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735章 空军的弹,海军的靶
    第35章空军的弹,海军的靶</p>

    远在港岛的娄守行,从特别渠道收到了高振东的回信。</p>

    这个渠道特别的地方就在于,第一保密,第二还快。</p>

    对于娄守行和内地的交流,港岛那边也不是不知道,程度可能不清楚,但是有没有还是知道的,睁只眼闭只眼而已,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适当让他们知道些东西,反而不容易被误伤。</p>

    高振东信里也没别的太多东西,主要就是一样,纯平彩电的制造技术,这个技术在现在实现起来是有难度的,成本会很高。</p>

    但是好就好在,这东西卖价也高啊。</p>

    娄守行看完,大喜过望,他猜到高振东拿走彩电技术之后,会有所改进,但是没想到改进得这么彻底。</p>

    这是什么这就是钱呐。</p>

    这东西他是准备当奢侈品来卖的,奢侈品嘛,大家都知道,功能性不是最主要的,能有得吹的点就行,不一定要多么的实用,但是一定要是独一无二,而且还得看起来不明觉厉,逼格十足。</p>

    这一点,比如高振东前世的械表,要功能性,什么三问、星相、闹铃等等,被石英表、电子表和智能表按在地上随意摩擦,但是就是能卖上价。</p>

    而纯平彩电这个产品,要能吹,就这一点就足够能吹了,而且还实用,不是那种拿来纯吹的。</p>

    而且看自家妹夫拿出来的这个技术,从参数上来看,不论是色彩、锐度、对比度、亮度等等,都远超当前的彩电。</p>

    至于品牌溢价能力,娄守行自信首发了磁带、随身听、led发光元件等等领先潮流产品的振兴电产还是有的,不久前推出的随身听,就是溢价卖的,销售情况简直不要太好。</p>

    这东西都还不能当奢侈品卖出去,那娄守行自己卷个铺盖卷回京城算逑。</p>

    娄守行开开心心的看着纯平彩电的生产技术细节,发现这东西超级齐全,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而且不是原理性技术,而是生产工艺,这对于娄守行这边来,简直是太方便了。</p>

    之所以高振东要拿普通信件通过秘密渠道送信,就是因为这套技术,放在磁带里是放不下的,图有点多。</p>

    娄守行正要叫人,去开始准备纯平彩电的投产事宜,突然看到了高振东信末的一段话。</p>

    “若大哥准备利用振兴电产进行融资操作,建议将现有所有知识产权剥离,在奥城或其他地方成立一个技术咨询公司。将知识产权全部注入该公司,再由该公司以技术授权的方式授权至振兴电产使用”</p>

    娄守行看到这里,止住了自己想要叫人的想法,而是仔细的思考起高振东的建议来。</p>

    他的确是有想融资的想法,但是他也怕因此丧失了自己家里对振兴电产的控制权,毕竟金融游戏,他不太熟,而且就算他熟悉,也不太好保证自家对振兴电产的控制权。</p>

    毕竟这里是人家的地盘,创始人什么的被踢出局的比比皆是,就算是坐地户也免不了这么一遭,更别自己这种半个外来者了。</p>

    等到把港岛收回去就好了,娄守行曾经的想法是如此的强烈。</p>

    对于振兴电产这种以高技术产品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利用这个办法,哪怕股权被稀释得再厉害,甚至被彻底踢出局,只要收回授权,别人就毫无办法。</p>

    如此一来,合作者也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跟着赚钱,而兴不起别的其他想法。</p>

    虽然这种办法,别人也有应对之策,但是总比直接带着技术融资的主动性要强得多,正好筛选合作对象。</p>

    愿意投资的,那就是对控制企业没什么兴趣,只想赚钱的。</p>

    想彻底控制这个企业的,不会自然来投资,你别来打扰我,我也不想接纳你,正好,双赢。</p>

    难怪妹夫叫自己去奥城什么的看看,原来是为了这个。</p>

    娄守行大概知道一点就是,奥城比起港岛,那可听话多了。</p>

    现在虽然乱,可是乱中还是有一点序的。</p>

    哪怕不去奥城,这个技术咨询公司就开在港岛,那也比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强得多。</p>

    想到这里,娄守行都有点奇怪,自家这妹夫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虽然在具体经营上着墨不多,可是在顶层设计上那真是一等一的天才。</p>

    其实也就是娄守行搞这种高技术类的公司经验不多,要是换成老娄,估计都能想出这个办法来,高技术公司没搞过,但是经验他多啊,间接控制这种事情,他一样能玩儿出来。</p>

    娄守行一转念,那就暂时不启动纯平彩电的事情了,先把这个技术咨询公司的事情解决了再,到时候直接把纯平彩电的技术知识产权注入到这个公司去,就不用脱裤子放屁多转一道。</p>

    “你去把我们法务部的大律师请一个来,要精通经济法、知识产权和国际法的”娄守行吩咐自己的秘书。</p>

    </p>

    ——</p>

    海边某试验场,一群同志正在准备试验。</p>

    受试装备看起来像是一个长方体的箱子,截面呈正方形,尺寸不太大,正方形边长半米不到,长度看起来是5-6米的样子。从箱体上的箭头和箱体朝向来看,应该是对海武器,这里是海边,而且箱体箭头指向的一端,对着海面。</p>

    “老李,你们搞空射反舰导弹,怎么跑到我们靶场来了。”一位同志看起来像是靶场的负责人,和搞空射反舰导弹的同志也很熟悉的样子。</p>

    李总一听,转头就“威胁”他:“你这就是山头主义了吧,搞空射反舰导弹就不能来你们靶场了你这话要让海装局的同志听见,第一个就找你麻烦。”</p>

    这个东西,海装局也是费了些力气和资源,才从空军那边蹭到的,靶场负责人这话,第一个不爱听的就是海装局。</p>

    “得得得,知道你们海空都吃香,这次试验的配合任务,还是海装局直接下达给我们的。”</p>

    “知道就好,实话,先来你们这里,也是有原因的,空射型号是舰射型号的简化,我们寻思先把舰射本搞好了,做一下减法,也就成了,比一样一样搞,一步一步的攀登来得快。”</p>

    舰射型和空射型,最大区别就是舰射型多了固体火箭助推器和主折叠弹翼,所以直接一步到位再做减法,还真比一步一步来要好,出问题的可能性一些。</p>

    否则有可能出现因为增加折叠翼和助推器带来的问题,反向导致原本的弹体被修改的情况出现,做减法的话,出现类似问题的可能性就很多。</p>

    “原来是这样,你们这个东西我听立项不是很久啊,怎么搞这么快。”</p>

    “这就不能告诉你了,呵呵呵。”李总打了个哈哈,但是话得很直接。</p>

    怎么这么快当然是有技术支持了,而且还是特别深度的那种支持。</p>

    靶场负责人一听就不话了,得,这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p>

    这个时候,试验准备工作也搞得差不多了。</p>

    “李总,试验准备好了,你看是不是开始”过来报告的是苏卫华,作为高振东的同学,他在固体反舰导弹这个事情上混得那是风生水起,虽然不像林连伟做上了便携防空弹的火控负责人那么突出,但是一句核心骨干还是没问题的。</p>

    “嗯,苏,那就开始吧。”李总不可能叫高振东“高”,但是叫起高振东的同学来,“苏”还是喊得很顺嘴的。</p>

    “准备开始!”随着苏卫华的一句口令,所有人开始撤入掩蔽所,试验场地上,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具发射箱,还有旁边的一些仪器和摄像。</p>

    掩蔽所里,李总一声令下:“准备发射!”</p>

    苏卫华给导弹接上了电源,老号了属于是。</p>

    看着所有的设备运转都正常,导弹状态实时监测系统传回来的数据也表明,导弹一切就绪。</p>

    李总点点头:“发射!”</p>

    没有雷达,只有导弹,这一次,他们是进行的全射程遥测弹测试,还没有引入整个火控制导系统,只是在射程末端,有一个弹载雷达的测试项目。</p>

    没有雷达,整个发射过程就简单多了,甚至连倒计时都没有,苏卫华按下了发射按钮。</p>

    导弹冲出发射箱,展开了弹翼,带着一股浓烟烈火向远方海面飞去。</p>

    “点火正常!”</p>

    “弹翼展开正常!”</p>

    “飞行姿态正常!”</p>

    “”</p>

    此时距离还近,导弹没有装战斗部,而是利用战斗部空间装了一个实时采集传输模块,这个模块将导弹的数据源源不断的采集出来,距离还近的时候会实时传输到试验系统里,距离远了,那就先存着,等打捞。</p>

    要不怎么要找个海军靶场打呢,不是条件合适的靶场,没有合适的设备,不好捞啊。</p>

    “固体火箭助推器分离正常。”</p>

    “速度05马赫。”</p>

    数据还在源源不断的传来,看起来一切都没问题,所有的同志脸上都露出了一丝笑容。</p>

    导弹继续向着远方飞去,人们在焦急的等待着结果。</p>