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651章 老陈可能会动
    第65章老陈可能会动</p>

    这个事情高振东倒是知道的,主要是因为每搞完一样,就会到他这里来领一种新的,所以总体进度方面高振东很清楚。</p>

    现在已经没剩几个了,最后几种的都已经进入了研究()试生产()阶段。</p>

    “嗯,这个事情我倒是知道,应该够他们消化一阵子了。”</p>

    材料这种东西,和资料一样,其实也是需要消化的,除了原定的用途,其他还能用到什么地方,其实大家都需要研究,估计农口和十一部还有得忙,哪怕前面已经交付了一部分成果,但是想要消化完,还需要点时间。</p>

    哪怕是再要搞钢材,这两个行业的也可以暂时先放放,搞搞别的行业的,免得他们吃太多消化不了。</p>

    “会战原定于今年四季度结束,现在看来,情况非常乐观,部里对此也很满意。”</p>

    这不开玩笑嘛,部里肯定满意。</p>

    原本的想法其实就是留有余地的,能有25%以上的成功率,就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结果了。</p>

    高振东前世,材料这东西困扰了我们几十年,而且只要对科技有新的追求,那必然会一直持续困扰下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就这25%的成功率,还是考虑其中一部分是在现有基础上改进的原因。</p>

    但是高振东一“你们随意,剩下的归我”,以一己之力把这个事情的结果完全改变了,现在看来,到会战结束,5%以上的成功率是没问题的了,其中,与高振东相关的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差不多搞定了一半的数量。</p>

    “部里有新安排”高振东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部里对于会战结果满意,然后开展下一轮</p>

    老陈一愣,笑了:“没有没有,60能完成得这么圆满,已经足够了,如果不是农口和十一部的重要性很高,有特殊的意义,部里也不会接下60会战这个任务。你我都是搞技术的,知道这种打破常规的搞法,对于正常的科研和生产是有很大影响的。”</p>

    老陈这话到点子上了,但凡打破常规的事情,就需要匹配打破常规的资源,这对于正常的生产和研究实际上是有一定损害的。</p>

    不过他完这话,突然想起来身边有一个异类:“当然,对你来好像没什么影响,哈哈哈。”</p>

    非但没影响,高振东把60会展安排得服服帖帖的同时,其他事情一点儿没拉下,甚至除了别的行业,他还有余力反喂一口十七部的本行,比如高炉操作线。</p>

    高振东也乐了:“都是师父你们的帮助,要不然我一个人也不行。”</p>

    “你就不要谦虚了,在我这里搞这个没用啊,你的底子我可清楚得很。”老陈完这话,才起了自己叫高振东过来的真正原因。</p>

    “估计60会战后,部里会对我们这些单位有一个工作任务上的调整,动静可能比较大。部里也找我谈过话了,具体的不好,但是离开三轧厂是必然的。”</p>

    高振东乐了:“那恭喜师父了,这是要给您加担子了。”</p>

    三轧厂在过去两年时间内这么多的成果,而且不乏世界顶尖的那种,别管这些事情实际上和三轧厂本身有多大关系,但是这些成果出自三轧厂,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p>

    领导有领导责任,但是对应的也有领导的福利,总不能出了事你扛着,有好事不算你的份儿</p>

    总之,高振东不管做的事情和十七部有没有关系,三轧厂都是获益的,更别高振东主业之一就是材料,这可是三轧厂的本职工作。</p>

    所以三轧厂的领导同志从中获益,那是必然的事情。</p>

    而这其中,作为三轧厂技术口的一把,老陈自然是其中最靓的仔。</p>

    “哈哈,这个事情,我是沾你的光了。”自家子弟面前,老陈就不藏着掖着了,而且对于这个事情颇为自得。自家这次擢升,可以自己这个徒弟起到了绝对的作用。</p>

    “我叫你来,就是给你一声这个事情,四季度过后,我离开三轧厂基本成为定局,没法再给你盯着厂里的事情了。当然,以你的情况,大的事情不需要担心,想来不会有什么幺蛾子”</p>

    这是必然的,开玩笑,谁在三轧厂给高振东整幺蛾子,第一个出的必定是十七部部里,而且必定速度飞快,生怕被别人抢先了的那种。</p>

    所以老陈提醒的是另外一个事情:“只是那些具体事务的落实,你就要准备人了,技术能力不一定要多强,但是执行力要强。”</p>

    </p>

    帮高振东看摊子,技术能力的确不一定需要多强。这也是部里会把老陈从三轧厂升上去的原因。</p>

    一来,以老陈的本事,干这个事情太浪费了。二来,不能耽搁老陈自身的发展,老陈50岁左右,也算得上是年富力强,技术精深,还有空间。</p>

    高振东听了,笑道:“师父,您别,您这一走,我心里还真的没底。不过无论如何也不能耽搁到您,您放心,我会尽量安排克服。”</p>

    安排替代这种事情,一定不能在前面,得在后面。</p>

    否则一开口就是欢天喜地的“去吧去吧”,要是换个人,可能心气儿就不是那么顺了,哪怕他实际上是高升也是如此。</p>

    师父这里倒是不太顾忌这个,但哪怕是从最基本的尊重出发,也不能这么搞。</p>

    不能因为是真正的自家人就肆无忌惮的伤害,这是很多年轻人最常犯的一个错误。</p>

    还好,高振东实际上不那么年轻。</p>

    听了高振东的话,老陈笑了:“得了得了,你那个摊子我知道,谁来都一样,别给老头子戴高帽子了。我不论在哪里,你的事情我都会放在第一位的。”</p>

    要不然你师母先跳起来了,你家那个媳妇把你师母哄得可好了,除了还没孩子之外。老陈心里想着。</p>

    高振东从包里摸出一盒茶叶,算是预祝老陈高升,事情还没定下来,先意思一下就行,别的后面再。老陈还就好这一口,平时在高振东那儿也没少搞这玩意,但是今天这盒特别香。</p>

    至于为什么不拿别的因为随身带着茶叶还勉强得过去,随身带着别的礼物可就有点让人觉得奇怪了。</p>

    高振东回到自己办公室,就把这个事情暂时放下了。知道了就行,还没尘埃落定,不知道部里具体的动作,那他自己就不用先急吼吼的调动下的人。</p>

    ——</p>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9月上旬,这是开学季,也是京城工大新学期开学后高振东第一次来京城工大。前面两个星期大一同学都在军训,但是高振东的课不是大一生上的。</p>

    高数的基础还没搞明白的,上自动控制原理无疑是脑袋被门挤了。自动控制原理和集成电路设计是高振东还在带的,数据结构交给了和学生们一起上他课的那批骨干教师,这两门要么难度大,要么知识新,都还得再带一个学年。</p>

    而他今天实际上也没课,课程被会议替代了。</p>

    对,就是那个z6配套计划一期工作的总结表彰会议,上个学期结束,参加这个计划的主力——那批毕业的同学,都忙于毕业和报到、返乡探亲等事宜,组织不起来。</p>

    就今天这个,还是多部委联合出面,直接将会议通知发到了同学们的单位上,并报销相关费用,这些同学才得以成行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留京工作。</p>

    即便如此,也还是有部分同学参加不了这次会议。</p>

    京城工大安排也很省事,这一天原本高振东要上课的几个专业,全部被集中起来,观摩z6配套计划的总结表彰。</p>

    先让同学们感受一下科研的氛围,而且现场也更热烈一些。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总是不吝于挥洒自己的激情,表达自己情绪的。</p>

    防工委、十二部、十七部都来人了,防工委和十二部来了一把,十七部来的是总工,z6配套计划的成果科技含量,在这年头是一等一的,他们如此重视,也不为过。不过十七部领导觉得这个事情如果自己亲自去,恐怕另外两家的一把心气儿可能会不太顺,就只来了总工。</p>

    高振东作为计划带头人,和他们一起坐在主席台上面,但是做总结报告的不是他,他嫌累。</p>

    做总结报告的,是十二部的总工,他也是名义上计划的总指挥之一,统筹协调工作也做了不少,对计划一期的执行情况还是熟悉的。</p>

    报告应该是十二部的笔杆子们写的,老规矩了,数据基本遵循事实,但是涉及到个人偶有带艺术成分的夸张,至少高振东知道,自己绝对不是报告里面写的那样。</p>

    这种事情嘛,宣传需要,宣传需要。</p>

    不管怎么,计划执行的成果那是硬的,33种芯片流片成功,为数字电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元器件基础。现在这些芯片在各行各业的数字系统中的作用,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已经有单位将这些芯片,成功应用到新技术的研究和旧工艺的改造上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