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亲临锦州</p>
李世民抬头看向站在身侧的李福全,沉声道:“李公公,宣太宰李纲,户部尚书梅执礼,礼部尚书孙傅,兵部尚书吕好问来见朕。”</p>
“老奴遵旨。”李福全微微躬身,随后转身快步离去。</p>
不一会儿,李纲、梅执礼、孙傅、吕好问、四人匆匆赶到御书房。</p>
李纲等四人整齐地跪地行礼:“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李世民微微抬,示意众人平身,语气沉稳而威严:“诸位爱卿,免礼。”</p>
“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p>
“这是北方战场的最新战报,诸位先看看吧。”</p>
李世民将战报递给李纲。</p>
李纲接过战报,迅速浏览起来,眼中逐渐露出惊喜之色。</p>
李纲看完后,将战报递给身旁的梅执礼。</p>
梅执礼接过战报,仔细阅读,脸上也浮现出激动之色。</p>
战报在四人中依次传递,每个人的神情都从最初的凝重逐渐转为振奋。</p>
李世民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如今我大宋各路大军在北方战场捷报频传,金国已是强弩之末。”</p>
“然而,战事虽顺,后续之事却需精心谋划。”</p>
“今日召诸位前来,便是要商议下一步的应对之策。”</p>
李纲上前一步,拱道:“陛下,如今我军连克金国数城,士气正盛,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p>
“臣以为,当继续增派兵力,扩大战果,一举击溃金国主力,彻底收复失地。”</p>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转向梅执礼:“梅爱卿,户部粮草储备如何?可支撑大军继续北上?”</p>
梅执礼躬身答道:“回陛下,如今粮草储备充足,足以支撑大军北上。”</p>
“此外,各地赋税也已陆续入库,国库充盈,陛下无需担忧。”</p>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向吕好问:“吕爱卿,兵部可有新的部署?”</p>
吕好问上前一步,沉声道:“回陛下,兵部已按照陛下的旨意,加紧训练新兵,补充前线兵力。”</p>
“此外,臣已命各地驻军加强戒备,以防金国狗急跳墙,偷袭我后方。”</p>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孙傅:“孙爱卿,礼部可有新的安排?”</p>
孙傅拱答道:“回陛下,礼部已着筹备战后安抚事宜。”</p>
“一旦金国覆灭,臣将立即派遣官员前往北方,安抚百姓,恢复民生。”</p>
李世民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四位重臣,语气坚定而有力:“诸位爱卿,金国欺我大宋多年,如今正是我大宋一雪前耻、彻底收复失地的绝佳时。”</p>
“朕意已决,将亲率大军北上,与前线将士并肩作战,一举荡平金国!”</p>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p>
李纲等人面面相觑,眼中皆露出震惊之色。</p>
李纲上前一步,急忙劝谏道:“陛下,万万不可!北伐之事虽势在必行,但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亲赴前线?”</p>
“前线战事凶险,刀剑无眼,若有闪失,臣等万死难辞其咎!”</p>
梅执礼也急忙附和:“陛下,李太宰所言极是。北伐之事,自有前线将士奋勇杀敌,陛下只需坐镇中枢,运筹帷幄即可。”</p>
李世民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不必多言。”</p>
“朕意已决,此次北伐,朕将亲自挂帅,赵楷、赵构、张仲熊随行,率领十万精兵走海路到锦州登陆,与四路大军会合,全面扫荡金国!”</p>
李纲等人见李世民态度坚决,知道再劝无益,只得躬身领命。</p>
李世民继续道:“李纲,你即刻调集粮草,确保大军北上无后顾之忧。”</p>
“梅执礼,你负责统筹国库,全力支持北伐。”</p>
“吕好问,你加紧训练新兵,补充前线兵力。”</p>
“孙傅,你着筹备战后安抚事宜,确保北方百姓早日恢复生计。”</p>
</p>
四人齐声应道:“臣等遵旨!”</p>
李世民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诸位爱卿,此次北伐,关系我大宋国运,望诸位同心协力,共襄盛举!”</p>
“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四人再次齐声应道。</p>
李世民挥了挥,示意众人退下。</p>
</p>
李世民站在东京汴梁的城楼上,目光如炬,俯瞰着城下整装待发的十万大军。</p>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士兵们身着崭新的铠甲,持锋利的兵器,士气如虹。</p>
李世民心中豪情万丈,此次北伐,他不仅要一雪前耻,更要彻底击溃金国,为大宋开疆拓土。</p>
“大哥,大军已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出发。”赵楷走上前来,兴奋地道。</p>
李世民微微点头,沉声道:“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启程,目标登州!”</p>
随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p>
大军分为前、中、后三军。</p>
张仲熊率领一万陌刀军充当前军,为了赶路,这支部队并未着甲。</p>
中军由李世民亲自统领,麾下有一万骑兵、一万长枪兵以及两万步兵。</p>
赵楷和李福全骑着战马,紧紧跟随在李世民身旁。</p>
后军则由赵构负责,他率领一万人的火器营,协同四万民夫,承担着粮草辎重的运送任务。</p>
大军一路北上,沿途百姓夹道相送,欢呼声此起彼伏。</p>
李世民骑在战马上,目光坚定,心中早已谋划好了北伐的战略。</p>
此次北伐,他不仅要收复失地,更要彻底击溃金国,为大宋开疆拓土。</p>
经过数日的行军,大军终于抵达了登州。</p>
登州港口早已备好了数百艘海船。</p>
李世民一声令下,十万大军迅速登船,扬帆起航,朝着锦州方向驶去。</p>
海面上,数百艘战船浩浩荡荡,气势磅礴。</p>
李世民站在旗舰的甲板上,迎着海风,心中豪情万丈。</p>
此次北伐,不仅要一雪前耻,更要彻底击溃金国,为大宋开疆拓土。</p>
数日后,大军顺利抵达锦州。</p>
岳飞早已率军在港口迎接。</p>
见李世民亲自率军前来,岳飞激动不已,单膝跪地,高声道:“末将岳飞,恭迎陛下!”</p>
李世民微微一笑,扶起岳飞,沉声道:“岳将军辛苦了,此次北伐,朕与诸位将士并肩作战,定要一举击溃金国!”</p>
岳飞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拱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所托!”</p>
大军在锦州稍作休整后,李世民立即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p>
锦州府衙内,李世民指着地图,沉声道:“诸位,金国如今已是强弩之末,我军士气正盛,正是乘胜追击的好时。”</p>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p>
紧接着,亲兵匆匆进来禀报:“陛下,种老将军、柳姑娘和张大人已从蓟州乘船抵达锦州,正在城外等候。”</p>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立即下令:“快请他们进来!”</p>
片刻之后,种师道、柳海魅和张克戬三人步入锦州府衙。</p>
种师道身着戎装,虽年过六旬,但精神矍铄,步履稳健。</p>
柳海魅一袭青衣,眉目如画,神色间透着睿智与冷静。</p>
张克戬则身着文官袍服,神情肃穆,目光中带着几分凝重。</p>
三人齐声行礼:“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p>
李世民微微抬,“三位爱卿不必多礼,一路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