>
接着,李世民话锋一转,道:“爹爹,您还记得柳梅姑娘吗?”赵佶微微一怔,心中暗忖自己认识的相好里并没有叫柳梅的娘子。</p>
不过这个名字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p>
赵佶眉头轻皱,努力在记忆中搜寻着与“柳梅”相关的线索,片刻后,脑海中灵光一闪,他想起开封城杀猪巷的密探柳梅,自己的这个皇帝儿子曾带着贴身太监李福全去过那里找她。</p>
于是,赵佶意味深长地看向李世民,“桓儿,为父知道你出征在外,多日没接触女色。</p>
但你如今身为一国之君,刚回京城,还是应当先去皇后那里。”</p>
李世民一听赵佶这话,顿时觉得一阵无语,怎么这老色胚总是往那方面联想。</p>
他眼角余光瞥见一旁的赵楷和赵构,两人都低着头,肩膀微微耸动,显然是在极力憋着笑。</p>
站在自己身后的李福全也很识趣地转过头去,不过那微微颤抖的背影,也暴露了他正在强忍着笑。</p>
李世民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挤出一丝无奈的笑容,赶忙出声解释道:“爹爹,您误会儿皇了。”</p>
李世民稳了稳心神,神色郑重地道:“爹爹,儿皇提及柳梅姑娘,绝非您想的那般。</p>
起初,儿皇从郭药师口中获悉,时立爱有个名为柳眉儿的相好,就住在瀛州。</p>
于是,儿皇即刻安排潜伏在瀛洲的暗卫,前去探查柳眉儿的情况。</p>
不久后,暗卫传来消息,确实存在这么一位与那时立爱有联系的柳眉儿。</p>
儿皇当立断,命暗卫对她实施严密监视,计划借此顺藤摸瓜,寻得会将时立爱一举诛杀。”</p>
“谁料,柳眉儿察觉到了暗卫的监视,便想设法逃走。</p>
暗卫及时将她拿下,随后,暗卫在搜查她的随身物品时,发现了两封密信。</p>
也正是因为那两封密信,儿皇才得以追查到柳梅。”</p>
“而后,从柳梅那里得知,她还有柳海魅、柳眉儿姑侄女三人,皆是时立爱下的密探。</p>
巧的是,她们与唐恪、时立爱之间,存在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p>
赵佶一听,来了兴致,原本醉意朦胧的双眼瞬间清醒了几分,他身子前倾,追问道:“哦?竟有这等事?”</p>
李世民微微点头,继续道:“柳海魅为了报仇,潜伏在时立爱身边长达十几年,还成了时立爱麾下的头号密探。</p>
儿皇诛杀唐恪后,便与柳海魅联,精心布下了一个陷阱。”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