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 > 第191章 爽快成交
    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没什么好藏的。</p>

    罗三舅带着他直接去了后面,让铁匠去把虎骨等东西一并拿来。</p>

    前面的盐和石膏等物,换了一百零七两银子。虎骨三百两。</p>

    这一趟的收入比前面总和都多。</p>

    爽快的成交以后,两队人马一起吃了顿饭算是为他们接风洗尘。</p>

    酒足饭饱以后,罗三舅才带了大家回去休息。住的自然是寨新建的房子。</p>

    这一趟耗费了大家太多的体力,一个个回去以后房里便此起彼伏的响起了呼噜声。</p>

    如罗三舅一样了却心事的还有一个管家弟弟。</p>

    送罗三舅他们去休息后,他自己回仓库,看着堆成山似的盐,迫不及待的回房给家主传讯回去。</p>

    第二日一早,他按照吩咐,将东西换上马车,着一队人马快速押送着回城。</p>

    交易虽已经完成,可罗三舅他们准备歇两天再走,走之前再找管家弟弟买了一批布料和铁器。</p>

    正如所料的是,罗铁匠看着那个铁匠摊子,眼都挪不开,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和那铁匠处成了好哥们。</p>

    自此一直到走之前,他几乎都腻歪在摊子前,不仅主动帮人打铁,还跟那铁匠鼓捣些不知名的玩意儿。</p>

    短暂的休整了三五天,一群人告别那笑的满脸褶子的管家弟弟,踏上了回家的路程。</p>

    这一路受到震撼最大的就是卢桥两口子,他们大概知道队伍运的东西值钱,可不知道这么值钱呐!</p>

    不那具虎躯的价钱,那个没办法羡慕,真是人家拿命拼来的。</p>

    原来包袱里的东西也这么值钱的吗?</p>

    他们一直以为能有二三十两银子就已经算的上不错的买卖了,可看看人家,出就是百两往上。</p>

    以前他们家可是攒一年的钱都难攒到一两银子,他们生活中多用文来表示银钱。</p>

    家中有个五六两银子,那就已经算是非常富裕的人家。</p>

    出来了才知道,人家都用两来作计数单位的吗?</p>

    他感觉自己和外面好像脱节了一样。</p>

    虽这一路有点远,可看看这收入,放他身上,就是再远他也会去的。</p>

    怪不得大家都愿意冒险走商呢,一本万利的生意谁不愿意?</p>

    他开始期待村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了!</p>

    返程东西自然没有去的时候多,走起来相对轻松的多。</p>

    跟来时比,此时的山林又有了些许不同。枝头树下到处都是新冒的嫩叶,山里偶尔开的正艳的野桃花,灼灼其华。</p>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山林里终于不是一片死寂的沉闷,各种鸟兽开始活动。</p>

    一切都是生勃勃的样子,很难不让人心情舒朗。</p>

    心情好,赶路就不会那么辛苦。</p>

    所以这一路,走的前所未有的轻松。</p>

    回家路上,随处可见的野菜也为他们的饭食添了些花样。</p>

    他们着急的往家赶,那头村里的人终于有人开始坐不住了。</p>

    都是担心孩子,一提起来这事儿,大家都只有叹气的份。眼看着过了他们预计回来的时间半个多月,对面山头始终没有熟悉的笑脸出现,有人开始在村口整日守候。</p>

    怀初心里也着急,可她知道,她要是真急的慌了神,那大家更加心里没底。</p>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请大家为她的纸作坊搭几个棚子出来。</p>

    原本在河边作纸,图的就是用水方便。可如今入了春,时不时山里会下雨,她的纸晾在外面不容易干不还容易被吹走。</p>

    看着大家心里担心,她干脆将作纸的计划提前。</p>

    原本她就打算,把村里的姑娘们集中起来做事情。</p>

    </p>

    如今村里的姑娘们要不是在家里帮忙做家务,要么上山采野菜。</p>

    她以前就在想,男孩子们被她拉出去锻炼了,姑娘们自然是要会点东西的。</p>

    想来想去纸作坊是个不错的选择。</p>

    姑娘们心细,她这作坊正是适合她们。</p>

    按怀初的想法,她将工序给她们分开,搞成流水线工作,纸做好了往外销,刚好可以给她们发工钱。</p>

    如今看着村里人心惶惶,干脆把这事儿提起来。</p>

    她去找了老村长叔,把她的想法跟他了,让他帮忙找几个人去给河滩上游回水湾处,给她建几间房子当作坊。</p>

    想法得到了老村长叔的一致支持。</p>

    事实上他也正愁的没办法呢,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可做起来太难。</p>

    胡思乱想有时候也不是她们自己能控制的事情。</p>

    听怀初想把那个做纸的作坊给盖起来,还要挑村里的姑娘去帮忙,大家的注意力果然瞬间被转移。</p>

    老村长叔给她找了几个人花了两天的时间,给那作坊盖了起来。</p>

    其实就是两间的竹板房子,作坊门口用砖砌了很大几个池子,里面灌满了水,以后浸泡就在这里头。</p>

    屋子里有一口不的锅,用来煮原材料的。</p>

    另一间里面是她的磨坊,需要碾碎的时候在这里。</p>

    磨坊的角落还放了好几个石臼,都是她用的上的工具。</p>

    她如今可以做出来两种纸,比较毛糙的草纸很容易做,如今成了村里人主要的生活用品。另一种就是比较高档一点的竹纸。</p>

    竹子做出来的纸韧性和光洁度是草纸不能比的。如今这东西成了关郎君学堂的主要用品。</p>

    上次罗三舅他们走的时候她刚做出来不久,只让他们带走了一部分帮着卖,也不知道销量如何。</p>

    如今既然是要扩大生产,自然是多做些竹纸才好卖。</p>

    作坊搞起来了以后,她又去外公那里定做了好几个尺寸一样的竹板,用来晒纸。</p>

    她原本是想顺便建个暖房出来,专门用来烘干纸张的。可这段时间天气太好了,日日都是大太阳,让她有点觉着浪费。</p>

    暖房搭起来很容易,不差一点时间,暂时先没盖。</p>

    作坊建好了以后,她将村里同样是岁以上的姑娘统计了一下,一起有十五个。</p>

    她那作坊估计十五个站都站不下,只能去了两个店的,留了十二个在作坊。</p>

    做纸其实很容易,但就是需要耐心。</p>

    一溜的姑娘排排站在一起,鲜亮的跟花儿一样,一个个紧张的看着怀初,生怕漏听什么。</p>

    这种心翼翼怀初其实懂得,虽他们村子已经算的上开明的地方了,可还是有人偏心儿子。</p>

    她若是不可以赚钱,怕是这里一半的姑娘都出不来的吧!</p>

    就是郎君的学堂,很多姑娘来了两天就再不来了。</p>

    她后来去问,得到的回答都是姑娘家认那么多字做甚?</p>

    她想解释姑娘也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可在这样的社会,这句话好像是个笑话。</p>

    她发觉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至少这件事上她特别的无力。</p>

    转过头她问过被叫回家的姑娘,想不想读书,她发现她们眼里只是迷茫,好像不知道读书用来干嘛。</p>

    以后,以后的事情谁能的准呐!</p>

    所以她才有了将纸作坊弄起来的想法,跟以前一样,她想着她们有了点艺,往后不管什么境地,不定能靠着这点艺过的好一点。</p>

    怀初的恻隐之心姑娘们暂时还考虑不到,她们忙着在适应新环境学习新能力。</p>

    有了这么件事岔了一下,至少一个星期,村里人不会那么浮躁。</p>

    她默默的祈祷,三舅他们最好在一周以内回家呀,不然她也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