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带着村人去逃荒,苟在深山种田忙 > 第304章 方家请柬
    祠堂建起来以后,村里人仿佛心也跟着踏实下来。</p>

    从落成那天起,祠堂的香火从来没有断过,每天都有村里人去自发的上两柱香。</p>

    怀初他们的生活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p>

    没变的是,村里人又恢复了自己的忙碌,家家都忙着自己的事情。</p>

    变了的是突然之间周围好像多了许多善意的目光,出门在外,认识的不认识的跟她打招呼的人变得多了。</p>

    自认为有些内向的怀初多少有些困扰,好在大家真的就只是打个招呼。</p>

    若是再多聊几句,她自己都不敢保证是不是会抱头跑路。</p>

    所以比起变故,怀初其实更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p>

    可有些事情,总归是计划赶不上变化。</p>

    好容易她在家折腾的这些酒曲折腾出了眉目,成功的酿出了还算不错的米酒,就接到了一个不知道对她来是好还是坏的消息。</p>

    其实是方家送来了一封请柬。</p>

    来她们家和方家的关系意外的因为方间明这个纽带越走越近。</p>

    这一年来,又因着方嬷嬷的照顾,她对方家始终存了一份感激之心。</p>

    她们之间的联系一直都有,偶尔方家带给方间明方少爷的东西也会顺便先送来她这里,让郎君帮着拿去。</p>

    因着每次心里感激,她来去的书信顺便也会捎点别的东西,多是些不值钱的特产之类,聊表自己心意。</p>

    每次那头方夫人的回信总是客气又周到,虽没见过面,可怀初神交已久。</p>

    想象里方夫人就是举止从容温婉大方的贵妇形象。</p>

    而方夫人每次来信,对她也多有褒奖,怀初一直觉着自己无法做到到真的如世家妇一样周全稳重,但也不妨碍她喜欢这样的人。</p>

    在她的想象里,方夫人是她现阶段接触过,最为符合世家妇形象的女子,这是她的偶像。</p>

    可想而知,她被自己偶像夸奖该是何等的激动。</p>

    所以虽她们之间联系的稀稀拉拉,可一点也不妨碍怀初心里对方夫人的景仰。</p>

    每次收到方夫人的来信,她都要开心好久。</p>

    可这一次来信,内容却让她完全意想不到。</p>

    书信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其实也可以算是一封请柬。</p>

    内容是邀请关东城带着方间明回登州,据她们家里费了好大的心力请了位久不出山的大儒。</p>

    为了服她们,这位大儒姓甚名谁都的清楚,让她们找人一问便知。</p>

    当然不是春阳书院的山长不是大儒,而是人与人之间授课方法不一样,用方夫人的话就是,这位大儒她们请回家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就是为了给家里这些子们一份助力。</p>

    事实上方家求学的不止方间明这一个孩子,家里少爷们分布在各个书院,好坏参半。</p>

    原本这样的事情方夫人是不会劳心劳力的让自己儿子回去的,因为以前他没那个能力,连考举人的希望都看不到。</p>

    家里只求他好好读完书以后娶妻生子培养下一代。</p>

    可他从来了春阳书院——不,自从认识关东城以后,像是变了个人,以前作天作地的大少爷,如今被关郎君管的服服帖帖。</p>

    这简直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p>

    方夫人对自己儿子了解的很清楚,但凡换个人,她都不敢保证有这效果。</p>

    </p>

    这也是她一直和关家有联络的最根本原因。</p>

    她比谁都清楚,是谁让她儿子从几乎不可能变的有了那么几分可能,所以有这样的会,她想的不是先服她儿子,而是先从怀初这里下。</p>

    她自是知道怀初两口子情深意长,让人两口子分开实属不该。</p>

    可眼看着明年开春就要开考,她儿子究竟学了个什么程度她真不知道,这次家里花了大价钱请了名师来,她突然就生了些野望出来。</p>

    想来想去给怀初写了信,把请柬包在里头寄了出来。</p>

    她承诺的是只要关郎君愿意去,那么吃穿用度她全包了。</p>

    并且保证不会让人打扰她郎君温书学习,这话只差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有人抢她郎君。</p>

    怀初对此其实倒还好,她能感受到方夫人的急迫。</p>

    她并不了解方家是个什么样的家族,但当初方嬷嬷在的时候倒是跟她了不少方间明的纨绔事迹。</p>

    连一向少在人后人是非的方嬷嬷都忍不住现在的少爷真的变了好多,可想而知他以前是多么的不着调。</p>

    学业上的事情怀初从来不干涉关东城的决定,大概方夫人也猜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在书信中委婉的请求怀初帮忙劝一劝自家郎君。</p>

    最多半年,夫妻俩就能重聚。</p>

    半年的分离带来身份上的巨变,不亏。</p>

    怀初何时第一次收到方夫人这么“有份量”的书信,怀初看信的时候,几乎都能想象着这位夫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样子,这其中的道理只差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怀初听。</p>

    她的心情怀初其实非常能理解。</p>

    越是大家族夫君和孩子才越是底气和助力,像是方间明这种,原本没有希望的人突然变得有了那么点希望,是谁也不愿意放开的。</p>

    她自己倒是不反对郎君补习,学业上的事情她很少插,去不去最后做决定的都是他自己。</p>

    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方夫人有她的迫切理由,她们有她们自己的生活节奏。</p>

    收到信后,怀初并没有马上找人去叫郎君回来。</p>

    上次村里祠堂落成,关东城也请假回来帮了两天忙,这才刚回了书院,再叫他回来,不太好。</p>

    再了她并没有觉着事情就真有那么紧迫,晚几天也没问题的。</p>

    等到又一次书院休假的时候,怀初才把信给关东城看了,夫妻俩默契的没有再提这事儿,好好的过了个假期。</p>

    她倒是没想到的是,方夫人不仅给她写了信,同样给书院里的方间明写了信,同样的内容,对方间明又是另一种口吻。</p>

    关东城觉着这位方夫人真是厉害,对什么样的人用什么口气话,居然都显得特别真诚。</p>

    两封书信都在他里,给怀初的诚恳自然,对儿子口气绵软带了丝哀求,妥妥的把自己放在了低位,看的人心里酸楚。</p>

    至少一向不拘节的方公子把信给他看的时候,难得的自省了一下,问他自己以前是不是太混蛋了?</p>

    这让他怎么回答?</p>

    他只能避重就轻的换了个问题问他登州府好玩吗?</p>

    起自己的家乡,方间明瞬间忘了刚刚的低落,眉飞色舞的给他介绍起了登州的好吃的好玩的,仿佛他立刻就要随着他去一样。</p>

    实则他自己心里也没有拿定主意,若是放在以前,方夫人的邀请他只会一笑而过,当作没听见。他舍不得离开怀初和孩子,可上次过了,被人胁迫的滋味不好受,有一次教训就足够了,他再不想自己和怀初遇到这样的问题。</p>

    虽现在他和怀初之间没有人再能从中作梗,可她们还有孩子呢,孩子长大了以后,他能做他的靠山吗?</p>

    这些问题他都有仔细的思考过,无论哪一种,得到的结论都是他还是要往上爬。</p>

    来在春阳书院按部就班的学习他习惯的很好,可如今方夫人的邀请仿佛是在他面前摆出了一条捷径,只要和怀初分开半年他就能更有把握拿到想要的结果的捷径,他——犹豫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