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557章 截击的唯一选择
    第55章截击的唯一选择</p>

    见大家对此意见很一致,空军领头的领导心里还是很得意的,振东同志啊,技术你厉害,具体事务的推行,还是我比较厉害嘛,哈哈哈。</p>

    防工委的领导见此情形,却心中暗笑,空军这边如此尽心,明显就是彻底钻进高振东的套子里出不来了嘛。</p>

    这子选攻-5作为多用途战斗的底子,主要原因肯定是为了技术,但是尽量不改变原有生产体系,降低来自相关方的阻力这个好处,肯定也是考虑进去的。</p>

    嗯,越来越成熟了。</p>

    防工委领导适时的将话题,引到后面的内容上:“振东同志,那三级三型,剩下的呢”</p>

    高振东点点头:“其实第二型,刚才已经提到了,一种具备一定航程的高空高速截击,这种截击主要在地空雷达体系引导下作战,它不需要太好的雷达,或者它没有太好的雷达也问题不大,极速2马赫,实用升限能到9000至20000米之间,载弹量吨左右,能携带导弹武器作战就足够了,但是一定要有重载挂点。”</p>

    空军皱皱眉头:“截击,但是只要20000米的升限20000米以上就放弃了”</p>

    高振东笑道:“敌人也去不了,大部分战术飞的实用升限都在2万米以下,其实根子不在发动,而是2万米以上的高度,由于大气层结构和成分问题,想要飞得更高,那要么采用一些特殊技术,要么力大飞砖,总之是代价都很大。这就导致我们去不了,敌人也去不了。”</p>

    比如-2,拼命增加升力但是动性什么都别想,r-,冲压发动和没法拐弯的气动外形,还特么漏油。</p>

    至于60年代初开始研制,69年服役的米格-25,这货是真的设计优秀。</p>

    粗看起来是纯纯的力大砖飞,但实际上设计非常巧妙,中央升力体保证升力,双垂尾保证操控性,超大的进气口和发动保证推力,至于那个不锈钢体,是为了以较低成本解决气动加热搞出来的。</p>

    想想还有什么飞的气动方案和它特别像</p>

    诶,对咯,旗佬的f-5!这货969年由麦道中标,2年首飞,4年服役,然后因为发动问题喜提“库皇后”的美名。</p>

    老毛子尤其喜欢这个飞,因为它每次飞行需要带025吨酒精!不是烧的,是用来给进气口降温的。</p>

    更妙的是,这025吨酒精不一定每次都用得完!yp!</p>

    而且高振东还知道的是,“双3”高空高速突防的轰炸一架都没有服役!“双2”的倒是不少,但是那就容易对付多了。</p>

    但是对于这个,空军的同志还是有疑问。</p>

    “但是现在已经有实用升限24000米的-2了,未来也许会出现更高的。”</p>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就是我特别要求,这飞得有重载挂点的原因,这类飞不会太多,专门为它们搞一种飞不划算,所以我的想法是,为它们搞一种导弹!重型导弹!哪怕只能挂一枚,双协作,也能对这类目标产生足够威胁。”</p>

    实际上,米格-25就是装备的类似导弹,r-40,但是个头超大,6米左右长,05吨重,虽然这么大个,但是技术原因,射程、速度、动性都比较难看。</p>

    别看难看,但是有战果的,还是个听起来挺先进的飞,f/-。</p>

    “导弹”高振东这个弯转得大家都有点懵逼,这儿飞呢。</p>

    但是一开始的懵圈过去之后,觉得这好像是个办法,对啊,飞上不去,把导弹射上去就行啊。</p>

    但是这个的关键,可就落在导弹上了。</p>

    “你对这个导弹的想法是什么”先看看对导弹性能的设定吧。</p>

    “弹长4到5米,重量400公斤左右,射程50至0公里,作战高度不低于35000米,速度35马赫,前段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末段红外制导。”</p>

    这个参数,基本上是卡着r-40的上下限和-54不死鸟尺寸来的,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那是惊为天人,怎么可能</p>

    “振东同志,以现有技术来看,导弹很难达到这个性能,特别是射程。”有的技术人员提出了异议。</p>

    高振东摇摇头:“这个分量的导弹,其本身动力想达到这个射程,还是有希望的。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制导上面,这也是我选用了无线电指令制导和红外末制导的原因。”</p>

    而且,我有挂,导弹本身的射程不用担心,但是这话只能心里想想。</p>

    </p>

    “无线电指令为什么不用半主动照射”这位明显是对武器有相当研究的。“因为便宜,而且为了高空高速,以现有能力来,可能还是得用头进气,其雷达性能不会太好,这么远的照射力有不逮。”</p>

    对于他的话,大家都有点明白,他这个截击,现阶段的按要求,基本上是比着米格-2的来的,这个雷达不太好的论断,也就是来自于此。</p>

    “既然雷达不太好,那如何保证截击能够发现目标”这可是你自己的,雷达不好。</p>

    “基于几个判断和条件,第一,这类目标的雷达回波一般来很强,能飞这么高的飞,个头不了,其发现距离比较远,虽然不见得能连续照射,但是对于用性能较差的雷达发现和定位来,还是有一定基础。”</p>

    嗯,有道理,但是不保险。</p>

    “第二,我有一些想法,能在不做太大改动、尽量保证飞行性能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解决头雷达问题,呃就是就是飞会很丑!”</p>

    高总工,你这就是站着话不腰疼了,我们还在考虑能不能解决问题,你特么都在想丑不丑的事情了</p>

    “第三,无线电指令制导的一个潜在能力是,不一定是导弹载自己发指令,指令可以来自其他雷达或者飞,比如,前面提到的预警指挥!或者,由其他雷达站或飞将敌位置发到前出的导弹载上面,然后发射解算之后再向导弹发送指令。这种办法很麻烦,而且末段对付不了高动目标,但是作为前中段导引,还是有可能实现的。”</p>

    嘶</p>

    如此复杂的制导方式,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p>

    “这么来,飞本身也就成了一枚导弹,在预警或者雷达站导引下到达发射阵位,然后发射一枚导弹,剩下就没它啥事儿了”</p>

    高振东笑笑:“某种程度上来,的确如此。”</p>

    防工委总工皱紧眉头:“如此一来,对于载的火控计算,以及指挥-载之间、-弹之间的通信,要求可就很高了啊。”</p>

    高振东点点头,没话。</p>

    虽然没话,但是防工委和空军那边却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他的底气来自这里!</p>

    提出这个建议的,是一个对于计算、通信、雷达信号处理都很有研究的同志,而且成果丰硕,将老毛子都远远扔在了后面!</p>

    甚至防工委还知道,导弹的物理射程,他也是有底气的,现在最好的几种战术导弹固体推进剂都是来自于他!连弹道导弹的液体推进剂,也和他脱不了关系。</p>

    见他们陷入了沉思,高振东又出了一个让人泄气却又无比真实的事实。</p>

    “其实,就算没有这个导弹,我们现在可能到的最好的截击,也只有米格-2,对吧”</p>

    防工委和空军的同志一听,傻了。</p>

    嗨,你这位同志,太不厚道了,瞎什么大实话!</p>

    “呃对对对,老啊,我觉得用米格-2做截击任务这个事情,振东同志得对啊,短时间内,也没别的了。这事情其实没什么疑问,无非就是这个导弹能不能搞出来,是否能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截击能力的问题。”空军的同志看向防工委这边。</p>

    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了,全都被高振东描绘的一种新的、强大的能力给晃了眼,完全忘记了实际上截击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有太多讨论的余地,除了米格-2,还能有啥</p>

    “哈哈,也是也是,着相了着相了。”</p>

    话虽如此,两个单位的人其实都想的是,还是很想要这个导弹!</p>

    空军一位同志却是灵光一闪:“高总工,那为什么不建议用米格-2,进行类似战-6到攻-5战斗型那种改进如此一来,是不是既能保证截击性能,又能得到好的雷达。”</p>

    诶,这位同志,可以啊,目光长远,路走宽了啊。</p>

    高振东点点头又摇摇头:“可以是可以,作为长远发展计划没问题。但是攻-5是在瓷飞厂已有的辛勤改进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才能这么有眉目,但是离具体实现都还需要时间。而米格-2搞这么一套动作,时间更是短不了,以我们的基础,估计6年吧,时间上,来不及。”</p>

    来不及很多人都莫名其妙,这有什么来不及的,这位同志哪儿都好,就是太激进了。</p>

    防工委领导和空军倒是目光连闪,这位同志,你的思想很危险啊,我们喜欢!</p>

    但是这话不能细,防工委领导连忙岔开话题:“今天时间也不早了,休会,明天再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