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这事儿对于村里人来已经有了相当的经验。</p>
如今砖瓦窑都是自己的,想烧多少烧多少。</p>
年前砖瓦窑基本没有停工,有人要他们烧了卖,没人要他们烧了存着,这东西根本不缺市场。如今自己人用,当然紧着存货先用,剩下的在会议一开完就立刻回去起窑。</p>
村里人一向在这些事情上比较团结,这头烧砖的继续烧砖,那头罗三舅已经拿着石灰桶去给大家划地基。</p>
干脆顺着他们房后的位置往后排,还是如在山里那样,建成两排房子。罗三舅数了一下,最少要起五间院子。</p>
划地依旧是挨家往后排,谁是谁家先建出来再其他。</p>
地基是上午画好的,下午罗三舅就带着人去了场地开始夯地基。</p>
这次是为了孩子们的事情,不管有没有房子的都来给帮忙了——除了怀初家。</p>
事实上从后面传出叮当的敲打声时,她就坐不住了。</p>
坐了一个多月的月子,她感觉自己已经和世界严重脱节,村里这么大的动静,是在干嘛?</p>
让人找了石嫂子来问,她才知道这短短的一段时间,居然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p>
自己不能去,当然要让知道的人来给自己讲。</p>
这一上午石嫂子便也再没从怀初家里出来。</p>
各家的八卦听完,怀初也没白吃瓜,让石虎带两人去给帮帮忙。</p>
等郎君休息的时候回来,她俩谈及此事,才觉着有种被隔绝在外的感觉。</p>
虽然心有不甘,可月子还要按时坐满。</p>
接下来的时间,后面建房进度就成了怀初每天的八卦来源。</p>
你还别,人心齐,效率自然就高,怀初出月子的时候,房子已经建的七七八八,就等着定家具来着。</p>
好容易家里办喜事,村里人也是豪气,特意去了城里的家具铺子,按着孩子们的喜好,定了几套成品的家具回来。</p>
一旦有事情做,时间就过的飞快,整个正月底到三月初,村里人都在忙碌着。</p>
孩子们准备嫁衣的准备嫁衣,起房子的起房子,老爹老娘一头顾着新房子的落成,一边筹备婚仪的各种物品。</p>
房子落成、家具送入房里,家的感觉一下子就有了。</p>
子们笑的嘴都合不拢,姑娘们羞的见人就躲。</p>
房子筹备好,罗三舅就给各家分配了菜式。</p>
是的他们的集体婚仪,给各家分配了任务,必须要出几个菜品,然后各家的菜凑一凑,就是一顿丰富的大席。</p>
天可怜见的,怀初终于在初三这一日坐满了两个月的月子,被放了出来。</p>
尽管她自己已经非常注意卫生,可憋了两个月在家里,她感觉自己已经快要霉变。</p>
出月子那日,让人烧了好几锅水,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出来的时候人都是飘的。</p>
好容易可以出门,她想也不想的去了外婆家,月子后半段外婆就没有再出现在她家里,她强烈怀疑老太太是不是身体不舒服。</p>
好在她去的时候还好,老太太坐在廊下看着编筐的外公,眼里噙着笑意。</p>
怀初叫了她好几声她才听见,看见怀初立刻扬起了笑脸。一边拉着她往屋里走,一边跟她着孙儿们的亲事,看的出来,她是真的很高兴。</p>
确认过外婆身体还可以,她这就去找了三舅,问问能不能帮点什么。</p>
罗三舅忙到飞起,见她来也只是打了个招呼,转头安排起了其他事情。</p>
怀初在各处走了一圈,大致的听到了他们的安排。</p>
</p>
对菜品的安排她有不同的见解。</p>
真的,这个时候办集体酒席不是一件好的决定。天还太冷,若是炒菜从炒完到盛上桌,菜已经凉了下去。</p>
所以怀初在考虑,是不是可以多准备几样蒸菜?</p>
起这个她就想起了现代的蒸碗,蒸肉的米粉做起来也超级简单,需要的调味料也很容易找到。</p>
不管是荤的素的,随意搭配都能出好几种菜品,到时候再搭配几个炒菜,炖菜什么的,这席面才算是席。</p>
想到就做,她立时回家取了银子,让石嫂子买了排骨、猪肉、猪脚、鸡等各种肉菜回来。</p>
石嫂子以为她想吃好的了,也没有在意,挎着篮子就去了城里。</p>
等回来的时候,怀初便指挥她在灶下忙了起来。</p>
先洗了些大米,火慢炒,接着便是处理各种肉类。</p>
这一日,怀初家的灶房就没熄火,蒸了一锅又一锅。</p>
她让人按照方法做的粉蒸排骨、蒸扣肉、清蒸狮子头、红烧猪脚、肘子、土豆蒸鸡,就这还是随意的搭配出来的,出锅的时候可算是让家里人大开了眼界。</p>
怀初去找了三舅来试菜,并且了她的想法,得了三舅的肯定。</p>
接着第二日开始,村里的妇人们都聚在了怀初家的厨房,石嫂子成了师傅,开始教大家各种调味码味。</p>
为了一次性多蒸点菜,怀初画了个铁锅的支架样子,让人带去让罗铁匠赶出来。</p>
罗铁匠因着秦三姑娘的豪言壮语,吓的最近都不敢回村子,最近一直和儿子住在兰花巷子呐。</p>
怀初的订单罗铁匠当然重视,立刻撂下上东西,研究了一下,为了方便洗刷,怀初把锅和灶架做的分离的,这东西太简单了,就是铁皮圈出来的一个桶,底下弄上支架,中间放上炉桥,架上锅,在哪里都能烧。</p>
为了匹配这个,怀初还委托外公做了几个大锅尺寸相当的蒸笼。</p>
粗陶碗村里多的是,这么一拾掇,家伙什都齐了。</p>
三月初五一整天,村里的的女人们在晒场边搭的简易棚子里忙了一天,各种肉要处理要切要码味什么的,晚上时间差不多先蒸上,等蒸好以后先不管,等开席的时候提前架火烧开复蒸一会儿就好。</p>
菜都是妇人们在家里实验成功后再做的,保证不会有各种问题。</p>
来孩子成亲,最忙的就是各位父母了。村里人有限,晚上还在蒸锅这儿烧火的父母,到了天麻麻亮就要回家筹备家里的那一摊子。</p>
新房早早的就布置好的,等收拾的差不多,所有人都来了晒场,干脆所有的家有喜事的父母都坐在了前面。</p>
新娘新郎换了大红的喜服,牵着红绸绢等在一边。</p>
仪式今日特意委托了陈老夫子,为了这一日,老夫子熬夜写了好几页的发言稿。</p>
吉时到的时候,老夫子宣布让新郎带着新娘入场,先是拜天地,然后接受大家的祝福。</p>
天气不太好,仪式举行的很短暂,拜完天地父母不久,夫子就让他们先回了自己家。</p>
按理这里有送入洞房什么的,可同时间这么多的成亲的,也不太适合,就让孩子们簇拥他们先回去。</p>
新娘至此可以休息,新郎还要出来敬酒。</p>
父母们抹着泪看着夫妻携远去,</p>
今日又是嫁女又是娶儿媳,大家心里开心着呐。</p>
反正其实都是自己人,等新郎官安置好了娘子回来,便开了席。</p>
你还别,大锅饭吃起来就是香。怀初今日带着儿子来了,家伙早就接受过一波又一波的亲热,被裹在厚厚的包被里,也不哭闹,瞪着一双玻璃珠子似的大眼睛,滴溜溜的看。</p>
怀初吃的非常满意,大概是蒸的时间够久,肉菜基本上入口即化,肥而不腻,不管是老人孩都能消化的了。</p>
宴席上有了酒,时间就会被拉的更长,这日的热闹持续到了晚上才渐渐结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