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412章 金交换机 银交换机 铁交换机
    第42章金交换银交换铁交换</p>

    高振东看着眼前招朋引伴,带着一堆</p>

    你这也太积极了,从上次回去,还没多久呢,你们通信院负责的软件文档标准工作就已经搞完了</p>

    对于高振东的疑问,冯总工很光棍:“没搞完,不过我们有专门的同志负责那项工作,高总工,我们可是研究院,比研究所一类的,人员什么的还是要充沛一些。这里的同志,都是我们电话研究所的骨干力量,你想怎么用,尽管发话。”</p>

    老冯同志的话里,还不忘阴阳运算所一下,一般来的确是这样,院里设所,研究所的资源和规模,大部分情况下来不如院。</p>

    但是这种事情也不一定的,有的所比较独立或者工作比较特殊,那规模大其实也是个没谱的事情,比如运算所的行政级别,其实和通信院一样。</p>

    既然他们都这么安排了,的确也有人在负责相关事情,那高振东也就顺水推舟,难道质疑人家人力不够</p>

    那就开干吧。</p>

    “冯总工,那行,那我们就先非正式的开始了,我们内部先讨论研究一下。上次我要的当前的电话交换现状的材料,伱带来了没有”</p>

    冯总拿出一份材料,递给高振东:“早就准备好了,高总工,来,你先看看。”</p>

    既然他们这么急着开始,那准备肯定是做得妥妥的。</p>

    高振东接过来,一边看,一边就皱起了眉头。</p>

    交换的数量等情况倒是不用皱眉头,不是这些情况很乐观,而是本来就知道这些情况很糟糕,有心理预期了。</p>

    程控交换不用,现在大家都没有。</p>

    在用的交换大部分都是人工交换,需要话务员姐姐拔插头的那种,剩下有少量布控交换,也就是程控交换的前一代。</p>

    但是布控交换的数量是极少的,除了一些解放前的设备之外,解放后的进步并不大。</p>

    而这些布控交换也是五八门,布控里比较先进的制的,有一点,但是更古老的步进制、旋转制、升降制反而更多,这些东西,高振东都怀疑只是在册,但是并没有使用,因为兼容性实在是差,凑不到一起啊。</p>

    甚至高振东能看得出来,为了保持兼容性和可用性,除了少部分还能勉强并使用的器之外,这些交换都被替换下来了,被人工交换反向替代。</p>

    基本上,这个时候,处于人工交换一统天下或者绝对占优的态势。</p>

    之所以绝对优势,是因为除了上面到的老器之外,还是有个独丁丁的,那就是5年仿制老毛子4式交换的国产交换还是有的,这是个结合了升降制和旋转制的交换,连制都不是,缺点嘛,噪声大,动作慢,易磨损,难维护。</p>

    至于实际使用量嘛,不好,不好。</p>

    这东西价格可不是一般的贵,结构复杂得令人发指,从这东西都没有一个比较正式的国内型号名称就知道其实际用量不容乐观。</p>

    这也没办法,建国后,西方的渠道就不通了,这东西价格也不便宜,通了也不怎么买得起。交换这东西,在这个时候的确是西方比较百齐放。</p>

    至于老毛子,它自己在这方面都是个弱鸡,自然也帮不上太大的忙,为什么它也是弱鸡,看看上面那个4式就知道了。</p>

    都4年了,还新研究了一个旋转制+升降制的东西出来,要知道这时候,旗佬等国家早就转向制了。</p>

    这个4式按照0000门规模计算的话,一共用了000个旋转选择器,5000个左右的上升选择器,60000个扁平继电器。</p>

    如果这些数据都因为0000门的规模而显得不是那么夸张的话,那看看这些件的个头就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老毛子的东西傻大黑粗了。</p>

    Щn-、Щn-型旋转选择器,单个高0毫米,宽33毫米,深00毫米,重量25300克,一个半斤!</p>

    Дwn-00型升降旋转选择器,单个高00毫米,宽40毫米,长40毫米,重量900克,一个两斤!</p>

    pП型扁平继电器,单个高25毫米,宽35毫米,长05毫米,重量090克,一个继电器三四两!</p>

    这个东西最搞笑的是,最早的翻译名称不叫自动电话交换,叫自动电话交换“局”!</p>

    想想也是,不是一个局这么大的地盘,也装不下这玩意。</p>

    知道为什么这玩意仿制出来其实效果并不好了吧</p>

    这数量,这个头,这份量,这成本,放到百废待兴的建国初期,算了,咱们还是用人工吧。</p>

    </p>

    而且到了后来,就连这仿制的都不一定能生产了,毕竟仿制成功≠全国产化。</p>

    但是高振东皱眉头的,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除了现有型号、数量之外,其他的数据就非常少了。</p>

    比如话务量,就没有比较详实的数据,只是有一些各局电话次数的数据,但是真正的话务量评价,远远不是这么简单。</p>

    一般来用于设备研发的话务量数据,是指一天内最繁忙那一个时的话务量,又叫忙时话务量,这个“忙时”,是指“最忙的那一个时”,而不是“最忙的时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p>

    其计算方法是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呼叫数乘以每个呼叫的平均时长,这两者的单位,如果都用时为基准的话,前者是“呼叫/时”,后者是“时/呼叫”,一乘就出问题了,约掉了。所以又引入了一个单位,叫“爱尔兰”,简写为e,这个可不是一个国家的意思。</p>

    但是高振东上的这份材料里,没有相关的任何内容,如果e这个单位因为来历原因不用算是正常的话,但是连话务量计算都没有,那就明显有问题了。</p>

    话务量涉及到交换规模的确定,以及交换络的多级选择和搭配,是一个基础的数据。</p>

    连这个都没有,那像其他的呼损、线群利用度、线群利用率等等这些数据就更无从起了。</p>

    高振东虽然觉得很诧异,但是结合到这时候大部分都是人工交换,也就释然,一般来,话务员是没有闲心统计你一个电话打多长的。</p>

    冯总工看着高振东的表情,知道好像这个数据有些问题。</p>

    “高总工,这个数据有什么问题么现在的情况,的确是不容乐观,不过数据还是比较完整的。”</p>

    高振东也不好你们数据还真是不够完整,毕竟条件就这样,通信院的同志也是尽力了的。</p>

    算了,和激光陀螺仪一样,先从基础打起吧。</p>

    “嗯,是很完整,不过有些统计口径要调整一下。这样,我给你们一些相关的原则,请同志们辛苦一下,按照上面的原则统计统计。”</p>

    高振东得很委婉。</p>

    他转过身,又到保险柜面前做了一番样子,然后把程控交换教材的最前面几页纸给拿了出来,就为这几页纸,又耗掉了一次抽奖次数。</p>

    “冯总,你们看看这个,能不能把相关数据给调整出来。”完他把这些基础定义以及计算方法递给了冯总。</p>

    这些基础定义很简单,计算也并不复杂,至少在高振东把公式都摆出来之后,通信院的同志基本上一看就懂了,哪怕是暂时理解不透的地方,当场问高振东也就明白了。</p>

    就这几页纸,就让冯总工心生佩服,原本还以为高总工只是计算和自控方面很强,但是看这几页稿,他对通信的理解也很深啊。</p>

    这批参数并不复杂,可是却很好的度量了一个电话最基础的工作状态和性能。</p>

    唯一的问题就是,他算是理解了为什么高总工要皱眉头了。</p>

    自己带来的数据,支撑不住!</p>

    数据的统计和计算再简单,也得有基础数据来加工才行,老冯在弄明白高振东这些参数的计算方法之后马上就意识到,缺基础数据。</p>

    但是作为通信院的总工,他的临决断的魄力和资格都是有的。</p>

    “高总工,我看了一下,现在我们的基础数据,还支撑不住你要的统计成果。这样,给我一个月,我保证把各类典型话务局的数据给你拿过来。”</p>

    在他看来,县局、地局、省局各种层面和规模的话务局,都要有相关数据才行,所以才的是各类典型话务局而不是核心局。</p>

    至于段嘛,那就简单了,发通知,典型局的话务员每天仔仔细细的记录一下,再进行去重统计,一个月之内是肯定能拿到数据的。</p>

    对于这个安排,高振东表示同意,急也不在这一时。</p>

    “嗯,那就谢谢冯总和各位同志了。虽然这些数据一时之间拿不到,但是有些工作还是可以先做起来的,也不耽误。”</p>

    冯总等人听见他的话,面露喜色,本来以为要拖一个月才能上,没想到还是能先做点事情,节约时间。</p>

    “请高总工安排。”</p>

    高振东先没有安排工作,而是先提出了一个问题。</p>

    “在我的计划里,一共有三种程控交换,空分交换、时分交换、数字交换,你们想选哪一种”</p>

    这话的高振东,觉得自己就好像在问“你是要这把金斧头、银斧头,还是这把铁斧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