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是大明瓦罐鸡 > 第407章 乱象
    安抚一阵后,担心两人扛不住死在大殿当中。</p>

    朱允炆还贴心的让人给他们一人搬了张椅子。</p>

    “好了,二位义士,战船不必多,倒是这坦克到底是何物?”</p>

    “陛下,其实我们也了解不多。”</p>

    胡烈拱拱。</p>

    “只是从新城百姓口中得知,此物是新城正在全力研究之物。”</p>

    “传研究出来之后犹如钢铁洪流,就算是京城的高强也抵挡不住此物的前进。”</p>

    “只是奈何新城只有一城之地,人才不足,在加上钢材不足,所以久久没有研制出来。”</p>

    “哦?”</p>

    朱允炆眼睛瞬间亮了起来。</p>

    还以为技术不到位或者啥原因没造出来。</p>

    原来是这两个原因啊。</p>

    而他们朝廷不正好这两样东西最多吗?</p>

    天下工匠除了燕地,都是一句话就能赶来京城。</p>

    大明地广物博,更是要啥材料有啥材料。</p>

    这图纸不就是为他准备的吗?</p>

    “齐大人,尽快将各地工匠集结,一定要在朱高煦之前将此物造出来。”</p>

    看着图纸上的庞然大物,朱允炆仿佛已经看到将来横推北平的画面了。</p>

    “是!”</p>

    齐泰欣然接受。</p>

    这可是肥差啊。</p>

    不过也理应自己来办,此次图纸争夺自己可是最大的功臣。</p>

    心中喜乐,嘴上却是为难的道。</p>

    “只是听闻这钢铁之物需要高炉炼制,其中所需财金银不在少数,还有工匠前来京城后的衣食住行,这”</p>

    朱允炆脸色一变。</p>

    这些年打仗连连败退,国库都要空了。</p>

    咬咬牙:“只能继续征税,苦苦百姓了。”</p>

    完,像是对各位大人,也像是在劝慰自己。</p>

    “只要能造出坦克,拿下燕王只是时间问题,新城制盐、粮食等段多不胜数,将其制服拷打出东西,用不了多久我大明百姓家家富足。”</p>

    “相较于朱高煦富与一城,朕带领全国百姓全部富足才是真正的有为之君。”</p>

    “为了大明,百姓苦几年算不得什么。”</p>

    在场官员有些想些什么。</p>

    可等齐泰几人高呼万岁后还是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p>

    胡烈和董莺莺听的一阵无语。</p>

    百姓凭什么为了你们苦一苦啊?</p>

    商讨了一整天之后,朱允炆才让众人离去。</p>

    刚刚准备回到房间休息,又有人传来消息。</p>

    “陛下,铁铉败了!”</p>

    听到此话,朱允炆一个激灵,中的玉石扳指落于地面。</p>

    叮!</p>

    一声脆响,朱允炆惊醒。</p>

    “怎么会?济南固若金汤,之前更是装捷报频频,多次将燕军挡在北方,为何这么突兀就失了?”</p>

    此刻的脸上已经没有了白日的惊喜。</p>

    神情慌乱,立马派人将刚刚离去的各位大人唤回来。</p>

    铁铉死了,还有谁能抵挡朱棣南下的脚步。</p>

    就算获得坦克图纸又能如何?</p>

    根本没有时间发展啊!</p>

    没多久黄子澄等人再次回到殿内。</p>

    看过消息后众人都是脸色铁青。</p>

    方孝孺顿了顿,开口道。</p>

    “陛下,大将平安已经退守到东昌,还请陛下令其闭城不出,之后朝廷再派人与燕王议和,给工匠争取时间。”</p>

    “就算是划江而治也不是不可以。”</p>

    “方孝孺,你知道你在什么?一旦陛下做出这个决定,史书又该如何记载陛下?”</p>

    一半的官员都开始骚动。</p>

    朱允炆脸色也并不好看。</p>

    宋朝就是前车之鉴。</p>

    他若是真的做下这个决定,定会被直接订在耻辱柱上。</p>

    </p>

    可方孝孺一脸悲凉。</p>

    “陛下,老臣也知道不该这些话。”</p>

    “可相较于亡国之君,这根本算不得什么了!”</p>

    “只要之后能再次丢失的地盘打回来,您依然可以成为一代明君。”</p>

    “现在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p>

    “方孝孺,你放肆!”</p>

    黄子澄一脸怒容,直接指着方孝孺鼻子破口大骂。</p>

    “我大明皇朝岂会亡国”</p>

    “陛下,就算是死臣也必须要!”</p>

    方孝孺直接痛哭起来。</p>

    “众为大人心中都明白,只是不想承认罢了,那朱棣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已经无法压制,现在不是装糊涂的时候了。”</p>

    “难道各位还想着燕军到来之后转身投靠吗?”</p>

    此言一出,场内许多人都心虚的低下头。</p>

    跟谁混不是混。</p>

    只要保证他们家族鼎盛不就好了。</p>

    其中更是有许多元朝官员的家族。</p>

    反正都反了一次,再反一次又如何?</p>

    朱允炆将众人的表情都看在眼中。</p>

    脸色和吃了苍蝇一样难堪。</p>

    原来还真准备危的时候将他给买了啊!</p>

    “朕允了,朕这就拟旨意,方孝孺升为礼部尚书,全权负责求和一事。”</p>

    “不管对方什么要求”</p>

    朱允炆闭上眼睛。</p>

    这只是权宜之计。</p>

    一定能拿回来的,一定能的。</p>

    又是商讨一个晚上。</p>

    凌晨十分,朱允炆才一脸疲惫的回到寝宫。</p>

    和女人嬉戏的兴致都没有。</p>

    躺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来。</p>

    相比于身体上的劳累,心中更是时时紧绷,无法放松。</p>

    接下来的时日。</p>

    大明朝各地都乱了起来。</p>

    有了朱允炆的旨意。</p>

    朝廷官员抓捕工匠的同时大肆搜刮钱财。</p>

    大明百姓民不聊生。</p>

    不止税钱涨到百姓无力承担的地步。</p>

    矿物开采总是要人的吧!</p>

    为了让人配合,看守官员动不动对百姓非打即骂。</p>

    而在这样残暴的统治下。</p>

    各地官员也召集起来。</p>

    朝廷这是要干什么?</p>

    各地匪寇数量大增。</p>

    已有天下大乱的迹象。</p>

    而在这样的条件下。</p>

    北边默默潜入大量不速之客。</p>

    在街道上大肆宣传燕地的生活。</p>

    宣扬燕王的美德。</p>

    在这样的言论下,拥立燕王南下的声音更加多了起来</p>

    甚至直接有地方百姓揭竿而起,杀官闭城,呼吁燕王到来。</p>

    短短十日时间,朱允炆模样大变。</p>

    当齐泰从外地回来见到朱允炆的时候都吓了一跳。</p>

    脸色苍白,仿佛就剩下一个骨架,风一吹就全身散架。</p>

    “陛下,您辛苦了。”</p>

    二话不,一个飞扑直接跪倒在地。一脸心疼的呼喊。</p>

    “老师,您,大明还有救吗?朕能护得住大明吗?”</p>

    朱允炆一脸呆滞,面无表情的问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