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40章 DRAM模块和CPU柜
    第40章dr模块和p柜</p>

    这是两片芯片!</p>

    两片芯片都是灰中带紫色的陶瓷封装,两边都各有9个金色的金属脚,顶部镶嵌着一块金色的金属片。</p>

    高振东在意识里仔细分辨了一下金属片上的字,一片的第一行前5个字符是00,另一片第一行前5个字符是03。</p>

    这个精品店的店主真是个人才,估计这东西在店里,也是镇店之宝或者特殊商品这样的地位。</p>

    要知道00和03这两种芯片以打头的,可是前期生产的高端货,那金黄色不是涂上去的,是镀上去的真金。</p>

    这和后期d打头的塑料封装不可同日而语,到了高振东读大学的那个时候,品相好到可以做礼品的00和03,价格可不算便宜。</p>

    大货啊,高振东这时候的心情比调到大鱼的钓鱼佬还爽,只恨不能像钓鱼佬一样拿着在城里逛两圈。</p>

    00,tel公司于92年开始销售,世界上比较公认的第一款成熟可商用的位p,脚双列直插(dp)封装,频率最高0z,每秒执行指令数最高大约万条,可寻址空间byte,晶体管数量3500个。</p>

    03,tel公司于90年开始销售,世界上第一款成熟可商用的动态随存储器(dr)芯片,也就是今天大家的内存。同样是脚双列直插(dp)封装,与00一样,这也能为tel节约制造成本。容量kbt(位),也就是2byte(字节),每位都由个三管存储单元构成,总晶体管数量也在3000多个。</p>

    这两个东西在日后的人看来,那性能和容量都是弱到爆炸,可是在959年,这就是非常强劲。</p>

    举个例子,95年月日,以老大哥-3型电子管计算为原型仿制的03首次连续运算,速度是30次/秒,后经改进,达到了3千次/秒。959年仿制成功的04电子管计算,运算速度万次/秒。</p>

    不过,上面的例子里的计算,运算速度都是指的浮点运算速度,换算成指令数的话,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而且,上述计算都是30位以上的字长,这一点上比00强不少。</p>

    虽然在速度、字长上这个时候的国产计算与00各有千秋,可是这些计算都是一台就要装满一个房间的大家伙,耗电就更不用了,几千个电子管的东西,就问你怕不怕。</p>

    造价更是离谱,据04的造价,为每台200万人民币,这可是959年的200万。</p>

    这些计算有多难造来看看产量吧,03总产量3台,这可是总产量。</p>

    完00,回头看03,这东西比起已经59年已经国产仿制成功的磁芯存储器,就三个好处:快、、便宜。</p>

    看看03的磁芯存储器就知道了,024字节的容量,要用几个柜来装,大概就是现代42柜那么大的那种柜。</p>

    高振东在意识中感受着这两个东西,心中一片火热,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提取出来,经过本地化和年代符合性改造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哪怕不能用,光凭一个00的通用p架构,就已经赚翻了。</p>

    </p>

    按捺不住的高振东马上冲向陈总工的办公室,向老陈请了个假,看着那副脸红筋涨的样子,老陈还以为他生病了,关心了好几句。</p>

    请好了假,高振东骑着车,运腿如飞,恨不得把车踏板踩到地里去。飞快的回了家,锁好所有门窗,把所有的窗帘拉严实,高振东来到了暂时没放啥东西的南屋,准备提取这两个宝贝。</p>

    毕竟经过系统改造之后,天知道会变出个什么鬼东西,没准和03一样能装满整个房间也不定。</p>

    高振东站在南屋门外,启动了提取,站在屋里他怕自己被挤死。</p>

    出现在南屋里的,是两样东西,旁边还有两本纸质材料。</p>

    一样东西是由4块50厘米见方的电路板上下堆叠而成,电路板中间以铜柱相隔,4块电路板上有大量一摸一样的单元,每个单元由三个晶体三极管和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两块板之间,由一些信号线链接,在上面那块电路板边缘,有一些由晶体管和阻容元件等组成的电路,以及一排接口。</p>

    另外一样,是一个同样50厘米见方,米来高的柜子,里面也堆叠了多块电路板,每块电路板上,都由晶体三极管、晶体二极管以及一些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不同的电路,其中几块板上的电路基本一致,柜子的最底部,是一个看起来像电源的东西。</p>

    高振东拿起两本纸质资料,匆匆扫了一遍,大笑起来,系统可真太贴心了。</p>

    毫无疑问,那个4层板堆叠的东西,就是03存储芯片,不,应该是2字节dr模块了。而那个柜子,那块00改造的成果,可以叫它p模块柜。</p>

    至于为什么那么的两片芯片会变成这个样子,那就是系统改造的原因了。</p>

    作为0年代的产物,00和03无疑不可能在这个年代原样提取。好在两者技术虽然高,原理却是简单的,其实哪怕是现代p和内存,也是一样的原理。</p>

    简单就是利用集成电路技术在硅片中制造大量的晶体管和阻容等辅助元件,组成各种各样的逻辑门,更进一步形成各种功能模块,最终得到的就是p、内存。</p>

    这也是以前p厂商在发布新产品时,经常会晶体管数量的原因,因为晶体管数量代表着制造工艺、功能、性能的进一步提升。</p>

    而系统提取过程则反其道而行之,把整个芯片反向分解,拆解为一个个的晶体管和外围元件,用59年国内已经实际存在的晶体管和电子元件完整的实现了p和dr功能。</p>

    前世高振东在上也常常看到有大神玩儿p的dy项目,用4系列逻辑芯片甚至三极管硬搭p,没想到现在自己就见到真货了。</p>

    甚至,系统还令人暖心的准备了明材料,它真的,高振东哭死。</p>

    看来这个系统的提取规则似乎是按照“定义”来提取的。提取,物品的定义是“通信工具”,那经系统改造就只能得到同为通信工具的对讲,里的芯片是出不来的。</p>

    实话,幸亏是00和03这种初代产品,晶体管才3000多,要是里面封装的是那种几万到上亿晶体管的芯片,就真没法实现了。</p>

    文中关于国产计算的一些法,由于史料原因,其实是有很多种的,我使用了个人觉得看起来更合适的一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